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114樓主 -- 扁舟, a. p% `; z$ v6 F2 _- a8 O
我当年学佛时,是抱着“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态度的。. B/ e7 |; t1 z- b- R8 i
扁舟 发表于 2009-7-18 21:43  " b1 L6 }+ t& |; k. U
2 n( }- C" z+ n1 I: k, |佛教主张学佛者恒常反照自观,主要原因,是要修道者有时间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四周的人、事、与物。环顾四周,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其存在的价值,他们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没有错与对的比对,是因缘和合的成就。糟粕都有其价值,只是人的惰性,不愿花时间去做就他们。* W, @! a0 J2 Q& F
9 D% o/ c' D$ i
后来才知道佛法的博大精深,人家才是有知识的大师。) g; E4 S* k) k$ F, W% L+ q8 E- `
扁舟 发表于 2009-7-18 21:43 
" `" B+ @! Q4 `# v
+ E0 t9 S! v' d4 R% i5 y8 o$ O很高兴你有如此想法,恭喜扁大师,阁下一定在佛道上有大跃进。6 ?2 Q6 H) Y, u& \3 ^, |- {
: m7 o6 K0 [$ n' Z+ ]
当下一念清净,每个人无论是何等样人都会是善知识。所以佛陀要弟子回小向大,学习大乘,因为「小我」的力量始终太小了,无论个人有大多绝世才华,仍不及小分众生凝聚之力量。多谢扁大师造做因缘讨论佛学,你亦是大家的善知识。祝愿早成佛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