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没有严格的区分,是一个连续谱。症状较轻的偏心理问题多一些,症状严重直至精神分裂的就偏向精神疾病一端了。很多情况下,当事人是处于心理疾病和精神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又称为边缘状态,不容易作出明确诊断。而且诊断也往往随着治疗过程,以及对当事人的深入了解而做调整。但是总体而言,有自知力就说明病情还不是那么严重,应该及早看医生。3 F0 }# l( ?! H* o$ r. F
, o, b$ a* P% v" i( h. E7 ]
其次,边缘状态(有躯体反应,如幻听、幻视等)下,负责任的心理医生,都会建议当事人先找精神科医师,先确定是否精神病,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更有经验。其次,如果可以服用合适的药物,会较快地改善症状,也有助于后期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疗。总之,问题(症状)严重时,先找精神科医生,然后再考虑心理医生,这也是比较安全的程序。
. C/ W6 y( K& R0 a- H+ }2 A( q1 j* S5 p: p. y6 Q) { g' ?
对精神类药物的疑虑,普通人只是看到或听说精神病院的精神分裂病人的悲惨形象,并归于服药所致。这有医师个人水平经验的原因,但也是与精神类药物、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的。每个患者个人素质不同,对同样精神类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精神科医师一般都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化的反应不断调整用药,从而会出现有些患者在初期反应强烈的现象。但是只要是合格的精神科医师,应当会很快调整到彼时彼刻合适的剂量。
+ ^ i- E- D- u: R2 O8 W- ]
: p" X, e9 I8 |, U, S不同的精神类药物,副作用也不同。新药副作用可能小一些,过去的药(国内的、便宜的药)初期副作用大一些,但是长期的效果是趋同的。总的来说,必要的药物治疗会加快康复。# b' m1 J; n% W& A/ \! M
4 x) O* a7 I; L; p. V+ z' h
但是另一方面,很多当事人(我不用患者)的状况,是和心理问题有关的,所以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并不好。现在公认的是必要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不是心理疏导这么简单,也是一门专业。
8 Q* @/ M$ F0 f4 r) s! _1 [, R6 Z
宗教信仰对人的精神生活的确有很大的支持作用,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其群体活动、仪式,有助于克服孤独感、无力感,并提供一种生命意义。但现代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也都是从人类早年的宗教活动中分化出来的,以填补宗教信仰的不足。对此不作过多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