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6 W x. Z8 R% H# x q S
老杨废寝忘食地查阅论坛资料,写了个黑弟传,投桃报李,黑弟决定也写个网眼看老杨。之所以说网眼看老杨,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从未见过老杨,只是从网上略有了解;其次,老杨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形象,我这里说的只是我的网络眼中的老杨。 3 j: I1 E) k% i, W1 U1 R) Y% i$ `# m6 E. m$ Y9 J* f
[ Last edited by heidi on 2005-6-27 at 10:39 PM]
' u) O9 J8 r/ T- e b `! v要说没有和老杨有过面对外星人似的第三类接触,也不确切。去年冬天买羊肉的时候,就曾接到过老杨的电话。6 {4 i1 r+ b# Y; S; o: e+ z
- j- C* _, d* R% L @+ h4 @" Q那天晚上,老杨拼命拨打杜杜的电话,以确认杜杜和我去买羊肉的事,无奈我正和杜杜在电话里大谈FOOT SPA经,害的老杨在那边厢急的抓耳挠腮之下想起了杜杜替我报名时留下的我家电话号码,便尝试找我,老杨运气好,我和杜杜刚刚结束了学术探讨,他那边便打了进来。不知道如果老杨那天晚上打不通我和杜杜的电话,我们又没得到正式通知去买羊肉,老杨会怎么处理我们预定的那一只羊,自己拿回家吃上一冬天,变成真正的老羊?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如果有机会和老杨, victor老师(或许还捎带着一个馋嘴笨和尚),到太子轩共进晚餐,探讨中文学习大业,我一定会找机会把心中的这个谜团揭开的。 / i7 @2 z. ]# k# s) f $ q& o8 i# { x, o# B; O; O! z除了这惟一一次和老杨的第三类接触,我看老杨便只是通过网络中的第三只眼睛来看。 2 G* ^* [+ U O6 k6 u8 K+ [ v1 H( V
最初对老杨的印象起于他那个独特而傲然的头像,以及他常常发上来的爱城的各种图片。我是个眼睛比较懒的人,除了非常好的网上文字能让我静心看下去外,大部分时间还是喜欢浏览悦目的图片,这样便有了对老杨帖子的比较频繁的点击。而有时候,或许是因为我电脑设置的问题,看不了老杨发的爱城图片,便急的发帖“投诉”,老杨便会耐心地告诉我怎么来看,帮助我实现爱看图片的优良爱好。& m) h! D O f8 j4 t7 L, r
8 S& }. M& z. y/ x# B2 G$ j0 b( X
后来看到老杨频频组织联欢活动,大家也都热心参加,唯独我因为不爱凑热闹,从来没动过心思参加此类活动。每次有联欢活动,也只是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爱看图的职责,等着晚会结束后,便上网看图片,看到老杨遭人“偷拍并曝光”的图片,才发现老杨不是那个傲然独立的羊,而是一个平平常常的邻家“老”同志。) Q0 s0 m) K+ p8 w1 {
7 \9 _9 e4 S8 @* z9 ]" B% U% @) r
不知道这位老同志在做些什么生活探索,也没兴趣去探讨,某日却发现有人借此话题对老杨开始了进攻,对于这样的帖子,不喜欢发表看法,便静静地看着别人争吵,看的久了,忽然悟出一个道理: 原来有人的地方便有纷争,连加拿大这片安静的国土也逃不了这样的纷争。进攻的人们终于也没说清楚老杨错在哪儿,但也没人能完全维护的了老杨,这场纷争最后便不了了之。作为旁观者的我,却意识到这是这场纷争最客观的结局,因为世上的事情和人都没有完全正确的,老杨作为一个平平常常的邻家“老”同志,总会有人喜欢他,有人不喜欢他。没人能讨所有人的喜欢,此为为人之正理,平常如老杨当然避不开这个人间正理。而在这场纷争中,平常的老杨却有一点做的让我看的颇为舒畅,就是对这样的纷争保持沉默,且不管老杨是为何沉默,能在那样涉及自己名声的纷争中,特别是有一帮铁哥儿们鼎力维护时,却能做到不应对,实在是老杨这个平常人士的一点不大不小的智慧。3 @# ~% T" n2 q! g- M8 P5 s( p5 l
% G& @6 b3 \- r) W+ a8 E6 r2 R聚会联欢过后,纷争过后,所有的这些喧嚣过后,这个人气不旺也不特别淡的论坛又恢复了它的安静,而平平常常的老杨便继续四处转着,不时在各个论坛留下一点“领导指示”,我想老杨这辈子恐怕是做不了能够下达指示的大领导了,但在自己一手拉扯大的论坛里这样地四处转着,或许也能得到另一种满足呢,老杨你说是这样吗? - R5 o% u H. _ j7 S5 l+ m4 b" L' q, i- b8 o1 }/ q[ Last edited by heidi on 2005-4-13 at 09:04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