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42|回复: 21

[加国新闻] 孩子在加拿大,真的是呆“傻”了吗?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2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晓红9 v( f$ ~% q* a  _5 I5 E' D

1 |" p; i0 G  f6 }) M小儿子在加拿大出生,也在这里长大。同许多华人小朋友一样,他所受的是中西合璧的教育。在学校,自然是完全的西式教育;回到家,他面对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妈妈,要求他每天说中文,吃中餐,并尽可能的创造机会让他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0 A  q: y+ Y9 l( C

  b; {/ G5 O% |* P- w8 B我一直以为,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有机会回到中国,应该能基本适应中国的生活吧。不过,去年回国期间的所见所闻,却使我感到小儿子与国内那些同龄孩子在思想、行为上存在着诸多差异。用朋友的话说,这些常年在加拿大生活的小孩,被教育得太规矩了,回国时就难免显得有点“傻气”。
+ b) d' f: M- r# z/ B: n! h* c1 O7 W" j# @, `# Y3 Y% ~5 `% [" }
那次带着孩子在麦当劳吃饭,饭后他在店里面的儿童乐园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当时里面大概有六七个孩子,其中有两个男孩非常淘气,如无无人之境般地横冲直撞,还动手推搡其他孩子。
$ K8 s- b* g3 K/ {* U1 m& ~- a" `/ z
别的孩子自然也不肯吃亏。于是,几个孩子之间不时地会有争吵,或者是身体碰撞。有的家长开始谴责那两个“始作俑者”。怎奈,那两个小孩根本连理都不理大家,继续在里面追逐打闹。而他们的父母见孩子玩得这么开心,一直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对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并没有及时制止。
' i' G, ]( ^3 R/ B+ P, O, h1 I9 A: W, q( T
忽然,那两个孩子把目标转向了我儿子。他们挡在滑梯的台阶上,不让我儿子过去。儿子试图从旁边挤过去,对方就开始推推搡搡。孩子只好转过身来用目光向我求助。我教他先去玩别的,可那两个孩子还是继续和他过不去。3 m9 w) a  h, L% M$ H, o% D( y

- ^+ ?+ u4 k- u$ [$ F儿子只好跑到我面前,委屈地说:“我跟他们好好讲道理,可他们就是不让我玩。”面对那两个淘气包,我又能有什么好办法呢?另一位家长在一旁说:“你儿子也太老实了,居然不懂得还手。其实那两个小孩都比他小,他应该打得过的。”
6 G6 O; S( C5 T- y6 C) {
9 h4 l- c  B  }; v回家的路上,我对儿子说:“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他打你,你就把他推开。”孩子却并不认同我的话:“不行,我们老师说过,如果有人打你,你不能还手的。否则,你自己也要in trouble了。”
. f0 }+ y/ t4 T7 A
/ e$ T* d' i# S5 a8 |7 }9 Z0 ?的确,加拿大的学校对于孩子之间的武力相向一贯是Zero tolerance。孩子们从小就被这样教育:别人打你,当然是他不对;你一还手,你也就没理了。结果是俩人一块去见校长,接受相应的惩罚。2 W4 n: G- F5 x% x2 M; g3 K
; H8 U; ]+ R. ^: {7 |( W6 q
可是在中国,加拿大那一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行不通的。国内的学校在处理孩子们的纷争时,往往是看谁先动的手,而“自卫”的一方却可以理直气壮。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父母也多半是教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教育出来的小孩,自然是比较“强势”。当时才上一年级的儿子,在加拿大习惯了孩子间那种平和友爱的游戏方式,回国时乍一遇到强势儿童就有点发蒙了。
/ |% @$ ^2 f. @
: `0 l& k% n" Q% m, R/ Q% x与家人一起去北京参观奥运村,也让我大开了一回眼界。由于沿途一直打不到出租,我们只好乘坐开往奥运村的专线公共汽车。当时正值春节旅游高峰,乘车的人排起了长龙,而且多数都像我们一样来自外地。原本,大家都在规规矩矩地排队。可惜车一进站,就秩序大乱,后面的人争先恐后的往前涌,像我和儿子这样身单力薄的,自然就被挤了出来。眼看这辆车是肯定挤不上去了,我和姐姐干脆领着孩子退到人群的最后,默默地看着前面的人们在那里“奋勇拼搏”。
7 s7 P( ~; b, @" f; N! t% P# I& O" S
5 f  l$ V; a8 t: O忽然,我发现有几个小小的身影在人们的大腿间晃动,而且像顽强的小钉子一样,拼命地往人群里楔。原来,是几个比我儿子还小的孩子钻在人群中,试图寻找缝隙挤上车去。我不由得有点替他们担心,怕这么小的孩子被挤坏了,或者和父母挤散了。4 T! s7 b5 d* f: p" ^" J! |
( B# q" [$ [) K$ q- E( ]& y$ C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几个小朋友不仅成功地上了车,而且迅速地帮自家大人抢占了座位。大功告成,他们从敞开的车窗里伸出小脑袋,带着胜利的笑容向车下的父母频频招手,大人们的脸上也同样写满了自豪。
& C2 {% f0 X& u" m$ }6 z1 C
) ]/ h" n; R% P  u! T% K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居然能安全地挤上车,甚至还能抢占到座位,真需要不凡的技巧和充沛的体力,这几位小朋友令我不禁刮目相看。相比而言,我自己的儿子在这方面有不小的差距。" Z7 S# C) Y; l. O, `: _7 J

* i' j! s) r# y1 b在加拿大长大的他,只知道做什么事情都得乖乖的排队。让他去跟一群身强体壮的大人挤车,先不说有没有这个能力,恐怕他压根就不会有这份勇气吧。
: v7 p" @+ J. y1 v, F6 O4 @0 f$ t' g! E8 F
在鸟巢体育馆参观时,看到有一个景致很漂亮,很多人都在拍照留念,儿子也特别想在那儿留影。等他站好以后,我却发现那个角度不太好照,就让儿子向后退一退。儿子说:“妈妈,后面不能再退了,有条线拦着呢。”我这才发现,儿子的身后果然拦了一条线,旁边还有一个标志:请勿入内!+ }. V2 T! _/ J/ l/ \
* }% f: f4 F; e* ]( j$ ~/ q
就在这时,两个四五岁的小女孩飞快地跑过来,灵巧地从线下面钻了进去,冲着远处的大人喊着:“快点照!快点照!”场馆内的工作人员马上向这边走过来,可是这厢手脚麻利的大人早已经按动了快门。孩子们拍照完,利落地从线下面钻了出来,嘻嘻哈哈地跑开了。
) u: m6 D* k! d% w儿子不解地问:“不是不让进到里面吗,那两个小朋友为什么还进去呢?”我说:“她们还太小,不太懂事儿,不知道这里不让进。”话音刚落,又陆续有孩子跑过来,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时越过那条线进去照相。儿子问:“妈妈,他们比我还大呢,怎么也不懂事呢?”我无言以对。
" y# ?; B& _7 @* i( ^
& n2 S  A/ `+ w. I  m9 o在一旁的姐姐姐夫叹着气说,那条线是约束老实人的,对那些不守规矩的基本不起任何作用。大家对我儿子说:“反正现在也没人管,要不你也进去照一张吧?”儿子却坚决反对:“不行,那样就违反规定了!”他坚持要站在线的外面照,不愿意越雷池一步,把我们都逗笑了,说他一根筋,不懂得变通。
5 s. d2 y% m. Z9 O, P/ m
( J9 T. K3 Z. a回到加拿大和朋友们谈起这些,他们竟很有同感。大家普遍认为,自己在加拿大长大的孩子回中国时,经常会被国内的朋友夸奖“有礼貌,懂事,有规矩”,可也确实表现得不太会自卫,不善于竞争,更不像国内的小朋友那么机灵、有心计,总之老实单纯得有点过了头。
- x% D% H, K0 q, B! I于是有朋友开玩笑说,孩子常年在加拿大,都呆得有点“傻”了。如果有条件,应该把孩子送回国呆两年,一方面学好中文和数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好好磨练磨练生存能力呢。
鲜花(52)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thx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2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傻有"傻"福!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87)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我们自己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加拿大生活
; d: ^  B0 m- W" l! T# R  D是否 我们就原本是那些“有礼貌,懂事,有规矩, 可也确实表现得不太会自卫,不善于竞争,更不像国内的小朋友那么机灵、有心计"的孩子呢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人而异,父母如何孩子也就那样!
鲜花(1348) 鸡蛋(5)
发表于 2010-10-1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娃在幼儿园如果有人挡他玩滑梯,一次沟通不成一定是马上动手的
3 G  |) n! ~' m: [
8 W9 l' S8 p" u; K: G老是试图讲理的话,总是会被欺负的,不会还手,私下里还是会被欺负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傻有"傻"福!
2 h2 h! F+ K" T7 oJZ9633 发表于 2010-10-12 12:19

( f6 o0 K! S$ b% O9 \" |; }. r+ z同意。在国内时,周围有好几个因为打架死人的例子,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怕怕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3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孩子在加拿大读小学时也调皮的很,现在在上海一所私立学校读,估计周围同学久了后也调皮了哈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3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刚回国内,朋友也说我呆傻了有点反映不过来,现在没人这样说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3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忙着处理公司的业务,忙着开展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每天很充实,顺便说句,中国人喜欢发短信哈,加拿大还没这个爱好。。。。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0-10-14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实讲理的孩子,只能自认吃亏,不能怨天尤人,在中国就是这样。他家再有个当官的,孩子就更无法无天了,谁也不敢管,老师也会百般照顾,没理也会说他有理,当了官所做的一切永远都是正确的,目前中国就是这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4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孩子的行为并不是傻,却是高素质的表现。目前,有部分中国人的素质太差,没有太多的公共道德。(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中国人都是这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4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别说孩子了 连大人都傻 我回去的时候也是被人欺负来着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4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孩子了 连大人都傻 我回去的时候也是被人欺负来着2 [* Z& f" T# J% M+ {/ h1 O5 ^
草莓酸奶 发表于 2010-10-14 09:03

3 A/ ^/ o, u& b* S7 l9 z. O4 S  [
1 t6 `6 ^- ~: u+ G5 I" @同感
鲜花(34) 鸡蛋(5)
发表于 2010-10-1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加拿大的大孩子打架的少吗?看看报纸就知道了,他们的老师没有教吗?国内国外只是有些文化习惯差异,但还没有上到本文的高度。. L3 h) Q1 d1 |
本文扯淡,和卫生筷一样
鲜花(35)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的大孩子打架的少吗?看看报纸就知道了,他们的老师没有教吗?国内国外只是有些文化习惯差异,但还没有上到本文的高度。
. y# a8 C) M, P7 X- s* N本文扯淡,和卫生筷一样* g  d4 r, S; q( Y1 ]+ b3 l
catty 发表于 2010-10-14 21:00
鲜花(261)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ORD88 于 2010-10-15 00:59 编辑
1 }% Y* R% n1 _, m$ F
加拿大的大孩子打架的少吗?看看报纸就知道了,他们的老师没有教吗?国内国外只是有些文化习惯差异,但还没有上到本文的高度。2 Q$ m. B" A% y/ y/ u7 S8 H9 ?
本文扯淡,和卫生筷一样
6 S* }) s5 j# ?/ i' ncatty 发表于 2010-10-14 21:00

/ U! d" O3 y) C
: |/ F. @0 U+ J4 c7 P& _# v8 ~2 U2 ~  u加拿大孩子打架的事情肯定有,但是应该不多。9 v3 t: E  J- c" ~
在加拿大,3颗小树被醉汉折断了,报纸上又是照片又是‘血泪控诉’,小孩打架也能上报纸‘轰动一番’。在国内,不要说这种事情多如牛毛,不可能上报,就是死人了,还很难见报呢。做个不恰当的猜测:也许每年中国非正常死亡儿童的人数 > 加拿大小孩打架的次数。(撇开非正常死亡的成年人、打架斗殴中的重伤、被城管殴打的老太太等等一切其他情况,只计算非正常死亡儿童人数)
鲜花(32)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6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无语。但在中国,资源有限,人囗众多,不抢不争就没份,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鲜花(177)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房地产学会执行会长、北京房地产学会常务副会长陈贵撰文表示,高房价、高租金和高生活成本,是控制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无序膨胀的唯一生态门槛。”! N( v8 n& N8 E$ {6 o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弱肉强食,是要鸟适应林子,还是要林子适应鸟?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适者生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0 15:17 , Processed in 0.202751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