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4|回复: 12

早期基督教的历史演变

[复制链接]
鲜花(6) 鸡蛋(1)
发表于 2015-12-2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首先声明,本文系转载自《欧洲文化史(上下):全球史视角下的文明通典》,作者: [荷兰]彼得?李伯庚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A7 w2 x) a8 }9 u4 a4 q4 e  t0 i- `0 u% M( Z) U  j) l9 w4 H$ ?9 z
因为原文篇幅太大,所以有所取舍,大家可以去查看全文,网址:
! `8 {$ h" E7 l" u# Y4 h
4 b) o% Y8 M  ^5 P5 S* }1 `& vhttp://lz.book.sohu.com/book-25314.html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罗马帝国的沦亡和另一个王国的胜利?--基督教和罗马帝国
' w, X- E4 g' ?6 ]3 ]
6 G  A, n7 L1 K! t. y! R" M第二节 从犹太人到外邦人到基督徒:拿撒勒人耶稣及其追随者的功绩1 S4 f! }9 |% d* i+ ~  f# `

- ?; R. H' A5 ^  t5 H3 _大约2000年前,犹太世界满布争吵不休的先知和相互对立的派别,此时,一个多半来自农耕小镇的未受教育的木匠之子开始传道,并很快被尊为先知。最先追随他的只有一小撮人,但很快就发展壮大,这些人满怀怨怒,认为他们的世界以他们难以接受的方式改变了--他们的领袖,耶路撒冷上层已经屈服于希腊文化的诱惑,这种文化甚至蔓延到他们的土地。[2]他们感到希腊化的世界移植到了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之中,这是堕落和衰败。他们急切地需要一个人:一个弥赛亚,蒙受上帝敷油的人,让他们的宗教恢复原始的纯洁。他们找到了拿撒勒人耶稣。
" m2 n& N5 K# \+ U8 ]
$ E, j* S+ q5 B5 d8 L耶稣的追随者不仅视他为弥赛亚,同时也尊他为“犹太人的王”。他们愿意为他,也就是为神而死:殉道意味着蒙神召选,向神的敌手宣战,是认识耶和华的国度的必经之途。追随拿撒勒人耶稣的不仅有一小堆忠实信徒(被称做“使徒”),还有越来越多的犹太信徒和信奉其他近东宗教的人,叫做异教徒,犹太人称他们“异邦人”。耶稣死后,这些人成为基督徒(chreistos),这是希腊语,也即希伯来语中的“受膏者”。, t6 X6 E. f* L
( ~' T6 Y0 k0 n: S, f# J
耶稣没有留下文字,我们无法直接得知他的思想和教导。我们只知道他的一些信徒,在他死后很久写下了文字,这些文字不是记录耶稣的生活历程,而是为了将耶稣对他们的教导呈现给那些从来没听过耶稣讲道的人。这些信徒宣扬耶稣的福音:博爱,尤其爱穷苦之人,信奉唯一的,隐匿的真神,警告世人不要被无益的世俗生活所诱引,耐心期待神的国度降临。
) Q  @( j9 O% p# e3 p. N( K& w3 ?5 W" Q0 r
。。。但是,除了这些属灵的话语外,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描述的是历史事实。即便是《多马福音》(Gospel of St.Thomas),这部看起来最像是记录了耶稣原始言语,相比基督教教会认定的三部对观福音书(指马太、马可和路加这三部福音书--译注)更可信的经书也不是历史。事实上,我们不知道耶稣究竟说了什么,对作为历史人物的耶稣也所知甚少。[5]为基督教所接受的最早的福音书,也就是马可福音,甚至没有耶稣出生的记录,[6]更不用说获知他准确的出生年月了。我们只知道,在耶稣生活的年代,罗马人征服了近东的绝大部分地区,包括以色列。罗马人认为耶稣是一个棘手的反抗者,像其他先知一样煽动犹太人惹是生非。犹太人中间的一些派别也将耶稣及其门徒视作威胁:有些怕他会颠覆耶路撒冷的教会权威,有人则认为他们不需要一个新的王,害怕他的行为触怒罗马人,只会让罗马人加倍压迫以色列。因此,这个拿撒勒人被指控为国家的敌人,被审判之后定罪,判处死刑。根据传统的说法,他于公元33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 c3 k0 k7 ~$ b( e+ d
7 y& h+ ^. T0 y( J# s关于耶稣的传说多半来自对他生平的描述,这些描述都是在耶稣死后完成的。比如说,最终成为“传统”的,被基督教教会采用的三对观福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完成于耶稣死后至少50年。作为信仰的见证,这些著作魅力非凡,对基督徒而言完全可信。然作为历史的可靠资料,基督教教会长期以来以掌握统治权为基础加以阐释,因此阅读这些文献时要加倍留意。3 }# H% n+ F( |/ y/ _( i

. L9 S# R$ Z8 m, m; E% S! C3 n. S这些文本成为《圣经》中至为重要的第二部分(《圣经·新约》),与犹太人的《旧约》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圣经》。大多数的犹太人并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因而也就不接受《新约》。在此后的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中,掌权的基督徒销毁了一系列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文本,结果导致有些古老的文献几乎完全消失,所幸在20世纪发现的一些经书,比如说《多马福音》、《巴拿巴福音》,为早期基督教研究提供了新的、截然不同的视角。
7 u/ j, [  c8 E( H( R6 q7 i6 ]2 l3 U# J, h) M
现今我们看到的拿撒勒的耶稣的生平和思想不过是故事传说,是其追随者为了让世界理解并接受他们的“受膏者”--基督而做的努力。基督洁净他们的信仰,指明通往上帝的确定方向。这个情况与此前500年发生的另一桩事件如出一辙。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佛祖、觉悟者,他的信徒创作了流传千古的传说,然而并没有记录他实际的言语,这些传说不可避免地遮蔽了这个历史人物。大约600年后,相似的事情发生了,穆罕默德的追随者开始记录他的言语,以及撰写他的生平故事。$ ^! K' K2 o. |& {8 L) \
- [0 s+ x/ z& U8 G& m6 Z
。。。在耶稣死后三个世纪中,不断改进的基督教教会的教导与耶稣可能会说的话少有类似之处。时间和地点的巨大变迁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知识主体--基督学,一种神学,服务于信念的需要,并且迅速变成一种惯例的宗教,一种权力结构。。。。
7 N; j/ [4 i8 J1 y( l1 E; q8 e# x" W5 b* Y1 v: ?
一些第二代的“基督徒”(这个称呼仅用于耶稣死后),努力将他们的信仰从犹太教中解放出来,他们很快就感觉到有必要参与宗教竞争,以免被迫改变信仰,这是与生俱来的生存的紧迫感。他们必须系统化自己的宗教,抹平显现出来的,无据可依的空白;如果他们想把那些正在寻求一个宗教以满足自己所需的人争取过来的话,填补这些空白势在必行。做这些的时候,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那个有吸引力的、成功的宗教的影响,并且有意无意地引用其中的一些元素。
4 d1 C( i. M! h+ y) i- T: Q! r3 h, C; j+ e; @( E, A  t+ M
因此,耶稣由童贞女所生这一说法在近东的主要宗教之间广为流传。[9]他最先在洞穴里看到一束光--马槽的说法是稍后出现的--然后,人神同体的存在物,毕其一生帮助人类与自身携带的邪恶作斗争,这种说法多半来自波斯非常流行的密特拉神(Mithras)崇拜。罗马帝国东部的士兵信仰的密特拉教,随着军队西迁,征服了整个罗马:密特拉教(Mithraism)的神庙在帝国边境的莱茵河和如今的英国都有发现。[10]事实上,如许多学者所认为的,密特拉教是基督教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此外,死而复活这个关键意象来源于古老的巴比伦的马杜克神(Marduk)崇拜,在这位神的一年一度的尼散月(Nissan)的礼拜仪式中,有表演复活的场景。
2 U9 e  ^4 G! m7 K
4 _6 c9 f4 G2 `  @/ w% K8 Z犹太教是严格的父权制的宗教,不允许有女神的观念,尽管在他们历史中的很多时期,犹太人确实崇拜过女神。基督徒很清楚,疏远那潜在的一半信徒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基督徒强调耶稣作为男性神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并没有一个相对应的女神,但他们崇拜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玛利亚具有埃及女神伊希斯(Isis)的全部特质,这是一个更古老的时期信奉的神 ,在罗马帝国时期,尤其在女性中间,有难以数计的人信仰她。[12]神圣的伊希斯是何露斯(Horus,古埃及太阳神--译注)的母亲,她出现时,总是将孩子抱在膝盖上,给孩子哺乳。她被描述为站在众星环绕的月亮上。这些形象变成基督教的偶像,就连古埃及对女神的冗长的祈祷和唱词也被转化,用于祈求圣母玛利亚。
) N- G1 t/ R! A8 \/ u8 e$ ?! e
2 s% u! N5 X' T" p这样,基督和圣母的圣传逐渐形成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大量潜在基督徒的要求,那些人需要这样的故事和形象才能够开始信仰。至此,早期教会的领导者深感他们必须拿出一个更精确的表述来征服罗马的上层,这是教会生存和成长的必经之道。公元2、3世纪,基督徒在与罗马智识之士交锋的过程中,发展出一种建立在新柏拉图主义基础上的宇宙哲学,而新柏拉图主义是罗马人最喜爱的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的宇宙论和关于人的抽象概念被拟人化,以便与基督教人格化的神、神的创造行为,以及他的作为神人的儿子这一观念相符合。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童贞女、复活、圣母的说法其实都是借用的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各种宗教
" ?5 f8 Z$ `) q5 C0 z1 _( C! p4 U* D6 C/ ~+ c( O
公元2世纪下半叶的罗马作家米努修·菲力克斯(Minucius Felix)提到,罗马帝国向外扩张,兼并了广大地区,吸收了多种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他在《屋大维对话录》(Octavius)一书中分析了罗马人对一切有利于尊崇他们的东西都持接受的态度。[16]他也批评了那些照他看来是淫猥的教派,如敬拜女神西布莉(Cybele)和她的情人阿提斯(Attis)的神秘教派,它从公元前3世纪起,吸引了许多信众。[17]菲力克斯还以有如20世纪宗教人类学者的敏锐来批评传入罗马城、敬拜埃及女神伊希斯(Isis)的教派说:
6 [6 o" q3 f# p# `
6 D1 s0 c8 m,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神灵崇拜--如伊洛西斯人(Eleusinians)拜西瑞斯神(Ceres);弗里吉亚人(Phrygians)拜大地丰产女神(Great Mother);艾匹道利安人(Epidaurians)拜埃斯库拉匹欧神(Aesculapius);加提人(Chaldaeans)拜巴力神(Baal);叙利亚人(Syrians)拜阿斯塔神(Astarte);陶利安人(Taurians)拜戴安娜神(Diana);高卢人(Gauls)拜墨丘利神(Mercury)--罗马人拜自己的神之外,还拜所有的神……刚征服一个城堡,就对俘虏的神灵叩拜起来,无论什么神都拜,甚至树立神龛拜不知名字的神,还拜亡灵。只要是罗马人统治的地区,有什么神都拜。
! ~! n0 a, M4 k
# T$ }, d  F# k$ q6 f* Z罗马人对这些教派的态度是:只要求它们无碍于罗马人的统治。因此,敬拜印度-波斯神密特拉(Mithra)的教派,从1世纪起,在罗马士兵中开始流传,甚至皇帝为维系士兵也接受它。密特拉教派相信密特拉神在洞穴中诞生,临死前举行晚餐,然后升天。在罗马帝国有无数修建在地下的神殿,其中画的都是这类图画。; J: X8 i/ S2 w/ r
7 p& b, ?- f  d7 P
——有了罗马人这样生冷不忌的态度,基督教才可以肆无忌惮的兼收并蓄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下层贱民的一个教派
; _9 I: i' @, m2 \# _! G( x* x! \5 r& E! m0 q. Y9 E
在各种互相竞争的教派之中,基督教发展成为近东--罗马帝国亚洲边缘上--的一个重要教派。在基督诞生后(这种西欧采用的纪年方法,只是8世纪才开始的),从公元40年到140年这1世纪间,基督教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基督教能够创造性地吸收它的竞争对手们的特点。, K- K" L  V6 x: X

/ N1 K4 p! B5 e6 p+ X此后,基督教迅速传遍罗马帝国。[19]这个传教运动的关键人物是公元1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使徒保罗,他向小亚细亚和罗马的大众阐明,基督的福音并不只是为了犹太人,而是为了世上万人。他和耶稣的其他一些门徒充分运用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交通便利,到处传教。公元70年,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了犹太人的圣殿,肢解了犹太人的国家。这倒使得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因此得以彻底摆脱古代以色列的传统束缚。对基督教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另立门户,尽管是源自犹太教,但他们也向非犹太人提供救赎。* r9 u4 [) ^$ K4 Z# I5 P

/ \5 L4 J9 `; i3 }起初,许多人并不把基督教放在眼里,认为它的信徒不过是些奴隶和妇女,它的活动都躲在地下,这只是愚夫愚妇们信奉的一个怪诞的小教派。但是,基督教所传播的信息,竟然有能力在公元2世纪后,传遍地中海周围、罗马帝国的全境,使罗马帝国逐渐带上了基督教色彩。[20]
" E  o# K6 t$ O% ]' J- L( ~. M6 [5 X/ A  J
对当时社会各阶层来说,基督教所倚重而且具有吸引力的至少有三点:第一,强调神的启示,这是未受任何教育的人也能懂得的;[21]第二,号召悔改。过去,只有富裕人家的子弟,出得起昂贵的学费,受希腊-罗马式的教育,才能受人尊重。现在,任何人悔罪改过,就能赢得别人在道德上的尊重。最后,当然还有吸引人的救赎永生的应许。每个信徒,不论有多少罪过,都有救主基督为他舍命,使他得救--这就是圣餐的意义,它正好又是一种饮食的礼仪。这样,基督徒和一位人格化的神建立起一种个人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给信徒一个新的观点,由此来衡量事物;并且使基督徒能够忍受世上的各种苦难。在一个不讲公道、只重身份和社会等级地位的社会,基督教告诉人们: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神要按照每个人的行为实行审判;人只要信救主基督,就成为神的儿女;所有神的儿女,联合成为神的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这样的一种“普世性”信仰,自然对人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1 a3 s2 U8 U9 A! q( a
0 W! w8 g& M' _; Q% u6 G! r1 j+ S+ E3 D
米努修·菲力克斯曾经列举反对基督教的理由:基督徒尽是社会下层贱民;他们的活动不公开;他们不敬拜罗马的神灵和罗马皇帝;轻视现世;相信身体与灵魂将会一起复活。这样的反基督教宣传完全不了解基督教的信仰和礼仪;它部分原因是由于基督徒的活动不公开,更多则是出自对基督教的恶意,如菲力克斯所说:
6 F6 m! \- L! R8 P5 G# G9 |# X3 J
    一小批贱民攻击诸神……并不令人骇怪。这些人,或者是最无知的底层贱民,或者是追求神异、从来轻信的妇女。他们在夜里偷偷集会,或禁食,或吃野蛮的食物;不是举行神圣的仪式,而完全是亵渎神圣--这是一伙诡秘的人,躲在黑暗,在众人面前不说话,他们自己在一起时则滔滔不绝地说。他们蔑视神殿……对神像啐唾沫,讥讽我们拜神的仪式……把我们的祭司不放在眼里。他们自己衣衫不整,却蔑视衣冠楚楚的官员。真是又愚蠢,又狂妄。他们不怕酷刑,却怕未来的刑罚;只怕死后的灭亡,却不怕今生的死亡;他们所抱的来世永生的虚幻希望使他们不怕眼前的恐怖……这个阴谋必须根除。他们彼此间有暗号,信徒之间,还不认识,却已相爱。他们彼此间以弟兄姐妹称呼,却在神圣的名称下做淫乱的事,这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1 L2 @8 j/ B" h" w$ i, _' c/ b2 ]( h
  他们认为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罪犯是值得尊敬的。# I+ e3 j( O! @0 D- b# S

/ {& @1 V  A5 G3 _  据说,入教的仪式是把一个婴儿用布蒙上,要求入教的人要用斧猛击被布包裹的婴儿,婴儿被杀后,大家便喝婴儿的血。1 b& W+ p5 |% X9 Y$ J1 D0 W4 I0 i
) O3 ^0 ~3 B* e) T0 i. e* i
  这还不算。他们还威胁说,天地星辰都要毁灭……他们自己则要在灰烬中重生。[22]/ T. L1 F1 U0 t2 }; |; Z

/ f/ n8 ^# w1 Q5 P5 R起初,罗马当局并不把基督教当一回事,认为它只不过是又一种愚蠢的教派。但是不久以后,他们便发现基督徒拒绝敬拜皇帝,于是加以镇压。在公元250年之前,只有个别基督徒以“敌视国家”罪名被处死。后来,整个基督教被判为非法,被大规模镇压,也连带波及到摩尼教徒。. Y6 ]- p# z, x' D( t

0 T6 m% _5 O: y6 g; W, y& b公元197年,罗马学者德尔图良(Tertullian)写作他的《护教学》(Apologeticum)。这是一部为基督徒辩护的著作。他分析基督徒的行动、宗教生活和一般生活方式,批驳了对基督徒的诬告。最后指出,反对基督徒的人,所反对的并不是他们的宗教信仰,而是他们不承认罗马皇帝的权威是神圣的。附带说一句:他实际上把本来是对基督徒的指责,转过来,变为对罗马人的指责,说罗马人怕皇帝多于怕神:
, H8 A! }$ L. {2 |, S" ^! p! J4 T% c# z# ~( r3 I
  你们说我们不敬拜神,不向皇帝献祭。我们不向别的人献祭,因为我们不向自己献祭;我们也不向其他神灵献祭。为此,我们被控,既亵渎神灵又背叛国家。这是反对我们的实质。; }! l$ A2 f9 n0 D

# C3 u4 ^& p4 r8 H) ]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层指控,控诉我们背叛国家。你们对恺撒大帝比对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神(Jove)还要害怕……你们怕的是人的统治。区区一个恺撒被看得比所有的神灵还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被看做国民公敌的缘故:因为他们不向皇帝献上空洞、虚伪、不真实的荣誉……/ ^9 X/ E+ V, l* W9 j) D  k

8 a& T( `3 ~5 I) u7 q  我们向永恒的真神活神祈求,赐皇帝健康……对我们来说,国家是不足道的。我们所关心的真正国家是宇宙。[24]- }  r, ^& {9 r0 ?
6 x; h( S, j. y( D) O! x& R
  这时候的基督教已经认为自己是普世的宗教,不承认有任何政治的国界,它的王国乃是全世界。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一个既是罗马又是基督教的帝国之形成3 k4 U0 B" |1 Z, H3 m

; m. H( s' L2 N/ ]随公元4世纪的进展,罗马官方和旧的宗教的联系告终了。公元313年,当时是帝国西部皇帝的君士坦丁大帝(约公元280-337年)和帝国东部皇帝在帝国东部会晤,发布了后来所称的“米兰敕令”。它其实是对帝国高级官员的一系列指示,命令他们停止对基督徒的迫害,并准许基督教和帝国其他宗教一样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9 }3 Q& t- f+ \) R2 H
: M8 r5 S: r& d0 W6 R" b- U
  “米兰敕令”表面上对各种宗教平等看待,但它的字里行间已经显示出对基督教的偏袒:; f0 i% `6 _, n

1 B8 w! f: D1 C  朕,君士坦丁奥古斯都和朕,莱西尼乌奥古斯都……为公众福利和安全殚精竭思,认为敬神是公众福祉中的头等大事。为此特允准基督徒和其他各宗教的信徒,可以自由敬拜各自信奉的神,从此,天上诸神对我国君主臣民将普降恩惠。
! \' J9 x0 _& ?8 Y* _
* f. D+ k2 [; c3 m+ K. v6 i" o$ d8 |  先前所发限制基督徒活动的指令,现在予以撤销。任何人愿信奉基督教,可以自由公开从事活动,他人不得骚扰……其他宗教也享有同等自由活动的权利,本规定不存在对任何宗教的偏袒,以利于举国太平。[25]1 ~, w% \/ F. F2 ^

: e& i& n' c4 p$ ~( E  继此之后,基督徒被没收的财产,予以发还。购买了这些财产的人由政府偿还他们的损失。基督教不仅和其他宗教有平等的地位,而且基督教会还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新成立的基督教会趁此机会,极力扩张;其他古老的宗教团体则渐渐没落。与此同时,政府的措施又对老的宗教团体加以限制:0 Y! p3 [: ?" L( H/ r! \

1 R3 n: \* Z5 t$ a$ R  任何人,不论出身或地位如何显贵,都不得利用贱民或穷人作为向任何地方、任何神灵的献祭。也不准用火、酒或香料献祭……如有违犯,按叛国罪论处。[26]! O6 e* L$ J/ N$ Z) a

; C5 x+ H7 V6 g( U  除此之外,对新兴的基督教则给予许多特权,如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敕令:. X0 H+ W, R! w, g* |5 {8 w
' [# v! P/ A' q2 o% g2 A* p
  各样事情表明,先前认为敬拜天上至高之神将危害国家是无稽之谈。相反,恢复敬拜至高之神,给我国带来神的祝福。凡献身侍奉神的,应当得到报酬……兹决定,在普世教会侍奉神的神职人员,免除一切公差;对他们敬神的活动不得干扰。须知他们敬拜神的活动是降福国家的最好活动。[27]
' }5 c. x5 F2 k% V; u
* R, C+ A9 U5 q- r* C, C 最后,至少故事是这样说的,君士坦丁于公元337年临死之前受洗,成了基督徒。[28]历史学家们对君士坦丁受洗成为基督徒,究竟是出于政治需要,还是出于真正的信仰,迄今没有定论。但当时社会倾向于基督教化,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这对皇帝自己的决定,当不会没有影响。[29]: t3 s/ y9 L2 E: v
9 a, k4 B  Y7 Q) W) Y
 上面提到的“灵知”,亦即内在的启蒙,只有在与生命中必经的灵与肉、善与恶的分裂抗争之后,才能够获得。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早期基督教。它更强调个体的责任,而不是根据沉闷的权威准则生活,正在发展的教会权威体系对这种观点并不友善。事实上,灵知的观念被宣称为非正统、甚至是异端。许多历史学家提出,在这个时期,作为早期教会特征的男女平等主义也消失了。[30]8 b; R" o& ~. C5 C# ]# D
. Z0 H8 b- ^- d7 e3 C; @
  与此同时,基督教会内部的激烈纷争也很快出现。特别是耶稣的神人二性和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观念,都成为激烈辩论的问题,因为许多人不能接受这些观念的神学和哲学基础。在皇帝眼中,教会内激烈争论,由此引起争斗甚至分裂,对社会和国家都起消极作用。因此,皇帝不时亲自出席教会的会议,希望教会内部分歧可以平息,但基督徒之间的分歧,往往很难平息。教会领导人企图打击教会内“持不同见解的基督徒”(所谓“异端”),铲除他们的思想。对此,皇帝也予以支持。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亲自出席在尼西亚举行的尼西亚会议(Council of Nicea)。君士坦丁的同时代人,撰写《君士坦丁传》(Vita Constatini)的传记作家尤西比乌(Eusebius),在该书第3卷,第6-10节写道:3 A. K8 ~9 q7 b6 }! l  E, @* ]' U

3 `- H4 b( x6 ~! `  君士坦丁召集了这次总议会,邀请所有的主教们参加……从欧洲、非洲、亚洲,不同地区、不同省份来的人,容貌不同,思想更不同……参加的主教有250多人……为的是平息教会内的争论。, B; I; v+ G9 F% p2 p
! M5 r; M" @0 [. ?" V
  尼西亚会议发布了著名的《尼西亚信经》,表明与会各地教会已经取得一致,言归于好。教会靠国家援助,试图建立一个正统教义,使公众的宗教信仰规范化。教会普世会议的决定往往强调是一致同意的。[31]这些做法都帮助建立起一个金字塔式集权的社会关系。
& R/ o- c, x2 b7 Q1 \8 }  }
8 e( ]+ \( _9 j- y8 ~+ i! y# g8 B  但是,正由于教会的领导体制排除讨论的任何可能,所以争论难以平息。公元381年,狄奥多西(Theodosius)皇帝颁布决定:
( X- Z" W9 {2 }1 L  j+ {% G! e
1 ?% b% b. A+ m2 p6 E  我们(皇帝自称“我们”)的旨意是一切臣民都应信奉由使徒圣彼得传给罗马人的神圣信仰。按照使徒的吩咐,我们应当信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兹命令,凡这样信奉的人得称为大公基督徒(Catholic Christians),除此之外的其他信仰都是异端。他们聚会的地方不得称为教会;参与其中的人,都受神谴责,因此也同样被我们谴责……9 w4 ], J: L' y2 z3 }* S

5 K7 f% w* S7 ~' r6 T  各种异端,诸如富廷派(Photians)的瘟疫、阿利安派(Arians)的亵神说法,还有罪恶的都诺敏派(Dunomian)以及各种小教派……一律取缔,不准传播。[32]' q3 F2 X4 q  b( m6 R

) s7 W2 ]9 a. h& p- _( y  君士坦丁的政治决定,使得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民众顺从政府号召,渐渐都改信新的信仰。社会上层也有愈来愈多的人,无论是出自信仰或为了保持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也接受了新的信仰。[33]结果是,基督教掺进了许多旧的“异教”文化的成分,例如希腊罗马的修辞学、哲学和艺术中的主题与表现形式。最后,甚至基督教的历法和敬拜圣徒、圣物,都带有许多旧日异教的色彩。9 A+ Q0 Y. ~9 |
  o* x6 W2 |+ O* N& E! k9 [
  由此形成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局面:围绕地中海周围的广大地区,连同欧洲的一大部分,都信奉一种宗教。这种宗教还不是多神教而是信奉一位看不见的人格神。它所强调的不是理性而是信仰。人类所发明的任何事物,如果教会领袖认为它与信仰冲突,便被判为“异端”,除非它能以某种方式被纳入基督教的神学系统。+ C1 _2 g! `' D) {

5 }+ I# S& l$ g' B  基督教会的新领袖们也极力摧毁旧的各种宗教在社会上还拥有的各种权力。罗马皇帝愈来愈明显地全力支持基督教,作为他们实现文化一元化的政策。公元357年,罗马帝国西部的最高统治者康斯坦修(Constantius Augustus)告诉他的臣民:
+ E- W9 C, H3 k: n+ e9 k
4 d* F" E/ h$ _  禁止任何星象、通灵、巫术,各种魔法也予以禁止。占星者、魔法师等类人……今后不得再从事此类活动。民众不得再求仙弄鬼。[34]
: U  w/ C  M. |) r3 _/ |
0 b8 E" P' i- S3 k9 S' [. V! v  当然,这类活动并不因此而消失。倒是有些基督教神职人员自觉不自觉地接过从前巫师、术士的行当。这是因为老百姓对他们不能理解的自然力量,要想沟通以至驾驭,需要找能够沟通的人。
* F  _6 l) H/ ^1 L
' H# `, |0 L8 g1 e  ~  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后,表面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遵照教会的规定来安排的。实际上,旧文化中的许多因素都适应了基督教的标准,而被重新接纳,以顺应文化一元化的帝国政策。这在公元386年和公元392年帝国敕令中清楚地表现出来:$ L( l& ~; M( ?% E  K8 K

/ ~% m3 u, s& i% i4 ] 在太阳日,我们的祖先把它称为“主日”(君士坦丁于公元321年制定),一切法庭诉讼活动都应停止。在主日不得追索欠款……一切竞技活动也应当停止……以便大家都专心追随基督教律法的奥秘。[35]
# e$ f4 y: o1 K# h; A9 y; i& K: H/ l4 K
  这时的皇帝都已受到基督教会的教导,对旧宗教的残余势力也愈来愈严酷。这样做往往不是出于宗教观点上的反感,而是因为这种小教派向政治反对派提供一种意识形态,构成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公元395年及其后,都曾发布过以下的命令:& ]8 P, }+ ^1 ?9 l8 C

! {0 M2 t3 \- j  任何地方,凡神殿、神龛中仍有神像,仍有异教徒前往敬拜的,应一律夷平……建在城镇的神殿,应予没收,改归公用。一切神坛都予摧毁。[36]
( b8 f1 f7 N- |; Q( B, T! Q( Z8 s# m: P* m& R# W3 n) G
  公元425年,皇帝发布的诏书足以表明,自君士坦丁决定支持基督教以后,1世纪的变化有多么大。基督教取得全面的胜利。一切背离正统基督教的思想都遭受压制;皇帝还毫不含糊地支持罗马主教--他因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而在基督教会所有主教中居于首位--成为整个基督教国的精神领袖:9 U/ {* W7 M1 c6 _8 F/ J. x

% a. d, e  V* m  我们命令,摩尼教徒、异端分子、分裂分子、星象家,以及反对公教信徒的各种教派,不得进入罗马城,以防他们与各种犯罪分子勾结为伍。对那些不听从教皇,在教会内制造分裂的人,应予特别警告,以免他们毒害普通百姓。[37]
$ X& k4 |4 m% o: v: X8 S$ N* l* G& C( A; w: M; V, Y1 H( b* F
  这份诏书也表明:尽管教会获得了各种权力,它仍然未能强制每个人都接受基督教的控制。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第四章 走向一种普世性宗教
# v6 I% t& h4 z# S4 O6 S0 C: G! N8 p" V9 A& l" P1 \' `( c3 U
  第一节 基督教世界观:在基督教和欧洲的环境中幸存的古典文化+ a( W% B. ^* v6 t! l8 Z5 J: \

2 ?# }8 ]  M2 Y1 i+ V
/ e7 ?$ v, h$ v/ |
  E3 [8 S$ R( X/ ?6 u; K% S  基督教本来是犹太教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教派,经过3个世纪,发展成遍布罗马帝国全境的基督教会,连罗马皇帝都因为它的重要性而极力拉拢,既赏赐土地,又免除神职人员的徭役。而基督教会,得到官方给予的这么多好处,却在很长时期,躲避接近官方,认为一个真正的信徒不能侍奉两个主人。另一方面,教会又很快采取了帝国的组织结构形式,在教会内部分等级,最高位是主教;与此同时也采用了罗马人公共集会的长方形会堂,照此建立了自己的教堂。及至帝国逐渐衰微,地方民政当局应付不了局面时,教会常感到不得不介入,以维持社会秩序。# c1 ^$ |% f7 L, o. I! o6 Q. i

- J! A5 {( r9 X! a。。。奥古斯丁(他自己后来在教会内被尊为圣徒)像罗马帝国的其他许多公民一样,接受了基督教。这个新宗教浸润在许多文化之中,自觉不自觉地从各种文化中吸取宗教和哲学的营养,因此,对许多人都具有吸引力。在基督教的思想中,有印度-波斯神密特拉,也有从君士坦丁大帝时拜太阳神的传统;纪念密特拉神诞生的仪式和纪念太阳神的节期都对基督教的“耶稣圣诞”的观念--救主诞生和光明再来--有所影响。埃及敬拜的伊希斯女神往往被画为母亲,她的孩子奥西利斯(Osiris,埃及神话里的司地府之神--译注)坐在她的膝上。(根据埃及神话,奥西利斯当为伊希斯的兄弟和丈夫,被嫉妒的弟弟毒死,后复活,当是耶酥死而复活的原型之一。本处伊希斯抱在膝上的孩子应该是何露斯,参见第二章--译注)这为基督教信奉耶稣的圣母玛利亚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形象模式。在初期基督教传教士传播基督教时,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希腊-罗马上层社会中十分受尊崇。此后的文化综合过程中,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形而上的世界的观念都改变了。+ W% @1 h- f2 a. L2 K! G7 z- F

* N9 T2 S% H  y# ^! c" m% H$ `大约公元547年,一位希腊人考司玛斯(Kosmas),在旅行中经商,最远曾抵达印度;后来成了修道僧。他写了一部《基督教地志》(Kristianike Topographia)。现在还存有9世纪手抄本,保存在梵蒂冈图书馆,书中附有最早的基督徒绘制的地图。2 P( J# n, N" m2 \" A: X

; @7 B* I8 i) z/ ?  在这部书里,考司玛斯试图把异教徒的世界地理观念和《圣经》中的世界地理观念协调起来。他对世界的理解与当时居统治地位的托勒密(Ptolemy,公元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学家。倡导地心说--译注)的地理观念不同。从这时起,在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除少数学者外,绝大多数欧洲人(包括基督教神职人员)都相信,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块平地,上面则是天空的穹顶。陆地和大海、地和天,以及天体的运动都有特殊的说明。
2 V* ^. b6 P) Z9 T# P1 N( I- m; a5 o! @. a5 @
  我们所说的大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分为两部:一部分是我们居住的大地和包围它的水面,异教徒称这水面为“海洋”。另一部分是包围这“海洋”、在它以外的陆地,它的边缘与天连接。在诺亚时期地上洪水(见《圣经·旧约·创世记》第5章28节到第10章32节--译注)以前,世人住在东方,那也是《圣经》中乐园的所在地……; E4 Z. k5 |+ L. e1 ]

1 S( d; [  `7 a7 |5 m1 t/ }4 t  大地的北部和西部,即我们世人现在居住的地方是地势高的地方,大地南部则是地势低的地方;大地北部和西部以外的海洋深不可测;至于大地南部和东部以外的海洋,其深度则属于中等。知道了这些情况,我们就懂得,何以船只向西向北航行称做上行;因为它们是在爬高,由于爬高,所以航行得慢。当船只回航时,它是驶向低处,因此船走得快;几天之内就可以返回……+ y3 B) a# _# ~! [, x7 h: O; T4 ]! Y

  F, F& ^/ j3 ]; K4 {( G# S( s  大地东部、南部不仅地势低,而且被太阳晒得很热;北部和西部地势高,离太阳远,因此很冷,居住在那里的人,肤色也白;他们不得不设法保暖抗寒……
! n6 [$ r: y2 N; o; p9 N  e
4 e! h/ @) ~" E% B: _6 f  天和地组成了宇宙,按照《圣经》,创世主决定了地面是平稳的,它不是建立在其他东西的基础之上……* X. S: D! ?6 F6 t8 ^
9 \9 ?( w1 Z1 }& m
  因此,我们先描绘天地。天是一个穹顶,它的边缘和地的边缘是连接在一起的。大地的东边和西边,从地到天,是两堵墙。天的中央是穹苍(firmament);穹苍之上还有水,这是《圣经》已经告诉我们的……2 ]# u) |+ Z) E9 B( ]

  Q, v, E$ l% X6 S7 U$ \; P2 _3 L
2 [3 X& _# W7 L1 m- t地和天的四极缚在四极柱上,形成一个四方体,在它上面是一个穹顶,形成一个天盖。它的中央是穹苍。由此,地和天完全分开了。$ O. L  V: v% c! V" K7 x

5 V/ k5 M: R1 R# w% r7 C; v  从大地到穹苍是第一重天,这是世人和天使在现世居住的地方。从穹苍到穹顶是第二重天,这是天国。基督升入天国,就是到这儿。在这儿,基督为我们进入天国作准备。! @4 g& K8 a* c' ]# h# W) J

- X, M, w( o4 m7 N6 ^% x4 M  《圣经》告诉我们,天上的星体是由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推动它们运转的。它们有自己运行的轨道,在大地北部高空经过。它们的结构使月亮和太阳得以产生蚀影。这都是靠天使的力量,使天上的诸星按理性和秩序的安排来运行,而且其速度超过人的想象;又一刻也不停。[3]5 _0 U/ b! I$ y- j

, j! S3 |8 s: W- P( E  按照考司玛斯的地图,地下的世界和基督徒所在的世界,大体一样。欧洲围绕罗马,圣地围绕耶路撒冷,亚洲和非洲只是标出大致的位置,显然是因为对它们的了解实在太少。[4]. I8 I7 P, j! o7 |/ C/ ]' A
4 b3 Q7 ^+ |: u" P
  基督徒根据圣书所看到的宇宙和从古代到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所见的宇宙不同,而且彼此冲突。由此引起的思想矛盾一直延续到20世纪,成为基督教文化思想不断变化的一个方面。欧洲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交替的韵律节奏,一个时期倾向于古典文化,下一个时期又倾向于基督教的正统观点,并把它愈来愈理想化。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过于尖锐,通常就会寻求一种折中妥协;但要求一种思想体系能满足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1 \5 W4 A3 P/ ]- a' d+ z9 g/ @
: y- G+ g+ u2 b, d+ T6 x/ h
  上述古典和基督教两种文化思想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哲学、宗教和科学这三个多少有些重叠的领域:不朽的灵魂和必朽的身体、善和恶;还有与这两者纠缠在一起的信仰比人更高的一种权威,或尊崇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理性。
2 ^, T3 |) H( }% m4 j7 n. {% S( C! C  G$ @: ?. e; ~8 _: C0 l7 R
  远在基督教兴起之前,人们便已不断在问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宇宙万物,包括自认为能够自由思想的人,是否由物质所构成?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Democritos,约公元前470-公元前360年)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他提出原子论,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分解追溯到组成它的微小部分,那微小的部分本身又是复杂完整的个体。人的灵魂也不例外,到人死时,灵魂也就消逝了。
; @7 @. H) Y  i% A7 m1 h% q+ ]3 n; w- L6 M, H/ N8 c% E. o4 P! ^6 y
  基督教认为,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因为它和基督教所主张的“肉体复活”是不兼容的。基督教主张“肉体复活”是和上面所说的第二个大问题“善”与“恶”的问题相关联的。基督教相信,基督和他的信徒们在地上向罪恶争战,为此得到永生和永乐的应许;这是基督徒死后身体和灵魂一同复活、一同享用的。这个“善有善报”的解决办法,对很多人来说就够了。但是,还有人继续问下去:既然神是全善、全能的,并且许诺了复活,但为什么还容许罪恶进入世界呢?- u& H  E) M8 I0 o: Q, c$ {- U4 [

! n  E* v9 S/ y% m! r9 B3 i" x$ O) f  在基督教传入罗马世界的最初4个世纪,有宗教思想的罗马人和基督徒讨论这个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理论被总称为“灵知”(gnosis)。接受这个理论的人承认,世上有善和恶、精神(spirit)和物质(matter)。这些是人的特性,因而也是创造世人的神的特性。他们的解释是,信徒了解这些特性及其后果时,就可以达到救赎。但在基督教会看来,这种不需要教会的“个人得救”是不能容许的异端。早期基督教会对它反对不遗余力,直到最后,把它从正统教会的传统中清除出去。8 S( h3 }# v) n2 I2 w7 v! ~

8 k0 s- ?) p6 [& V+ g  基督教会接受的理论是由奥古斯丁在《忏悔录》和《上帝之城》两部巨著中提出的。奥古斯丁首先确认,人活着就会思索,会肯定,又会有怀疑。接下去,奥古斯丁问自己,人何以会存在?他的回答是:因为在宇宙之上有一位永恒的神创造了空间,也就是运动和时间,又创造了人。奥古斯丁的思想表明他既有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又表明在罗马帝国的文化环境,基督教思想也不能不受影响;奥古斯丁一方面强调神是给人以启示的神,人对神只能完全归依、完全投降。另一方面,他又承认,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人具有以理性进行思考的特点。在奥古斯丁看来,世界以及在其中的基督教会和教会的每个成员都是不可能完美无缺的。但它们又都告诉人,有一个完美的存在。当人归向神时,神就使人领悟到这个完美的存在。
6 ?: D0 M* j- @
. k, U1 _/ N' |5 s  奥古斯丁的教导,有很大部分是来自柏拉图(公元前428-公元前348年)的哲学,又经过普罗提诺(Plotinus,约公元204-270年)的整理和重新阐述。在罗马帝国后期,最重要的思潮可能就是新柏拉图主义。基督教从研究柏拉图哲学中,为自己构筑了一种思想和生活的方式,它既能赢得知识阶层,又能赢得大众。有些柏拉图的观点的确能得到基督教理论家的赞同。如在《会饮篇》(Symposium),柏拉图提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们肉体在其中生存、可以感知的、不完美的世界;另一个是理念(或称“相”)的世界,它是人们往往没意识到而又存在于人心灵之中的。在《蒂迈欧篇》(Timaios),柏拉图讲了他的创世学说,认为“理念”是由“奴斯”(nous,相当于英文的intellect或divine soul,指理智、智性或神圣的灵魂)产生的。在理念中,“太一”(希腊文称“Hen”)开始具有意识。这些理念在世界的灵魂(希腊文中的psyche),从而也在人的灵魂中表现出来,使人成为有生命的物质。
* {7 A* Q! g8 @( Y# e
8 t7 I0 f: I) ^! p
1 u: t4 m9 A3 S. L8 @0 N  可是,基督教思想家最终不能不谋求和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协调起来。通常学生往往会发展出和老师不同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正是如此。他认为,理念只是“名称”,不是实体。亚里士多德的概念范畴谈到“形式”,在其中事物的质料被赋予形式,由此带来了物质性的自然。那推动万物运动的“纯粹形式”(pure form)则是第一动力(the prime mover),是纯粹思想--即神,他在思想中创造了自己。这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的本质经过奥古斯丁这样的神学家之手,把它基督教化了。. C3 d1 a. M1 J% `# E0 ~

" D  [9 K" {4 n/ T8 y' g6 G  但是,基督教的早期思想家虽然十分倚重古代希腊人的哲学思辨,对由这种哲学思辨产生出来的推论却并不以为然。基督教思想家并不接受希腊人所发展的、偏于分析性的自然科学。基督教思想家认为,人凭对微观宇宙或宏观宇宙的探索,是不可能到达天国的。宇宙的奥秘,不是人可以穷尽的;而且,人在地上受苦,正是为来世的永生作准备,因此,追求现实世界的知识,并无补于人在地上的命运。
) t# w, z3 s# g6 A6 w. f6 S$ @- @
& h( R, L4 O# @/ q  基督教思想家的这些看法不是没有遇到困难。它们遭到普罗提诺的学生波菲利(Porphyry,公元234-301/306年)的猛烈抨击。他在《反基督徒》(Contra Christianos)一书中,认为基督教这个新运动是完全非理性的,在哲学上站不住脚的。连奥古斯丁对波菲利的抨击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但是,当时的基督徒皇帝既不容许神学问题的争论,也不容许哲学宇宙论方面的争论。因此,君士坦丁命令,把波菲利的著作当众销毁。[5]
* \$ w) T+ O, G7 w) _* v
+ ?1 M# X& G" Z" a, k# v% ^  广大基督徒对哲学上的争论并不感兴趣。他们只看到世上有善有恶,而且人的本性倾向犯罪,社会的不公义和苦难难以消除;唯有归向神,爱神,从而也爱邻居,遵守圣子基督的教导和教会的戒律条例,世人才有赦罪得救的盼望。这些观念成为此后2000年,大多数欧洲人对人和世界的基本看法。0 s" x# [9 r( m0 r

1 Q4 H, t5 Z& l7 E+ h0 c. {3 Z。。。基督教会也像罗马帝国那样抱向外扩张的野心。大约公元550年,阿基坦(Aquitaine,在法兰西的西南部--译注)的圣普拉斯(St. Prosper)曾为此辩解说:“基督的慈爱并不是以罗马的疆界为限的。它已引领了许多不是由于罗马的武力所迫,而自愿归向基督的人。”[14]
! @+ {+ M. |4 u. h) M5 Y: E" w8 }7 d1 }  I
  这令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基督教会在许多方面成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基督教会早已形成一套类似帝国的组织结构,这使得基督教会有巨大的组织力量。在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又承担起教化蛮族的使命,不仅教导蛮族人识字,还要教导他们守法;在守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同时还有得救永生的应许。从这时起,罗马教皇愈来愈自觉地运用人们对罗马帝国的记忆来建立自己的权威。公元597年,教皇大格雷戈里(Gregory the Great)派修道士奥古斯丁前往英格兰,大概不是如故事所说的,由于在奴隶市场上看到来自英格兰的天使般美丽的金发奴隶,而是由于他记得“盎格里亚”(Anglia,英格兰的拉丁名称--译注)曾是罗马帝国的一个兴旺的行省。那里有过去遗留下来的政治文化组织,也许仅仅缺少一个传教士帮助教会在那里建立权威?[15]在不到20年的时间,教皇差遣的修道士已经帮助盎格鲁-撒克逊君主制定了90多部法律,[16]其中当然包括新宗教的法律地位。3 {+ E: }. ^5 B' j+ F
; _5 p8 C. y0 `% g7 F
 从公元4世纪到10世纪,基督教向外扩张时期,它远远超出了罗马帝国的疆域,形成一个新的文化空间;起初还不太有自信,渐渐地愈来愈大张旗鼓。8世纪间,基督教传入今日的德国中部。这是“日耳曼蛮族”的地区,从英格兰来的传教士博尼法斯(Boniface,约674-754年)在这个地区传教,并被封为圣徒。他经由巴伐利亚和日耳曼未开发的边界地区进入图林根(Thuringen),向那里的异教徒传教。后来,罗马教皇称颂他“靠一部教会法和一个修道会,教育了一个民族”。修士僧维利巴尔德(Willibald)在写《博尼法斯传》的最后,称颂博尼法斯:“他的讲章到处传扬,他的名字传遍欧洲。”[17]基督教和欧洲缓慢而确实地结成了“一体”。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博尼法斯为之奋斗终生--最终被封为圣徒。
! a/ e! m" b3 \) a, E+ B: j7 I$ ]! z- \. e1 Y/ d3 }& o
。。。9 U9 m; Y4 W5 Y8 D

' R& b7 X$ D* _( f  在古罗马帝国,中央的统治者往往看似保持着他们的一定权威;这种权威来自一种残余的观念,认为国家总得要按王法来统治,对老百姓秉公办事。[18]这种观念又往往以神意天命来支持,认定当权者和古代英雄或半神有某种特殊的关系。这原是异教的观念,后来它被基督教化了。正是由于这种杜撰的故事,因此直到17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国王在加冕之后,就被认为有医治各种疑难杂症的特异能力,被要求以灵力医治各种病人。  T3 ?! K/ K8 w6 v0 {7 l
1 d  g4 n# ~1 a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文化与凝聚力:意识形态和教育在加洛林王朝统治下对欧洲的作用;第一次文艺复兴?% N. k# m9 O. H4 f6 A0 G# [( t6 s

7 N# Z2 x& t, v8 g3 u  罗马基督教并不停留于社会上层,成为只属他们的宗教与文化。它在西欧是群众的宗教信仰。也因此,其中总是掺杂着比基督教更古老的宗教习俗和信仰,被基督教称之为“迷信”,甚至称做“异教”。这里面包括被教会当局认为十恶不赦(anathema,原义是“可咒诅的”)的思想方式,诸如被称为“驱鬼”和“巫术”--尽管在所谓“白魔法”和“黑魔法”之间还有区别--以至传神谕、炼金术,各种形式的星象学和秘教、秘法。十分明显的一点是:到17世纪,就是说在1000年的长时期内,基督教的神职人员,一方面是官方指定的神和人之间的中介;又像是先前凯尔特人的祭司,或是敬拜古代日耳曼神灵的祭司,同时主持被官方教会谴责的祭祀仪式。$ S! z: `# M6 o' L+ ^7 B

% L+ Y8 p" B5 J( e- O) V  在加洛林帝国(即查理曼帝国)里,大部分人民是日耳曼人,因此,基督教的“日耳曼化”是必然的。教会无论从理性或感情上或心理上都得要接受这个局面。于是,许多文化现象也被基督教化了,如:日耳曼人在冬季中间有一个节日,庆祝昼夜更替,从日短夜长转为日长夜短。这个节日和基督教关于耶稣诞生的故事结合起来,发展出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再如每年一度的集市和本地教堂祝圣的日子结合;或本地曾出过什么能行神迹的能人,或英雄人物,他们后来被教会立为圣徒;纪念这些圣徒的日子和本地一年一度的集市也结合起来。[34]这样,多元的地区文化传统和一元的基督教文化得以结合起来。[35]一些牵动人民大众思想感情最深的传统,曾长期被社会上层认为是“异教”,现在也被教会接纳,这为扩大基督教影响,传播基督教教义,是十分有利的。1 n9 L" l2 `* J

: s2 L, ?8 Y- _* v. H  但是,信仰上的一致是难以完全达到的。教会不可能在一切问题上做出人人满意的回答。在某些问题上出现新的看法是不断发生的。教会把与它不同的看法斥为异端,也是不断发生的。这些不见容于教会当局的异端,有些是出于灵性和智性的不同探讨,有些同时还有经济、政治和民族的原因,它们都动摇了教会提供的社会稳定与秩序。提出新见解的人,得不到社会上层的支持,不得不转向民众,为此就要使用本地民众的语言,而不使用教会的官方语言--拉丁语言。这些对官方思想的批判,不同的主张和多元的看法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发展,动摇了基督教世界自己假想中的“一致”。[36]
* t9 c8 Y; L  h9 J
( u' ~0 [; N" F9 b6 @" U" @第五节 修道院的影响
0 \; n- a  k. _" L* N( |
3 l* H7 T5 d) V  本尼迪克特派修道院生活的主要宗旨可以归纳为两点:祈祷和劳动。每天24小时内有七次祈祷和默想。其余时间里学习神学、阅读灵修材料;不久又扩大到从事各种学问的研究。与此相随的是抄写各种古籍文献,在修道院里开辟缮写室(Scriptoria)。修道僧在其中按教会需要,抄写《圣经》和其他灵修书籍。[38]由此,修道院又从事收集古籍,加以改编。内容包括神学、哲学、历史、文学以至科学。因此,修道院发展为学术研究中心,审订《圣经》和古教父著作以及各类学术著作的各种版本,从事注释工作,从中产生出一批学者和学术著作。这样做的同时,也保存了古代的各种典籍。有的修道僧还致力于收集研究基督教兴起之前的诗歌文学作品,探索它们和基督教文化的渊源关系。[39]在这样做的过程中,那些探索自然奥秘的书籍不免被认为是干预神创世的奥秘,还有如古罗马文学作品中过于露骨的色情描述,都遭到删除修改,甚至有些著作被销毁,尽管如此,基督修道士是保存古代文化遗产的主要力量。[40]12世纪法国的克吕尼(Cluny)修道院被认为是基督教国家中最堂皇富有的修道院,其中收藏有约570部手抄本,英格兰的达拉姆(Durham)大教堂收藏有546部手抄本,德国的班贝克(Bamberg)大教堂收藏有365部。[41]
8 V' J) W" p" B. h7 l
6 e" `" w0 ?  P  w+ j3 {( B" |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起于卑微,所谓星星之火,虽然最终燎原,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殚精竭虑,好不容易才存活了下来,那么它起步的初期,为了存活和发展,吸收一些其他信仰的元素,吸引那些异教徒改信耶稣,这样的手段是绝对必须的,也是绝对有效的
4 J( [" J7 a5 j- R- R' h7 b8 L& @6 H, Q1 Q6 W; F4 I9 S) x7 b
不过,作为自以为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们,你们那些什么“圣经即真理”、“一字无错”的烂牌坊,还是别打出来了罢,不嫌丢人
鲜花(6)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党历史上,也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当然这并不妨碍后来反右
+ u5 R& t6 S9 I- k1 `- E/ N5 X
* I3 D; M2 e4 X2 s* N3 p厚黑是胜利的必要条件,可惜不是充分条件,你看老蒋足够厚黑吧,照样也输了; M% y7 N9 S# l: I% }+ A

" s$ b1 N: t1 Y* t- y( S. c基督教在早期披荆斩棘、所向披靡,除了厚黑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0 W2 T7 b2 V; J9 A: s8 E$ S& d+ p9 d6 Y5 O. J2 i' \* A8 ?2 b2 j
把镜头拉回中国,当年诸子百家,为什么独尊儒术?孔子好仁,为什么儒教又叫“礼教”,而不是“仁教”?因为“礼”才是儒教的核心。“礼”是什么?“礼”就是“上下有别”,就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就是要所有人,其实就是所有的社会下层的人乖乖听话,做牛做马——这多和统治阶级的心意啊。所以“马上得天下”是靠武力,靠阴谋,不管兵家也好,法家也好,却不能“马上治天下”,麻醉剂那还得靠儒家3 k1 E" B8 k6 {3 b
+ `' u3 Y7 J0 N. N$ K( _1 C$ d1 c
你再看基督教,其实从犹太教开始就很有麻醉剂的功效,因为犹太人很久都一直在做奴隶,所以“忍受苦难”以期待“美好天国”的调调很盛行。到了基督教,初期也是在奴隶堆里面混,所以玩命的上麻药,麻醉效果越好,吸引的倒霉蛋越多,只要一上了规模,统治阶级是不是就发现不一样了?信教的人比不信教的是不是好管多了?而且还不能自杀!这不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节奏么?古罗马的统治者又不傻,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这个必须是我们的国教!$ j6 ~+ N6 k+ r, ~0 s  z# U7 m
" i* B+ d  I) X; |
所以,为什么耶稣这么牛逼?起初是因为他的使徒足够灵活的修改了教义,然后是因为他的教义麻醉效果特别好,所以就在欧洲流行了。就像儒教一样,就是红果果的统治工具,思想毒品。只不过几千年的历史熏陶下来,已经是“自古以来”、难分难舍了,就像我们中国人,谁敢说孝敬父母不对?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15-12-2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谢谢科普扫盲,您辛苦啦!
鲜花(17) 鸡蛋(0)
发表于 2016-1-1 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读了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6-1-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goodlifee 发表于 2016-1-1 13:47
* }. C7 B! a2 M2 i! K2 ]% v通读了

* p" R( F7 N! A; g: R; r
3 F2 P% u) i+ V7 H& Y
6 h! w6 w- u* [% V& s8 n3 e真不明白因何有些人對左搬右貼的東西, 只要標題合自己心意, 便以為是堅料,0 ]+ U4 e3 D9 q0 }/ R; u  C$ U
對內容鑑別能力卻是低劣, 不識貨, 變成容易受騙的白痴) @8 S! w( h' `3 i4 A. P
3 x6 [/ a- C7 @; v
# r# z( e4 s  ?* v, N
貼文劈頭的第一句便露出了是不學無術的糨糊:
! M& n3 F* }. R7 _; h% S) [
第二节 从犹太人到外邦人到基督徒:拿撒勒人耶稣及其追随者的功绩, C* W! w* E: E, @& g) ?# O
, W9 @6 Z: ?' D: Y' S- ^% @4 |6 b
大约2000年前,犹太世界满布争吵不休的先知和相互对立的派别
5 M7 x9 l( D9 @4 d: ~+ A( q
) O' n: `) w! {  R& G) d! [/ z6 h9 _
稍對聖經有點認識的都知自舊約書券瑪拉基亞書後, 整整400年, ' @" _! g+ X) _) ]4 d
没有先知, 直至洗者若翰出現。
" h0 x. y/ N5 A+ v: z何來『犹太世界满布争吵不休的先知』?
  b- q% U+ u9 O' K% {2 I0 E0 _' L5 m! e  A

4 X! g8 W2 U: S$ V再者, 經上先知是很多, 0 q3 Y% N! |2 u6 h
卻不是先知各說各話, 和『和相互对立』,+ h- M+ ~: j4 L) e( ]
先知的話都是同一口徑:以色列人要回心, 悔改, 不要再拜其它神。
8 D/ G! }8 n3 x8 ?% x' r: _( R) q; {; e" ^+ s

; ]$ Q" H2 L! I8 W1 X1 m貼文的打後, 長長的垃圾,
9 o. a5 b- j! `2 T1 x你有興趣又浪費時間, 便往下讀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14 01:14 , Processed in 0.2578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