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道理分四种- n; U6 v. y; G% b0 r( L# H
讲到这个道理,先说明一下,我们佛学讲“道理”,现在中国的基督教传道也讲“道理”。“道理”是中国文化固有的名词,佛学、基督教进来翻译借用的。《解深密经》讲“道理”分为四种: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 }' h( C5 g) [+ J) H) Q6 x3 F: r
“观待道理”,一切物质物理现象、精神现象,都是这个范围,都是因缘所成的相对的现象。象花草树木,土石水火,各种生命,乃至自然界的一切,人类建造的房屋、家具、各种电器,国家、民族、社会、法律、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军事、医药,我们的思想观念、情绪、讲的话、写的文章,包括自然科学同人文科学,这一切都是观待道理。“待”就是相对待的,因缘起灭的,因果生灭的。
9 c2 I* H4 u* c% t0 g9 r6 ~
7 p8 x5 ?$ @+ |! J& M$ `3 o“作用道理”,一切物质物理、精神现象,各有各的作用。譬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各有各的作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大脑等,这些生理器官,也各有各的作用;地水火风空、觉、识,也各有各的作用。 % W7 x0 z) i/ y9 D7 l& }
" Z' u$ |( ^: }- [9 H* ^3 Q“观待道理”是从不同角度讲的,是从现象上讲,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是因果、因缘起灭的,相对待的,不是单独的,也不是绝对的;换句话说,每个现象都必然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去的。“作用道理”是从作用的角度讲的,一切现象、一切因素各有各的作用,换句话说,各有各的变化作用。 0 H- {2 Q, h* ~6 J0 m( E9 v
) |% g# V7 L2 c9 _4 n7 q0 Y第三种是“证成道理”,是自己做功夫求证,科学求证到的。求证什么?求证法尔道理,本来的真理。你说一念可以清净,思想烦恼没有了,不受身体障碍了,这只是功夫,是要求证的,科学性的,这个叫证成道理。
8 m9 Z4 q( ]* s0 F: g* x4 b% B6 f6 `
第四种是“法尔道理”,法尔如是,不随因缘因果变化而变化,是本来如此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法尔”是佛学到中国来才创造的,意思就是我们中国人普通讲的自然,本来如此。但是为什么不叫自然道理呢?一讲自然,怕落在唯物观念、又怕落在道家的,或印度外道的自然观了,所以另创一个名词——法尔道理。所谓法尔道理,是有个永远不变的真理,是当然的,推翻不了的。 5 W0 v! E2 i& E7 ~
. |$ Z }$ M' I9 `! w8 H
我们一般讲的,随便说的,都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都属于观察对待,是逻辑,是作用,当然不合逻辑的话也很多,也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科学研究也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对证成道理、法尔道理的研究也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至于证成道理,是以本身的生命来修行实践求证到的,是正念求证成功了;譬如得道成罗汉,成菩萨,成佛,这是证成道理。求证之中也有观待道理、作用道理。 / v# a# W5 A3 E/ ~ i, P; h0 c
5 O! S1 b& C) J4 }+ ~" { U
这些道理的背后,最高的道理就是法尔道理,那是真理,是不变的;不是说没有证成之前它不存在,而是它根本没有变过,变了就不是道了。你真的求证到法尔道理时,那时得道了。“得道”也是比方说法,是观待道理的说法,因为“道”从没离开过你,也没有增一分减一分。用比方的说法,禅宗的话,就是回到本来面目。然后,发起各种妙用,那时法尔道理、作用道理、观待道理都圆融无碍了。以上这几种道理的分析,也都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只是帮忙你解脱迷惑的方便方法罢了。 第二讲 (一) 寿终正寝
; i1 ]3 n& E8 F2 |' [. d! k4 V8 j( p( k/ R) _7 I- n% e4 i. |
南老师:我们现在这一堂开始,正式讲生死的现象问题,注意,只是讲人类正常生死的部分。 " @& C% a7 D" l2 ?' S# Q
( A6 V4 A# W& z" [+ I
我这一辈子,大概讲过很多次的生死问题,所以我很厌烦,很不喜欢一个课程反复讲。我在学校里教书,教同样的课,我每一次上堂,讲的都不同了。我的个性很不愿意说重复话,教书说重复话是非常痛苦的。为了这次讲,我也想了一下,原来都有录音带,他也不找去听,现在又再问,讲起来还是重复话。也许这一次比较详细一点讲吧! 1 ^4 s3 W, P' O& W
+ Q: u3 u1 M$ X* N9 i( T; n可是生死问题怎么说呢?是从投生讲起,还是从死亡讲起?我决定还是倒转来,先从现有的死亡讲起,然后再转来讲到人怎么投生,然后讲到整个生命的生死问题。不是生命问题,是生死问题,这是两个逻辑观念,生命的问题,跟生死问题是有差别的。生命问题大了,包括宇宙万有的生命,也包括了生死问题。
: l2 F# l4 V$ O# p+ z
$ p6 Y4 e* U+ c现在讲生死问题,有个逻辑观念,先定一个范围,只讲我们人类一般正常的生死问题。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为什么有些会横死呢?佛学的道理,是他的因果报应;正常死的,也是个人的因果报应。 6 P/ b5 q% H3 G+ z
3 r/ T% C9 Y' K( u1 q我的老朋友多,想我这个年龄,九十岁的人,经常听到都是老朋友死的消息。朋友打电话来说:某某走啦!我不好意思说好啊!这个不敢讲。有时候接到电话,问:老师啊,你还好吧?我说:没有死,还接你的电话嘛,当然好,听到声音已经好了嘛!再说八九十岁的人,随时会死,没有什么好不好。
/ E, C6 H) `* {/ }% b! Y( p& ^: H
最近老朋友死的多,我就对一个老朋友讲起,我说:古代发訃文说某某人“寿终正寝”。我们讲别人的父亲死了,就说,某人的老太爷是好人啊!寿终正寝。正寝,就是在自己的房子,自己床上睡了一辈子,正常的死在那里,叫寿终正寝。古代修房子,中国人多半修四合院,正房给长辈睡的,儿女睡偏房,长辈正房旁边是大厅堂,那叫中堂。长辈死了,把门板拿下来,放在中堂,就把这个遗体放到中堂门板上,还要停尸三天。 ! { [7 w6 c' F) Y
) G" E8 y+ `& k9 c6 D# E; K5 I% j* e一移到中堂来,趁身体还软,要给他穿衣服了。在古代,所谓富贵的家庭,给死人穿六七层的衣服;一个女婿一条被子,假使有十个女婿,就盖十条被子。给死人穿衣服怎么穿?让死者的儿子站在那里,把七件衣服,一件件先穿好再脱下来;然后把尸体扶起来,趁尸体柔软的时候,把这七件衣服一次穿上,放在正厅,大家在旁边守着。为什么?因为人有一种假死病,有时候三天四天又活过来,这种个案很多。所以中国的古礼,一断气,不能马上就送到殡仪馆冷冻库,要停尸三天,昼夜有人守灵。
0 u2 P. f& }7 _% U# J& G' `; Y; _1 h9 `, Z* _
讲到这个,你要晓得,为什么要人守灵呢?过去农村的房子,猫啊,老鼠啊,跑来跑去,刚死的人,停尸在那里,万一猫或者老鼠在身上跳过去,尸体会坐起来的。以科学讲,那是一种电感,所以要守灵,不准猫或老鼠等靠近。 % }- V2 Z- t. l; J
& M4 M f7 R( a2 y1 Q
停尸三四天以后大殓,放进棺材以后就盖被子了。死以前洗澡,如果是老太太,都是女儿媳妇洗的,把她身体抹干净;老先生就是儿子女婿洗的。古礼有很多细节,这个是寿终正寝。 3 `* \! Z* L* |3 o$ I# X
5 _) H& d6 ?+ R$ t" B. @# [5 ]. n
(二) 时代人们的寿终- v7 q9 F5 m* s" R
我说,现在地位越高,越有钱,越不能寿终正寝。送到医院,明明要死,还插上氧气管子。身体可能已经死了,脑细胞还没有死,插管子使脑细胞慢慢死。原来插管子是想救这个命,现在变成习惯了,很多病人一进医院都插管子。最后家属也好,朋友也好,谁也不敢说把管子拿掉,让他走了算了,结果是那个病人本身受罪。有时候拖上一年两年,或变成植物人,花很多钱,可以说家破人亡,所以我说现在人这个因果报应真不好啊! : n/ B3 g3 R+ |) U. Z' Z1 `
" Y2 F0 q/ B3 E* q' A因此,寿终正寝很难,现在是寿终医院,不是正寝。在医院一死,气一断,送到冷气间;然后车子来送到殡仪馆,殡仪馆马上把你放在冰库。冰库还好,差一点的,就把你衣服都脱光,男女老幼泡在那个防腐池子里,像那些死鱼一样,一个个尸体都在药水里头漂。进去一看,一股气味,真是难闻!然后出殡以前,从这个池子捞出来,水一冲,化妆一下,衣服穿上,好像蛮完整嘛!实际上真受罪,就像我们买来那些小鱼小虾,泡在那个水里乱搞一样的。生命,有什么道理啊!真是毫无道理。 " g s/ F9 S& q9 g3 O
' R; ]7 Z% v) Y7 X+ i2 o1 F! N
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还是台湾的立法委员,类似内地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一类的;他是个大学者,刚好也是叫我老师的。那么我啊,被人家叫老师,都变成家人一样,很亲切的。结果他太太死了,他也不在家里,孩子又在美国。这个医院查了半天,医生打电话找我,要我去认一下尸,替他签个字。我经常被人家拖到这种事,只好去了。那是晚上,到了医院,我问在哪里,说在停尸间。一进去停尸间,哦哟!几十个男女老幼上下铺放着。然后看到一个管尸体的人,那时冬天,架一个火锅在那里,大片肉菜在里头,正端饭碗吃。我说某某太太在几号啊?他一边吃一边指,就那个,你去看。我真佩服这个人,那么多尸体,那个味道,他在那里吃大鱼大肉!然后,我说这个吗?被子盖到她的脸,我不方便啊!他说我来,把筷子一放,拉开来一看,是她吗?我说,对了对了,签个字。唉呀,心里真有很多的感想…… (三) 无疾而终的人. l/ S, z. H( H
) A3 d, M) y4 [3 q
由寿终正寝再想到过年,有人门口挂的五福临门,五种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尚书·洪范),其中第一就是寿,有钱是“富”,官做得大不是福,五福中没有“贵”字。最后是“考终命”,这个考是什么意思啊?你翻古书,“考者老也”,考就是老嘛,七十岁叫老。那老又是什么意思啊?字典上说,“老者考也”。常常看到中文这些注解,气死人,真是胡扯,等于没有说。“考终命”的意思就是善终,死得好。死得好很难!长寿固然好,还要死得好。所以中国的古礼,八十岁以上寿终正寝的,送礼不用白布,用红色挽联,红帐子,当作喜事办。为什么呢?寿而考终命,高寿而有善终。 2 q) ?% t7 {5 e! D; ?) n4 ]. `
, e2 Y8 `- W- ^) K" I* n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而终。有几个朋友的长辈,晚上吃饭,跟儿女还在谈笑,自己一边讲,我累了,就这么一靠,走了!我的母亲一百岁走的,素美、传洪都去了的。过年晚上吃饭,子孙满堂坐在一起,还吃了两碗干饭,然后说我去睡了。第二天,正月初一早晨,我的太太发现她走了!最好是这样,没有病,走了。 " X" i( J f# ?
6 j6 ]* s7 `* s( P; U所以佛学讲生命的无常,人生的境界,有四个观点:“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积聚皆消散”,一个人穷苦出身,拼命赚钱发财,不管赚了多财富,终究会散掉。例如很多有钱的家庭,主人死了以后,儿女太太争财产打官司,留下一大堆虚名与笑话而已。“崇高必堕落”,地位高了,一定会下来,上台一定要下台。“合会终别离”,大家在一起,总有一天分散嘛。“有命咸归死”,有这个生命,最后还是死亡。
0 Y$ ^! v; ?+ T+ n1 @3 g5 Y [3 q: b
佛学为什么讲无常?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个大原则。 * n9 l r: s* v0 G& B* t
(四) 唯物加唯心的生命
! Z j. ?4 P3 c 那么,首先要了解,我们人道这个生命是两个东西组合的,一个是思想精神,一个是身体,所以《易经》讲阴阳配合。这个身体,在两千五六百年前,释迦牟尼佛把它归类得非常清楚,物理世界的四大归类是:地、水、火、风。实际上,加空是五大类,空不需要讲,一定存在的。中国所讲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 ! E# ^( n5 N; [3 [
# s. x6 A W% r _' d
四大是四大类作用的代号,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代表很多很多作用;很多具体的现象都是四大作用的表现。同样道理,“五行”也是五大类作用的代号,不是指具体某一种物质现象,如果把它视同具体的现象就错了。“四大”代表什么呢?地大代表坚固的,凝固性的;水大代表湿润的,液体的;火大代表有冷暖温度的;风大代表运动,行动,运行。气流、电流的能量属于风大的现象,电流的热量属于火大的现象。
' E9 N9 W, H3 M4 Z! K" K
! A% t9 M+ }- a; `在自然界的现象上,除了物理世界的地水火风空以外,声、光、电、化、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地水火风变化作用的现象;在人类身体的现象,就是骨骼、肌肉、神经、血液、体液、内分泌、体温,以及所有器官功能的运行。那么,在科学研究上就衍生了现代物理学、化学、医学、药学、地理学、生理学,包括声学、光学、电学、力学、化学等等。
6 E6 N: K9 M: j6 p/ V, t2 l, _
) c; j- b, U0 N% l3 o% r刚才讲活着是两个东西,前面讲了身体;至于我们的精神思想,这一部分不属于四大的作用,但是跟四大的作用是配合的。换句话说,四大组合这个身体是唯物的,而精神情绪思想是唯心的,两个粘在一起,浑然一体,就有了这个生命。
7 z3 \% B; O4 u$ q B# _7 T
* K6 g0 d+ H2 p; {1 U& a至于怎么入胎,乃至婴儿出生,在后面再说,现在先讲死亡的过程。死亡从哪里开始呢?我常说,身体健康要注意活动两条腿。你看健康的婴儿生下来,这个手一定握拳,拇指握在拳内。这个也就是密宗的护身拳。你看婴儿躺在床上,主要的活动是两条腿,手不大动的,他的生命力很足,腿喜欢动。我也经常说,人生下来就抓,世界上什么都要抓,爱情、人情、儿女、钱财,到死的时候一定放掉。人死了就不能抓了,都放掉了,都“大彻大悟”了,哈!抓不了啦。 ! t( C i% `. n( t6 n+ j
6 ?1 \9 f/ l! l7 k% ]' b8 h# T
孩子生下来之后,一年当中,“七坐八爬九长牙”,这都是老古话,农村都知道,七个月会坐了,现在有些孩子更早一点;八个月会爬了;九个月长牙齿了;讲话是满一周岁以后。我们中国人说这个孩子满周岁了,很高兴,要“抓周”了。《红楼梦》上也写到过“抓周”,把这个周岁的孩子抱来,桌上摆的有文房四宝,有各种玩具,现在把汽车、火车、金银宝贝、钱啊都摆上。《红楼梦》上说贾宝玉抓周抓的就是女人的化妆品,胭脂花粉,所以贾宝玉一辈子风流。我们看到有些《高僧传》上的人,从小抓周抓的就是佛经,其他不要;有些抓的是书本。小孩子喜欢哪一样,就判断他的一生,这个是根据他的习气、习惯、性格趋向。 0 S8 d# Y* w# u x
! | W1 o; F9 ? K6 @+ g/ A周岁的时候,婴儿头顶的囟门还在跳动,还不会讲话,第六意识还没有完全成长,有意(即意根,也叫第七识,末那识,俱生我执),没有第六意识(分别意识),分别心不大。等到囟门完全长满以后,开始说话,后天分别意识也开始作用了。 0 F# S: Q! v& }; L
2 Y8 F/ D' Y9 M! E& I. S7 n: C. o孩子是喜欢动腿的,到了大一点喜欢乱跑,到七岁八岁,狗都讨厌,那个狗在睡觉,他偏跑过去踢一脚,因为两腿爱动。所以到上小学中学,爱打球运动。等到做了老板,像你们这些中年人,两个腿不行,开始架二郎腿了。当年杨管北到办公室,抽根烟,腿架到桌上去,这样子去指挥。所以,你们的健康对不对,看你们两条腿,到了老年两条腿就这样走路了(师示蹒跚艰难状),只要看自己两条腿是否灵活,你就测验出自己的身体何况了。 8 p+ f3 F D) j+ I/ b+ D
* C1 @1 z/ S1 A& l: E所以衰老、死亡是先从脚底开始的,以前讲“寒从足底生”,老人冬天那个脚底心还发烫的,就会长寿。所以我经常叫你们加衣服,尤其女人,裤子要穿厚些。我们笑的时候看到祖母,两个裤腿都绑起来,所以妇科的病少。现在穿个三角裤,又穿裙子,要美丽,不怕冻,所以妇科病特别多。寒从足底生,精也从足底生,两腿、两足是非常重要的。 3 {6 K" q& C3 _" n" n) b) y
5 U# h" R7 F: } U w) S我经常说一个闲话,也可以说是笑话。我说,你们出家人早晚课,念经——“皈依佛两足尊”,佛是两足尊,怎么两足尊呢?依道理解释,福德具足,智慧具足,所以叫两足尊。这个世界上,一般都是有钱人没有学问,有学问的人没有钱;有福报没有智慧,有智慧没有福报。人生有富贵功名,智慧又高,学问又好,那了不起,那是两足尊;教理上是这样解释。
- a9 U- A6 U2 U$ A6 m7 L! j7 D
5 F5 x: b1 |! K3 k. b/ N0 \实际上,做工夫两个腿和足最重要!如果一个人,走路子时不灵活,腰以下都不行,那就是衰老了。假使说年龄大的人,还可以把腿放到头上,可以做瑜伽,还那么轻松的,就了不起了。 (五) 死前的四大变化
4 B" f4 q6 z' L) B0 Y+ h4 i9 l 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当你生出来的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即生即死,随时在生死。庄子讲生命更有意思的一句话,我常引用的,就是“不亡以待尽”。这是庄子对于人生价值、生命价值的一句定论。看到人活一百岁,或者一百五十岁;我也活了九十岁,看起来是活着,实际上是“不亡以待尽”,等死而已。 ' \' o* R% w3 g9 D
M; f, l; q7 z6 }当你第一天生下来,就已经开始死亡。你说这个孩子几岁了?三岁。唉,前面的已经死亡了,后面来的日子,随时随地在死,在衰弱,在消亡。所以,生出来会老,会生病,老就是一种病,最后是死亡。老病是中间,是死亡的一个前奏。生与死是相对的,对待道理,观待道理,有生必有死,不过早死迟死而已。所以人要修到青春常驻,永远保持青年一样健康,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有可能,这是秘密了。《楞严经》上说,有秘密在,看你怎么做工夫。但是也不是永恒,不过衰老得慢一点而已。
/ @! F1 j% C5 i0 z* ?# {( \2 m6 t" l4 c x/ Z; `% W) Z) I! F" o
我们了解了这个以后,现在再讲人的死亡问题。刚才说的是,一个人很安详的在自己家里寿终正寝的死。当病人要死亡以前,四大先起变化。首先是地大发生障碍,变化了,人体的地大是骨节、筋骨。所以年纪大了的人,或风瘫了的人,半边没有知觉了,筋骨、神经这些死了,也就是地大的半边已经死了。我们现在不讲医学,讲医学更细了。
) E6 o2 `6 t* y( N, g2 J5 e1 Y" Q, P8 Y1 r2 G4 H1 Y6 J
要死以前,身体动不了了。我们读儒家的书,看到孔子的学生曾子,写《大学》的曾参,临死前,告诉旁边的学生和儿子:“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临死,为什么叫启予足,启予手呢?因为不能动了,告诉学生把我的脚放好,手摆好,我要走了,最后一口气了。然后,弟子们告诉他,老师啊,已经摆好了。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们,我作人一辈子,常常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战战是发抖的样子,兢兢就是脚都不敢踩实的样子;如临深渊,好像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就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初冬刚结薄冰,或早春要解冻时,走在河面上,要有工夫和本事,一个疏忽,掉下去就没命了。作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实在是个伟大的工夫。 " G9 L2 M9 ~. B1 U3 x! k
, t& }4 ]7 }. J/ y. b9 \人骗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还都喜欢骗自己。可是到了自己要死的时候,仍骗不过自己。要想做到内心对人没有亏欠,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了。人生是如此之困难,尤其是厉害关头,能不能为忠臣,能不能为孝子,就在这么一念。如果怕自己吃亏,就掉下去了。现在我手脚都失去了知觉,已经死了一半了。“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到这个地步,我才敢说大话,我不会再犯错了。“小子!”意思就是说,你们年轻人要留意啊! . {9 |( p6 q2 o+ n/ `6 g
) K) _- D+ q+ E) f L* c, H8 W
当这个身体不受你管,有时候连翻身都难,这是地大先死亡。不过还有医药可救。 6 I" m( U; d) O) F8 @1 u& U! U
7 v' i! @. ^2 k8 {第二步,水大分散,这是正要死,真的要死了。两个眼睛瞳孔放大了,你虽然站在他面前,他看你距离好远,像一个影子一样;你跟他大声讲话,他听到像蚊子叫一样——啊?讲什么?听不见啊。身上出冷汗,汗流出来是粘的、冷的……这是水大分散。我们这个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水大分散,就出这种汗了。一看这个现象出来,几乎没有救了,到了真正要死的时候了。接着肛门打开,最后一次大便;最后一次出精,非常短暂的性快感,没有救了。这是身体下面现象。
% B) X7 t# M7 J5 Y F; @* [5 W
: c% S" X9 E1 V( d身体上面呢,喉咙这里呃……呃……的,呼吸很困难了。水大死亡之后,跟着来的是风大分散,气也马上要没有了。这个时候,说不出话来,气上不来了。现在医生就打开喉部气管,插管子,抽痰。水分流不动变成痰了,医生只好把痰抽出来,肺都严重发炎、支气管被痰塞住了。抽了痰,呼吸的气一步一步上来了,呃……呃……呃……最后,气到喉结处呃……呃……如果一口气上不来,气断了,就死亡了。 * K1 h" S6 z1 l9 ?/ o
$ [, o9 T( _, s8 }3 P; O3 |# ?当年一些老朋友走,我问他的儿子:有灯草没有?现在人是点电灯,没有灯草,那就把鸡毛拿来,鸡毛在口鼻那里放一放,不动了,或者拿个很薄的纸测验,呼吸没有了,就是走了。
( N1 m# ]0 D- X3 p$ [4 N5 x8 G6 P; i- r3 T
再回转来讲,当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像被压住,不能动了,地大开始死亡。临死的人感觉是做梦一样,感觉自己要到一个地方,很黑暗,或者有点亮光,给东西压住。那个痛苦必梦魇还难过,梦中只是压住难受;到死的时候,那个压住像两个山挟拢来一样的难受。
$ Z, _# L2 u$ `
" N* e4 [. d$ Q7 E到水大分散的时候,意识分散,好像进入梦境,掉到水里去,掉到海洋,还听到里头的水声,像海洋的声音,实际上是身体内部的变化。 # Y( Z' |8 J- t8 s( f5 F
0 M7 Q& z$ L' u: o3 \等到风大分散,气到了喉部,迷迷糊糊,那个境界里,感到台风把自己吹得又冻又冷,最后,呃一声,气断了。
4 R6 T& \) K8 f, k
7 _; M* U4 s! g" I这个风大的死亡一步一步上来,同时连到火大的分散,体温跟着风大的分散一步步丧失,身体一步步变凉。上面喉咙这里呃……呃……最后一口气不来了,整个身体也冷冰了。 . ^8 v( c+ k5 d8 u: |
(六) 轮回的预现状况" y1 D/ B! [9 A% }
佛学吩咐你,这时候可以测验死者未来轮回到何处,这个人如果作人很好,道德很好,果报很好,来生还作人的话,全身其它部位都冷却了,胸口的温暖最后冷却的,就是“人中再来”;当然还在轮回里头。这种人死亡,往往有个现象,临死以前,意识是清醒的,家里事情都吩咐好了,讲好了。然后,死的时候,面孔慈祥,蛮好看的,人中再来已经显现出果报了。
; x j9 B' \) E) q# t3 [! a6 L/ K1 t/ ]7 H9 _$ j
如果死了以后,其它一切都冷却了,但是额头或面部或眼部最后冷却的,也许升天。但是这个里头有差别,有些还是很生气的样子,就变阿修罗。阿修罗也是天人福报,是善生,升天的;有些变正人君子,脾气大。天人和阿修罗是有同等福报的,但是阿修罗杀生习气重,脾气大,好胜,格老子揍你,啊,他娘的……那是阿修罗,而天人是慈祥的。
( Z4 u. p) G/ x" A7 {4 h( H% ^# |, T2 x' w- {1 a
如果其它一切都冷完了,头顶还暖,一定生天道;如果是学佛的,就是好生了。如果修持得好,也许见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或者见观音菩萨接引。
$ Y0 e+ x& V( K" y
% A L. A6 S4 [1 M0 N这叫上三道,向上走的。为什么会向上走呢?《楞严经》上有两句话:“纯想即飞,纯情即堕”。走精神修养的,有修养,又学佛,精神是上升的。“纯情即堕”,光走情绪化的,又做些坏事,堕落的,会落入下面三道。 1 ~- J! p9 W7 o: O0 L7 X( ?4 t
7 r" \# ^( W; Y
! U& i3 L- T1 X) k6 r: L下三道是饿鬼、畜生、地狱。如果一身冷却了,膝部最后冷却的,变畜生。如果全身冷却了,肚子这里最后冷却的,是饿鬼道,变饿鬼。下地狱的,全身由上冷到下面,向脚底心下走,脚底心最后冷却,是地狱道。不过下三道的死像一定很难看,几乎没有办法测验,也没有机会给你摸了,尤其现代人,哪有机会!上三道规规矩矩,还好测验。
A' t7 O1 _$ F* V8 `
5 E2 J/ B0 v! L% _/ a0 I(七) 五种无心地: ?& \4 _3 |6 \ h4 B# x9 f% Q
这个人死过去以后呢,完全进入昏迷状态,不知道了。《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特别提出来五种无心地,叫“五位无心”,就是极睡眠无心、极闷绝无心、无想定无心、无想天无心、灭尽定无心。你们还记得吧?这个心是指第六意识,不是指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哦!所谓见闻觉知,“知”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见”是眼识作用,“闻”是耳识作用,“觉”是鼻识、舌识、身识的作用。到达无心地是第六意识关闭了,不起作用了。
6 l' e8 ]: R8 _0 a7 N! S3 K: { ]" d( q3 k/ P4 F( R
第一种,“极睡眠无心”。那就是真睡着了,是无心地。你要晓得,说一个人睡了六个钟头、十个钟头,都不对。真正睡着只有十五分钟,最多半个钟头,其它时间都在做梦。你觉得没有做梦,那是醒来忘记了,实际上你脑筋没有休息过的。假使说会坐禅,完全没有念头,也不昏沉,禅坐十五分钟,你可以用十个钟头做事了,精神就充足。真的睡眠才是无心地,没有思想了。如果做梦就仍然在思想。
% ^ ~. d1 m: u9 m& i
, ]3 o5 ?0 K& }) D7 E( o第二种,“极闷绝无心”,是昏过去了。譬如后脑给人家打了,脑震荡,昏过去了;或者是开刀上麻药,昏过去了;或者有濒死经验的,我们这里有两个朋友,都说自己死过的,其实他们俩没有真死,不过也可以作为参考。 " v& {( F9 z+ Z( _$ G6 C7 {+ W3 v+ D! f
# n6 l) ~) c& {' v- F第三种,“无想定无心”,无想定是真正做到思想停止的一种工夫。真达到无想定,那也不得了,也是无心地。
* {2 _ u& t# a3 {
; N- v+ o3 o0 t! Z3 w7 i6 Z第四种,“无想天无心”,无想定将来的果报是升色界天,那是很高的天人,是四禅天中的无想天,把思想关闭了,停掉了。当然不是成佛,也不是成罗汉,这是一种定力,也可以说属于外道的定力。可是能修到无想定很不得了,一般人还做不到呢。
R% L, f0 o0 G+ T7 }7 \
/ u+ G6 N7 L( w+ g) T" {第五种,“灭尽定无心”,灭尽定也叫灭受想定。大阿罗汉,想受皆灭,把思想、感觉都灭了,超越心理及物理状态,叫做灭尽定,是大阿罗汉境界。灭掉了思想,理性,情绪,妄念,分别思想;身体上感受没有了,受就是感觉。把知觉、感觉关闭了,把这些平时做主的关闭了,进入一种空定境界,就是大阿罗汉灭尽定。
4 x5 H/ I; k9 T3 I3 t7 f' Y% Y# q! q" j* b
这五类叫做五位无心,没有思想,没有意识,这个心是指第六意识,不是末那识或阿赖耶识。这五种无心,并没有包括生死两个阶段的无心。 C( K) K9 s! `" d: [0 `
/ w& G B+ K' S: a/ d! P
刚才讲到一般人正常的死亡,死的那一刹那,也进入无心的境界。一般没有修行的人,死的时候,那个无心境界有多久呢?等饭后再说吧。
; [2 W7 Z) Q# @! v- q4 e8 p+ {第三讲 (一) 火化的问题
$ t3 h$ l3 p) _% j6 ]4 Y 南老师:我们刚才吃饭以前讲生死问题,讲到死亡,完全断气死了,第六意识昏迷。换一句话说,这个完全昏迷,就像是夜里睡眠的时候,完全睡着了,进入无心状态,第六意识一切都不起作用了。 : H$ F9 ~/ N/ s- }. ^! T6 ^9 R
0 j% Z& ~: E8 g Q- X( V$ ^2 D
我们在这个地方岔过来一个问题,就是你要问的,尸体火化对不对啊?是这个问题吧?
$ h1 B- }( M8 c- e. C
! P I6 }, b3 c$ e+ J( b! N胡松年:有人问说,人死亡之后,择地埋葬。依中国人的习俗,有风水之说,其与后代子孙的运势颇有关联,不知是否有其道理;如有,则火葬是否也需依照风水原则葬之?
. B3 B$ o2 M; y# j7 F
, }5 c. ?9 \) p1 J' I南老师:这就是说,在美国他们学佛的同学,也不只美国了,各地都有,中国也有,就是看风水的讲,死人埋葬要选一个好地方,因为与后代子孙有关系的。
8 f9 `8 f$ H; J1 \) d0 D/ j# f6 Z# G. p# f4 U) U& a# \. B7 t
这个问题牵涉到一个大问题。关于尸体的处理,全世界的风俗,有很多种不同;我们中国同印度的一部分,以及阿拉伯人,都是注重土葬。土葬的方式就很多了,中国人过去对安葬父母很重视,对生命很重视,人死后由子孙埋葬。在秦始皇、汉朝这个阶段以前,也就是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没有像现在这样注重风水;但是另有一种注重,古书上叫“卜葬”,用占卜来选择。有时严重的,帝王亲自打卦,决定墓地好不好。
$ `6 _8 q7 q$ K2 s [(二) 墓地风水说的流行" M6 [! G, t- T! V5 f7 a! q5 G
中国的儒家是注重安葬的。儒家重视人生,儒家在春秋战果前后,注重对长辈养生送死。死了以后,子孙为了孝顺,必须选一个好地方,使遗骨有个安详的住所;并不是为了保佑子孙后代发财升官。古代只是一个孝心,孝的感情,死后给他找一个好地方土葬,保护他的遗体。
$ T0 o# q# L; V, r
- W5 i5 k1 l8 I2 \% H- }东汉以后,魏晋一开始,中国人就喜欢选地了,不再是卜葬。这个选地就要懂得地理,现在讲就是地下的环境选择了,认为关系后代好不好的。这种学问,晋朝以后才开始大流行。要选形峦,就是地理的形式环境;形峦以外加上理气,阴阳五行的风水,运气好不好等等,一直流传到现在,认为墓穴是影响后代的。中国人严重的受这个影响,到现在也跳不出这个观念。 - d+ t% Q% R) j$ p0 f
! H. h6 Z, z, `1 ]# N1 {8 V# I' d1 g
遗骨是不是对后代有影响呢?这可以说是迷信,没有这个道理。世界上其它的民族,其它地方的人,他们不用这个风水的葬礼,后代也是一样活得很好!发展得很好啊!
# O8 ^7 `, l; @7 _8 v8 L9 j# t2 L9 b(三) 各种不同的安葬
/ T9 R3 `# j6 f6 x
3 N& k" ~* |( [5 F( ]% k% S阿拉伯人的回教葬礼,也是土葬,不过与我们不同。中国重视葬礼最严重的是儒家,有“衣、衾、棺、椁”四个字。埋葬前,给死人衣服穿好;衾,是被子,给他包围好;棺材弄好;棺材外面还有个套子,棺壳,叫椁;再加上坟墓,花费很大。春秋战果时代,孔子前后阶段,儒家都是这样。
% R& Y4 U, C% \; }) H: P/ z
# I% F7 B( U$ i. e; d“衣衾棺椁”是厚葬,但是反对的人很多,道家就反对这个;跟孔子同时代的墨子,更是绝对反对的,墨家是主张薄葬。孔子在《易经·系传》上也讲,上古的人死后,后人找个地方把他埋葬,“不封不树”。不封,不是不盖棺,而是不另外划一块地起坟,属于自己家里的。不树,也不建立一个碑或种一颗树,都没有。
' b0 \. w. W9 u4 x( m
- J* | ~/ w0 a6 U0 H/ C后世的人重视衣衾棺椁,是重孝道的思想,父母死后舍不得,搞这个厚葬,是儒家的坚持。道家是笑这个事,死是很自然的事嘛,“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死了跟回家一样,死后随便怎样,不要注重这个形式了,只要把他收拾好下葬就好了。墨家呢,墨子这一派影响很大的,反对厚葬,主张薄葬,简单明了,葬了就好了,也没有管后代,风水影响后代是后人加上的思想。6 F9 x8 u' i& e" V2 ~1 E
9 S( k) |& u! Q* y* z回教人的葬礼也很简单,他们忌讳说“死”,因为伊斯兰教把离开认识当作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并把它理解为“嘎来布”(肉体)的消失和“罗罕”(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而不是生命的终结。他们把去世叫“无常”或“毛提”,或“归真”。“毛提”是波斯语,就是逝世的意思;“归真”是对宗教人士逝世的称法。回族有句俗话说:“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主张“入土为安”,人“无常”在哪里,就埋在哪里,不必回家乡安葬。而且主张“三日必葬”,一般是早上“无常”,下午埋;晚上“无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过三天。把尸体擦洗干净,用白布包裹了,放进棺材,抬到挖好的坟坑哪里,抽开棺材下面活动的板,尸体落进挖好的洞穴里,平躺,脸朝向麦加圣地的方向。再把洞口用土坯砌好,把空棺材抬回来。回教人“无常”後忌火葬,主张土葬,而且忌设灵位,忌送花圈幛联,待葬期间不宴请,出殡仪式简单、安静,一般不动用车辆,不雇佣吹鼓手吹吹打打,也不讲究任何排场。埋葬不用殉葬物,不搞什么纸车纸马、童男童女等。送葬中禁止摆设任何祭品,不举行任何祭奠。这个等于墨子所说的薄葬,简单就好了。因为身体也是地水火风,物质变的还归物质,身体还归大地就好了。( `& [$ y) i5 X3 r) a; I
6 ^+ Y6 k7 G' w5 J0 n
其它民族还有其它葬法。西藏流行的主要是天葬,选个日子,还有专门天葬的师父,把尸体解剖了,一块一块放在哪里,给鸟来吃掉,供养众生,归于天然。
& F! v6 a- L9 g/ U$ ^2 `
) a Y$ Q4 y- V还有些地方,譬如东南亚有水葬的风俗,把尸体放进水里,让他流走。西方有些国家也有水葬,把尸体放在特制的船里,有的还放上鲜花,任其漂流。
3 d* p" \. v9 Z& y9 F0 p- S" p* u. `" l( R* {
所以,地水火风,都可以清理尸体,埋在土里自然变成土;丢在风里也会风化掉的。" {6 g9 S2 x' E- k1 {
* j7 u- ]& K) ]" [& B火葬是佛陀提倡的,“一火能烧三世业”,一把火把这个身体烧了,这个身体也是三世因果的一个产物,用火把它清理了。
! U! I( g6 F& e- J+ x; _+ q! d
5 f/ \' F2 }+ a3 A8 c佛学讲业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一火能烧三世业”的“业”,不是“孽”,“孽”是完全属于恶业。我们一辈子的行为,只有三件事情:有时候做善事,思想行为善;有时候恶;有一种无意做的,自己不知道,意识上并没有为好事或为坏事而做的念头,就是无记业。譬如夜里睡着了,有蚊子咬,你随手拍打,然后又睡去。早上起来,见到血迹,原来打死了蚊子!这个不属于故意杀,是属于杀业中的无记杀业,法律上就是没有杀的动机。再譬如我们坐在这里,一把刀不小心甩出去了,结果到楼下伤了人,也属于无记业。" I9 a; g8 p( `; b& U
' p( l. V) v' W: v. {
所谓一火能烧三世业,只不过在身体外相上把三世业烧了,这个身体也是过去、现在、未来因果的一小部分。不要以为“一火能烧三世业”,什么因果都不用还了,当然要还!因为因果报应是烧不掉的。这个是唯心的道理,阿赖耶识把你做事的种子都留着呢,时候一到就报应。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记录在阿赖耶识里,变成种子,因缘成熟时,变成现行果报。身体不过是阿赖耶识的极小极小一部分作用和现象,不过是三世因果中的一小段,一个小现象。现在是讲唯物身体方面,特别注意啊!一火能烧三世业,是讲身体,不是唯心方面。/ J* t" d/ w* n# u
" H, ^' Q l: | u5 n+ z如果说一个墓地,会影响后代子孙发不发,这个是言说道理,讲讲而已。也可以说,是人类自己的观念造成的道理,观念上认为风水会影响后代子孙。- L& Z3 V9 a* u9 X ` g: Q
" _3 @+ F. c5 D& h5 W6 ?9 O
如果把全国人都做个统计,有些人后代很好,也许祖先并没有一个好风水葬地呢;有些葬地很好,后世却很坏;所以这个不是真理。我们刚才提出来,这是言说道理,是一般人自己认为的,然后构成了意识上的一套理论,硬说是对的,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W4 @9 q3 \: l+ k
, }* P0 x3 ]! a, Y8 F1 O[ 本帖最后由 nianfo 于 2008-9-4 22:4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