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785
( H6 a4 r6 [& _' U, W1 q d' a* k8 d4 X, \, _" I: q
我们这些“80後”(1980年代後期出生的人)的婚姻,实在是一大难题。关键在於钱!整个世界都喊著∶钱、钱、钱!没有钱就没有房子,没有房子就不敢结婚,结了婚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V+ A( l' N$ e1 B2 [; Z
9 \- j5 e; E) j' I3 @有人责怪现在的年轻人,婚姻观太现实。但有什麽办法?面对周围婚姻中见怪不怪的离合聚散,很多年轻人对婚姻都没有了信心,觉得还是钱或房子、车子实在──毕竟这是能“抓”住的东西。
( T4 d1 Z G. ?
~) d( A: A5 x; F) }) o: Z何谓“门当”?何谓“户对”
4 W7 ^" J6 n) L3 u, P/ J+ L
8 A/ v! ] L& {我有一个同事,和我关系很好,最近突然告诉我,他刚和女朋友分手了。我很为他难过。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挺般配的。他们是大学就认识的,去年(2008年),经过六年的爱情长跑,订了婚。仅仅是因为谈到婚礼如何操办,双方家长的意见不统一,并且都坚决不让步,就吹了。+ b$ I2 g2 ~, y
; Q6 E, j* {# u2 k3 l7 ?
在单位一起吃午饭的时候,这位同事突然一脸悲凉而又严肃地对我说∶“某人,你占了大便宜,你知道不?现在的女生可势利了,像我们这样要钱没钱、要房没房、要模样没模样的,谁嫁给你啊?真的,你娶了这麽个好老婆,你就偷著乐吧!”我连忙点头称是。
- H( ^) o/ m8 _( p7 o8 D3 L& X$ h9 e2 X. e! Y3 }* p5 I% @$ g
晚上回家後,我回味他的话,心中百感交集∶既对当今世代感到心酸,又对我在婚姻中蒙受的恩典,充满感恩。' V9 ?$ r* ]- g# Q! F/ c6 b
0 C; [ h4 p& P+ B- b0 o对比一下他和我的情况,一般人都会认为,他能比我更顺利的进入婚姻∶他和他的女朋友都是北京人,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也差不多──门当户对;同在南京一所大学念书四年,大一就认识了──成长经历相似,有感情基础;都是风趣幽默、健谈的人,甚至他们就是在校辩论赛上认识的──性格相投;所有见到他们俩的人,都觉得二人很有“夫妻相”──大众认可┅┅
0 i C& j8 C! K4 x3 L: G# u. \# [% R1 b0 x2 G- Z0 k5 `. L
而我和我妻子,简直是天差地别∶我是南方人,她是北方人,我是老二,她是独女,我是农村,她是城市──门不当,户不对;我从小到大成绩可算优秀,她从初中开始到大学,就没有正式考上过,我在北京念书,她在大连上学──经历不同,也没有感情基础;我安静,她活泼,我爱计划,她爱变化──性格差异大;相识之初,她见到我觉得蛮讨厌的,而我也没有和她对上眼,更没有人觉得我们会是一对──不符合“大众期待”┅┅
3 e# L6 z4 C: q7 @* G1 X* B0 e; Q# ]' g. @' g7 a6 B$ q0 ^
但如今,我同事和女朋友,因为结婚的条件没谈妥而分手了。而我则结婚一年了,夫妻感情越来越好,甚至胜过恋爱时候。这是为什麽呢?
1 }; j' e. S7 i e r. i: X! c: |4 ?: A3 H
再找一对,办集体婚礼
0 N }! @7 z, t4 I
5 h- N0 y C0 y# K: h6 x5 `$ [$ l. z1 A思绪回到一年半前,我和女朋友筹备结婚的那段时光。为了省钱,也更为了省事,我们想到了办集体婚礼。我们想三对一起办∶我们一对,亚军和敏杰一对,亚凤和她那尚未出现的男友一对。
9 f2 E5 k# [4 n+ W7 i( J" R/ O" I& z) e
然而,随著时间一天天的推移,亚凤的另一半迟迟没有出现,三对同办婚礼的设想,眼看就要泡汤了。我们那个著急啊!% V o" ?5 O) N" z
& }# R' f9 o4 @5 H; F6 S l在敏杰姐家里,我们跪在地上迫切祷告。神突然给大家感动,告诉我们前面的道路是通达的。我们虽然没完全明白什麽意思,但心中得到了安慰。
) |6 k6 i* k+ V, U4 g3 K3 R, |+ B8 z3 T5 z4 Z# K
上帝的安排真是奇妙!不久後的一个晚上,我们在商场遇见了晨光和亚丽,他们和我的女朋友是老相识。我们给他们弹琴、唱赞美诗,还做了一顿家乡菜。我们不知道,那天正巧是亚丽的生日!她特别感动,提出和我们一起举办婚礼。我们祷告的三对集体婚礼,就这样预备好了!
) l3 e- d6 f9 @
3 L9 B, S8 {1 J' U0 [* g至於亚凤,神也按照他的计划,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为她预备了婚礼。% H# P- c* g, t3 v3 Y* ]1 f6 G
# f$ m8 y; t- g2 ?* s ?: M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上帝满心敬畏,这真如圣经所说∶“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9)
) d( a( i) n9 J2 {
B+ a' H$ l+ `$ {1 a简单的人,用简单方式3 Q; A# \0 j4 u0 D+ y! t
" U; C/ _6 |9 B9 L3 K' L我们开始筹备婚礼。那是8月的某个晚上,我们三对,以及几个要好的朋友,为一位朋友过生日,“顺便”讨论我们来年一月份的婚礼。当事人心情都很轻松,特别是三个弟兄,彷佛是讨论别人的婚礼似的,大半时间都只顾 “埋头苦吃”。三位姊妹商量好以後,“通知”我们要如此这般,就OK了 。
. N( O! J2 e1 i$ M0 I) q1 F
" P3 O9 ~% h' I& F/ q那天效率奇高,婚礼的基本程序都在当天订好了。然後大家一起祷告,结束。我的同学在一旁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我心里也不是很有底,因为我的女朋友还没有工作,我们俩的“资产”,总计人民币1,600元整。但我们全凭信心,把一切交托给神了。
; h- f# h$ C' X1 n: X- P- F
- r( g6 B; O) K4 V# |可能上帝对於简单的人,也用简单的方式带领吧。我们结婚,真的非常顺利。) g7 B6 X x# d& h
* a) }3 C' J0 ~8 f: @
在婚礼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教会弟兄姊妹无比的关爱和帮助,这让我终身难忘∶他们为我们布置会场到深夜,不让我们动一根手指头;为我们免费提供婚车和司机服务,为我们接待父母和亲友;为我们查漏补缺,应付突发需要┅┅3 M, Z, ? }, a' x
: g6 {8 }6 G4 j. u% v5 T" c婚礼後,有同事问我,这样一场“很受震撼”的隆重婚礼,花了多少钱?我告诉他,除了礼服和戒指外,整个婚礼,包括吃饭、布置和录像等,我们每一对平均花了三千四百多元。他觉得匪夷所思。
5 U/ o. d/ F! [, ~3 ^% p. R, i# q, }! s+ Z: d- ~
而且,因为教会对我们进行了婚前辅导,婚後我们避免了不少矛盾。教会的“夫妻小组”,也给我们很多帮助和启发,促进我们夫妻之间更好的了解和沟通。最重要的是,有耶稣在我家做主,导致许多事情化险为夷──有一次我妻子生气的时候说∶真想从今以後不理你了,但神又命令不可含怒到日落,神的命令只能遵守啊!, N. c9 G* r8 Q* i3 {& Z
0 j4 |/ ?$ L( V, }9 U% g毫无概念,又遑论敬畏?$ H" Y- M8 c' X! \9 L+ @
5 C5 J$ m C" O我明白了,为什麽我结婚这麽顺利、这麽省心,婚礼又这麽好,为什麽我的婚姻按世人的眼光, 是“门不当,户不对”,但却能够这样幸福?是因为有主在,有圣经关於夫妻的真理的教导,有教会各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有弟兄姊妹真诚的代祷和热心的帮助。) s6 I$ C$ Z# k+ \
3 c$ x. l: S8 O0 a
而我的同事却没有这些。没有人给他们传授正确的婚姻观(即使传授了,他们也不会信服,因为没有人有圣经那样的权威),他们就只好从社会上,从媒体和娱乐界,吸收大量相互矛盾的信息,吸收对爱的不正确的定义(例如∶有感觉了就算爱了),认定必须有房子、车子等,才可以结婚;结婚後不必负责任,没有感觉了就可以离婚,等等。归根到底,在唯物质主义教育成长起来的这一代,缺乏一种意识∶对上帝设立的婚姻的神圣性没有任何概念,遑论敬畏。4 t7 c S0 q e% W0 S5 }
: W4 v( @8 ~* _4 j0 o想到这些,我就很感恩。我想起3,000年前诗人大卫的告白∶人算什麽,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麽,你竟眷顾他?
8 Y& h, ~) }# Y; D: P, o; ^0 A2 l9 x6 B+ _: B$ ^; }; i8 M$ `! R Z$ S
是的,神啊,我是谁?我算什麽?你竟然眷顾、保全我到如此地步,又为我建立家室,并应许我永恒的生命。我还有什麽话可说呢?我唯有称颂你的慈爱!$ j; l+ f. k# ~, m* T7 ~
5 T6 O Q# j( ^, \& A- Z- e [& U作者现在国内一家制造型企业,做基层管理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