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宗教对人实际行为的指导意义重于对世界的解释,这是和哲学不同的地方,也许这是理解一切宗教的钥匙。2 B) I, s: E- \0 R
+ O: P- Y, f1 c- i轮回之说,从对人的行为指导意义上说,主要有两点:, w' k# o! E) j, ~
& N* a, Q u5 T" u. H: I8 ]" b1 不杀生,众生平等,一匹马,可能是前世亲人或者朋友转世。8 L/ X4 T" R' \4 V
2 积德行善,以求来生转世可以托生有福之人或者“天”# W. q/ F) w( X. b `' K, A& f
; E* e7 f9 ~% q) I( ]. i
这里,重要的是不杀生和积德行善这两项实际行为。7 [; o& {, `, m( K w& I s
3 i& ?& d0 W6 g, I7 P
一个妈妈劝孩子吃苹果,说了三句话:7 n. w) V+ G2 ~, n- E5 {9 f8 v) A
3 P1 i8 ~+ |) L# j, z+ Q |2 O
1 吃苹果可以使你大便更顺利5 a" T3 Z/ ~# T+ u- |* L
2 苹果里有维生素
9 Z9 P# w2 c2 |8 e4 ~3 你如果不吃这个苹果,一会儿马猴子会来抓你。
4 @, z& C l. k$ i3 I
4 q7 P& f/ D4 [% V# t妈妈的话,有的是孩能理解并马上可以验证的,有的是孩子理解不了的,有的,根本就是假话。“吃苹果”这个实际行为才是妈妈要达到的目的。5 g4 y; {, t; l8 z" M
; D- e4 g+ Q8 j8 j9 b' n! [
最后,要知道,轮回并不是佛教的核心部分。佛教的重点是要跳出轮回,而不是得到轮回中的福报,所以,轮回,作为“世间法”,只不过是佛教的前言绪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