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摘自范学德《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
' G2 a* _. n+ j6 @) O+ z. k' }, P6 X% R
那生命中没打上基督印记的基督徒,怎能影响非基督徒使之愿意成为基督徒呢?
- g1 C! i( f7 B2 T6 S; z: ]8 J8 @. ^8 i; ^3 ~
有的学者指出,祁克果「并不傲然自命已是一基督徒,而其所努力奋斗的,乃求如何真实成为一基督徒。」(注1)在我接触基督徒的过程中,我最关切的问题就是:基督徒到底意味著什么?
! P7 ~) M; R, X
/ V$ I# e! a! K, r' A8 i. e 我问自己,基督徒意味著读圣经并祈祷吗?意味著自称信耶稣吗?意味著记住了许多教义吗?意味著礼拜天来到教堂,奉献金钱,并唱诗听讲道吗?意味著他们受洗,并劝人相信耶稣吗?我觉得似乎必须包含这些,但仅这些又似乎不足。基督徒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东西,能使世人一看就知道这人是基督徒呢?换言之,基督徒的独特标记到底在哪里?+ O2 Z( R% K, v( p
6 p8 M& J1 o0 s$ b. }
一九九一年秋到美国后不久,我就参加了教会的活动。最初,基督徒给我留下的印象又美好又清新。他们看起来热情、虔诚、有礼貌、有爱心、有信仰。这种新生活,一时间深深地吸引了我。但由于以前对宗教略有了解,知道信仰能给人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变化。所以,我见到的一切并没有使我顿时恍然大悟,马上决心成为基督徒。我还想再多看看、多想想,然后作抉择。! A* @; k' V9 J' h$ t
4 }; A4 X0 B- t( s, b4 n% Z7 f
随著观察的深入,我越来越怀疑,我最初所见到的一切不过是表面现象,是在教会这种特殊的公共场合所作的特殊应酬,是对世人表演的宗教游戏。(注2)这种宗教游戏看得越多,我对它就越不感兴趣,就越反感这些人向我宣讲的那些教条,就越确信他们是在那里自我麻醉、自我安慰,自我欣赏。! {, _1 x+ c% W- e+ [' l
0 ]3 s2 h1 Z0 C5 O" d | 我并不是认为他们不该宣扬他们的信仰,也不是嫌他们没把道理讲透,我只是不敢相信他们所讲的道理是他们真正相信的。理论和实践,信仰与生命,言与行在他们的生活中分离得如此之厉害,使我很难看出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注3)于是,听到他们自称自己已被耶稣拯救,我很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是自欺,因为那套宗教仪式已成了他们习惯了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没勇气抛弃它。3 L6 e" O, T) [" r% m
0 o: [! ~% e" Y* T Q m' \: ]3 o: v3 k
我反省自己,是我太刻薄、太偏激、太理想化了吧?我不否认这些。但与基督徒相识后,我的刻薄和偏激加深了,这也是事实。我只是想知道,这些基督徒真的认耶和华为天上的父吗?当他们说自己相信耶稣时,他们是相信一套原理,或美好的理想,或崇高的道德榜样,还是又真又活的主?他们真的遇见了他们所说的主了吗?若没有,他们何苦自欺?若遇见了,为什么很难发现耶稣在其生命中留下什么标记。) M) q; X* A( D
+ l$ a* x2 T# [$ y' b
那生命中没打上基督印记的基督徒,怎能影响非基督徒使之愿意成为基督徒呢?: u8 B) G" E, f3 K% T/ q
% s$ e* p7 s7 e R8 k9 y0 h+ Q
基督徒无力在我心中燃起火热的希望,我不怨他们;我只希望,他们不要打著耶稣的旗号,让我失去对耶稣的希望!
) x2 b/ N# J, \7 V1 R2 u) g' N3 Z8 Y& ]! Y# @; a/ S
读圣经时,使我最震惊的就是保罗的一段话,他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加二20)「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一20~21)这段话使我明白了基督徒到底意味著什么:即基督徒活著就是基督。基督是他们的主,他们是基督的儿女;基督使他们新生,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像基督。他们透过他们的新生命而彰显耶稣的名,使之得到荣耀。(注4)
2 \1 u# N5 P; a4 o. y X- h. j, H; d0 B
从理性上,我认为我的推论是正确的。但从我的经验出发,我又觉得保罗的话是无法实现的理想,或是只适于他一个人。连许多基督徒也这样认为。
! {3 w& q& s! u$ |& j* ~! _0 h6 o5 r- ]6 d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在许多基督徒的生命中,我很难发现基督在里面活著。与这些基督徒接触的时间长了,就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最初想像的那么纯洁、那么高尚、那么有爱心,他们的生命与世人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区别。尽管他们在口头上承认,一个人不能同时事奉上帝与金钱。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追求和世人一样,以「福、禄、寿」(即幸福、金钱和长寿)或「美国梦」为奋斗目标。区别只在于:我得到这些时,会说这是我奋斗得来的;而他们则说那是上帝赐给他们的。 F; S( |' l$ e" T5 U+ H
; S5 q0 F: v& }) g* U/ l2 {- c0 a& N 对此,有的基督徒解释说:基督徒也要食人间烟火啊,这当然不错。但我不明白,当他们房子唯恐不大,车子唯恐不新,薪水惟恐不高时,他们心中的主是耶稣吗?那个他们想像中的基督能在其生命中作什么主!" Y, [3 O1 _/ D& C0 \9 {- ]" z3 ~0 t
+ p7 _: H- ]7 @ 我最鄙视的就是这种信仰上的虚伪与廉价!打著耶稣的旗号,理直气壮地追求世俗世界的价值目标,居然还自我感觉良好。. N( i7 Q2 E c/ j# f# C3 x/ U
3 L0 o/ G6 N2 M 其实,尽管我不信耶稣,但在心灵深处,我还是为基督徒留下了一个崇高的位置,我坚信:一个真正信上帝的人,一定是善良无私的人,心地纯洁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我之所以对基督徒期望这么高,这与我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大陆生活了三十多年,好听的口号、理想,我早听够了。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对人一套,对己又一套,这样的人和事我看到的也太多了,早就看够了!心灵中的高尚情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蹂躏,对圣洁生命的向往,在我心中早已所剩无几了,我已不太容易信什么了,我的失望已太多,我不愿再失望!
9 D% C% V% R( ^# h' v; L
/ Y6 ^% }0 X2 K" M6 L: s0 x 我并不愿强人所难,基督徒无力在我心中燃起火热的希望,我不怨他们;我只希望,他们不要打著耶稣的旗号,让我失去对耶稣的希望!那是人最后的一线希望,对道路、真理、生命的希望,若失去这希望,留给人的,只有永恒的绝望。
. k+ ^# ]3 @/ u$ J: ]3 W8 L6 K' W- p
$ R0 ^8 ~# b" D, f0 G 基督徒啊,如果你不爱我,你可以随便向我传什么宗教,但不要传福音,不要对我说上帝是爱。
+ m9 w- x+ f$ C) c! O# h; m$ S; I% l# W* q- `. e, ?
在与基督徒的交往中,我渴望他们能理解,他们关心我去教会,参加家庭聚会,讨论基督教教义,这对我虽有必要,但远远不够。我不愿意他们只是关心我信教,而不是我这个活生生的个人,这个有七情六欲,在生活的痛苦中挣扎的凡夫俗子。我常想对他们直言:当我饥饿时,你不能只告诉我若信上帝一切都会有的,但却不与我分享你餐桌上的面包;当我乾渴时,你不能只告诉我耶稣是生命的活泉,却不肯花点时间听我倾诉心头的苦闷。你也不必例行公事地匆匆地为我祷告几句又匆匆离开。这祈祷太虚伪,我不信上帝会聆听。
5 i {$ v8 U# P) r- f, G! A9 H9 ?
8 n( @$ H) Y5 J 也许我太敏感了,我正是在教会中感受到了人间最可怕的冷漠,心的冷漠;而这冷漠的心,竟与信心十足地相信自己已被拯救了交织在一起,竟紧紧地裹在神圣的话语和可爱的微笑之下!在教堂中,基督徒微笑地对我说你好,还握我的手。这热情几乎使我心中的三尺寒冰开始溶化,我有时真有点冲动,想和他们说说心里话。但是,他们已完成了聚会结束前例行的问候。他们很忙,走了。我木然了。7 K. W( R7 E3 l. J! ]) ~+ ~
7 b; X" K$ T* K" v0 {
经验告诉我,如果我耐心等待,下次聚会中,我还会享受到这几分钟的例行关怀。不过,在两个周末之间,我必须忍受被遗忘的宿命。基督徒在理论上不会否认,拯救我的灵魂,这任务十万火急。但他们是不是真的把这当作一回事,我就不知道了。所以,他们的微笑和问候,使我觉得好像是店员欢迎我到超级市场购物一样。
- M9 ^; M* g! t( T- B1 S( r _6 ~ ]9 g; P+ Z" b0 ^
尽管我在教堂和家庭聚会中与基督徒争得很激烈,但我并不像我外表装的那样坚强、固执、豁达。我心里渴望基督徒的理解、关怀和真诚的爱,但我嘴上不愿意直接说出来。那种超俗的关系,我盼望它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但不会乞求它。我不愿意仅仅在某个星期六、星期天成为基督徒关心的对象。更不愿意我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宗教感,使他们觉得自己关心人了,为上帝作工了!, L* R' R/ H% {- T) M
3 e& x% o7 }! d. Z7 O/ z
和来自大陆的许多中国人一样,我也受过太多的欺骗、太多的伤害。只有来自天上的至诚,才能战胜那欺骗;只有超出人间爱的圣爱,才能医治那创伤。我渴望在教会触摸到一颗爱心,这爱心能证明:人世间有真诚存在!5 c' D: V) |7 `+ z
: N5 M' Z. `+ b. l& Z+ ]* F 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当我感受到向我传福音的基督徒,并没有真诚的爱心时,尽管我出于礼貌在嘴上没有说,但却在心中说:基督徒啊,若你在心中没有与上帝相遇,不要对我讲什么上帝,因你根本不知他是谁。若你没有被基督改变,不愿遵耶稣的命令而行,不要劝我信耶稣,我不想变得像你一样伪善。基督徒啊,如果你不爱我,你可以随便向我传什么宗教,但不要传福音,不要对我说上帝是爱,不要赞美耶稣来到人间「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二十28)不要宣讲上帝如此爱世人,以致为了世人得救,竟让他的独生子耶稣死在十字架上。 [$ X2 @! v2 q$ r6 J
7 e/ z/ E0 _% d5 K2 }1 M. e
我不是说这些信息不好,只是当它出自不真心信神、爱神的人的口中,只能造成人们对基督教的反感。
, z5 t8 p# r% c# j, [2 Y1 T
. t4 P2 A. b& a( n 一个媚众媚世的讲道,怎能传导神的声音?而当传道人在媚俗时,他怎会相信神也在听著他的讲演!2 |" \0 c( L* |# q. r" n
' M' A' H+ H& E! e3 o
有时,我非常好奇地想知道,当基督徒讲道、祈祷、传福音时,他们真的感受到那是耶稣通过他们的口而向我作工吗?他们真能感受上帝在看著他们吗?(注5)
/ p; x6 e& V: y4 f1 x4 K: h- W' k* y& h5 A6 F
坦白地讲,我常常怀疑这一点。在我参加的一个布道会上,一位著名的传道人在结束他的布道前,竟当众三次咒骂他的叔叔像疯狗,只因他叔叔恶劣地拒绝接受福音。我听后大吃一惊,一个传道人怎能这样咒骂他的长辈!他连自己的亲叔叔都不肯饶恕,还能爱他的仇敌吗?于是,我不仅拒绝接受他讲的那些很好的道理,而且,连受他讲演的感动当场信耶稣的人也嗤之以鼻。( F% x- B9 V5 k9 M( P, M
/ f* W; N. l3 i
时至今日,我已原谅了那位传道人。我真愿相信那是他偶尔失言,并听到他为此已向上帝忏悔。我只想祈求耶稣饶恕我,因我把他的失言当作拒绝基督的藉口,并以此攻击基督教。我希望自己在传福音时,切记「感谢和咒诅都是从同一张嘴巴出来,」(雅三10)戒之又戒,慎之又慎。因为,不仅「人」在听著,「神」也在听著!
" [. U5 r! m4 N7 o: k
3 B: `; |' E& a 几年来,我听了一些牧师的讲道,尽管我不信上帝,但还是通过听某些讲道,使心灵得到净化。我虽然嘴上不承认自己灵性贫乏,但心里时而也渴望,渴望惊天动地的上苍之声,把我从沉睡中轰醒。
# d! j' u5 |$ \3 J2 D* r& ~: j6 q7 ~3 G1 B. g- X
但听某些讲道,我的心情从不紧张、不沉重,也不平安。他们的讲道有逻辑性、知识性、趣味性,旁证博引,论古道今,大量的宗教术语,与感情丰富的祷告交错为用,常常引起哄堂大笑。但我总是感到他们的讲道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在进行宗教表演。他们利用他们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学知识,调动控制听众的情感。除去那些宗教术语,他们的讲演放到心理医生那里也不错。因此,他们虽讲解上帝的话语,但我听不到上帝的声音;他们讲解神的属性,但我感受不到神就在这教堂里;他们讲罪人必须悔改,但我感觉不到耶稣对罪恶的诅咒。总之,我从这讲道中感受不到力量。那不是来自人的,但却能震撼人心的神奇力量。为什么我感受不到力量呢?难道仅仅是由于我的心太刚硬了吗?但是,它即便坚硬如铁,也经不住来自上天的轻轻一击啊!那源自上帝的、能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哪呢?" h# l; r0 x$ O' B% _& [; j
2 Q7 y( k' b! |6 @, F
我认为,这些讲道的最大毛病是媚俗。(注6)一个媚众媚世的讲道,怎能传导神的声音?而当传道人在媚俗时,他怎会相信神也在听著他的讲演。
0 M1 u9 R9 J, E( c! ?
2 i# T0 S7 I4 }* B) V 于是,他们利用丰富的宗教知识,拐弯抹角不动声色地讨好听众,与这世界调情。他们讲福音是报喜的捷报,但却鲜提它是报忧的判决书;他们大讲上帝是爱,却似乎忘了上帝是公义的、圣洁的、忌邪的;他们高呼天国近了之后,轻轻地提一下人当悔改;讲述天堂时,他们绘声绘色,提到地狱时,他们轻描淡写;相信主所带来的好处、福气,他们罗列了一大堆,跟随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稍微点明一下,唯恐把听众吓跑;他们讲因信称义,但不疾呼罪人不能进神的国;他们慷慨地宣布,信耶稣就能得救,但却忘记了宣告,天国之门是窄的,信仰必然带来生命的改变。
( Q8 A P, z* Q* @- U' z, x* t
) m% d* _* o4 T7 J, i0 [9 E 圣经的锋芒被他们磨得平平的!他们原则性地宣讲人是罪人,却不敢严厉地指责罪人就在本教会,不敢抨击这些基督徒不圣洁的生活,不敢宣布上帝对罪恶的诅咒。在我看来,他们并不在乎得罪看不见的上帝,却不敢得罪眼前的基督徒。0 Z3 a' b& ~4 S
8 N; H$ b) P# y- L
与听这种讲道相反,读福音书、读先知书,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些话语中所包含的紧张与力量。那直刺人心的锋芒,使我感到它指的就是我,而我是罪人。我不得不承认,若上帝存在,他必是忌邪的,与罪势不两立。他仇恨罪恶,但挚爱罪人,以无限的慈爱呼唤罪人悔改,「背道的以色列啊!回来啊!我必不怒目看你们,因为我是慈爱的,我必不永远存怒。这是耶和华说的。只要承认你的罪孽……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耶三12~14)听这泣血的呼唤,我怎能不为之动情。我的心,怎能不沉重!
0 O4 Z" j1 L, c, g0 D1 D6 H3 p. L4 F. c8 W- `3 Y6 D" U
夜深人静时,我问自己:真能有那一天吗,我正视并仇恨我的罪孽,伏在上帝面前说:「主啊,我就是那背道的儿女!」
( H8 _/ }' t% Q; k2 v3 Y
+ l4 U/ h3 [ [8 O: K 若基督徒总是像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不要对我夸口你信靠的是上帝,并且,他有大能。2 t0 s) z# z! Y# _( b
# W4 Y+ h: d- i6 {6 @% G 我之所以不愿作基督徒,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看到了某些基督徒,他们明知自己的软弱却不求坚强,或是不悔不改,或是悔而不改。有位父亲是牧师的美国基督徒,未婚,自认从小就信上帝。他在和我探讨信仰中,竟不认为他的婚前性关系有罪,还说上帝会原谅他的软弱,因他是年轻人,需要性。) ^) D6 [; C+ g$ w& {9 K2 R+ B
- n: a1 D0 T b; |
不只是这小伙子一个人这么辩解,好几次当基督徒谈到自己的过错、弱点时,他们总是说:我们也是人哪!我们也软弱啊。我不懂,他们这样说是赞美自己,还是根本就对自己的软弱无所谓,还是为自己不圣洁的生活辩护。
7 k( o4 J2 c) N8 c/ V3 c5 r6 b
" [. T+ _0 k# t: P2 O 我从没希望看到基督徒都是圣人。但我不理解的是:第一,那些基督徒那么轻松地谈论自己的软弱,似乎并不为之痛心。第二,他们的软弱大都不是由于无知,而是明知故犯,明知许多事是上帝禁止作的,即使在世人的标准来看,也是邪恶的、错误的,但他们照作不误。第三,他们轻松地讲过自己的软弱后,照旧还是软弱。这些基督徒的生活与他人毫无分别,甚至连高尚的非基督徒也不如!与其犯罪,毋宁死!这与罪绝不妥协的见证,难道只有几个圣徒能作吗?(注7)( y! p, f& b) @5 k n5 g
) n! D/ J7 E9 n; ~! J4 T8 a
我不明白:这些基督徒凭什么自信上帝会原谅他们?就因他们是基督徒,软弱就成了他们的特权?而我不信上帝,软弱就该死?基督徒所说的上帝公平吗?他怎能责备其儿女不严于责备他人呢?这些基督徒是自欺,还是欺人、欺神?, T3 `6 Z+ S E1 ?$ u5 i5 L
- W# q+ D" o, E1 Q3 }, m
令我震惊的是,某些基督徒竟模仿保罗的口气说,有谁软弱,我们不软弱呢?我们喜欢夸我们的软弱,这真太可笑了。保罗夸口自己的软弱,是赞美上帝的大能和恩典:即若离开了上帝,他就没有能力和力量作任何事情。他知道他无能,但依靠耶稣凡事皆能;他缺乏力量,所以上帝把力量赐给他。因耶稣对他说过,「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因此,保罗才「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十二9、10)
+ B8 W+ [0 V9 f; m+ N1 d, ]- B' E$ e6 n& z6 k7 { ]( G* n5 E
初读保罗的话时,我感到完全不可思议!软弱竟与刚强结伴而行?但反覆思想,却认为合情合理。保罗绝对信靠依赖基督,他能不坚强吗?基督赐给基督徒的「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后一7)「你们要靠著主,依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弗六10)这难道不是基督徒生活的希望所在吗?若基督徒总是像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不要对我夸口你信靠的是上帝,并且,他有大能!基督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不可能是软弱的,如此,基督是主;基督徒在基督里面,不可能是不软弱的,如此,基督徒才会顺服。
8 s$ k- z$ q+ z3 Q; } l% H z! y& j# Z, |( b/ ~7 [
渐渐地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劣:我高兴基督徒软弱,我从这里找到了为自己的软弱辩护的理由。我强辩说,你们信神也变不成一个新人,我们彼此是半斤对八两,就这么软弱下去吧。圣洁的生活是高尚,但我过不了,你基督徒也过不了。我更认为,人就是那么回事,信不信上帝,生命都没两样。0 f9 }6 n1 Z5 f! b1 ?) x$ `
4 D% I/ C) u; A6 t( ^1 T
真希望基督徒能明白,不必怕我看你,要怕你不看基督,要怕我在你的生命中看不到基督。
+ L) H+ k$ V/ s/ _4 ]1 g- t$ t
9 K( F3 F1 O x7 C; c1 T. ^ 看到那么多软弱的基督徒,我不仅对他们的信仰打了问号,更对这个信仰本身产生了怀疑。为了解除我的疑问,有的基督徒告诉我,要看基督,不要看基督徒。这个忠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圣经记载的耶稣上。但我还是摆脱不了一些疑问:上帝是个灵,从没有人见过上帝,我怎么能看见他?耶稣若是又真又活并赐人新生命的神,他必能活到今天,活在基督徒心中,是他们生命的主人。若基督没有活在基督徒的生命,我怎能看见基督活到至今呢?
0 E1 J' {/ C6 a, b c
1 q6 V0 Q3 B5 K/ D 再说,基督徒既然向我传福音,我能不看他们吗?基督呼召人们成为他的门徒,不正是要让世人看到生命的光,看到新生命的榜样吗?(注8)保罗说:「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四9)基督命令基督徒必须让世人「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四14~16)真希望基督徒能明白,不必怕我看你,要怕你不看基督,要怕我在你的生命中看不到基督。不要叫人们看见你的坏行为,就将脏水泼到基督信仰上。
) \; ]4 o% y [2 l- H+ @$ M* E$ n9 b# ?9 v/ ]* t" }
其实,当观察基督徒时,我并不在乎他们位高权重,但想看他们身居高位能否谦卑地服事普通人;我虽偶尔会嫉妒他们钱多,但更想看他们身为富人能否过简朴生活并慷慨地周济穷人;我会敬佩他们学问高深,但更想看他们是否德性高洁,敬畏上帝。说到底,我要看基督徒的生命是否有基督同在,并发出了基督的光,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些圣灵的果子,是结在基督徒的嘴上,还是洋溢在他们的生命中?7 c4 N* r6 r) g
* H& F0 {2 g( Y, M, x Y 我要通过基督徒看基督。我要通过观察基督徒是否活出了基督的生命,看基督的生命是否可以被人活出来。当我看见基督徒并没有基督的生命时,我连基督也不想看了。我更加确信,基督的生命是好,但却不是人可以活出来的。那些教会名册上的基督徒大概没有想到,在世人面前,他们竟扮演了一个刽子手的角色!他们杀死了耶稣,杀死了人们对耶稣基督的盼望。
$ c7 x: L' a5 d# p" i5 j
% ]" I$ ~ u# }. D 有的基督徒埋怨,世人衡量基督徒的标准太苛刻了。这难道是坏事吗?人们毕竟没用狱中罪犯的标准衡量基督徒,而是使用圣经中的标准。基督徒若不愿意世人使用圣经的标准衡量他们,应该去责备提出这标准的上帝,而不是运用这标准的非基督徒。尽管他们和我一样,常常是出于不良动机而运用这标准,进一步说,我也不愿听基督徒对我讲圣经是神的话,若不用圣经衡量你我,我们彼此也许都会舒服点。
# I. |; g7 W0 a+ A* ]' j- g- I
. E$ Q$ K" W+ M @ 我想告诉基督徒一句心里话:其实世人看不看你们,你们不必过于在意!这毕竟是人在看你们。但你们若相信上帝是又活又真的,你们能不相信他在看你们吗?你们感到了他的目光吗?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心颤抖吗?基督徒应欢迎世人看你,应抓住这宝贵机会,让人们透过你的生命看到基督。6 S& A! N/ @. a0 d/ v- k
3 Y; |2 {# Z5 a5 I
他们确实得到了他们所祈求的东西,但我真不知道,这是上帝给他们的,还是扮成天使的魔鬼给他们的!
6 H2 l. Z) W: G2 i5 D- b3 K( N1 H& s2 f( S$ t, F) W
真高兴,在教会的聚会中,我听到了一些美好的见证,它们使我感受到了爱、无私和崇高。这样的见证,使我心服口服。但我听到的另一些见证,却使我困惑了。这些见证大多是当基督徒有了物质需要之后,就向「上帝」祷告,即使满足他们的需要必然要伤害他人的利益,他们也照样祈祷不误。奇怪的是「有求必应」,「上帝」竟充充实实地赐给他们了。我相信,他们确实为此祷告了。也相信,他们确实得到了他们所祈求的东西,但我真不知道,这是上帝给他们的,还是扮成天使的魔鬼给他们的!到底什么是奉耶稣的名祈求?什么是打著耶稣的旗号妄求?我不明白。
* Q. y: i% l" o& a7 Q* [
2 W( |; f6 I8 I0 z% M 为什么尽管他们的祷告总是围绕著「我」打转转,上帝却总满足他们?是上帝对祷告不加任何限制条件,有求必应?还是上帝成了他们实现一己之欲望的工具,被自私的人所利用,还是上帝对信他的人偏心,尽量给他们带来好处、利益。圣经中那圣洁的上帝,怎能如此这般地同这些自私自利、野心勃勃、色胆包天的小人同流合污呢?6 B* b& c4 h' J) S' Z; e! ~6 w
& c: d: i4 ?( }$ V
我的利益,我的好处,我的需求,我!我!这祈求和这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怎那么合拍?和人心中那最自私的欲望,怎那么吻合?它能荣耀耶稣吗?1 ^$ o+ g5 v' l" a' o8 }
* e( Z. e! f% K( O7 @# u$ j. W) [
一些其他宗教的信徒,不是也持守这有求必应的信条吗?他们不是也发现他们信的神给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吗?这种「有求必应」的祷告,彼此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这些灵验了的祈祷,能说明什么!一些人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也是围绕「我」而追求并有所得,他们认为他们靠的是个人奋斗,运气好。相比之下,某些基督徒就聪明多了,他们把自己的真实动机,用高尚的宗教词汇掩藏起来,在最崇高的名义下,追求最自私的东西。5 {& M% p1 z. a* u7 R& x7 ]
1 D0 C) L6 V0 r3 Y
当有的朋友与我讨论这类见证的真实性时,我往往认为不屑一顾。我说,如果基督徒连这点牺牲精神都没有,耶稣真是白白地为他们死在十字架上了。如果祷告就是不断地向上帝索取,即便会伤害他人,照样索取不误,那我情愿不祈祷,从而不去伤害他人。我不是认为基督徒不该为自己的事向上帝祈祷,我只是觉得基督徒不该像支使仆人那样地命令上帝,我要看到在基督徒的祈祷生活中,基督怎样使他们分别为圣了。! w3 y7 m; t% Y7 t
- `8 R" Z$ f' [& t9 q% f: ?; M* q5 D
有时朋友问我,他们的祷告怎那么灵!我说,未必。那些失败了的祷告,他们不说就是了。在与基督徒的交往中,我非常希望他们能超俗,别像世人一样,用隐私权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多一点不是来自人的遮掩,而是来自神的坦诚。就拿祷告来说吧,他们不必害怕把那些失败了的祈祷告诉我们,这样的祷告不会太少。这样见证的效果未必不好。它至少可以使我深思,上帝不答应什么样的祷告,或什么是妄求。这样的见证并不会否证上帝的大能,它只能证明我们是罪人,即使在祈祷中,我们也是罪人:我们常常只为自己求,只求得到自己的好处。
6 {, F( @2 X/ l$ F* f: I( l( \+ j. B9 _1 E" F' P" {6 T) x
当我读过戴德生、王明道、倪柝声等圣徒的传记后,我完全相信是上帝听见并应允了他们的祷告。从他们的祷告中,我看见他们是为了荣耀神而求,为了爱神爱世人而求,为了得到圣洁的生命而求。他们求神的国、神的义。他们奉耶稣的名而求。在他们用圣洁的生命所作的见证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光,在这耀眼的真光下,我看见我的生命很可怜,很无聊。拒绝向上帝祈祷,这就是我是罪人的铁证。
9 i/ K0 L( T6 e# E5 z: C! H9 C/ R; ]$ {
人若不结束以自我为中心的旧生命,他不会在十字架上与耶稣同死。人若不死在十字架,他不可能经历十字架上的基督与他同在。
: q$ Z. [6 M* |& ~2 Y; t- [: X7 L. ~4 [
我个性的一大缺点就是有时太偏激了。但目睹基督徒像推销商一样推销上帝,虽然我尽力克制自己但还是难以心平气和。他们说,只要你口里承认(耶稣为主),心里相信(基督从死 复活),就能得救,升天堂。他们把接受耶稣赐给的救恩,换成了接受一些教义,好像只要人承认那些教义,就成为神的儿女了。这种说教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我不信,相信耶稣就像买人寿保险一样,买了,就有了进天堂的门票。今生的好处占全了,来世的便宜也少不了。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好事!
& l, f' w7 d5 b1 T) \7 v
0 M/ m% ^! m2 t3 \, P& H% E4 O! k% p' e 我相信常识:便宜没好货。信仰是入死出生的大事,它是生命方向的根本转变,这决不可能是点头表示相信几条教义的事!若心里相信基督从死 复活,但心中却没有圣灵的感动,没有作一个新造的人的渴望,不在生活中把基督赐给的新生命渐渐地展现出来,那么,口称信主,不过是自欺。 [5 [( \5 J7 G, ]8 s: `+ |3 t
% G: \+ d! Q5 e4 X
耶稣宣称他是赐人新生命的主,人不可能接受耶稣为主,却拒绝接受他赐给的新生命;人若不弃绝旧生命,不可能接受耶稣赐给的新生命;人若遵循这世界的原则(福、禄、寿)而生活,不可能弃绝他的旧生命。人若不进入耶稣的生命并进而得到他的生命,耶稣宣告的十字架上的真理与他有什么关系!+ w5 o- a$ n0 F( w, i9 @
5 w% z$ e5 W. u* ]- C m
阅读圣经使我体会到:耶稣赐给基督徒的新生活,是十字架下的生活。人若不首先对耶稣顺服,他不会看见十字架;人若不结束以自我为中心的旧生命,他不会在十字架上与耶稣同死;人若不死在十字架,他不可能经历十字架上的基督与他同在。人唯有舍己,才能背得动十字架!人唯有背起十字架,才能看见十字架上的主,才能知道他跟从的是耶稣。
7 L$ P& O# ?* t: f/ t* x; z* ^0 e
我对自己说,信上帝若只是相信一些教条,或一些道德律令,或一个理想,我统统都不信。世上的教条和道德律令都已太多了,谁还愿再被新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古往今来,有多少理想都变成了幻想、空想、狂想,何必再增加自己的失望。3 D6 J( J8 U3 S. q
{7 K4 A6 B. @2 e8 D
若是我信,我只信一个又真又活的神,一个把我的旧生命击毁的主,一个使我心意更新的圣灵,一个我可以绝对信赖,永远与我同在的上帝。
# r- V- c8 O% X* p7 P$ H- o& c3 R/ Y9 Q4 A
基督徒如果用耶稣的慈爱,关心、理解世人灵魂中的苦恼和挣扎,用爱服事他们,什么铁石心肠能不为之融化呢?: j5 ]/ B5 t1 a
1 b O6 @" Y5 N0 p. L$ m9 F 我在与基督徒探讨信仰的过程中,往往过于苛刻,对他们在口头上表白自己信仰如何纯正,信心如何坚强不大感兴趣。这不是因为我不尊重他们,而是因我只能看见他们的行为,看不见他们的内心。何况,他们也无法把他们的信心、爱心掏给我看。(注9)9 h5 R7 _, c& r& l7 x# k! @
7 T2 d* h$ `5 V/ m* S0 ]: d% M
我心想,若你们真想让我有一天也能信耶稣,你们最好把你们的信心和爱心表现出来让我看!让我透过你们的生命看到你们的信仰是生命之道。让我看到你们的新生命时,不得不相信你的信心和爱心来自神。不错,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未必有自耶稣而来的对上帝的信心;但是,如果基督徒不能以自己的美好生命为耶稣作见证,怎么能让我相信你心中有天国?1 D6 e& k* Q3 J* `. i. Z
' j8 X! m+ M2 d
我觉得林语堂对中国人的观察大体是对的,「在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人因教义而信基督教,中国人信教,都是因为和一个基督徒人格有过亲密的接触,而那个基督徒是遵守基督『彼此相爱』的教训的」。(注10)- i4 @" u8 w. e7 u7 B8 Z
5 K3 g' K, A7 `# e- Z) G$ G2 A' W1 m1 h
在教会以及家庭聚会中,我多次和基督徒争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争得面红耳赤。但我从来没觉得他们能说服我,反为自己舌战群儒自鸣得意。但我从没和一位名叫林道真的姐妹辩论过。我自信她绝对不是我辩论的对手,她甚至连普通话也讲不好。但我没有勇气和她争论。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的慈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诚挚无伪的。那是来自天上的爱,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生命之光。我在她的生命中看到了耶稣基督,在她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格的缺陷。她用那无言的爱,一再击中了我那颗顽梗骄傲的心。她那种圣徒般的性格,吸引了我,迫使我反省,她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我没有她那柔和谦卑的生命呢?
/ }; `& m2 z- q, O& b4 R
M6 ]: [' d3 G! g9 K' m! a 我相信爱是来自天上的语言,她无声,却胜过一切有声。只有在爱中,心与心才能相印,人与人才能理解。我在道真家的多次聚会中,一次次和基督徒激烈争论,对她的先生也口下不留情。我妻子很不安,向道真道歉。她却高兴地告诉我妻子说,她很高兴。她看到我是在认真地追求信仰。她相信主会带我的。这些话是在我相信了主后,我妻子才告诉我的。
2 C) D, r$ ^) O+ Q2 K2 ]* c2 ~: R8 ]# w
我能说什么呢?主啊,我感谢你!是你使她能理解我,等待我。许多人只听到了我对基督教的激烈批评,她却用爱主的心直觉到了我的心,那颗焦虑、痛苦、倔强的心:寻找基督,但不知基督在何方;渴望信主,但不愿不死心塌地的跟从他。由此我想,基督徒如果用耶稣的慈爱,关心、理解世人灵魂中的苦恼和挣扎,用爱来服事他们,什么铁石心肠能不为之融化呢?
+ n8 I% S# D- W# k- a% u4 x% F$ y+ h# a7 Z+ ?8 `/ i5 e- G Z: y
我还非常幸运地与一个执著地相信耶稣的白人青年伯悦德(Brad)成为挚友。二十七岁未婚的他,在性关系的严肃态度,使我相信他对耶稣的信仰是认真的,我愿意跟他探讨信仰问题。两年来,我们常常交换彼此的看法,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两年后。当得知我信耶稣时,他哭了。一个年轻人为我信耶稣哭了。这世界上,第一次有一个白人为我而哭,他是基督徒!主啊,他的泪水是感谢你的泪水!他感谢你听见了他的祷告。他为此祷告了近两年,他只向 表达他的心声。在我们真正成为弟兄之前,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他一直在为我祈祷。我们彼此非亲、非故,亦非同种、同文。但他爱耶稣,所以他在我心灵饥渴时,给我水喝,这水自天上来!
7 M4 q# ?- g9 x$ u' y2 [& j
n$ j. m' I$ o 主啊,三年多的苦苦寻找,在那个深夜,我终于听见了你对我的呼召,「你要跟从我,作我的门徒」。我从心里对你说:主啊,我跟从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