 鲜花( 8)  鸡蛋( 0)
|
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口味刁钻。一旦学非所愿,脾气来了立马造反,心情好的时候身在曹营心在汉。好在,凡事有了兴趣,坚持下去倒也不难。双语流畅、涉猎中西,儿子的中文,就是沿着下边这条时间线,悠悠然然走下来的。, L U- X7 z2 M2 R! \$ S1 j4 K: U
) b% D( g* V. m% n4 z, W1 `
1~2 岁 。 + @4 Q; \' `. x6 a
进入幼儿园,从此中英文兼收并蓄。
4 [7 _1 l1 J9 E9 W* Z$ P7 o睡前中文亲子阅读习惯养成,并延续至今,仿佛吃饭睡觉一般自然。( l" X% G9 B6 ^& U2 ^8 r% Y8 Y
$ f0 N: P- K6 p9 E3 i2~3岁
$ ~# ?$ z, H! [: |开始进行有效的双语交流——看见黑人白人就讲英语,见到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就讲中文。% z2 D" p1 Z" q: _0 C( u3 T
2岁半自发地背下600多字的《三字经》,并于3岁全部忘记。以此证明,不懂不用,认过的字,背过的诗都将是无源之水,过眼云烟。没有感悟的机械记忆,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但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 l& s+ o7 V4 t3 o# X
( k( d, g( _& u0 x1 P) ?
3~4岁
* S! W4 L8 |7 u. q没有音乐细灵感、没有运动基因,就往博学多才的方向发展。亲子阅读时间极尽可能地增长。阅读范围迅速扩大,浅显的科学专有名词开始登场。交流范围跳出日常生活,向海陆空多角度全方位扩展。0 e6 u, r1 ^+ y. u
迷上动画片《西游记》《三国演义》以及爆笑搞怪的《夺宝幸运星》。
V9 w' k- {7 a, H2 ~7 K: ]3 M/ l1 s2 d! _- E/ ]3 ^& b1 l, V
4~5岁6 `1 e( q7 N; S' B* n1 R8 w
开始中文识字。
1 N; R' I4 P5 |# w& }# ~4 C, e正式入读公立学校的学前班。
$ D; r; W" o v. y阅读内容向纵深发展,代表性的图书有:《生命的故事》,《就是爱恐龙——恐龙博物馆之旅》。因认的是简体字,而图书馆的优质图书多为繁体字的港台版,故识字和阅读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 m; O6 f" p4 |
爱上了古诗词的韵律感,在洗澡上厕所时吟诵得如痴如醉。
8 @3 a! F, r4 u2 D( X+ c: v% E7 x! @/ q K# h7 F
5~6岁8 c9 G$ Y* w5 p' t; z
识字量大约600左右。儿子自学拼音成功。
' X( o2 C3 e1 F5 q, E- g无法独立阅读中文图书,但热衷纠正我故意读错的字,以获得小小的成就感。爱城图书馆的童书普遍低龄化,开始不能满足需求。7 v. G- Q9 p1 r2 [
与妈妈(也就是我)一起在电脑上制作自己喜闻乐见的中文书,拼音从此得以学以致用。
( N" J/ K6 [$ L% L% z7 `& G6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