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3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萬法唯心造2 P8 e1 j: y; B, f7 |
, M: _2 a0 h# o9 }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訪廣欽老和尚。老和尚問他說:「你有沒有在修行啊?」4 t: u$ q! w2 ^4 c) l1 D7 e
2 Y/ e( `) r5 l
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個鐘頭,晚上也拜一個鐘頭,每天要拜佛好幾百拜,念佛好幾百聲。」
! O+ E* L; n6 U4 X9 d, W廣欽老和尚為了破他的執著,就告訴他:「你在跟佛祖算賬啊!」
' f* r+ H5 L" q4 t修行用功不只是一種形式,而是要以放下、不執著的角度來實行。% h$ ^5 f- w, x
& Q1 M$ ^6 t, U" K! G" f, l( k
就像我自必須瞭解,吃素不代表修行,而只是修行的助緣而已。如果吃素是修行,牛也吃草,甚至牠吃得遠比人類更清淨,那麼,牠也在修行嗎?
' X* {8 H( N) G" \+ M& j$ \' c0 a A$ Q3 b8 i9 z) b
修行,是在修我們的心。但錯誤的方法,不當的精進,就不是在用功了,反而成了一種執著。我們任何一個人,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也是這個心,要造業下地獄也是這個心,苦、樂、善、惡、主觀、客觀、煩惱、菩提、有為、無為皆是這個心。如果我們慈悲喜捨,就是佛菩薩;相反的,造業、執著,就成了畜牲種、地獄客。所以,學佛要進步,就必須從心地上下功夫。
; z9 R1 c- A- x8 X4 ?. S5 h
6 G; D4 ^9 z% I) y* _- a1 v% C& ?$ H心,也可以是個模糊、不確定的名詞。加一個善就是善心;加一個惡就是惡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煩惱,又成了煩惱心。另外,在楞嚴經中,心所指的是如來藏;在唯識裡是八識;在我們世間是指靈魂;以心理學的看法即成潛意識。
2 \. g. H: E4 ^, D
: Z* u% g, P; H& p. d$ l心,加上不同的名詞,就成不同的心。
, z1 B6 X/ s/ j5 ?# C. }! H( u3 C
; [, U4 ?1 W% c我們也常聽到人們如此說:「善、惡在一念間。」依佛法的究竟義來說,一切萬法唯心所造。因此,修行不在外表與事相上而已;一定要開發自己本性內在的般若智慧,遠離分別執著,也才談得上「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