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山蛟龙; L3 x5 ]# ~9 c6 m9 M) \! j
/ z8 l+ K& O# U7 M* f2 J; X
这两天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加拿大只是个美丽的梦》引起了激烈反响。对于文章的观点,我有不同看法。虽然我知道,我写下这篇文章可能会引来众多板砖,但我认为还是要说一说。由于职业的缘故,我有机会认识各个阶层的中国移民,让我了解他们的移民历史、奋斗历程、生活状况、财富情况、子女教育等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也许我所见到的人还不是中国移民的全貌,我的观点也不见得全面客观,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对文章所说的不客观不准确的地方批评指正,但不希望随意的指责和谩骂,我希望中国人起码是有点素质的,不管你混得好不好,张开嘴巴首先不要让人对你感觉很差。 , |; O1 ], ^- w A; h+ \
9 w9 n! }8 ]9 _/ v说到移民加拿大是一场梦或者不是一场梦,作为中国来的移民,毫无疑问要跟中国情况进行对比,不比体现不出好与坏优与劣当然也就无所谓梦还是现实。但是,我必须提醒朋友们一点,在对比这件事上,你必须选择同样的情况进行对比,简单地说就是苹果与苹果比,梨与梨比,你非要用不同类的东西进行对比的话,那我跟你也没办法进行勾通了。 ; v8 A* t% w) Y" O5 E* `7 l% {
* W+ f g% s# g0 U一、政治环境 $ ]$ e3 X0 @$ S4 W' r
+ F/ U& ]. P' Z6 ~
我个人认为加拿大的要比中国的好。简单地来说,我起码在加拿大有真正的选举权利。虽然我不知道我的票投出去是否对选择结果产生影响,但我起码表达了我个人的意愿。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有机会用选票表达自己所希望的国家和社会的样子,国家和社会一定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我在中国活了三十多年,在号称人类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国度里,我没有真正参加过选举,没有通过选票表达过我真正的愿意。
]. r6 I% b9 z2 y
& d5 g2 P3 U* p Y( b5 M4 c# [
4 M3 O4 c6 d. X& a6 u$ p在加拿大,我起码有言论自由。政府的政策不管好不管坏,我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不管我说得对不对,我所说所写起码不会被屏蔽被删贴或者受到政府所雇佣的水军或是网络评论员的围攻和谩骂。对政府官员所做所为,我也有表达我个人观点的自由空间,我只要不涉及到人身攻击,我可以对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表达任何观点。 ' {- ^' L8 _9 w- h: D1 ]0 T
2 k7 p2 n9 J! i- p% m
在加拿大,我有起码的知情权。如果社会出现问题了,政府起码不会封锁信息,而会让人民群众预防,不会象当初sars流行期间北京一再的封锁消息。加拿大不管哪里死一个人,新闻媒体都会觉得是大事而大加报道,不会象在中国一样,煤矿死个几十人根本不当一回事或者政府封锁媒体不让报导或是人为减低死伤数据。加拿大企业或是政府干了什么违背法律或是道德的事被发现了,新闻媒体也会大加报道,政府不可能阻止这种报道。老百姓起码有知情权,这你认为不重要吗?说不重要,那是没有危及到你的生命,如果这种东西就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那是何等的杯具呀?
. g4 b; n' l4 N5 X; d& l0 R' a) {0 ?+ p) C
在加拿大,我正常地生活,我起码能够得到基本的尊重。我进地铁,起码不会被安检人员象训犯人一样训,更不会因为带一瓶饮料而被安检人员脸似铁板冷若冰霜象训牲口一样地无情的叫唤“喝一口!”但是,在北京的人民或是去北京乘过地铁的人们都曾经享受过这样犯人或是牲口一样的待遇。
) Z( I, X2 H# ?% |* w! R; f5 r: r) \+ ^' n. O0 H& o
在这方面的事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不一一列举,在加拿大和中国同时生活过的人们一定知道得很清楚。也许个人感受有不同,但这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就有如有人被80度的水烫一下可能感觉没什么,而有的人却会大喊大叫跳起来一样。 3 ^+ r& ^/ W, ?- f
: [! m! t* l; @二、经济生活
0 v0 T( _$ p; z. T6 V2 d这样的东西就个体情况来谈是没有办法谈得清楚的。生活得怎么样我们有很多指标,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恩格尔系数,也就是生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住房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娱乐及旅游等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如果有人说这个数据不客观,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恩格尔系数跟本地人是不一样的,这我承认。然而,大家一定要记住我前面所强调的,我们一定要同类相比,如果大家非要把中国人在加拿大的恩格尔系数独立拧出来说事的话,那我就要把中国城市里的农民工的恩格尔系数弄出来与之相比了。实际上,即使用中国移民的数据与本地全体的数据进行对比,也不见得差很多,真正有差距的是中国新移民的数据可能拉低中国移民的整体数据(最近两三年中国新移民的生活其实并不差,很多新移民状况是非常好的)。即使真的有那种穷到揭不开锅的少数人,政府也有各种各样的福利和救济(只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领这样的收入而已),就这一点来比,中国能比得上加拿大吗?
; F. b2 {# T1 E2 p4 I' M4 Z8 O/ m2 s0 e5 H B# n3 r* c
经济生活中还有一个系数比较重要,那就是基尼系数,也就是贫富差距的一个指标,这个东西我们可以把中国最富有的阶层与中国最贫穷的阶层进行对比,也把加拿大最富有阶层与最贫穷阶层进行对比,看看情况是怎样就很清楚了。这些东西在公开媒体上都有数据。
; s8 c2 ~/ e' C
3 V8 D5 b$ {+ o" E这种东西还反映不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上。真正的反映到日常生活的是:居住、穿衣、吃饭和交通上。
& _$ U0 c8 E- u, {$ ]) H5 W' d' ]0 ?* c5 z: d) r1 j& P
我们先来说说居住问题。过去许多新移民来加拿大住过地下室,这不能否认,但现在的新移民,可以说几乎再没有人是居住地下室的(也许有,但我真的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人了)。现在的新移民,如果不是一来就买房的,起码是住公寓的。而移民加拿大一段时间的人有相当大部分都买了房。就买房这件事来说,我们来比较一下到底是中国人买房容易还是加拿大人买房容易,你就能得出在居住方面到底是哪个国家更有优势。就我个人的看法,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如果靠自己的能力要达到买房那才是一个梦,看看城市里打工一族的居住状况,再比较一下中国移民来加拿大之后的居住状况,你说哪个更有生活质量?加拿大的平均房价相当于正常白领多少年的收入,而中国的平均房价相当于正常普通白领多少年的收入?在加拿大,甚至低收入阶层也能买得起房,但在中国低收入阶层对拥有房子这件事,我看连做梦可能都梦不到。
! a, r Z& t/ ^7 z. }" D* k0 F7 G- v2 w
在吃饭这个问题上,基本上可以说超市里有卖的,正常的工薪阶层就没有买不起的,可以说想吃什么都是敢于下手的,即使有部分收入较低的,贵的东西无非就是不那么经常吃而已。如果家里有一个人年薪在5万左右的,怎么会感觉吃饭是个问题呢?再说下馆子问题,不要我说太多,大家去看看,市面上的餐馆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呢?如果说是越来越多的话,你如果非要说中国移民三年都不敢下馆子,你觉得这样的结论你好意思下吗?再进一步来说,吃什么吃不吃得起是一个方面,吃得是不是放心才是更重要的。我这样一说,可能又会有人举出例子说,加拿大的食品也有问题,前面不是回收了牛肉等事情闹得很大吗?没错,但是,我们还是得比一比数量,即此类事件的数量,看看加拿大是不是也是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轮胎胶囊等也象中国那样严重?看看加拿大人民是不是易粪相食,大家都不吃自己生产的东西但却不得不吃别人生产的东西,而中国是什么状况,我想每年中国人应该都很清楚。 ( L& u+ u7 {; X6 O o6 }
( z4 [- x# P$ k再说穿衣的问题,我还是不希望大家非得拿出所谓的听音乐会穿高档礼服进顶级名牌店这样没有典型意义的东西拿出来举例,我问你一句,在中国你经常去听音乐会吗?还是那句话,对比一定要有可比性才有说服力。对普通民众来说,我们可能穿着阿迪达、耐克等好象很平常,而类似这样层次的所谓名牌占收入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许多在工厂打累脖的人还天天都是穿着这样的名牌,而且经常是脏了或是有点破了根本就不洗或不补直接扔垃圾桶里去。在中国,这样的东西起码是白领阶层才能够去享受但享受起来还不见得轻松,对于那些城市中低阶层人士来说,他们的一个月工资可能只能够甚至不够买一双阿迪达的鞋子。 . J- z6 S' ^/ \9 Q: e( L
+ L: A/ r* ~# t9 }2 h2 } g$ l再说行,一方面我们先不要再用老眼光来看问题,5年以前甚至更早来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很多人都开二手车,这是事实,我从不否认,但那个时候似乎中国的私家车并不普及。你都没有车的时候非得说人家开着二手车很调价很没生活品质,那不是大监取笑别人性生活不和谐吗?现在来的新移民,还有人买二手车,但买二手车的比例已经大大下降了,很多人不但买的是新车,甚至买的是名车。有车开还不是最关键的,还得有路让你开。光比有没有还不能说明问题。加拿大有没有堵车,有!但情况比中国严重吗?为什么北京的名字从“首都”变成的“首堵”?为什么国庆长假中国的许多地方许多人在高速公路上蹓狗踢踺子?你再去看看中国横冲直撞甚至逆行毫不礼让的交通秩序,你认为开什么样的车就能够涵盖生活的全部意义吗?
! t2 Q0 @. G/ ]
& s, l- O9 q- \, v三、家庭生活
% }9 A7 |& K% W0 M& B3 x3 g# B: M" @8 H) S7 h7 n$ r; _" `
在《加拿大只是个美丽的梦》这篇文章中把离婚问题扯到移民问题中来,似乎不移民就没有离婚似的。这种观点我觉得有点可笑。只要你睁开眼睛看一看,你都知道中国的离婚案件是一年比一年多,是呈增长趋势的。作者把离婚原因归结为移民造成的贫困而导致离婚,那移民当中那些生活很好却离婚了的情况应该作何解释呢?离婚的原因有很多,移民造成的贫困而导致的离婚,这种情况肯定有,但不能以点概面地把它归结为根本原因或是唯一的原因。 # S2 F" d3 ?6 N' ]* L/ g" ]
! V/ S8 N' Z/ |4 m: ]/ \我倒是认为加拿大是个非常重视家庭生活的国家,下班之后基本上不要再操心公司的事,也无需走关系请各种相关不相关的人搞关系吃饭玩乐泡夜店,不要晚上周末应酬去接触社会各种本不应该存在的东西,以致女人出卖色相,男人被引诱或引诱别人。加拿大社会有没有婚姻不忠现象?肯定有,但我们还是得比数据,加拿大的比例大还是中国的比例大。加拿大是不是官员包二奶很普遍?中国的官员是不是没二奶是一种羞耻?
% ^# R) K2 l% L4 V+ I6 ~: z5 f8 A
在中国,一般来说,每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在加拿大你可以想生多少生多少。现在有人说,在中国你也可以生(我不知道政策是不是放宽了),但生多了养不起。这才是关键,在加拿大,很多人有两个孩子,但养起来没有感觉有多吃力。许多中国人,来了加拿大都再多生一个,即使老大已经很大了还要再生一个老二。这么多人这么选择,你一定要把这种情况定义为是不好的,那我还能跟你说什么呢?你要保留你的观点我不反对,但你非要把这种东西扯到家庭关系的和谐和稳定这样的高度上来,那我只好表达不同意见了。 0 K' N% i# [7 Z, F
6 V7 Q8 r, A2 Q' ?( L0 g; {四、学校教育
3 W5 u7 O- P+ t- M7 H$ i: G; g; K9 ?9 h1 Z
在《加拿大只是个美丽的梦》这篇文章里说加拿大的好学校旁边的房子都很贵,买不起好学校旁边的房子孩子就只能进普通学校,加拿大普通学校的教育水平还不如中国的普通学校,孩子应该到中国念到高中以后再来加拿大。 # d* _; R9 N+ I9 ]' I }
* m& a# U5 h: j7 o, N" w中国第一代移民为什么来加拿大这么难融入这个社会,应该说主要问题在语言。语言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教出来一大堆只懂语法的学生,教出来一大堆英语哑巴。来到加拿大,即使有通天的本领,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谁知道你谁雇你呢?应试教育搞出来一大堆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说起来(用汉语)头头是道,但在工厂里拧个螺丝都得有人教,这样的移民人家加拿大雇主为什么要给你高工资?你听不懂还干不了人家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水平的人所能干的活,你就想着高工资,如果你是雇主,你给吗? 5 Q2 L7 Z' W- D; h6 r/ w% u% G
9 t" c. l$ U0 r/ H4 E! u
而有人还这样怀念这种害死人不偿命的应试教育,我实在是想不出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这种反对意见。正如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对加拿大这种不靠分数上大学的体制表达担忧一样,我感觉我们中国人是不是都闲得慌而这样的替古人担忧,人家加拿大大学里能够毕业出来的人哪个混得差的?简单的用国际排名来论,中国有几所大学排名超过加拿大大学。担心人家的体系不公平,是不是认为我们的靠分数上大学的体系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呢?而结果是培养出来一大堆高分低能的“人才”。再看看中国的父母争先恐后地把子女送出国外留学,甚至想尽办法越早送孩子出来越好,你非要说中国的教育好,非要把孩子送回中国进行教育,那我也只能无语了。
5 J$ M* l% Z4 r# n
4 k+ ]" O# h! D& R6 ]4 W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突出了成绩而却在很多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品质上却缺失多多,比如互助、同情、尊重、合作、友情、意志力、独立性等等。假如小孩不是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而从高中后再来到加拿大,也许很容易考上大学,但这种人今后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上是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的,这种缺陷的存在可能在做普通工作上不会显现出来,但到了更高层次或是关键的机会出现的时候,有这种缺陷的情况你想跟别人竞争你就会处于下风,这种缺陷可能就会成为木桶的短板,你所有的其他东西都胜过别人,但你的短板决定着你的木桶装的水不会比别人多。而当竞争失败的时候,你考虑的可能并不是自己的不足,却可能把原因归结为种族歧视或是其他什么乱七八槽的东西。
6 B; Y+ p0 c: s) [; Z. g2 x5 Q- n X3 @3 |2 ?7 M
我在来加拿大之前,也考虑过是不是把孩子送回国内接受几年所谓的良好的基础教育,但当我来到加拿大并且真正理解明白加拿大的教育之后,就算中国最好的小学免费给我小孩提供上学的机会我也不会送小孩回国念书(当然我知道肯定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就有如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发现加拿大的效率是非常低的,修补公路地面,短短的一段路面要搞很长时间,有时候工人只干半天就回家了。想想,如果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三天五天就解决了。但看看中国的公路桥梁不要几年时间就塌陷甚至倒掉,在跟一个搞工程的朋友交流以后,我知道工程的东西是要按程序进行的,如果不按规定进行工期的安排,工程的质量是达不到要求的。而中国的那种多快省的做法造出来的只会是豆腐渣工程,加拿大的东西起码是能够用好些个年头的。所以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7 h+ i" B( e0 a# t- a
2 X0 K" b4 ~$ [4 W再说这里的所谓好学校或是普通学校,我真的不知道差距在哪里?我只知道,普通小学的学生也有机会进gifted school,这些学生在gifted school里的表现也不差。好的小学出来的学生也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比普通小学里的学生强很多。这说明学校教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哪里都有好学生,哪里也都有不好的学生,区别在于社区家庭状况的不同可能在学生的整体水平上会有所差距。家庭状况好的可能会更重视教育一些投入会更多一些,而在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社区,自然学生的总体水平会好一些,如些而已。而如果一个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非要挤进这样的所谓的名校,看着同学们的物质或者其他东西,反而更让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实际上,在好的学校里,可能普遍的水平更高一些,这样反而竞争更激烈,也可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和不良影响,反而成为阻碍孩子前进的障碍。而且在进大学这件事是,大学在各个学校都招学生,在普通的学校里,假如你的孩子比较不错,就更有机会进大学,而你的孩子放到好的学校,说不定就有可能失去机会。我个人倒更倾向于有历史沉淀的有特色教育项目但总体排名不一定非常靠前的学校。
6 P! p' e2 Y$ e" p) \. U) U8 q# q
/ P5 M4 L& d' E) E* h4 H6 q5 p3 s如果再比较下去,加拿大的信用体系、福利制度、医疗保健、自然环境、社会资源、发展的稳定性等等等等,哪一项不比中国强?移民加拿大不但实现欣赏人生路上不同美景的机会,更是在很多领域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怎么会是一场梦呢? 5 M; T. w# g; P4 p! `4 G2 ]
8 Z- |+ G, h: s$ }8 k$ }可能很多朋友也会认为加拿大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这我一点都不否认,我也从来都不认为加拿大是天堂。还是那句话,对比要同样的东西拿来比,没有可比性的东西不要放在一起比。 ! q" c& Z! h+ M0 e
& H6 U3 |1 w& N9 U( H
我个人认为,加拿大不是天堂,但是它离天堂最近。如果说真有个天堂的话,人们要去天堂的话,从加拿大出发可能只要三天时间,但从中国出发可能要三年。 加国无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