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8)  鸡蛋( 0)
|
记得冯导在开拍前曾经说过,要对中国文化进行拨乱反正,俺当时听了就想发疯,因为这是小刚会用力过猛的标志,今天一看,啥用力过猛啊,啥拨乱反正啊,他先找到用力的方向再说吧。
, l: n9 t$ A2 V, q0 f
1 D! Y4 c! _" r, O又记得小刚曾经说过,国内大片有很多问题,当时凯歌还没开唱,说的当然是艺谋先生了,现在看小刚说过的话,只能证明,别人头上的苍蝇比较好拍。
& r; r0 j$ l+ @" M
' b) N, s. @* Q% a* \唉,张艺谋两部电影里有的错误,小刚全有了,张没有的错误,他也有了。
; w* y7 B5 @6 S$ [5 U2 m- i: L7 w. O+ U9 E* u
个人认为,最大的硬伤是剧本。" F. e$ F4 l: |2 Y
/ T3 f2 n" M3 R3 S- O1 o; Q/ J( p
一个没有逻辑的剧本,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剧本,其他再好,也没用。
; X8 x( f# ^7 `- i6 g1 V9 ]# n4 E8 f
那个沉得住气的皇上,居然最后自杀了,这样不符逻辑的事情,硬是给歪曲成对爱情的颂歌,俺现在在考虑,究竟是谁的脑子搭错线了。
# z) n) [ U, k: x* V& e9 q6 }9 Z
6 K( v" T* S( N+ U那些华华丽的台词,时而像丽华诗一般直白,时而像温庭筠一样浓艳,搞的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如坐针毡。你说你一直《大明宫词》也就罢了,俺不好这口,总有人好,可惜,连大明宫词的水准都没保持。葛优最惨,分配的华丽词藻最多,到他自杀的时候,他说那些台词,俺明显从他脸上看出了不耐烦,然后,他老人家就真的喝毒酒死了,唉,讲这样的台词,还真不如死了好。章子怡好就好在,女的,偶然肉麻一点无所谓,而且,不利的台词,她也处理的比较老道,所以,都可以接受。周迅可惜了,基本上小刚就是看中当年她在大明宫词中的表演,俺看到,周迅已经竭力超越大明宫词了,但是,配角,唉,注定发挥不是特别多,她倒没啥坏台词,唯一一句是:青女不会,看到这里,俺正准备感动,她又说,爱情不会,俺一地鸡皮。
5 \% p$ O4 n3 N3 L* t; a2 l. F0 a
- z8 b c+ Q y4 ^" Z# b那个化妆俺也就不说了,周迅,章子怡就是给往丑里化,叶锦添在《无极》里把张柏芝弄成个风尘女显然还没过瘾,看来和美女有仇。( H- b+ E3 J+ J0 Q
+ v7 |* g. x' a3 y0 m服装则明显没有大片风范,章子怡衣服不少,可是,看出是机绣的,然后,被刺死时候穿的那个,明显看出塑料珠片,寒一个。
9 j: R8 V' \0 G' F+ V
; i6 C& j2 I" F9 G* Y唉,说了这么多坏话,还是有赞的,就是演技。章子怡演的不错,偶尔出现玉蛟龙的表情,但是,已经很出色了,如果不是因为她,这个片子不知道会多难看。葛优,偶尔让人想起黎叔,但是,也算完成良好,除了最后自杀前那版话有点出戏。吴哥哥也是他史上最佳发挥,周迅俺很喜欢,凭良心说,周迅放这里,浪费了,周迅可是很有灵气的演员,那个太监,太常也演得很好。这就显得很反讽了,每个演员都演得好,可是,这部片子却不好。4 c8 U2 L) T) M' r8 q0 Q
音乐中上吧。
9 B! P0 V; [) S; R5 C/ \
" B. S+ H6 F" j- I整场戏唯一打动俺的就是青女死前唱歌,个人觉得所谓面具舞这个隐喻实在无太大必要,冯导还深怕俺们智商不够,不停的借剧中人的口告诉俺,面具,面具,面具啊,俺不喜欢人代面具啊,靠,俺就有那么笨么?9 y) U7 b k/ _# t, x: m
6 ]3 C0 l8 G+ J' l, H
俺想对导演得建议就是,如果投资2亿做一个电影,那就拿1亿来买一个好剧本吧。, h% m+ q Y D, U( ~
没说了,等黄金甲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