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不要弄脏别人的衣服
" \/ c$ e7 n# l' H0 M, _3 a, Q8 f, y
市里来了一位美国的教育学专家,学校辗转联络邀其过来做场演讲,我和同事开车去接.那天偏偏下起了大雨,这位叫怀特的专家倒也和蔼可亲,上了车不断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和我们开玩笑.
2 t' r' Z8 B# b# z' N
7 C% ?% v- @, K. g, `8 m 从市区到县里的一段路正在大修,恰好是中午下班的高峰时间,人流如织,泥水雨水自行车小汽车交织在一起,路面有积水,车轮飞过,躲闪不及的人多半会被溅得泥头土脸.尽管路面还不算太坑坑洼洼,在上这段路面前,我们还是小心地提醒怀特先生要坐好,他起先也没在意,依然谈笑风生.在我们不断按喇叭的声响里他警觉地看看窗外,才发现走的是这条路,他立刻一边摆手一边扯大嗓门儿叫"NO".同事赶忙刹车,英语老师颇有不快地说,怀特先生,请坚持一会,马上就到了,路面整修呢.他直摇头,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搞半天,我们终于明白,他是担心我们飞转的车轮把泥水溅到行人身上,而且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这段路上不得按喇叭催促行人和其他车辆;二是遇到小水坑要先让行人通过.同事问:Why?他只一个理由:因为我们坐得比他们舒服.
( e% F9 f$ e6 V+ y; \! n& R% u) Y3 b; I7 W+ l, Y% x/ Q
后来他在讲座上谈到尊重学生的问题,举了这个例子,他说,"尊重"就是你别弄脏人家的衣服,而不是弄脏了以后再去道歉和清洗.
2 s# k1 t: P5 v( s) y% a2 \0 n8 M' k5 w k9 ~, V$ Y
再次听到"不要弄脏别人衣服",是在德国回来的好友那里,他邀请我去乡下采风,晴好的天气,凉风习习,我正换运动衣旅游鞋,可他突然来电话说不能去了.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不能开车.我笑笑说,我也有驾照,我可以开呀.他说,不是车的问题,也不是人的问题,是风的问题。我很疑惑,告诉他没有龙卷风台风什么的呀.他急急的解释说,是他忽然看到天气预报说那条路很长一段是沙石路,车一经过尘土飞扬,遇到稍微大点的风,估计行人会更遭殃的,不能弄脏别人的衣服啊………
! I I( T. e& G& R( {4 t
1 t) D: o2 ^/ e* \' x8 X 我终于理解了8200万人口就有5000万辆汽车的汽车王国德国,居然路面秩序井然,因为他们不“善于”见缝插针,因为他们敬畏黄白线,因为他们关心着车外同一马路上陌生人的衣服和心情。一切就是我们说得太多做得太少的简单的两个字----“尊重”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