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0|回复: 3

美国版小悦悦事件改变城市道德观----真的假的?

[复制链接]
鲜花(670) 鸡蛋(1)
发表于 2011-10-2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0日18:03  北京晚报
. Q; n! B0 p+ O3 K0 o2 W/ G, K: ~! A, w# L) Z! [- g5 f8 M
   两岁女童小悦悦的病情牵动国人的心,这个弱小的生命再次拷问我们的良知。  在美国也曾经发生过类似事情。2008年5月30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78岁的老人托里斯成了老年版的“小悦悦”。一辆本田车将老人几乎撞飞,来往的路人无动于衷。" ]; x' A. B# S. u" R
  托里斯案很快引发了一场道德反思,良心的回归如今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  n% K, F8 u1 N& p8 u3 r9 ?) Y! z+ s
  一位老人改变了美国一座城市。但愿佛山小悦悦事件也能帮我们寻回久违的良知。0 c' R6 q- ~& T1 Q  P, y
  案发
- I$ s" {) v) g3 o  h4 x. P( ]7 |  老人被撞路人冷漠
( q* ^1 n. H1 w; d* x  X  h  j  2008年5月30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的公园街区,78岁的老人托里斯正沿着街道行走,突然有两辆相互追逐的本田车和丰田车高速驶过,本田车将托里斯撞得几乎飞了起来。托里斯当即倒地,满身鲜血。虽然闯了大祸,但两辆车的司机却不顾一切,绝尘而去。1 Z9 X7 }3 K$ m8 o( A- M
  随后,9辆汽车从托里斯的身边驶过,没有人下车查看老人的情况。路边的行人目睹了事故之后也无动于衷,其中一些人走上前去但都没有靠近,更没有人去阻挡路上驶过的车辆,避免老人再次被压。直到一分半钟后,一辆巡逻警车从事故现场经过,才将老人送到医院。后来,医生诊断说,托里斯颈部以下瘫痪,即使救回了性命,这辈子都难以离开医院。0 S# ?9 M) o6 x6 w
  几天后,哈特福德市警方公布了拍下的视频,迅速传遍全美。
7 ?7 ?* f  E' [3 B  耻辱' @7 S$ H/ H1 a: x3 f! R5 Y6 r
  城市被批“毫无人性”
8 x# D1 ?+ Q! Z  哈特福德警察局长罗伯特对于托里斯的遭遇,感到极其愤怒,他公开发表讲话说:“人们怎么会这么没人性,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的心中好像不再有一个道德罗盘。什么都变了。”$ v9 C9 j# L2 u
  当地报纸随即在头版显著位置用了“毫无人性”这样的标题。自此,哈特福德开始了一轮“寻找灵魂”的大辩论。地方论坛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读者评论,其中不乏攻击性言论。罗伯特的言论赢得了从市议员到普通百姓的认同,他们都认为罗伯特说得对,这是整个城市的耻辱,因为这个视频,他们不得不遭到其他城市人的嘲笑,这个城市需要重新寻找良心。
8 b4 \2 K* v4 M  反思
; M. L& e, P% [' \3 L/ D: |8 B  你还会袖手旁观吗- h9 k* ]7 @- j
  2008年,事发之时,许多媒体都连篇累牍地报道了此事。但是,这个事情并没有因为风头一过而立即走出人们的视线。除了在自己的地方网站上组织起连市长都吃不消的大讨论以外,媒体也及时报道托里斯的情况。' {3 W# k& ~9 E3 V3 \5 r' E* j
  2009年5月11日,托里斯去世。当地媒体的标题是《托里斯走了,现在,你还会袖手旁观吗?》。当月,犯罪嫌疑人被捕。+ @. L& G9 y6 H9 Y. h9 }
  随即,当地媒体在一年之后重新访问了民众,想知道这件事情对他们的道德观有什么改变。一位女士说,自己在市中心看到有位老奶奶突然倒下,所有人都停下脚步帮忙。她的朋友也说,“大部分哈特福德市民都会互相帮助。”        
  K3 }$ P) a" }  争辩
% l1 u6 r5 _0 i# L  ■视频资料不完整,虽没有靠近,但是有4个路人报警
3 t' c0 @, c8 Z2 X0 F8 U( F$ g  a+ o  事情传开之后,哈特福德官方迅速表示这段视频并不完整,根据当时“911”的报警记录,一共有4个路人报警,有人叫救护车,也有人向警方详细地描述肇事车辆的外形和逃跑方向。9 Z& o. ^& C- u, N( j& S0 O
  37岁的汉尔就住在这附近,也认识托里斯。他说,因为我看到他一直在流血才没敢帮忙,我没有相关的急救知识。还有人说,都“怪”警察来得太快,在此之前,他们都懵了,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1 n5 K* {  ^) h  还有一些路人则真的是怕麻烦。他们说,自己以为托里斯是被枪击倒地的,又或者他们不习惯和警察打交道。
7 F5 ^2 w+ I0 f  ■社会学分析:该街区多住流浪者,人际关系冷漠
. ~# B9 K. S. H  也有人从社会学方面去分析,他们认为,托里斯出事的这个街区大部分人都是流浪者或者吸毒者。假如该事件发生在隔壁的街区,那么大家的反应会很快,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商业场所,人们的社群归属感也更加强烈。( y5 p. r" A  n% s0 ~/ E7 v
  ■老人的儿子:为什么没有人给他安抚呢?' i. [3 L1 f4 z, J! r. S' r
  不过,以上的这些理由大部分人都不认同。9 Q. y) |5 B: G  G# S
  托里斯的儿子就说,“为什么没有人去拦住来往的车辆,以防他们再次碾压在路中间的爸爸呢?为什么没有人去握住爸爸的手给他一些安抚呢?”# d, U8 s) {3 S, x3 B# S7 `
  更让人们愤怒的是,托里斯就住在这附近,他总是那么乐于助人,这里人人都喜欢他。那些路人们也多半认识他,没有得到邻里的救助,这实在让人感到愤慨。
' H& t. U# }9 p7 B/ Q. H% ?  行动
4 {& z& f5 `( [' A. m  ]; b  一座城市就此改变
% n8 y# q3 y+ x* N% R8 X  哈特福德市长表示做了两件引以为傲的事情。在他的支持之下,2008年夏天,哈特福德多了两个全新的组织——“哈特福德犯罪阻止者”和“哈特福德关爱者”。当地媒体评论说,“这都是托里斯留下的‘遗产’。”
6 l3 B2 Z9 n/ [. i# F8 K  前者,由当地社会名流提供了1万元的奖励基金。这个机构会为举报犯罪者提供至少1000美元的奖励,并且能够为他们保密个人资料。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碾压托里斯的真凶最终归案。' ~7 C+ Q! T" u3 a+ h! F* [$ }
  链接6 `; z$ f- D# V4 h! g! H0 Q6 P8 D
  多国立法
8 {: q) C8 P( X. k  避免见死不救. A8 h, I& z7 u! M
  ■ 法国1 m/ F) x1 l0 H
  见死不救 入狱5年
6 U6 I, }( T# i3 z7 l) J  m  法国1994年修订的《法国刑法典》新增有“怠于给予救助罪”,具体的条文是:“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
: [' ]' {4 Z# `' {/ ?4 A  ■ 德国6 e: i- a4 @% A& ?) S, Z
  见死不救 1年以下监禁   
- m8 l$ A5 I* s, e3 E  《德国刑法典》第323条c项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 ~' ]; I0 B# K1 |- M  ■ 美国1 K5 }) Y2 o# s( _4 F  Q
  不打“911”算疏忽罪
3 o' U6 V0 N6 ?# I! s+ D  美国明尼苏达州将“见危不救罪”列入刑法典,如果在现场而不给予合理的协助,以犯罪论处。在佛蒙特州也会被处以100美元的罚款。在美国,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原则上即使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形,也不要轻易动手。一些州规定,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
* z. y7 e# m" S; z1 d9 s  ■ 新加坡5 S6 G9 w6 l8 q6 k
  被救反污蔑他人者要赔偿
1 N/ v+ f: T, }4 ^8 \0 s  对于见义勇为,新加坡法律则完全站在保护施救者权益的立场上。惩罚机制规定,被援助者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0 g' U6 I3 u0 c$ _. E# Q+ J5 ~5 h
  肇事司机出庭受审
, ^: m% b. L) T+ G5 @3 ]4 ~1 o8 m  我们已经对不起托里斯一次,不能再有第二次了。向前走,把从他那里抢走的正义还给他。
! U- j* ^$ @$ U: T. h9 k, P  ——当地媒体祭奠托里斯去世一周年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1-10-2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78CBE7C24329BD07 z- r, d8 j* i( \0 L7 K* p
7 Z3 y* Z. \) C5 w9 d) c7 [
新闻里说,那个来救护的警车是去执行另一任务碰巧经过的
鲜花(92)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2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方面实验,结果很有趣,发现人多的地方发生的事故,人们的责任感分散,会潜在心理想法---别人会出面处理。而多数人有此想法,导致少人问津的现象;在人少的地方,人们往往会觉得有义务负责,立刻有所行动。
鲜花(92)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2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Quirkology  有兴趣的可以在图书馆借来这本书翻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4 05:11 , Processed in 0.13576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