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Rapala

一直困扰我的几个问题,关于对人生的探讨,请相关人士给予解答。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尽力行善,是基督徒的本分。但对好人有好报很不相信,特别是现世的报应。基督徒不相信来世,所以说来世有好报,对我没意义。
, b; X/ r- W( C) S( ^micher 发表于 2009-8-26 20:07
! k  c) Q1 C3 ?2 b% k
怪不得基督教的神职人员可以肆无忌惮地去猥亵儿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句话也可以看到你的内心哦。这就是你说的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7 P# ]  [+ j" g( s
micher 发表于 2009-8-26 20:15

8 @2 Y  g( g- ]# S4 A, O在你看来,所有人都是罪人呀,个个都是希特勒、杀人犯之类的人物呀,不说坏话不干坏事反倒不象个罪人了对不?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相信好人不长命,还尽力行善,不是自相矛盾吗?善有善报不但在来世有体现,现世报的也很多,你对别人友善,别人也愿意善待你,你骂别人,别人打还你,这不是现世报吗?我实在是搞不清你们的逻辑。
4 e1 Y. f1 v1 t6 Pminsc 发表于 2009-8-26 20:31
: n9 X: ?9 B; q+ ?3 R/ t: d

8 B3 I# S: M# g! w      尽力行善是因为敬畏神,神要我们爱人如己。
$ r$ ]$ Z: e) c$ ?6 @- o$ Y    我帮过不少人,也见过别人帮助人,有人以善意回报,也有人以为你傻,不用白不用。更有翻脸不认人的。要是想要现世报,早就不行善了。最典型的例子是主耶稣,一生行善,却被钉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尽力行善是因为敬畏神,神要我们爱人如己。
5 w' ~" Z3 i5 V- T6 v0 O    我帮过不少人,也见过别人帮助人,有人以善意回报,也有人以为你傻,不用白不用。更有翻脸不认人的。要是想要现世报,早就不行善了。最典型的例子是主耶稣 ...
! X! n! f  E$ l* J0 H, Qmicher 发表于 2009-8-26 22:18

' n; T& @8 ]  R  m! H  W: B呵呵,说得多么动听,多么感人~
& w+ f' O  L7 i# ~/ {神也说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你做得如何?其它基督徒又做得如何?基督徒有没有银行存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120# minsc : T" ?9 F8 O: G" i0 B

: w& ^+ J: x2 G) z& U6 m# A你是怎么知道有下辈子的?是什么证据是你很确信你有下辈子?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9-8-26 23:17 编辑
5 S% N* y1 P8 n4 ^7 h4 x* v
我开始学佛时也糊涂了好久,后来看的多了,想的多了才理出头绪来。佛说万法皆空,我的理解它有两个含义:一是说你对你的本体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另外一个是说世界万物只是姻缘聚合的,早晚会消散的,就像宇宙天体都会 ...
2 u' ]* ^( V1 m& X+ z, o& V3 Mminsc 发表于 2009-8-26 15:43

. Q! Z/ I+ A$ F+ S4 g8 Z2 n! f- ?9 r
问者问“由来”,修佛者却从“存在与感知之关系”谈起,问者会有“被搞糊涂了”或者,所答非所问的感觉。别着急,一步一步来。在决定信不信、赞成还是反对之前,先静下心来,弄清楚佛讲了些什么再说。
- e' n% ]  J/ m# z* u" j1 a4 Q" Y' e  r) A
原来,对于“世界”,佛家的认识角度与唯物论者很不相同。唯物论,物,是组成世界之惟一,或者叫“至大无外之公名”。你看:动物、植物、矿物、事物。。。。。。什么能离开“物”呢?
+ m+ d7 _; n3 [
- s- a( b0 f# ]4 n3 W' V9 T  b而佛家,把“法”,作为至大无外之公名:色法、味法、香法、触法、心法,从而概括世界。也就是说世界,由上述几种法组成。比如你看到一棵树,就是色法,摸到一棵树,就是触法,闻到一棵树,就是香法。。。。。。。出发点不同。6 l3 s& e/ W- m: C  U4 |/ _

- H% ~: M' p. i% y: t+ H2 k下面,引用一段楞严经,再加一段熊十力居士有关唯识的一段论述。这只是关于“心”的一小部分定义论证。对我们的问题,只是论了一个起点,这里只想让大家有一个印象:佛的思考,是极其深刻严谨的。9 r) U, v% t8 D  N/ L
3 ^" O, b3 H3 v; C
楞严经摘录:
/ V' k- @3 i& L: {" V. t$ C
7 D4 h, E  q* M" h% T佛告阿难。。。。。。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1 E' V7 t% }6 A# I% K, y& }2 m- l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1 ^* S; |3 P- T4 z) n& e+ i
  m6 A  v! d4 z, ?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5 y- g# s; ]$ R5 m; C' c。。。。。。, T( n& F- t9 ?# h6 @+ g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2 L! M. |% l5 Z) W) s

, w9 ~# Q# _3 }6 N9 ^! y+ {0 [3 T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c: f0 L2 _. X* u- T% h% [$ L

/ E& {* V% L: G" n2 |+ l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d. _; m3 k& L5 {. S( W
, H. O3 Z* P' v+ R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7 [' {; L+ Q+ y' P* X# B) |5 i. f! G+ V( j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8 g* \) X9 F( v. M- f6 {, I
5 V8 B& ?: W3 k1 E0 C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k& \9 [' p* u# s5 U" o; e
' B! p" P( k) ^6 e0 M+ n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8 o0 a& b8 P5 V6 U1 t, x8 u. m; `1 N9 }+ r: H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惟。潜伏根里。
& M5 D( d" B5 N2 b: T' |8 j3 d( f7 k' b/ c- y0 I6 n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 ^- Z' X! [+ s3 ^4 b% }: B0 `
" |7 N( ~( g% `  x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暗室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g, h$ U8 s6 K  L( f) h
. Z) g" s, Z, i8 y2 e' x9 q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3 @1 _  b$ l9 a: x6 r
2 E4 _. B7 g) H1 L+ l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 c1 w# i" [- U0 n$ ~# S0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为见内者。无有是处。
1 E7 _1 v) f. d$ P/ j! a
- Q, C, w# X; @+ C$ `$ c熊十力居士论唯识一段:
- H( ?. x3 x! E$ _" h/ u7 e8 f7 }- d9 n5 A( o
心心所]此等名词,初学骤闻,苦难索解,实则得解以后,亦甚平常。凡每一大学派之专著,其思想自成宏大深密之统系,其名词恒如一独立国之语言,初学读之,不能不为其所困。然倘能不惮艰阻,反复数过,精心以求之,久而必寻得其思路,蛛丝马迹,此牵彼引,千途万辙,莫不贯穿。思路既得,一切了无余蕴矣。恐厌烦文。还归本事。所谓心、心所者何耶?通途谈心,隐然若有一整个的物事,名之曰心。而佛家则正欲对治此等观念,此处吃紧于是以解析之方便,分析此识而说有六,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也。此小乘说未几更析之为八,于前六识外,加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此大乘说如此,则心已不是整个的物事了。然犹以为未足,又更于每一心之中,注意“每一”两字分析心与心所。如眼识,并不是一个整体,他是心及许多心所类聚而成。因此,可名眼识聚。非整体,故曰聚将眼识与耳识等对待而谈,眼识便是独立的一种识。但就眼识本身说,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却是心及许多心所的类聚,而强名为一个眼识。心所之上,置许多两字;而心字上不言数,此意下文即明,却须注意心是一,心所便多,心所虽多,皆依一心而与之相应合作。相应义,俟后详心以一故,乃于诸心所而为之主。无主,则心所既多,将纷然无所系属。多不能制多,故心以一而为多所之主也。多所之所,即心所省称也后当准知由此,心亦名王。故一个眼识,实为王所之类聚而成。以上谨记眼识如是,耳识乃至第八阿赖耶识,皆应准知。凡言乃至者,中间省略,而不便一一具举故,此例亦不可不知吾教学以来,见学子于心、心所之说,总模糊而不得了解,实则只须用思考与推理作用,并将自家意见放下,而完全体合论主的思路,自无隔阂之患矣。论主,犹言著者又有当注意者,佛家此等解析,当初固为对治凡情执着之一种方便,本明心无独立的实自体,以此破除神我之执而已,非真计著心为多数分子之集聚体也。其立说,但以分析之形式,原无所建立。但至后来世亲一派,乃始建立唯识,却失去法相家的精神,而直成为集聚论,吾已于《新论》绳之。学者熟玩《三十论》而得其统系,方信吾非妄议前哲也。然《三十论》之宏廓,与其解析力之精锐,要是千古巨典,学者必须精究,且非真解世亲学,亦不知《新论》所由作也。《新论》即《新唯识论》之省称,后皆仿此# |. w. s8 p2 P: N" e4 D; B( c
  又心所者,具云心所有法,以诸心所不一,故言诸也各有自性,但依止于心,而与心相应故。叶合如一,名为相应属于心故,属者系属即是心上所有之法故,因名心所有法,简称心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26# 扁舟 . D3 _. R' u; A, ?! e$ }; l# H+ K
. n" Y9 G. H  ^/ _$ i
地藏王菩萨说要度尽地狱能的所有受苦受难的鬼魂,否则就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怎么就没有那个菩萨。高僧发愿要常驻人间的呢? 成了菩萨了,不轮回了吧, 得了道了好像也不用轮回了吧,一个个六七十岁,最多八十来岁就去了。再在人间多呆几十年都不愿意? 看的不是长久利益吗? 如果90%的高僧能活过120岁,估计学佛的人会成几倍的增加。人都不愿意死啊,是不是?如果我得道了, 就常留人间, 不把众生都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就不先去享福。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6# 扁舟
' e1 `$ o- L: ]- \; I; v' w& b4 x) g9 C- m7 X$ J
地藏王菩萨说要度尽地狱能的所有受苦受难的鬼魂,否则就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怎么就没有那个菩萨。高僧发愿要常驻人间的呢? 成了菩萨了,不轮回了吧, 得了道了好像也不用轮回了吧,一个个六七十岁 ...
7 ?: g; P& e2 m5 J5 W) A拿不定主意 发表于 2009-8-26 23:38

  ]) M1 r6 q' h) L2 r( r4 Q: p% @  q2 ~
一步一步来,先弄明白佛的意思再说。
0 k  c* N8 [! d" r* k* k3 B0 |回到你的问题,在你的世界中,佛、高僧都死了,是因为你有众生相、寿者相。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09-8-26 23:07 编辑 & ~; t2 n; Z4 D% S# i6 [" C
69樓 -- Rapala
: I# M7 n: h" E: x佛教在第一因上是无神论的,在人的起源上却是有神的,有两种说法,我也不知道哪种正宗,这个可以说是我对佛教徒问的问题了,有一种说法是由神下凡变成了人,另一种说法是女媧或者另一个神创造了人。我的问题是:神最先是哪儿来的呢?既然第一因宇宙不可知,那么神在宇宙前还是后产生的呢?怎么产生的呢?% c0 n0 e4 p/ \! f  x4 x
Rapala 发表于 2009-8-25 07:53

  m! v; D' A. n* Z) ]7 f& i$ w# a7 T. a/ V7 u
我并不能代表佛教发言,我的佛学与科学知识是十分肤浅。  F  w7 I" i, V: Z5 |- e4 z

, u8 Z' O; Y7 ?# S4 J+ ]8 Q: v1 d! I请原谅我没有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所以我更没有能力为你解答。但我觉得这是楼主个人对信仰上的执着,你所找寻的已偏离佛学的範围。佛学是重着心法(即精神上的感觉)和实践,重着活在当下。恕我浅薄,我从没有听过佛学是用来研究宇宙的第一因、神是怎样产生、或生命的源头。学佛的人,最重诚实,所以我只可以回答,我不懂。
# E* T( U3 j+ H2 u7 i  \6 g& \% N
3 V: q6 f- M' @$ V+ E8 \5 r5 T; _如果以下我的言论有冒犯其他宗教,心感异常抱歉,先请罪,但这是我所知道的。7 Q* {6 ?3 l# I

8 m3 C. l1 |1 z7 ~2 m6 H' x佛教可以说是无神论,也可以说是多神论,要看你站在那个角度观看。从佛教整体的生命观来说,神亦是众生之一种,是有大褔报的众生,可以根据褔报的多寡往生各个天道,佛陀提及有三十三天,有些极大福报者甚至可以成为三十三天其中一天的天主,佛陀曾说他曾经多生往生为帝释天天主。因为所有法都是不离因缘定律,所以天人亦有寿命,福服享尽後又会以根据褔报的多寡往生各道。对於天道,我只可以到此为止,因为我不是修天道,不知详细情形。5 Q3 G( j' {. h) C: `+ m2 ^

7 g- R: F8 z# N对个人修行而言,佛教可以说是无神论的,修道者初期要借用佛陀或各大菩萨之力,但站稳脚後,就要靠自己,《法华经》已说得清楚。佛陀是要弟子,不靠他力,自己亲身去体验和证悟。佛陀曾说,不是因为他是佛陀而信他,要自己亲自证悟才是正确寻找智慧的方法。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26# 扁舟
) M3 m  n( A0 Y' G/ i- m: i; i# `2 b  @3 X- k
地藏王菩萨说要度尽地狱能的所有受苦受难的鬼魂,否则就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怎么就没有那个菩萨。高僧发愿要常驻人间的呢? 成了菩萨了,不轮回了吧, 得了道了好像也不用轮回了吧,一个个六七十岁 ...5 @* T# l# H$ I( j- J5 y
拿不定主意 发表于 2009-8-26 23:38

+ t, o& P/ B7 q7 C" G6 e$ @$ `/ u( {  Q2 D, W8 G* q
以唯物论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观,无法理解佛法。而且,佛法在佛经中,不在西游记或者民间传说中。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94樓主 -- Rapala$ n! e- X& U9 U* p: W' [7 k, [
而佛教给我的印象是包容,神不是万能的,你信不信没有关系,不会因为你不信就下地狱。可惜太包容的结果是和当今的自然科学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唯一的区别是人是神创的,人可以变成神,人的灵魂不灭。
4 D7 n: w  Z, R# a6 J, w* kRapala 发表于 2009-8-25 19:03
. Y* o0 A6 a4 d7 E# ~
" r, z2 n, A! b8 Z. P# k
请恕无礼,楼主好像有点神、佛不分了。对佛陀的十种称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没有一个显示佛陀是「神」。说佛陀是「导师」、「发现者」比较合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99樓 -- Rapala/ E! f# e! b! |5 w
我想知道的不是第一因宇宙的来源,我认为佛教说的神产生于第一因之后,而在人产生之前,那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什么力量比神还要大而能创造神呢?
1 N- e  ]$ |& }+ m$ iRapala 发表于 2009-8-26 07:31

1 a9 G; |( @( i+ G/ y
# u# r" A3 E' ]2 ~- Y# \8 A请再恕无礼,楼主要知道的,不是要去问佛教,而是去问专业的神教中主。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100樓主 -- Rapala9 i% U5 n& O0 k+ M
佛教宣扬没有万能的神,第一因不可知。但是不能什么都不知吧?那神是宇宙产生后才有的吧?怎么产生的呢?如果没有一个比神更伟大的东西,神在宇宙产生后怎么来的呢?这是我认为的佛教理论的矛盾,不解决这个矛盾,它的理论就不成立。
0 n' X3 w& M9 s& M1 _2 HRapala 发表于 2009-8-26 07:46
- {8 y) y8 M: a4 W
9 c6 N; k: I" w% \" K
我欣赏楼主对真理的恳切追求,证明楼主是用脑之人。学「神」学「佛」都是个人因缘,但要了解佛教,便先要明白佛教教义,我亦有同样经验,数年前,受五戒时,虽然只有五条大戒,但总觉得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在法理上不甚圆通;但当我接受菩萨戒时,我对这些矛盾一扫而空,因为佛学初班只是学习规举,没有理由可说。但当进入比较高层次的佛学时,开启了佛教的宏观,觉得佛教的持戒是圆融,对法理上是没有冲突的。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05樓主 -- 拿不定主意
" I- Y6 t$ C( }我也对佛教的觉悟比较怀疑。从我得到的知识而言, 我觉得佛的觉悟不过是人的大脑的某种认知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或许能接受到一些我们通常的六种感知不能接受的信息,这种信息或状态的真假,很难确定。
/ q5 B  @, i  _  V  S* }第一,这种信息的来源不明。 是宇宙本有面目的信息,还是一种未知物的信息,还是神(或基督徒口中的圣灵,邪灵)的信息,或者是人自己或别人的大脑自然产生的信息让人感知到,很难说。( z7 a/ `7 ~0 c0 U/ G1 U' R) f# d
第二,在这种状态下认知的事理,对我们普通人的作用不是很大。佛祖好像也就只活了80多岁,按说他应该活的越久,对他拯救他人的目的的实现更有帮助。
5 ?6 W: ~: }/ q第三,普通人很难进入这种认知状态,前一段看书 (my stroke of insight ),根据我的理解这种认知状态是人的右脑在割除了与左脑的语言,逻辑,时间等感知功能的联系后的一种状态。再加上我对六祖慧能的开悟的理解。我认为佛教的开悟可能是右脑为主脑的人的一种思维状态。
3 \! Y# ?6 ~# f1 C+ \' l这种状态可能是比我们通过普通的感知来了解这个世界要多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 但是就此认为只有这种状态下的认知是真理,而由普通感知获得都是虚幻,是不是有点过了?拿不定主意 发表于 2009-8-26 09:20
4 U, P2 c! S# v

  f2 E" u/ A, O5 n$ f7 Z/ j. X& W很抱歉,看了多次但看不明白你的问题。+ V9 `& o5 i6 }7 T

% `8 {7 s2 k. }. ^(1) 请问你觉得「开悟」是什麽呢?$ g* e6 T7 Y; X/ T8 N# ?

" O. b: a! m$ J( B$ g: k9 X( b4 M(2) 佛陀出世是要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是讲求因缘的,可度多少人亦是要视乎因缘,佛有一体三身,法身、应身、报身。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是应身(事相),如释迦牟尼佛应化到这个世间上来,随缘应化,显现在众人前的庄严佛相。如果是应身,就要受「无常」的定律,有生必有灭,所以佛入灭是常理。但佛的理体,即佛的法身,却是无处不在,只是你看不到而已。1 \( ]8 g# q& I) H3 E- f

! _' n/ Q, T' x2 E/ {7 o7 F; f(3) 无何否则,你可以质疑如何证明人的开悟。但为什麽要质疑他人呢?别人可以说得天花乱墬,但只是他个人之事,为何要我粗心?我很惭愧,我仍是凡夫,是没有开悟的众生,但佛教的思想是不靠他力的,他力应该包括通过科学方法、神明赐与之力等等去制做开悟,这是否可靠?是否长远之计?如果没有他力时,又要如何找回先前开悟了的意识呢?佛教的修行是长远的投资,修行的功力是累世所成,是存藏在意识之中,应该可以在没有他力的情形下,亦可以自然发挥,才是最有保障之道。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03樓主 -- Rapala5 ?( l0 [4 L: h$ o' S6 J6 N1 |
另外用科学论证,人的化石顶多有几万年的历史,比地球寿命都短的多,如果世界是人的梦。那几亿年前呢?那时有恐龙没有人吧?那么就只有神了,神那时候不做梦,按道理来说就没有这个虚幻的宇宙,但是为什么有恐龙生活在这个宇宙呢?
5 b  h$ J7 G1 P. T# T2 XRapala 发表于 2009-8-26 08:57

3 @8 k% w, _* N. @; ~$ {0 I3 z+ ]
4 D! K8 |7 U3 L* o很对不起!我很愚昧,看不到这问题为何与佛学有关连?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09-8-27 01:16 编辑
) V& {, S( w2 N* o2 Z$ e+ o4 j4 p
108樓主 -- 拿不定主意
  c" N& l2 }& o% i( Z' k拿量子理论来说明宇宙的历史是实际发生后才被决定的这个论点实在是很新鲜。 就是不知道还有谁这么说?按你的话理解,这是一种可能。那么我也可以说神的存在也是一个可能。那么那种可能的可能性比较大呢?0 u" i: t! F1 u$ Q7 W. o
由一个有可能成立的论据去支持你的观点,而这个观点你认为是绝对真理,这这论证方法不太成立吧?除非你认为你的观点也是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1 |  k& O$ E* ^; R) Z拿不定主意 发表于 2009-8-26 12:15

# `* k. h9 O( A. R* [- B+ G
4 j# K7 r4 }3 G, p6 X% H7 q我不反对量子的理论,事後去追寻和推算发生的定律是比较容易。如果说是可能性,而你认为不是真理,为何不亲自去证悟而給與有力的反证?以你的聪明智慧,是轻如易举之事。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125 樓主 --  拿不定主意9 d3 u* j) F1 F0 L
你是怎么知道有下辈子的?是什么证据是你很确信你有下辈子?
* v* M& J5 {% ]拿不定主意 发表于 2009-8-26 22:05

/ T. |( Q0 S; y+ r4 R
) p8 D. J( w6 _2 ]9 e4 q9 S/ d* N那你又怎知没有下辈子呢?但minsc 所说的是最保险的做法,做做好人有什麽不妥?最基本是心安理得。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127樓主 -- 拿不定主意" ~  _% [, u. X/ M& x- M7 A
地藏王菩萨说要度尽地狱能的所有受苦受难的鬼魂,否则就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怎么就没有那个菩萨。高僧发愿要常驻人间的呢? 成了菩萨了,不轮回了吧, 得了道了好像也不用轮回了吧,一个个六七十岁,最多八十来岁就去了。再在人间多呆几十年都不愿意? 看的不是长久利益吗? 如果90%的高僧能活过120岁,估计学佛的人会成几倍的增加。人都不愿意死啊,是不是?如果我得道了, 就常留人间, 不把众生都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就不先去享福。拿不定主意 发表于 2009-8-26 22:38
4 C5 |8 q. K5 P
, j0 C& }& h# i; f0 L/ o- j
欢迎提问。
4 `" f, x' [5 A; }/ J: v2 ^, W! I% U) v5 T5 V& J7 a
1. 既成菩萨,已看透世间现象,没有我执,为何一定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为何要惧怕生死轮回?我亦不是修净土的,与生俱来,西方极乐世界对我是没有什麽意思。
' G( M6 p; j% V; x- L( ]$ J! s7 s: N( U& s( v$ |% h
2. 佛教是常理,在「无常」的定律中,圆寂是常理。度人是讲因缘,为何要强迫他人的岁数和去留?在佛教而言,圆寂并不是生命的完结,是生命的别一个开端;到别个有缘的地方,又换换色身有何不妥?例如:现在学佛是女性为多,男性高僧应化为女法师亦很合理,都是因缘。「法华经」已指出,观世音菩萨是随缘应化,用种种不同的形相去度化众生,可见度众并不一家要高僧。最者,学佛的人数是否增加,只是你的推论而已。
4 v! S9 r" ]2 \1 K8 o
4 G7 s4 |8 V. [0 z; L! M( z9 j3. 死没有什麽大不了?不知生存的意义为何,没有义意的生命才是可悲。
" W9 e, ]" Q4 P) C/ A3 Z8 Z+ P1 h  O& x. v
4. 虽然我不是修净土,但是我知道一点,「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何需一定要走到十万百千里外的西方,当下已是净土。* ]; g, ]# ~( \4 ?. m% R) R

6 Y6 W9 h8 y0 o% q: X' C+ C, ?5. 不明白你所提到地藏王菩藏的问题?1 o5 g" p2 v6 t

: V2 G4 ?! D0 g% @; ^6. 要进入佛世界,先要放下「我执」,只执着文字,只是言论,不可体会佛学精深之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65樓主 -- 用户8 J; S% V: E& g- W! S. O
其实我是想问问,成佛了有什么好处,要不然练呀练的,很苦的,没好处何必苦自己。
, n0 s. N/ g& ~* V6 Q: b# S用户 发表于 2009-8-25 00:39

1 D, l5 b1 Q/ @6 f' j7 _
- P$ s- a# W* N" R3 i/ ?) g0 `! z$ Q很对不起,我只是平庸之背,没有大志,修佛但不醉心成佛,可以说是无求而修。如果要知成佛有何好处,有劳你找修佛而想成佛的大德问问。佛是觉悟的众生,凡夫是未开悟的佛。学佛的人是训练人格和思想,知道自己不好,所以要修。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25# 拿不定主意
8 O2 G6 n; Q* @0 d* m1 p+ D( H" {
9 _6 I" X' F# ^. z) ^! [) ^5 x% D( L' x0 T5 \& v
前面我讨论过转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网上还有一些转世的案例,比如美国二战海军飞行员转世案例。你可以查阅下。6 a6 Q" n0 v  ~3 L, X
还是purifiedmind说的实在,在你不能确定有无来世的时候,何不做些善事,现世,来世都会有好报。何乐不为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尽力行善是因为敬畏神,神要我们爱人如己。
- ^! ]& A/ I* g, H9 H; L* o    我帮过不少人,也见过别人帮助人,有人以善意回报,也有人以为你傻,不用白不用。更有翻脸不认人的。要是想要现世报,早就不行善了。最典型的例子是主耶稣 ...
$ q+ ]0 A) m) @6 P5 w- [micher 发表于 2009-8-26 22:18
( I  k" k# s+ E/ R
原来行善是因为害怕神的惩罚啊,看来你和一般不信教的人没啥区别嘛,如果没有对法律的敬畏,你是否觉得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害怕神的惩罚而行善不是也是追究好报吗,即死后能上天堂。3 Z; D$ K" F+ J+ a* F
即便我一个不信耶稣人也认为他是个伟大的人,你却说耶稣好人没好报,这个他听到了不知做何感想,不知道是他的悲哀,还是你的悲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purifiedmind解释了那么多,还是没有说的关键点是。你说佛和神是有区别的,我理解。因为佛陀是人修练来的,我的问题是:人是哪儿来的?如果有个东西创造了人,如果把它称为神,可以吧?我的推理都是建立在神创造了人这个基础上的,这就是佛教说的,如果你还有其它解释请说。: F# ^. H) P! n7 d; G
- |. E  d, B; r$ K/ V
假设你的答案确实是某某(除了演化论)创造了人,那某某是在宇宙产生后才生成的吧?那又是谁创造的呢?, Z& V$ d, W' w$ h7 S! l" [/ H5 ?, O3 @
' b/ q# @4 |5 R5 L, _7 |( W' i
minsc给我的答案,和你不同。他说神就是人,人就是神,宇宙是人的梦,梦醒后就成了神(或者佛)。这才是我疑惑的地方。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119# minsc
1 T7 a- |4 G2 d
1 P) {) Y! p, Y) [1 B# E这个答案我很不满意,因为你说宇宙都是人的梦,不是真实世界,其实这个人还包括了一个灵魂。现在这个灵魂转世投胎变成了动物,那这个灵魂对世界的感觉就变迟钝了,失去了思维能力,失去了对这个宇宙的思考(做梦),也就是梦醒了,那这个宇宙就应该不存在了,或者变成了另一个世界。这正好说明一点,这个宇宙不会因为一个肉体的消失(人死)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一个灵魂不思考(动物)而停止运转。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还没有完,接着讲:& n* @+ g/ i' b
5 K1 \+ |+ P; L; \, y
蚯蚓我在乌江旁的土壤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几年,谁说做人好?我不用思考,不会得忧郁症,更不会因为感觉不公而投江自杀了。突然一天,大难来临,一个小孩出现了,他拿着一个钓鱼杆,挖蚯蚓,我还沉醉在无忧无虑的乌江花月夜呢,做了他的俘虏,看来又要转世投胎了,突然,肚皮一凉,我的身体被刀割成了两半,这回我为难了,我的灵魂应该钻到哪一半的身体里去呢?请大师们回答。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很有意思的话题, 请继续讨论!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9-8-27 11:49 编辑 ' e- l  {  g" n' }7 h
故事还没有完,接着讲:
: V: L$ R) O; Q% D8 |3 ]  Q6 r; E% b6 I4 Q& i/ o5 w3 M+ {& K3 b2 }
蚯蚓我在乌江旁的土壤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几年,谁说做人好?我不用思考,不会得忧郁症,更不会因为感觉不公而投江自杀了。突然一天,大难来临,一个小孩出现了,他拿着一个钓鱼杆,挖蚯 ...
3 o  ^2 P) }# J9 V$ x  b2 k2 `Rapala 发表于 2009-8-27 09:29

: ]' q$ D7 m. k& Q, h  v+ W( d8 o* ?$ u/ V/ O5 \
对佛家弟子来说,你这个问题非常容易,又非常难。和修佛的人对话,要注意他们是在“辩”,还是在“说”。辩,是佛家弟子的拿手好戏,他们“俱广长舌”,“辩才无碍”,普通人和佛家辩论,必落下风无疑。但是让他们“说”就困难了。因为辩,只是佛家弟子的一种游戏行为,而说,是要给人家说明白,而很多问题在佛法中是“不可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 O% ^/ K: F* f+ t- k+ n7 g* n. |: B5 r: x7 ~- [) Y- y4 {) T. C
这就好比一个天生的盲人,问眼睛好的人“颜色”等概念,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做我教你的那套眼保健操吧,眼睛好了就明白了”。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146# 扁舟
% `- ^; u  O! H. q
1 z4 x$ ]# `9 Y1 b* l有道理,他们给我的答案就是这样,要不就是不可知,要不就是答案不统一。但是一个灵魂被分成两半的问题,我看很容易辩论吧?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44樓主 -- Rapala
4 t1 ?6 u* e' D突然,肚皮一凉,我的身体被刀割成了两半,这回我为难了,我的灵魂应该钻到哪一半的身体里去呢?请大师们回答。Rapala 发表于 2009-8-27 08:29
' _# ~" p0 A& Z' {
" Q; o3 r5 J  r' L
这题目很简易,如果真的想知道答案,不是去问佛陀,而是去问问那条蚯蚓。心经;「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46# 扁舟 0 V0 ?7 ?6 v: y6 v* j& h, R

" ^* Q( n' \3 x4 e# u" X( E有道理,他们给我的答案就是这样,要不就是不可知,要不就是答案不统一。但是一个灵魂被分成两半的问题,我看很容易辩论吧?: S4 |# V* W) q, y+ o
Rapala 发表于 2009-8-27 11:52

- X! s- V7 ?7 z+ q2 Q4 j1 B) @, V: p/ e0 h) u" U5 m  g+ Q  I( E
恩,一个盲人,分别问两个眼睛好的人,“红色”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很可能不统一。灵魂、蚯蚓、两半,都是你心中生出来的心法,并无实体自性,你怎么想,就是怎么回事。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题目很简易,如果真的想知道答案,不是去问佛陀,而是去问问那条蚯蚓。心经;「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6 `9 s) t3 N5 s, i0 g& z4 M3 N
purifiedmind 发表于 2009-8-27 11: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19 14:49 , Processed in 0.16573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