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34)  鸡蛋( 5)
|

楼主 |
发表于 2005-3-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 J, A( e% H2 R$ @! }# ?6 d/ c2 `* V- R
, a9 {4 K0 h0 ?2 u2 c; W5 `; x7 u; ]2 G
美国的电话推销(Telemarketing),向来是让人头痛的事情。老郑正愁没人说话,碰到电话推销员,求之不得。他后来的室友,一个愤世嫉俗的化学家,告诉他了“一字箴言” ,如果听不懂,就说No。老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使,不会糊里糊涂买了没用的东西回来。有一次信用卡公司打电话,问他他们的宗旨是提供一流的服务,他们做到了没有?老郑听她绕了一圈,早就丢了,等人家话音落了,立刻说,No。电话那边的女人说,什么?一副惊掉在地上的神情,老郑才慢条斯理地问,你说什么来着?电话打得多了,老郑知道这种该说yes的情形,人家总是愿意重复的,哪怕若干遍。
: p! v8 \1 E. ?4 j0 i
! ~0 S( \! B2 x z X
% c. r/ w9 S7 z9 j6 d& v3 A) A( N2 J; ~+ z* o& s/ ^
三人初来,都有些想家,尤其老郑是有家小的人。在美国虽然适应一些了,寂寞却累积起来,挥之不去。他们时常打电话回去,老郑有时忘了,就像还在沙坪坝摆龙门阵一样天南海北地聊。那一个月电话账单寄过来,就有八百美元之多。3 a, Z4 K4 V0 [: M b C
+ u* S2 q0 u9 J' Q, m$ o( E, c, b ( H& g3 D) C. U# {; K
/ L* G2 a; |: @3 `7 c) Y
老郑的第一反应,不是“怎么打了这么多电话”,而是跳起来说,岂有此理。他提起电话,就和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吵了起来。那时经营国际长途的电话公司,在价格上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比如在不同时段,价格可以相差一倍。大公司之间竞争激烈,为了保住顾客,每个业务员都有一定的权限,对顾客的收费作相应的调整。老郑和人家理论一番,人家说,好吧,你是很有价值的顾客,我们退给你400美元。, X5 ^- c; H& y( z0 ~
. T3 c T' \+ a * y- M* _# g/ J
: [& C' x' B" F$ [; p2 G+ {过了几天,老郑见还没有收到AT&T的支票,对自己马到成功的经历也怀疑了起来。他对室友说,我核实一下吧。打电话给服务代表(custom service representative) 咨询,他不明白老郑的意思,把老郑转给自己的经理。老郑说普通话都带浓重的口音,英语自不例外。经理听了一气,头也大了,很客气地把老郑转接给Overseas Martketing Director,指望他经验老道一些。这个专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人,也只模模糊糊听明白AT&T短了老郑400美元,安慰老郑说,我们会补给你的。
, [2 R0 ]' s7 N5 a* x' E$ m
& I. j0 u# z( d- s1 z$ X结果他们收到了两张400块钱的支票。钱虽然要回来了,但要回来的太多,又有些后怕,到底好像无赖了一些,支票一兑,就赶快改用MCI了。不论老郑的英语蹩不蹩脚,说起实用,谁也比不过。
3 }% j2 @. N- Y2 _0 \3 s, s- I* E C X4 {
(MCI:另外一家经营长途电话的公司,AT&T的主要竞争对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