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向你道歉,你哪里有攻击别人?这个词用得很不恰当
原帖由 Bear_031X 于 2007-11-10 21:49 发表 
* E( L: G/ _/ J) @2 o/ u/ {* f& E' R7 N& z+ O$ N$ `( ?
& r& d' W2 D' K4 b6 l
你真搞笑。佛法创造了这个世界?搞搞清楚,是先有了这个世界,后有的所谓佛法。 ( ~- P' O# P) R5 s ^6 W
! b% y6 r4 h+ W, L8 @9 W1 F( C! r
, A. q$ x8 F2 V( R7 U4 i8 L
, ]+ n8 z( ?$ k% l) |8 e
实在是敬佩你的锲而不舍的捍卫真理,捍卫科学,并勇敢地坚持不懈地向“没有逻辑,害苦中国,该进博物馆”的佛教发出呐喊,以唤醒我们这些没有头脑的人们。- K. y% O# v: g$ J
% u8 p7 |) g" ^- U
不禁使我仔细反思,佛教到底教给了我什麽? 是不是如你所说的,过时了毫无价值,所以,还是冒昧在此再做讨论:
( I1 s1 z0 v- t: |) J3 ?8 k
1 s6 l4 x) G1 J0 ?5 k这里先引用你自己的一句话,看看你是怎麽的逻辑思维,你说: “是先有了这个世界,后有的所谓佛法” 。 那麽,借此我是不是也可以这麽说: 先有了这个世界,后有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他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如果你认为相对论理论和这个宇宙世界的关系是分隔开,先后存在的话。那末,我们都会赞同你的这个精辟的关于世界和佛法的关系的说法。5 W0 f2 g7 {( x B1 a: I+ t
% D) Z# o8 w: H" D1 [不知你如何认为,佛教到底告诉了我们什麽? 就是“六道轮回” “三世因果”的道理吗? 这是释迦摩尼在印度创造出来的理论吗?
+ _1 |/ n' R' H* u7 s. ]# J% q5 o
在我所知,释迦摩尼佛当年在印度,既没想创造什麽宗教,也没想创造发明什麽。 他只不过和爱因斯坦一样,发现了一个宇宙创造和发展的自然定律,这个定律就是 “性空缘起,缘起性空” 。这个道理不容易理解,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信你我都发现不了这个相对论理论,就是摆到你面前你都无法理解了知其理论的内含之一二,但你为什麽不怀疑呢? 因为其他科学家说这是对的,所以,你赞同,即使你完全不知其所然。你是不是也很迷信,迷信科学,迷信科学家! 即使你完全不懂!. S a+ x/ E+ ~
: u% }- Y1 c5 Y. K
同样的“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这个规律,我们也是很难理解。姑且举个简单的例子作比喻说明: 这个道理就像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一个房子。房子一定是在一个空地,空间里才能够造出来,没有空间房子在哪里存在? 因为有了空间,才可能有房子或一棵树,一部车放在这个空间的位置上;或者用抽屉来比喻,因为抽屉是空的,所以才能够用来放东西;又如暖瓶,暖瓶的胆是空的,所以可以用来盛水或果汁,这姑且叫性空缘起,因为有这个空性才会随机的放进去东西。 反过来,有一个房子在,背后一定有一个空间相应的存在,我们看到房子的时候,如果想到还会有一个空间用于存放这个房子,即使这个房子最后倒塌消失掉,但这个空间是不变的,还在那里存在,这就叫缘起性空。 这就是心经里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的道理。 房子和它所在空间是一不是二,但又是不同,空间可以和房子结合为一,也可以和一个车子结合为一,这个道理又可以用“空中生妙有" 来进一步演绎,空性中可以生出很多东西,就像抽屉是空的,可以放衣服,也可以放书,这是这个抽屉的空性的妙用。# q- i; f; j- [
3 b" C1 S' V6 W( Z) x* l我想这是释迦如来菩提树下睹明星所悟到的最根本的自然定律,就像相对论一样,只是在那个时间空间让爱因斯坦和释迦如来发现了而已,在他们发现之前,这个定律就在宇宙间存在并起作用,以后也一样在起作用。并不因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改变,3000年前和现在,自然运作的规律是一样的。所以,佛法的道理,定律是没有过时一说的,除非你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过时了,不正确了,不起作用了。
: u8 D1 ~7 c& L- _+ `' b, Q: C8 [# A' R! Z
至于“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那是佛法大海水中很浅显的一部分,只是特别真对我们人道众生有用的定律而已,也不他发明的,而是和相对论一样是本有的自然规律。如果你让爱因斯坦把相对论证明出来,拿出东西放到你面前,你才会相信。那他老人家一定认输,说你对。 9 _4 a* t, @+ C9 G0 \) o' B
2 C* B8 _$ \' b. H0 `) |
但你说得对的一部分是,无论太阳的光芒,还是地球的存在乃至宇宙银河,所有自然的一切都将会在变化中消亡,佛法也不例外。任何事物都是成,住,坏,空的。这又是释迦佛所证悟到的另一个定律(不是他老人家闲着没事发明的哦):“ 这个世间是无常, 无我的”说起来,就又是很深的道理。
) b( z$ Y5 O8 G1 n$ i) o0 I5 @, \/ b7 k0 M, ?9 b% C
另外,关于佛教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从外边的人看你,是消极的,因为表面看你不想干涉,改变外界的事物。从你的内心看你自己,却是积极的。佛法是内学,是向内自己反观,改正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不是要改变外界,但通过改正自己,很自然外境就会有所变化。 这叫境随心转。 你自己的心不改变,那末你也改变不了外界,只能被外界牵着走,当然看起来还是消极的了!
* b- a$ C9 d- n; J2 Z5 V5 H3 G( g) o: s D$ M- }
如果认为时代在前进,这个新时代的人就该比古人聪明,有智慧。那末,我们都该比爱因斯坦有智慧了,这该多好!可惜的是这个时代,人们除了骄慢心超过古人,贪图贪婪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心比古人盛外,不知还有什麽可取之处!所创造的一切新鲜物件都是为了更大的满足人们的享受!也许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这些向古人学习的人已经太古老过时了!也该淘汰了!
8 r7 J4 `# j- i, ?& B
# i$ L' I* s' t& `& I9 Q3 H: K7 [* ?0 q* n;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