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76|回复: 2

[加国新闻] 移民孩子迷“网” 责任应该由家长扛?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4-25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来源:环球华报8 N  h9 i, p( A. }: s: w- E: E/ ~5 _

# a* A+ ~5 J) S$ o8 r“养不教,父之过啊!”常年在上海工作的“太空人”父亲老林(化名)在和我们谈及其上网成瘾的25岁儿子时十分感触,“孩子染上网瘾,迷上游戏,出了问题,责任当然在我们家长身上了。”老林认为,前些年自己光顾着忙生意,与妻儿长期两地分居,对儿子疏于管教,是造成儿子沾上网瘾的主要原因。
' Z- m' w' i  S) a
% N3 _2 z6 |% R' o$ Q2 O为了拯救深患网瘾儿子而特别到卑诗大学进修心理学课程的小凤妈(化名)对此同样深有体会,“家庭教育历来是子女成长的一个关键,而移民家庭因各种原因所形成的不完整性,无疑令子女教育存有更多缺失。”不过,有家长认为,若一昧将责任推给家长,未免也有失偏颇。 7 v0 c5 u5 l( k* C; b
) t0 |: G$ ^# u  G5 f! R0 c& ?( z
在诱发孩子网瘾的众多原因当中,家庭的因素到底有多重呢?我们来听听家长们的诉说。
  @' r) u: n: ~1 @! y, Q- Q; M$ M/ u8 w$ F6 B) {5 T2 @
9 T! t" E. b$ h4 L3 [  r  c, Y
案例一:
$ g$ e6 S- x' P& O) m# o/ ^
# }) ?4 n; u0 l* X# G“太空人”家庭孩子缺失爱
* O3 F( _+ ]9 k, U
% c  v4 L& H4 M/ S: K9 i/ K人物:小林(化名) ( k  }3 I; K) K6 O& D( z
年龄:25岁
1 ?6 o8 O) j( u5 |( `类型:“太空人”家庭 , f; t2 x1 G0 R, K, G! }6 K5 p
8 V; v7 |9 V; O* P0 F
老林过去一直十分重视家庭生活,与儿子小林的关系处得很好,可以说是无话不说。不过,10年前因生意的关系,他将公司总部搬到了上海,自己做起了“太空人”,留下妻子和儿子守着温哥华3000多呎的大房子。
+ ~* e5 C: [- k- ]' ?/ _5 n& z; J
3 [/ {+ D, d6 g+ z4 Q# G: U/ p* p3 c

9 Q& i+ g9 N( x, d& \6 ]开始时他回来得很勤,而且几乎是每天都与儿子通电话。但到后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回来的密度减少,电话也少了,有时一个月也难得往家里打一次电话。而这段时间刚好是儿子日渐成熟的阶段,过去朝夕相处的父亲不在身边了,甚至连电话倾诉的机会都少得可怜,小林显得很失落,以前充满欢声笑语的热闹家庭,突然间变得令人可怕的寂静,小林也越来越沉默寡言……
' |# p7 J( \  N' j: r' `; m2 ?% I; y& Z0 b+ z) J' A- a1 R
慢慢地,儿子对父亲的怨气越积越深,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上网打机,以至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连大学都上不了。 . G5 H6 t: o6 \8 s3 Z9 O
% t) Y; P4 b) R: }2 p$ e7 z- R
虽然目前老林已将儿子接到上海自己身边,但与儿子之间的隔阂已无法弥补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我真不该在孩子最需要父亲的时候离开他身边。”
4 ]8 ?+ L  t3 q: A5 `0 k4 z0 W8 u% n3 y+ M. N* s. E
案例二: 2 H' x7 G! N7 U5 A% `$ ]

, Y: ?$ A5 \8 S0 I* r老人溺爱令孩子堕入网海 / J0 v8 Q0 I" e$ x8 A1 j9 r
& {$ i  P0 T; e/ z+ K. P0 ]
人物:小智(化名)
; q! \- ]' G2 u: z. K4 d年龄:15岁
$ a) w! i" l- G0 `6 K% b' ]类型:“三世同堂”家庭
3 v  C8 P6 X0 T) N" H) t- h! J. |1 U9 Z& w* b* v

3 B* _& |. t; P* ?, P/ |
: H" P3 ^( i" h2 @小智生活在列治文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与父母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是不少新移民家庭羡慕的对象,因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加拿大尤为明显。
& J9 H  k3 x5 k  T
/ u: V. R6 e7 y
+ x: f0 k3 ^* m7 N# A# S1 P
4 \) T3 ~, j5 P5 X3 f* N7 [有爷爷奶奶的照顾,令小智的父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地投入工作。不过,“三世同堂”有利也有弊。由于小智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老人对这个孙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小智的妈妈对记者说,爷爷奶奶对孙子可谓宠爱有加,已经过分了。
+ \) y* p. B9 N3 G3 G3 f
$ j: I. i& c9 h在小智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给他买了一个游戏机,理由是:“别的孩子有的,我们孙子也得有。”于是, Nintendo DS、PlayStation 3、Wii、Xbox 360、iPad……小智应有尽有,而且家里的电脑也是配置最高的。
$ Z) S8 X# i% H! G, e; T8 _
8 Y6 C( m2 n9 E6 b平时上班,小智的父母难以照顾孩子,下班后对儿子稍加训斥,老人们往往就出面庇护。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小智更是有恃无恐,放纵自己,最后令自己深患网瘾,不能自拔。 - h" C1 u$ I! l6 V, t" H' e

1 \% \9 b! Y3 r0 f7 y案例三: 8 ~: z/ `0 ^4 p0 Q! P: _/ V

/ H1 @) p+ d" Z) w$ a望子成龙反害孩子逃避   l6 Z+ b& X; T5 d/ v

2 ]. c1 Z% `% z! N* v2 e; o人物:小宇(化名)
' S$ q( m: d9 \+ V8 D0 y; \$ \* b年龄:17岁 ! A' w" J- c1 F8 y- l
类型:“望子成龙”家庭
8 D0 K9 ~) Z) J6 ~- l4 @3 [# K0 g$ H# K1 D9 }: B
小宇10岁随父母从北京移民温哥华,在上10年级之前一直在本拿比的学校就读,成绩不算最好,但也不是很差,算是中上水平。
6 X$ y+ G" P9 |) E  m! W0 q  w& d4 o2 z1 A$ n+ l  \
然而,小宇父母却对儿子寄予厚望,当年他们决定移民就是为了让小宇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日后可以出人头地。小宇父母认为,儿子的成绩上不去关键是因为学校不好,于是,他们效法孟母三迁的故事,几经周折,搬到温哥华西区,让入读名校丘吉尔中学。 9 x/ O$ o( q; T  c7 i! I5 u
1 ~1 z- q1 B2 i, F, l7 a: Q1 k3 i
不过,父母千方百计把小宇转入名校,却没有考虑到孩子一方面承担过重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却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鼓励。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后向父母“诉苦”,反而经常被父母误解训斥,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开始厌学。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永无止境”,小宇达不到父母要求的成绩时,就会换来父亲的责骂和母亲的唠叨。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夹击”下,寻求心灵解脱的小宇被“逼”向网络……
6 L- B' Z. H" N% t. u, u$ A/ A" Z( S( @+ t6 ^
案例四:
$ A5 |( A$ k7 f% y
, [+ O" \9 c( V4 v, `4 y% v& }3 [; V妈妈只知道整天骂我 9 c( f9 }) f1 l! j' p" {" v0 u7 i

9 o* d0 I1 x5 p人物:阿松(化名) . E) e% m  R/ J, ~2 i7 y
年龄:20岁 , ~, s) R" _$ v+ f3 O1 J
类型:“单亲母亲”家庭 # N& n5 P# U$ @: z
阿松有一个不幸的家庭遭遇,9岁时全家移民加拿大,后父亲回流中国,与母亲的婚姻亮起红灯。到了2007年,父母正式离异,阿松的妈妈就成了独力抚养孩子的“单亲母亲”了。
  v4 R* f/ b; N4 N7 S/ {. t' k* n0 T9 d
不幸的经历让妈妈性情大变。“我每天晚上都哭,无论我做什么,她都批评我,把我说得一无是处,她每天不骂我七八次是不会罢休的。”阿松对记者说。“我看书,她说我装样子;我干家务,她又说我做得不像样。”
% T% F" S5 E& T
9 N, l! R3 ?8 ?4 i. V% J“我很想分担她的忧愁,也希望与她分享自己的喜悦,但妈妈好像总是在挑我的毛病,让我很难找到与她感兴趣的话题。”于是,阿松一放学回来就将自己锁在房间,终日与电脑为伍。
# F, y& V* e, t2 ^% V7 U1 s9 K( Y; n: K# Q/ ]; d9 s7 j
“妈妈老是唠叨这,唠叨那。”阿松觉得很心烦。放学回到家后,打开电脑,收收邮件,与同学、网友聊天,对阿松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妈妈一见他上网,就说他,骂他,还威胁他。不让上网,他就偏偏要上。“如果不是被妈妈逼,我也不会迷上网络。”
* u& h& z! V2 N1 N& c
  T# F0 B% U3 \6 t/ z5 g* b“我当然知道网上的是虚拟世界,但比真实世界的感觉强太多了。”阿松说,“我宁愿一辈子呆在虚拟世界之中。” 8 e, O9 D0 b" @: Q4 r

. a* _' Q; [3 H9 J体会: - I1 F9 c/ p. w3 {* R) e% a

) a7 ~8 p' ]9 c$ V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 n) ?/ x9 B/ G
3 L% F8 q/ o% y3 F小凤妈(化名)曾经为女儿上网成瘾的问题伤透了脑筋,她一直在思考:孩子染上网瘾,原因在哪儿?她认为,自己与很多家长一样,当时并不明白自己的孩子究竟为什么迷恋网络?为了不再简单的停留在问题的表象上,小凤妈专门到卑诗大学进修心理学课程,试图寻找孩子们患上网瘾的问题的本质。 ' `- V+ R& `3 I7 B  ^
+ Q$ o% x' s2 ]: W5 Z' j$ V. O
采访中,小凤妈不愿意提及女儿的情况,但却十分乐意与读者朋友分享她这几年来体会到的一些经验和感受。 / V! ]1 r% ]9 R- E  C

0 O4 [& b, V" P- i0 I2 p她认为,导致上网成瘾的原因是,青少年相对缺乏自我控制力,希望通过网络游戏等方式来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与家庭教育的失误相关。
3 |- s  u) A2 F- t, z5 C0 s) u, m' ?) Z& T) f
小凤妈介绍说,中国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网瘾孩子中,有90%是因为家庭教育环节出了问题。该调查涉及1200名中小学生,80%的孩子认为他们无法与父母沟通,家长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外,其它方面不太过问,网络虚拟世界成了他们释放压力获得平等的好去处。   Z- @) F3 |& ^# @6 P

: d& v; i7 P% h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 X9 n' v$ q5 s) M$ v: C2 @

- x9 d& E1 s2 s8 c) A* `: C! |; O% h' l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呢?小凤妈介绍说,在与大量网瘾问题孩子的接触中,有专家发现有这样几个因素是主要的: 6 N. o9 X- O4 ]. T, h
1 C. m7 q: V; Q0 @0 P# S9 q7 s( d
其一:夫妻感情的问题对孩子有直接影响。 0 t) A3 U  L+ z" D) A

% F1 D4 ?+ r8 J* b4 p担心、恐惧、不安、无助、困惑、失望等等问题,导致孩子对家长婚姻的失望和无奈。在不少“太空人”移民家庭,孩子最亲近的父母感情破裂,家庭濒临崩溃的边缘,从此将失去温暖的家庭对小孩而言压力是巨大的。俗话说的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心理承受能力原本弱脆的孩子难以接受父母感情问题的现实,父母也不能有效的与孩子沟通,导致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要求,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于是成绩急剧下滑,最终选择沉溺网络来释放自己的痛苦。 info.51.ca 无忧资讯 ; @4 V0 g0 [! R- p

% H- ^' o- [! Q& L8 R4 g其二:父母的溺爱也是导致孩子网瘾的主要因素。
8 J+ W8 @' Y" Z5 w2 `5 g: [
7 K  v8 f8 `) [5 c' t父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几乎包办了属于孩子的大部分事务。甚至连洗衣、扫地、洗碗这样基本的家务也完全由家长承包了。劳动的意识和概念对于网瘾学生基本上就是空白。 % J5 ^( D5 _# L' ^& Y2 C

8 {7 X! k+ I- ]" O' L父母代劳的结果如何呢?孩子在父母满怀期望的压力下,心理负担加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也感觉对不起父母的期望,实在跟不上了,最后选择辍学。 " F8 ^" l& U# V* N- q$ m- W! R

7 Y" b! S: d# W其三:家长工作繁忙客观上冷落了孩子,成为孩子网瘾的又一重要因素。 5 L2 B2 y* P8 n8 a

* l' D( f$ W4 X* a0 [0 v( n! X' _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了对于孩子应尽的责任,客观上冷落了孩子。多数父母只满足孩子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要求,对于思想和精神的问题完全放弃。甚至为了自己工作方便,将孩子寄养或寄宿封闭的学校。发现网瘾问题,基本上都是后期,悔之晚也。
/ r+ ^/ {- d% H/ e1 i4 X* O
4 K" |* B  w9 v' h9 ]; o其四,家长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孩子,无限关注缺点,观念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6 j; O8 V9 o/ k* [
% I# _& S$ B; N0 q很少有家长用积极的鼓励的话语和措施去关爱孩子。更多的却是喋喋不休的批评和斥责。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方式,要把握时机,要减少刺激孩子的话语,说的少,说的好。另外,对网瘾孩子的教育要讲究时间,地点和态度。
# z& Y9 h2 @0 H3 c" x$ W, ?
0 v0 F" I0 o8 ^( ?6 w  i% r: v' a. A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 r/ n1 A0 X: U7 L

4 K7 c# m# }8 d小凤妈提醒说,由于网瘾孩子黑白颠倒的缘故,谈话不要在孩子疲倦时进行。最好选择充分睡眠后,情绪较好时,平心静气的交流。如果可以,应该象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而不是自己的孩子。地点最好是离开家庭环境。到郊外或大自然中,随意的不拘谨的进行。给孩子保留尊严,让孩子从内心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绝对不能简单的用家长的权威去强迫孩子接受你的思想和要求,特别是处于逆反心理时期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就是摧残式的教育,也是失败的教育。小凤妈说,当初她就是没有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问题。
4 a, ^: a+ C5 b
/ q  O! i) p+ Q( t. B8 V3 }$ M在家长许多眼中,电脑和网络是毒蛇、是猛兽、是祸水。小凤妈指,现实问题的各种元素都可以导致孩子出现缺憾,网络世界,丰富精彩,世界在鼠标下变的小起来,视野却非常广阔。家长出于担心影响孩子学习的考虑,粗暴的制止,促使孩子更加迷恋网络,走向家长良好愿望的反面。
/ _: Z$ X+ r; }5 d( J! @. b. v1 `6 w) j3 Q; \3 q  f- d
她深有体会地说,家长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网络,不能正确的对待电脑的利弊问题,不能有效的说服和疏导、引导孩子,就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无知感到失望和气愤,干脆拒绝父母一切正常的和合理的要求,投身网络。
7 b3 t$ ?; ^5 F; w+ ~
) d) e& H+ E9 \0 |, o. \还有一部分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属于单亲父母。由于亲情缺失,孩子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也极易产生迷恋网络的问题。从网络途径寻求帮助和需要,通过网络游戏为媒介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虚拟的情感替代缺失的关爱和情感。 - O8 S4 d  r. b7 _5 C: L7 W+ V

; E: O6 K* Q! L) x家长要在孩子戒瘾的同时改正自己的失误和不足,要客观的评价孩子的能力和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进步和变化的同时,家长朋友应主动的反思问题的所在,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坚决的改正。要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将网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家庭中消除,积极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 " s7 p4 l: {. G* q  ]: ^4 Z4 S3 ?
2 Z7 \" H, `  f4 T; ?$ j. I
鲜花(647) 鸡蛋(4)
发表于 2012-4-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老外没有“网瘾”这回事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12-4-2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3 15:24 , Processed in 0.12091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