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9)  鸡蛋( 0)
|
教子十二法则
, C" n5 h, S% ?" L1 v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3 F0 a9 z+ H7 g' j+ a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a% S) g/ Y: ^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r% {( e+ F& ?# @( d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7 _6 }' K" f0 I% i- I0 H& I
5.声言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1 v* P/ z c) E- ^. s! n0 @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e+ }- J7 Y# G: Y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 r9 ]& V/ Q) [9 y+ r* T% u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 }5 w, W6 k7 X& L# ~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7 N5 h6 r' O8 N* Q) [* q. b A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 E; s2 ]( W8 w1 h: g9 T+ u* W 11.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 U) Z" u, d, r+ N 12.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间. M! f: \% }5 q; r( W
教子七大忌语% _+ S+ i% ?1 j$ `8 C4 ]7 \
1,言过其实——如“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鱼”、“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分辨出你话中含有水分,于是长大成人后,对他人的称赞也会将信将疑。此外,听惯家长夸大其辞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 G; i, K7 _+ ~* j) G
2,人身攻击——如“你胖得像头猪”、“你蠢得像头驴”等等。智力再愚钝的孩子也能体味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7 G2 r; ]; p" @3 D! M; s, @$ P. c# E; K
3,威胁恐吓——如“若不好好做作业我就揍你”、“你不乖就拿你去喂狼”等等。这种虚张声势的威吓和言过其实的赞扬一样,同样会让孩子丧失对家长的亲近和信任。 Q. U$ \" e7 f$ k# ~ I
4,冷若冰霜——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待会儿再说”等等。从这些话中孩子听到的潜台词是:大人们对我干的事毫不关心,他们并不把我当作他们的心肝宝贝。 8 d& n% r/ f4 U8 b% @0 n( H7 u
5,居高临下——如“你不该这么做”、“我在你这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使你批评得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也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 w) @0 b+ q6 A* ?7 B. r 6,冷嘲热讽——如“你以为自己能干吗?”、“你是我家的天才?”等。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里伯文指出: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嘲讽。他们很难理解,和自己最亲近的母亲或父亲怎么会说出这种表面是表扬而实质是贬损的“双关语”。即使你说这些话时可能还带有些许幽默感,但要知道,“小不点”们要正确理解实在很难。
) a4 L2 F6 ^; F; m- X! w$ J 7,绝对否定——如“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等。诚然,批评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但如果把话说“绝”,反而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最终拒绝接受这种批评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