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1|回复: 6

[加国新闻] 北美时报:归或不归,让人痛苦的抉择

[复制链接]
鲜花(19) 鸡蛋(2)
发表于 2009-8-2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夕 子$ B: i2 ?) b( I8 H/ @
打开多伦多华人网站的二手交易版块,映入眼帘的字眼就是"回流急售"、"举家回流"、"毕业回国"……眼下西方世界正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的袭击,"回流"成了从去年到现在的热门词汇。
; b# C! U: p' a! a) K
# i: d' ^& F& O2 {在这个夏天,夕子身边的一些朋友,有大学刚刚毕业的、也有三年"移民监"坐满拿到国籍的、还有移民申请终于批下来的;大家凑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下一步,究竟是海归还是海不归?尤其是在这个经济不甚景气的年份,回国就业的吸引力陡然增加不少。# R( e4 `% p8 T3 ?
8 Q5 Z/ f( Y* k
可以说,在几年之前,这个问题没多大探讨的空间;留下或者离开,视乎个人情况所定,简单商量一下基本就会作出决定。可是近几年,有关海归回国的负面新闻比比皆是,让人担心是不是我们在国外生活太久变得太"单纯",这肥嘟嘟的待宰羔羊回去,不定会被杀得多么片甲不留。而且出国深造的学子数量增长惊人,随便甩出来就是一个MBA或者什么专业的MASTER,以往镶金边的学历也不再吃香,海归变海带,海带变海参;郁郁不得志,完全失去了回国的意义。' D$ V" @' W7 d0 s+ D/ Y
- p# |3 F5 D$ h+ y% E, P& h
如果不回国呢,又担心在这个洋人的天下里,无法出类拔萃,崭露头角;与其碌碌无为地做一个小雇员,还不如回去以后大展拳脚,闯出一番天地来。而且周围的风言风语太多,常见观点有两种:一是庸俗爱国论,常见爱国主义报纸类,说某某放弃导师的恳切挽留,对百万年薪毫不动心,毅然回国;另一种是庸俗的攀比,常见于邻里,见到邻居家的孩子学成回国,便开始传播:瞧那孩子多没出息,别的留学生都在海外发大财,他却灰溜溜回国。 + v. _* T3 c& m* o6 j7 |/ `
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人是因为爱国或混不下去才回国,但就我视野所及,非常罕见。在没有战争的正常年代,多数生活在外的人都是经济动物,他们考虑是否回国的因素以个人前途为主,具体来说就是经济收入。回不回国跟爱不爱国没有任何关联。
7 X/ _2 k8 m" e
6 Y9 n) U% F) c& ]/ M7 g我愿意留下
7 X- A7 ]/ E9 j7 _& t- `--女性的海不归比例最大   R* s0 |: t9 y, [" u' R  r5 m
临来加拿大之前在一个久居北美的朋友家小聚,就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在北美,女性的生存和适应能力要高于男性。在调查中有这样的发现,中国留学生的性别比例失调,男多女少,一些留学生的联谊活动中,经常出现几个男生狂追一个女生的滑稽景象。由于女性适应新语言、新文化、新环境的能力普遍高于男性,她们在求职和择偶上往往有更广阔的空间。再加上西方有尊重女性的传统,这使得女留学生的海外经历普遍优越于男生。) D4 V$ H4 e3 C6 _
! ?3 ]) G; t3 c* \) t9 r, H
在回流的态度和意见上,一般来说,男主人想回去,女主人则想留下。 ) t, }* g& r3 N5 A4 s' d$ c2 L0 `
在一家两个人都有稳定工作的前提下,若干年后,两个人在事业上都想有所突破。可是就职于本地的洋人公司,也难免遭遇一些办公室政治,尤其是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第一代移民。除此之外,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也会有一些困难产生。午餐时间,大家一起就餐,会讨论一些生活文化的话题。一群男同事针对昨晚的冰球比赛聊得热火朝天;而在一旁的女同事则对昨晚的电视选秀节目大谈特谈。如果你的上司或同事在工作中借用这些大众文化的素材,那么,即便你的英语不带一丝外国口音,你沟通起来依然会隔靴搔痒,更别说管理别人了。如果对于下班后电视定在36频道、电脑打开主页是中文网络电视的一些人来说,最轻松的午餐时间,反而是最难熬的尴尬时间。对于女性来说,总能找到一些私密的共同话题来聊;可是对于男性来说,因为天性使然,不太会这样扎堆,"橄榄球"碰上"乒乓球",往往会不欢而散。   W9 \$ ]1 P  I6 }& |! |
女性会有"小女人心理",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幸福的家庭。但是对男人来说,所谓的幸福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有一些无形的指标,比如是否受到尊重。不少海外华人为了在北美生存,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和爱好,转向工科等实用性专业,待事业有成,反而会产生中年危机,后悔自己没有追求年轻时的梦想。这种背景下,国内的日新月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机会如同海市蜃楼,一方面撞击他们的归属感,另一方面重新启动他们的美梦。另外,男人会抱怨北美的生活乏味得可以,人人都模式化生活,上班下班,也不太会经常跑到朋友家串门,基本没什么"精彩"的休闲生活可言。而站在女人的角度,这是家庭的不稳定因素,必须消除在襁褓之中。所以,一些妻子反对丈夫回国发展,不是因为对祖国没有感情,而是她们更眷恋稳定的生活。 ! G3 x5 y) \. d

9 a& c% q" u2 b7 A% X9 p  p6 ^- H' a既然决定海归,就要尽量融入本土环境--企业家高管谈海归 ; _- u% l" c# K  v  Y. U
近日,美国一家高管评估机构--罗盛咨询公司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从美国回流中国的人才,生存率不高于50%,有相当一批经理人在加入企业6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选择了离开。
) N* _2 b9 h! v8 J刘先生是国内一家知名电信公司的部门经理,他部门里就有不少海归人士。这次到多伦多出差,就这个话题,他也谈了不少在他眼中海归人士的落差。  Z# h" H+ c7 k, r8 v9 S+ R+ e2 e
- [  \0 R- p6 [. X
刘先生说,海归在国内的心理落差主要是期望值的问题。譬如说,一个海归人士在国外已经工作了十年,在技术部门做技术负责人工作,同时自己有很多专利,所以他希望能够回国,能够带来很多技术,让企业的技术成功,这是他的期望值。回过头来在这里开展工作,的确在技术上给企业带来很多先进的技术,公司也准备将他升职到管理层。1 G! l+ f# L3 U/ P6 W3 v
# T4 I' Q5 ^8 v3 l* k  ~8 m
但是这样一来,看出不少问题,首先就是与下属的关系上,他很难跟下属打成一片,中国的同事有时候下班以后一起聚餐,上班比较严肃,下班大家聚个餐,能够活跃一下上下级的气氛,还能更加激励下属的工作热情。但是,这个海归人士也许在美国呆得时间长了,更注重下班时间归自己,要回去陪他的太太和孩子,并没有花很多业余时间陪他的员工,给人一种不可接近的冷漠感。还是这个海归,前段时间有一个重要的客户来访,一些高层管理人士要一起坐下来陪客户吃饭,客户很热情要喝酒,海归人士说我不能喝酒,很生硬的拒绝了,老板说这样不行,在中国要搞客户关系,要和客户喝酒,场面一时有些尴尬。第二天,这个海归先生诉苦说,觉得自己的价值并不在陪客喝酒上,而是用心工作上面。但是在国内职场中,不仅要懂技术会管理还要用中国市场的套路跟客户搞好关系。
- F6 }9 i- |1 O, B, t1 E! H: T* a8 _0 A2 p% t! \& `
刘先生有个朋友是一家国企的总经理,那位经理说,现在很流行请海归,他所处的行业圈子以及竞争对手公司里都聘请了一些海归人士,这让他觉得公司里有一两个海归是一种时髦的表现,所以他也随大流招聘了两个海归。但是发现在管理上存在很多不可调和的问题,现在他有些为难,是继续留住这些海归还是放手呢?
: K; p- Q- o' G, w0 z' p7 U! ?1 k! m, ?
! K3 V( y/ Y: u) G, D- D最后刘先生对夕子讲了一下他的个人经历,他在美国生活工作了五年回国,刚一回去的时候他也是有点不习惯,感觉上很痛苦。刘先生的孩子读小学6年级,每到周末有很多补习课,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下午放学回来是他自己的时间,对比国外的学习生活,孩子觉得受到束缚,每天的心情都很差。前几天因为一门科目考试不及格,被老师骂,说他笨,还把他的书扔到地上用脚踩,孩子是大哭着跑回家的,跟父母说要回美国读书。
: y0 z5 [4 U7 }  C# s2 ?7 A) Z5 @: K: a6 g; x' |
孩子不适应让大人也难过。刘先生说,我们自己的经验是,在招聘海归的时候,你回去的动力是基于你自己,你为什么想回去,不是我的同学都回去了,所以我也想回去,不是说我在国内的朋友,你看当年跟我同学的研究生都做到总经理、总监了,我在国外发展不看,也想回去发展一下,受到朋友的驱使。也不是猎头打电话让你快回去,是基于你自己内心的动力,你知道你要放弃什么东西,你知道要得到什么东西,你要准备接受你想放弃的东西,否则企业在未来管理海归人员的话会很痛苦,你也会很痛苦。所以原动力必须是来自于你自己。  |0 w# U* l! M8 b' P* `

' k7 k( ~% P1 f) l! G, \8 c第二个归国原动力是自己想获得成功。很多人看到国内的机会,想在事业上更进一步,但是因为在欧美或者在其他国家,因为种种因素,实现梦想的几率可能相对小一些,所以选择回国。这种在内心涌动的一种对于前程未来想要成功的愿望会很强烈,但是在回国后,觉得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太大,从一个极端会跑到另外一个极端。在这个时候要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回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一个海归回来工作一段时间发现,他的上司比较专制,不是那么民主,你回去之前就知道中国的管理机构的确是没有美国那么民主,但是这是你想要的吗?你想要的是获得成功,但是成功会伴随着这些风险和并不尽如人意的东西,这时候就要重新去界定自己的期望值,调整自己的方向,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2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道理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4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觉得是好文,以顶赞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3 13:08 , Processed in 0.14491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