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lanse 于 2010-9-13 23:43 编辑
9 m9 r& ~: Z) g" S2 z$ U' D; `" F1 t. y' C9 i5 r M
我前面说了,参与这个讨论,先要分清楚我们想讨论的是文字,语言,还是文化。) g x; l2 ~* S5 K
我在这帖子里一直没好意思郑重其事是提"文化"二字,实际上文字,语言和文化是连在一起的,既然连在一起,我们就先从具体的,容易理解的入手,而把复杂的,非具体放后........也许具体的,容易理解的讨论清楚后,这复杂的,非具体的,也就浮出水面了.
7 r) Y7 @# Q8 |5 n0 H2 m0 v) e0 n0 m1 O% l, F7 _, f
如花的意思,大概是我们这里的小孩学中文(语言),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投入产出,学说就可以了。: \/ ]* ?5 `5 w( g/ q3 a; e
如花的观点,一直是认为学中文会限制她孩子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这个实在太简单粗暴了,没价值讨论了,孩子是自己的,家长可以这样,可以那样,都可以.( y% M$ N2 a' _: P& H
/ f8 d7 x" q2 f我的意思, 如果你能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文化的灌输割裂开来,只当一门技能来学,那你去学什么语言都没问题。 但如果你通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让小孩不但学会了一个融字,还无形中让孩子接受了我们潜意识里以为的美德,最终或多或少有了我们一样的思维定式,就要三思。& }1 W$ [5 X1 @1 M0 G. n
你这里提到的价值观的输入,倒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不过,父母自己教也好,中英双语学校也好,孩子学习语文的时代背景,已经和我们当年有大不同了,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可供选择,而不是像我们以前那样,硬把价值观输入到学生脑子里,甚至还有<思想政治>的教材,就说现在的语文教科书,很多文章,语句优美,感情朴实.........很多东西,本来就是世界化的.
- i, B6 ^, r6 i" X1 i- q3 r1 e! b4 n9 m5 U" m" N1 ~
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和体验到在西方社会自由平等的理念根植在你的内心是多么重要?以及类似孔融让梨等中国传统美德和文化与自由平等理念间的冲突?我们做家长的能不能不要再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小孩设计个宏伟蓝图, 而是多想想在他的未来世界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 w; T2 Y5 M& f( Q. S
一直听别人说起,父母教孩子学中文,是父母在设计孩子的未来,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呵呵!这话反过来说是不是可以这样: 父母放弃孩子学中文,是不是也同样剥夺了孩子未来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呀.........所以,意思都要正反来思考,关键是我们对未来都不确定,摸索着,准备着.........谈不上是越俎代庖地为孩子设计将来.
1 {9 a' {1 n) q- p2 T( u9 _3 K& u) C+ R' W$ W$ T
讨论点问题真难哪。
% L% a& w* E0 {$ Z/ J0 w# P2 I你提到的中国价值观的问题,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不过,似乎也有点太担忧了,我们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中国家庭背景下,要完全脱离中国价值观,也有点难,但是,我们不可把我们从小的成长背景,想象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自由的国家,我们又能依靠文字,强加给孩子多少太过传统的中国价值观呢?无非是给孩子一种文字的工具,让孩子有可能自己去看,去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