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1|回复: 0

(zz)常用中成药的真相——六味地黄丸(方舟子)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标明的成分】
! @6 n1 Q: |7 _7 p% o
+ b. Y: \0 }2 H* j6 E# q% n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6 O1 W/ Z; j6 t9 Q/ }0 v# z$ B1 J& r& H7 D* ?# f
【声称的功效】
8 I- @5 l, q+ A- X% L9 o6 Y6 \  j$ s" i4 T5 I; ^
    滋阴补肾。
% Y7 P( R) `: ]  E( d
0 \" o; ^# b  [9 b+ |+ G  @( f, S【真相】
+ C7 t* F9 c0 N% X6 D/ R* g
0 q% Z5 `& ~4 n& l, w7 e! V9 i    六味地黄丸处方来源于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八味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二味变化而来。本是儿科用药,用以“ 治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晄白等症”。到了明代开始用它来给成人“补肾”,现在被当成了“补肾壮阳”的保健品。
, l$ t6 o. f$ D( ?% s, `- D% H/ w& @! k2 j: j) h# y
    该药含有泽泻。泽泻因为生长在沼泽边缘,“性能泻水”,故名,中医因此比附泽泻能“利湿泄热而降肾浊”,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湿痛、水肿涨满、消渴、遗精(有人也许奇怪为何治遗精也要“泻”,岂不越泻越遗?这是因为中医认为遗精是“相火妄动”引起的,所以要降火)等,显然是因为泽泻的生长习性或其名称引起的联想。《神农本草经》将泽泻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上品药,认为泽泻“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仿佛吃多了这种水生植物人也能变成水上飘了。现在的中医据此也认为泽泻能利尿、降血压、降血脂。
: j& @1 ^4 e$ C; t3 q8 H! H5 f/ H$ a, f& t' T- _6 ~
    动物实验表明,泽泻反而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饲喂含泽泻提取物的饲料3个月,使大鼠的肝脏出现混浊肿胀和玻璃样变性,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1],表明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曾有乙肝患者因服用含泽泻的中药,导致血液、肝、肾多种器官中毒而死亡[2]。
1 @  A$ g" @+ q, s7 X/ C
7 l/ Z6 q. B6 y& |8 b0 S& M8 \2 Z8 f    有口服六味地黄丸引起药疹的报告[3]。' n, O/ t) O& s, @2 O- Z
7 v+ L4 E4 {+ {1 s
【文献】. c* H$ z( p/ k7 s1 W( J, }

+ X4 e2 M% j: G; {[1]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6,(7):314" l6 u, ~7 Z7 c2 [' G) g
[2] Yuen MF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 24(8):1179-86: l0 N/ o, }. J: G
[3] 汪为平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86(6):335( s2 U+ x& a) q# f; n: O

( b7 v$ ?4 p2 n2 x) g[ 本帖最后由 no7li 于 2008-12-13 13:0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9 23:41 , Processed in 0.06543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