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83|回复: 56

请教贴:佛经都要学吗?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对于学习佛经,我看到两种观点:
3 @2 }$ M% w6 @' ~, U9 i! C1 g
2 l3 D, J3 K' q1 S  n) g1 既然是佛说的,那就是需要学习的。因此,说只要学某些经而某些经是不需要学的,是谤法。/ l4 j8 L9 B% q' @  X# l
2 每个人的业障不同,所以佛说了适合不同人的法。正如进了药店不能按货架的顺序把所有的药都吃一遍一样,人也不需要读全部的佛经。
3 E+ k. r( z' ~3 z' F. `- C$ q0 M9 H# A0 ?& \
我看两种说法都有道理。8 |5 U; M- [0 s  I' B, r1 p7 c3 O8 s
- ~' t4 U) k) n0 y5 B
衷心希望各位大德指点3 T/ A. Y2 G3 W  X' c
; b. G# [! n& B4 d  t0 x! c
谢谢!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对,都好!

多看也好,少看也好,重点在对照自己,修正自己,心绪上能否有真实的受用和启用。  c( m$ u/ n, n$ \# Q7 k- v
7 }! q6 @7 g4 l4 \3 c  R4 ]* |- F
比如吃饭,自己去判断能否够饱。有时吃多了,会不消化。有时又会觉得饿得慌。 每个人的食量和消化能力不同。边吃边感觉,真实地感觉就会出来!
  J0 ^- D: S% u% f7 X" G& k# D
9 i; l$ s* k6 _) G$ s1 q# S% }个人愚见,共商酌。
, |4 D4 q8 @' \* }, `/ d; _6 e" _: X
阿弥陀佛!
/ D& n4 A% e; h3 N6 M8 Y6 g! I. q" V- J4 o' Y7 k9 h1 B5 W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2-22 09:16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补充

《广论》上云,佛法是不大可能自学的,或者说学佛很难自学成功的。象六祖慧能那样的上根利器,听了半部《金刚经》就开悟的人,恐怕如凤毛麟角。而且他还需要在黄梅五祖弘忍那里去学习。
* q& U1 }" ^( Q
5 i$ i6 _1 v$ k6 ]$ w- X所以说,直接去研究教典,往往十有八九会弄错。必须经过教授,有善知识的正确的教授引导。否则,恐怕会在自己的知见,习气里打转转而不自知,弄不出来名堂倒也罢了,就怕弄出个大我来,不升反堕就麻烦了!
2 a% M. I! D+ }$ D& y0 D& k4 @. y4 H: x" d0 ~
所以,佛法里讲究师承,传承是有道理的。世间法里学习钢琴,围棋,以及任何一门艺术等等,大多数人都要有师傅指点教授(不排除天生就会的人,那都是累世就学习过的人)。更别说出世间的佛法,完全的不是我们习惯的思维和观察方式。 就象我们眼球内壁对物体的实际成像和经过我们眼识处理后反映到大脑里的形象是相反的一样。要纠正我们对宇宙人生的错误颠倒的认识是非要靠真正证悟到那种实境的佛陀和诸大菩萨的教授,通过教典的学习,以及有经验老师的点拨,才可能步入正轨,建立正知见,然后正精进修行,才会有解脱成佛的可能。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前几天在一个聚会上和一个朋友的对话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瞎聊起佛教的问题来。他是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者。虽然了解一些玄而又玄的禅文化,总觉得那是文人墨客的卖弄和故弄玄虚,对普通人没什麽实际的用途和意义。所以,对佛教不感冒。但他是文人嘛,又是搞电视新闻的,所以还是喜欢去探讨问题。6 z5 I7 i: b* d: c% Q
3 Q3 r/ T3 f0 b" r/ k$ Z2 U
他问你们是怎麽理解佛教,念佛是为了什麽?看起来有迷信的成分。
* g1 C* \8 E# }5 K& d3 I" [$ j
+ Y+ b8 i6 e! l! w* c4 m我说,佛教讲一切唯心造,也是心物一元论。但根本身体也好,任何物体也好还是以心造作为根本。比如,我们眼前的碗,筷,桌子。首先是我们想去有这麽个东西,先有想法,然后去寻找,创造出来各种不同的材料、制品和用具。否则,天上不会突然掉下个瓷碗来。 再比如,飞机,人首先要想在天上飞,才会不断的琢磨,一代代人的努力,最后终于制造出飞机来。所以,这个物理世界的成长,是一代代人的智慧创造累计成的。我们现在的分分秒秒都是站在全人类智慧的肩膀上,在他们的成果上生活。继承了他们的发明创造的方法和心得。我们离不开前人而生活,如果现在让你在这里悟,你就是干悟一辈子,也悟不出个飞机来,你还是要向前人学习。佛法也是,你自己在这里干悟,绝对悟不透生死的。要学习佛陀的生死轮回的道理。。。。。。
" t$ |* [3 ~2 Y( x5 m
& g- f+ {9 \- f' c) {. S# h至于念佛嘛,就象是我们原来小时候都学过雷锋。人人都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我们一提到雷锋两个字,那雷锋叔叔的全部的高尚品格,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就想起来了。都包含在这雷锋两个字里了。那如果我们每天都不断的念雷锋,雷锋,想着雷锋精神,那我们每天是不是就会不自觉地去做好事,去学习雷锋,至少不会去做自私自利的事。久而久之,雷锋精神就融入自己的思想里了。 这就是我们念佛的目的。把诸佛的无限美好清净的心性功德,不断的在自己心里重复想念,忆念,思维,慢慢融入到自己心性里,把自己心性里的同样美好清净的功用显发出来,就成功了,成佛了。所以,我问他,你觉得如果这样修自己的心性有没有道理,是不是一种迷信呢?
8 n" j" ?. j* C9 }* Z: [1 a3 T$ R+ s4 `& v2 ~* l
这里,雷锋叔叔的故事,就象是佛的教典,经典一样,要学习了解。 念念想着雷锋叔叔,就是我们的念佛。我们小时候学习过雷锋精神,对我们现在的行为处事有影响。(也只有学习过的人心里有体会,那现在的小孩子没学过,他们只知道一切为自己了,这也不能怪他们,没有人教了,没有榜样可学了!所有的榜样都是自私自利了!)我们这一生能够学习到佛法的道理,对我们生生世世都会有大帮助,佛性智慧的开发,乃至出离这没完没了的烦恼痛苦的轮回怪圈。这个意义怎麽样?
1 |; [4 s2 h  E: f1 g2 f& _0 G5 ]0 T' U6 H$ C) w# L  L/ r# A
他最后说,我再好好想想吧!
& Y- Y. r3 E( G
  ~  v3 S$ w6 }. a- D9 E[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2-22 11:41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深受启发,慢慢拜读领会ing......
' w1 W5 S# B! j6 r. t: p, [5 V0 }2 M- Q+ O2 f9 A8 V6 c- r
非常羡慕有老师的修行者,自己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一定要努力积极创造条件。在现阶段,仍处于没有师承状态下,没有改变之前,我现在要做的,我想还是要增强信心,顺其自然,不要反而添了一项“没有师承”的烦恼。于是想出了以下几个理由鼓励自己:
: N/ ~( U1 p2 u2 P! v1 f/ T! X0 P
2 H& g6 z5 [/ u! \1 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已经不是原来的一传十、十传百,比如,在这个论坛上,我经常能得到绿荷大师的指点,我也可以说,我师承绿荷大师。
! ^" t: S" W+ Y( q' T$ _
- F5 s: Y' Y6 G' @9 U! i  D2 假如我的程度,和老师相比,是一座摩天大楼底层到顶层的差别,那从老师到佛,差别可能是顶层到飞机的差别,就是达到了老师的程度,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只要自己一心向佛,总会有机缘得到佛法的启示。弯路也是路,最终还是能走上大道的。
9 B8 {: g. K$ x. f; Z3 t. X4 M2 X8 s/ ^8 |8 p( Y7 O
3 众生总是要成佛的,因此,修行正确也好,“错误”也好,专业修佛者也好,文人墨客也好,不信佛的也好,诽谤佛的也好,大家最后都能成佛。数劫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不小心下到地狱里转一圈也很可怕,但是,从无限时空角度上看,都只是一刹那的事。在数学上,只要分母是无穷大,分子只要是有限值,不管大小,都是趋向于零的,可以说差别不大或者没有差别。9 O; F# W. V& P0 q& s9 G! s( N
' G! g- x# O' M4 y; W9 y7 D
4 衷心希望佛教不同修行者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世界观者之间,六界众生之间,消除敌对心、轻蔑心,同入无穷涅磐,共享极乐。
: B; _% h1 T- I
8 _6 ~. w- ^& l2 }: Q% Y[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8-2-22 12:51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极是,极是!

学习,学习。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8-2-22 13:15 发表
/ q& U+ e1 u. h# d) n! c) u学习,学习。
9 p2 f7 ~( m5 J/ O
拜见师傅!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拜师父!

属您讲话,何种情况下都差别不大或没有差别。
5 V+ ~' j6 o- K6 k$ j: Z
/ K1 A, g- E( n4 r5 b领受,领受! 8 V0 `( _- q7 ~4 `; Q# J. R
$ r! z- ~* }# T2 P! b  `( |; `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2-22 13:53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8-2-22 13:50 发表
6 K: N* N. S5 r0 J. U% B属您讲话,何种情况下都差别不大或没有差别。# r/ _; N# c: P( d

+ x4 S/ w! k1 d$ `& g5 f& U领受,领受!
+ }% R/ p1 f- `4 r) g/ V

6 U/ t/ i: _* ]8 u) D我拜您可以,因为我原来没师傅,拜了,我就有师承了,也敢说自己是修佛的了。
1 U1 ^$ P0 s9 U3 }您拜我可不行,您是有师傅的,乱拜师傅,应该揍一顿。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拜我,我一定要回拜,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师父不会打屁股,还会表扬我懂礼貌!
- R- N6 |; J# x* K
4 `: Q1 r" {; R8 X3 E- F; D/ k0 N您拜什麽我不知道,您指什麽师承我也不知道。& u' R4 [% Z" G8 F5 P( K4 M; l
6 r" n0 B9 d: Q5 j2 |6 I9 x
没想到我引用《广论》的一个观点,您就这麽快开始找师承了!精神可嘉!
) ?+ v  n- e  G0 T- t# b
9 Z) e' |7 L5 g% V& T- ^8 |但也可能是我没有引述清楚,学佛首先是拜释迦摩尼佛为老师, 为本师,进行三皈依的拜师仪式。然后,可称自己是学佛的,表明自己是在向诸佛菩萨学习。然后,寻找有缘的有修有证的出家、在家老师和同参道友一同学习请益。应该是这样的吧!
8 K& s9 p' Z# X- x3 M
+ [) [$ E) v# {. k很抱歉引起误导,误解!这点倒是该挨揍了!
7 X6 [, l2 j3 `8 h; k* z$ F- C
) W6 `; e; `/ C9 q6 r7 i[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2-22 16:29 编辑 ]
大型搬家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8-2-22 16:13 发表 + B0 f8 o& x6 [4 j8 Q
师父不会打屁股,还会表扬我懂礼貌!  X7 C; N$ j" ~$ o

% [- I9 T7 k  L1 E8 ~您拜什麽我不知道,您指什麽师承我也不知道。
1 ~3 m  {$ N0 ]! [  [4 R/ Q
0 }# B0 B  j9 M3 ~! I8 k, m- Z* t没想到我引用《广论》的一个观点,您就这麽快开始找师承了!精神可嘉!
! @7 t3 N. `, r
, o) {: H2 M8 P6 b0 b2 v但也可能是我没有引述清楚,学佛首先是拜释迦摩尼 ...

( j. A% o) n1 x( z6 T. q/ o你说那个时候,没有网络。现在不同了,就好比说,电视大学,网络函授的学员也是大学生。3 P4 B2 \: ^, M2 w3 C# ?
我现在在网上得到您的指教,诚心拜师,怎么就不算学佛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2-22 16:50 发表
- H$ s3 }9 {$ M" D) m/ }
4 ^4 C% n0 U8 Q5 \你说那个时候,没有网络。现在不同了,就好比说,电视大学,网络函授的学员也是大学生。& C1 T3 ~8 y; w" F
我现在在网上得到您的指教,诚心拜师,怎么就不算学佛呢?
: V8 N0 y& d! W
0 n1 |3 x: Y/ x
绿菏周末不上网,我替她说两句。
6 \7 i; D2 T1 G5 |' O/ ~5 A我们学广论,有两个多月都是讲关于善知识的。广义的善知识是指所有能在佛法上帮助自己的人。师父是指可以依止的善知识。选择可以依止的善知识好象有16条标准。自己作为弟子也有标准。弟子选师父,师父也要选弟子。扁舟你可能指的是前者,绿菏指的是后者。
& \( f( W1 C$ s9 k7 k2 z另外,从用词上你们就有区别,扁舟用的是师傅,绿菏用的师父。师傅是表示对某个人的尊敬,对谁都能说。(我在国内老用) 师父表示的是师徒关系,所谓师徒如父子。当然你们可能是无心敲的字。
2 K" V7 q6 }6 @
1 D8 `/ B/ h* D$ h) R+ i* U, d9 l绿菏说的仪式是成为正式佛弟子的仪式。当然没有经过仪式而学习佛法也是学佛。就好象有人结婚要举行婚礼、领证,有人只是同居住在一起。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啊。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TempID 于 2008-2-22 20:29 发表 9 W; e* j* l: O0 P( T& c8 K+ i# ]4 v

( p, W, R  |) p; s1 Z/ f$ s) R5 o; h! v5 c+ y2 a7 ?
绿菏周末不上网,我替她说两句。
5 S+ F0 S" g6 o! o* i我们学广论,有两个多月都是讲关于善知识的。广义的善知识是指所有能在佛法上帮助自己的人。师父是指可以依止的善知识。选择可以依止的善知识好象有16条标准。自己作为弟子也有 ...

1 Z' q# d: F3 e! a; f多谢多谢!& T) i7 T# L7 s

8 p2 x% ]7 b9 |1 o再请教一下,咱们论坛上的这个《广论》是宗喀巴大师的原文,还是现代白话翻译,或者是某位现代大德的讲解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2-22 20:57 发表
+ i1 f$ v0 t4 v) W: Q9 a7 C# r; ]
9 W+ J+ n. L2 @) @( ]0 ~- n: O- m多谢多谢!
4 @# d7 X9 }! I7 a+ w
) U& z& t0 x: P' `- _4 r  ~5 P# I再请教一下,咱们论坛上的这个《广论》是宗喀巴大师的原文,还是现代白话翻译,或者是某位现代大德的讲解呢?
6 @) i# A. |0 v* @8 O* |" r$ X$ [

4 [) }) @' d) Z5 G3 a《广论》是宗喀巴大师的原文。法尊法师译(1902-1973)。人称为当代玄奘。曾任中国佛学院院副院长。他的生平可在网上找到。
" i0 p* u% }( k, S' o3 I& V( c$ }法尊法师翻译的是半文半白,比一般佛经还难懂(个人体会)。我们现在听的是台湾日常法师的讲解。
% H" }9 w: O1 t2 H0 a$ D4 [
1 ^0 a$ e9 x; K/ q另外强调师承主要是为了保证自己学的是正法,是一脉相承的。否则,某个人跳出来说自己是大师,或者佛菩萨转世,以我们的智慧很难分辨清楚。
) u0 O* ~4 H# w0 ~! `7 Y如果只是随便学学,从网上找点文章看看,倒无所谓。如果正式依止师父还是要慎重,所谓以盲引盲,相继落火坑。
3 J+ p' J2 ?, e( f  U9 ~3 l: U3 _/ d' j* V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2-22 21:40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mpID 于 2008-2-22 21:28 发表
3 H5 |9 d9 a, ?7 t2 f/ T- ^6 W/ q6 H! f( D& K  b: r/ G2 i- v: k. l

, J/ r9 V1 @% [) m7 ~( U《广论》是宗喀巴大师的原文。法尊法师译(1902-1973)。人称为当代玄奘。曾任中国佛学院院副院长。他的生平可在网上找到。
) Y+ t0 Q- g1 N4 z" @# d& ?法尊法师翻译的是半文半白,比一般佛经还难懂(个人体会)。我们现在听的是台湾日常法师的 ...
3 t9 U8 B8 k3 D

" x4 `; S" G( h3 o谢谢,这个思想,我正在慢慢领会中。8 V6 J& T* R, A$ I+ ]

& C0 d9 N7 U4 A9 G2 s- c另外,绿荷在这个帖子里说的“一切唯心造”和我原来理解的差别很大。绿荷举的例子好像都是人造的东西。那么,草木山川大地呢?我觉得也是唯心所造。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2-22 21:44 发表 : H" H% W9 r% R

  m% f& |8 G) i1 O
7 ~7 O/ ?0 z# H8 S# h谢谢,这个思想,我正在慢慢领会中。
6 S" _. ?( K1 J8 r' Q, P! i# \: {- r
另外,绿荷在这个帖子里说的“一切唯心造”和我原来理解的差别很大。绿荷举的例子好像都是人造的东西。那么,草木山川大地呢?我觉得也是唯心所造。

. P' ?" V6 u5 _9 I  {# T; g9 M" E, C+ ^' d+ d" H2 Q
说人造的东西是为了大家好理解。日常法师在《广论》讲记里举过类似的例子。佛法里“一切唯心造”应该还有更深更全面的意思。其实这句话里最重要的字是“心”,佛经里多处提到心,心有多种意思。如果用唯识的术语来讲,人造东西用的是第六意识(妄心),草木山川大地是第八意识(阿赖耶识)所造。阿赖耶识是怎么回事就涉及到整个唯识宗了,不多讲了。4 B( s# a# ?3 \, R' ?
在楞严经卷四,佛剖析了世界成因,為何忽然產生山河大地、有情的眾生及業果等三種生續?如果感兴趣,可以研究一下。% U$ \6 p, |) ~: |* C2 S

5 q, `; A! k7 }7 z6 w[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2-22 23:48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TempID 于 2008-2-22 23:45 发表
/ C) M$ Y+ {! B; k  r
+ G( ~' F% m5 }4 l
6 j2 S8 ^2 B$ ~! ?8 R$ j说人造的东西是为了大家好理解。日常法师在《广论》讲记里举过类似的例子。佛法里“一切唯心造”应该还有更深更全面的意思。其实这句话里最重要的字是“心”,佛经里多处提到心,心有多种意思。如果用唯识的术语 ...

* B$ A/ @5 V! [' A* f& Q" J9 c
  b" k0 ]# i+ A) |( e受益匪浅,多谢多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3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的体验是觉悟佛最重要的途径

凡是佛典在其指导意义上都具有普遍性,而药品却需要对症的,所以两者不能相比。% _0 }+ ^$ g' x5 w5 u- ]) x
好比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学问,多掌握一样总是好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奢望把天下的所有学问都学明白,如果真有这样的奢望反而会一事无成一样也学不明白。而且,饭总得一口一口的吃,井总要一锹一锹的挖,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话归到学习佛典上来,个人觉得,从理想方面说,当然多学比少学好,但具体学习时却不应该贪多。好高务远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根苗。不说《广论》这样的宏篇巨著,就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一句“本来无一物,何事惹尘埃”真要悟明白其中的奥妙又谈何容易啊!! \% y- r8 W) T+ s& Q, k* _
学习佛典不能就佛典学佛典,典籍上的字词再难懂借助工具书之类总是能弄明白的,但对其道理的觉悟唯一的途径是生活的深切体验。所以,我个人的偏见:学习佛典不应该去听讲座,更不应该拜什么师傅或师父。佛理之深懊,不是讲的问题而是悟的问题,而悟是“工夫在典外”的。拿我个人学习古诗的一点经历打个比喻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流传千古不衰,有诗中之诗的美喻。但我小的时候总觉得它稀松平常,和儿歌差不多。上初中以后任老师怎么讲解还是感觉它太普通太直白没什么意思,而且似乎还发现了几个“不当之处”甚至生出了把它改改的欲望。三十多年一转眼就过去了,在学习、工作、生活重重负担之下,对生活的体验比孩提时是深刻了许多。现在读这首诗,想到月光下游子思乡的情景,不但感觉到了它的好处而且被它感动被它震撼,它的诗意是怎样的浓啊!这首诗仅从词句上说,只要上了小学就不需要注解了,但对它好处的体验却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诗是可以讲的,但诗味却是讲不出来的。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云兄,此话差矣!

你我这样的芸芸众生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一遭又一遭。请问体验出觉悟佛了吗? 光靠生活的体验觉悟到了什麽?只有青蛙的本能啊! 而且是无比的执著。没有佛陀的法,我们永远没有觉悟的一天。; U9 m% ?0 B* v, w0 z/ z

; e1 O# E, o$ {) R: F2 P! _. V2 B就算是你的例子里的,“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请问, 没有先看到这样的动人的词语,印在了你的脑子里,可能有你三十年后对这首诗的当下深刻的体验吗?还是你丛来没有读过这首诗,三十年后它的境界会自动的从你的脑子里跑出来?' ~! x9 I7 U, Z. K. r
; g* n7 d  b$ }. |) ?
所以,我的意思和您刚好相反,佛经, 佛典不是要当作世间的学问来研究,自己研究不出来的(就算弄明白字面的意思)。必须听讲座,听出家师父自佛陀时代,一代代的口传心传的讲解印证,才可能正确无误的传到我们这里。没有讲更谈不上悟。 不拜师父只能说明你们的傲慢和我慢。那就永远得不到真传。就象不拜聂卫平你就不能说你是聂卫平的学生,你也不可能得到他的真传。学不到围棋的精微,有巨人,前人的经验不去学,自己去摸索,请问有几个人是聂卫平?您是聂卫平吗? 您是佛吗?
! M# K# Q# J- X/ w5 c# W+ t  Y0 _) L( R% U' C/ h
象您所说, 看起来简单的一句佛经里的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要悟明白其中的奥秘谈何容易!  是啊!一首古诗还花了您三十年才悟到那个境界。请问,那佛法里那麽多的道理境界,如何能够即不听讲,又不拜师。就自己惶惶当当的在生活中去悟吗????
- ^% u0 k: Y: p7 |- P) ^. u' {% V# x7 j( {# S, U0 U: A9 `
我们好不容易得到这个健全的人身,这个健全的智慧,还不抓紧时间向圣人学习,却在自己的我慢里打转转,以为圣人的道理会天上掉馅饼一样掉到我们的面前。
+ F/ L/ N6 V) {  ?( D- u$ T5 K) w9 p, u5 ~/ D% ^
佛法的闻思修的次第,很清楚,很清楚。 没有正确的听闻到法,就没有可能正确的去思维(完全是错误颠倒的),就没有正确的修行之路,悟就根本谈不上! 拜师请法,得到正确的教授是基础的基础! 否则,就是门外空转。: Z' v$ k2 i# e; U& {
, G2 S% G( i. d$ u; |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2-23 22:05 编辑 ]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2-22 21:44 发表 5 O% B2 F7 L* H1 k
# M3 b: U# d5 ]: w
& y7 s# N: H! ~8 s
谢谢,这个思想,我正在慢慢领会中。' N5 p( ]  A0 v0 }3 m/ o2 M* a2 r

4 d# r+ N2 T% k* ~另外,绿荷在这个帖子里说的“一切唯心造”和我原来理解的差别很大。绿荷举的例子好像都是人造的东西。那么,草木山川大地呢?我觉得也是唯心所造。
) y* u  {5 O0 `
6 m  P) w, R* O: H2 K, |5 _
首先非常感谢 ID师兄的回答。 也想补充一点。 山河大地,草木山川,城市国家,也都是一切唯心造的,这是真的。
: O' `% b6 [7 q7 p/ R( o) O6 B
7 H) H: L: W1 O一些人们,聚在一起,互相影响,生活习惯相互融合并改造适应周遭的环境。哪一点不是因缘和合的,最后就变成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 而成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用佛眼观之,不是人们一念心的执著而成的又是什麽?
# o) d9 N3 g# R6 G' h' k. C2 p
! n$ Z+ s; h* V8 W  ^去年回国,满眼的水泥墙壁,看不到绿色,就算路边的树木也是灰灰蒙蒙的。 人的造作,人的疲惫挣扎,连树木都跟着没有了生机了!9 }4 [8 ~4 u/ ]" O( N' n" X/ X
6 C# k' V# s% L! m0 `' J
哎。。。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8-2-23 22:36 发表
# s) e0 `% v" ~5 }$ d
" I0 L9 K  u3 T' f& h2 ]2 u
1 R) K% @& Q2 X* ?' A7 |- v首先非常感谢 ID师兄的回答。 也想补充一点。 山河大地,草木山川,城市国家,也都是一切唯心造的,这是真的。
+ ]& ?4 u' P' E+ e' r6 w+ t  q7 q4 W/ Y
一些人们,聚在一起,互相影响,生活习惯相互融合并改造适应周遭的环境。哪一点不是因缘和合的, ...

- F; h2 ~/ ]: H5 ?/ I
; a6 P# z" z! V多谢指教,按我原来的理解,一切唯心造,说的是感知与存在的关系。感知比存在更实在,可靠,然而感知也是虚幻的。。。。。。和人们常说的“一人一个大千世界”有联系。或者说,没有“存在”这回事,所谓人们认为的“存在”,是依赖于感知的。人们根据声香味触法,认为世界存在,而不是因为世界存在,人们才能感知,这就是一切唯心造。把人们常说的人生如梦,改成人生是梦,就是佛家说的一切唯心造了。人在梦中“感知”的山河大地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人的精神活动“造”出来的。这样理解以后,然后再把是,改回成如,因为,如字的语感,更有一番学问。3 s% ?! S' _. F5 T0 X
+ V; C8 g! Z# _$ N  P" o
[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8-2-24 03:07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话说的不够明白但并不“差矣”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我没有不学佛经而自己悟佛理的意思。我的意思是:1、学习佛典不能贪多,不能好高骛远。2、学习佛典不应该去听讲座,更不应该拜什么师傅或师父。因为在我看来:“佛理之深懊,不是讲的问题而是悟的问题”,我说这话,当时也承认是“我个人的偏见”。
! I) c& m; L* S* q看绿荷给我的帖子知道对我前贴的异意在于第二句话。现在再申说一下吧。先说佛经是什么?是佛以慈悲为怀,为开悟我们混沌的心灵而说的话。因此,佛经是一字不可移的或者说是不可增一字不可减一字的。也就是:该说的佛已经说完了,佛没说的就是不该说的或者是多余的。再说现在作讲座的主讲人和同意作别人师傅或师父的人,也都还是凡人而不是已经觉了的佛。我想:作为凡人而企图给佛的话作注解,虽勇气可嘉但其实是很滑稽的。难道佛没能让我们明白的话你(指主讲人、师傅或师父)能说明白?如果佛已经说明白了还用得着你再说吗?绿荷在前贴说我傲慢,但我却觉得在使人开悟佛理这件事上敢为人师者却实在是傲慢的可以了。我想:我给人以傲慢的印象责任的确在我。因为时间所限我前贴中的一些话说的不够明白。特别是那句“学佛典不应该听讲座,更不应该去拜什么师傅或师父”,话过于突兀,缺少起码的铺垫和注解,的确容易给人以傲慢的感觉。所以,绿荷说我傲慢,我虽倍感冤枉但也是事出有因情有可愿的。现在再补说两句吧。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自己不信佛而只把佛典当成一种知识来研究,那么听讲座也好,拜师傅或师父也罢都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是潜心信佛者以断除烦恼进而觉悟成佛为目的,去听讲座拜师傅或师父却是很糊涂的不应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因为作讲座的主讲人或师傅师父们自己还没有悟,也就绝没有让别人悟的本事。比如游泳吧,如果只是要研究游泳理论,那找个会写“游泳入门”之类的理论家作老师是很有用的,但如果以学会游泳为目的,那就非下水不可。如果某位游泳理论家自己还是个“汉鸭子”,那么无论如何他是教不会你游泳的。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浅显吗?所以我说:“佛理之深懊,不是讲的问题是悟的问题”。应该说明一句:我所谓的“讲”不是指佛经而是指对佛经的注解。也就是说,佛经是应该讲的也是应该听的,而且更应该反复的念反复的诵,但“注解”却是没用的。大概六七年前,我有幸与本市规模最大的寺庙“佛光寺”的主持海月法师在一个病房里住了近一个月的医院。海月法师是倍受信徒们崇拜的德高望重的大法师。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法师的一个观点--讲经(广义的经包括律和论)应该就经讲经而不应该参杂讲经者对经的理解。我理解,他所说的“讲经”的概念与“念经”或“诵经”是一样的。我想:如果有这样的讲经者要收我为徒,我不但愿意而且万分荣幸;但对那些口对麦克风或身披袈裟坐在高台上敢于对佛经品头论足的人,敢于对佛经大谈他自己的“理解”的人,我却只有滑稽的感觉。) G3 p& v4 L( f& D& u. y" U# o
我非常赞成绿荷在帖子末尾说的一句话:“佛法的闻思修的次第,很清楚,很清楚”,的确就如这话所言是没有听讲座,拜师傅或师父什么事的。7 d# N7 z* }% G3 k7 A& {
绿荷谈到围棋,勾起了我对许多往事的美好的回忆,真的好想一吐为快,没时间了,以后再说吧。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在个人妄动的偏颇知见范围内理解这一个问题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不好意思,在这里乱解释。准备向ID兄学习,有时间好好学学圆瑛老法师讲解的《楞严经》。/ S/ u) o1 j9 a- f* p5 X6 T. b

5 F4 H& M5 ^8 N4 O, Y. U记得听过一个法师讲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我们心的认识作用。他说,好比我们站在一个高楼的楼顶上,向下看,如果只是这麽向下看着,那下面马路上的整体的情况我们都会看得很清楚,整个车流的流动,人流的流动等等。但如果我们将心或意识关注在某一辆车上,例如,看其中一辆车是不是警车?当我们注意点放到某辆车时,当下马路整体的情况我们就无法看清楚了,就把握不清了。
: Q5 ^" P6 {/ l1 W% k% V1 _% s9 T# Q& H# m' w* N- s; p' c
他说,佛告诉我们,我们的心就是如此。因为我们时时都是用分别的心去关注某个特别的点(或说都是被无明,贪嗔痴妄念所牵引),那我们真心对整体,全体的认识就失去了。本来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能力看到整体。 禅定就是让我们恢复这个能力,修到初禅天,就有宿命通了,二禅天就可以天眼通,知道未来了。所以,我们的心还真本是神通广大的呢!《楞严经》可能就是讲我们如何错用了心,及如何启用真心,一步步次第修习禅定的方法。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到青云兄这个贴

原帖由 青云街61 于 2008-2-25 08:27 发表
8 U2 T* r1 _' u5 n。。。。就因为作讲座的主讲人或师傅师父们自己还没有悟,也就绝没有让别人悟的本事。比如游泳吧,如果只是要研究游泳理论,那找个会写“游泳入门”之类的理论家作老师是很有用的,但如果以学会游泳为目的,那就非下水不可。如果某位游泳理论家自己还是个“汉鸭子”,那么无论如何他是教不会你游泳的。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浅显吗?所以我说:“佛理之深懊,不是讲的问题是悟的问题”。应该说明一句:我所谓的“讲”不是指佛经而是指对佛经的注解。也就是说,佛经是应该讲的也是应该听的,而且更应该反复的念反复的诵,但“注解”却是没用的。

: R$ h2 }# M  x$ w4 A/ D0 V) m! K9 M- X6 ], p7 ~, v/ [
我的上一个贴是回应上上个扁舟兄的贴的。这里说明一下。
. j: v8 w6 Z9 ]/ E% P
" B( E) }6 m4 l$ T至于23楼您的这个帖子,不知ID兄有何见解。我是真的建议您有机会好好听听《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再来,他造的这个论就是针对众生学习佛法的各种错误认识,帮助扫清我们在菩提道上的种种障碍,很多的障碍障碍着我们无法前行。。。! j7 z* |. I3 N) c3 c2 r

% Q2 k$ j% {5 ~9 w8 x4 }看来我们的分歧点在 “悟”字上。你认为,现在讲经的师父们,(好像也包括祖师大德们,及他们对佛经的注解。)都没有开悟。所以,不值得去听。要直接从佛经下手去悟。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对的。实际非也!" V( Q" B1 L. P+ \5 ~1 a0 r
( O, ^( V5 e, ]0 G! d
举个例子,我们从中学开始学物理, 比如我们的理想是将来当物理学家。那我们在中学刚刚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教我们的老师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物理学家。请问,你要不要跟他们学习? 如果真来个物理学家,他讲课我们听得懂吗?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过程,不就是有相应次第学识的老师来教授,对吧!这是很明白的道理。难道,你能说,小学老师学识没有大学老师高,就不跟他学吗? 你能不平等的尊重所有的老师吗? 你能上来就直接看大学物理,因为觉得所有的老师都还不是物理学家,就准备自己直接从书本中悟成个物理学家吗?
4 U" E2 Y7 K/ s
8 E: g9 j0 J9 o* i5 o不知这个例子恰当不恰当。只是,这个“”,有大悟,有小悟, 有顿悟,有渐悟,当然有最终成佛的圆满的悟。 任何一位讲经法师, 他们有他们修行的功夫和开悟的程度,就像您悟出一首古诗的意境也是种悟,也可以给您的小孩子讲讲。我们虚心的向所有善知识学习,哪怕是位老婆婆,她讲的某句话都背不住让您有所醒悟。更别说祖师大德们都是累世的修行人再来,甚至是地上的菩萨们来行化世间的呢?  可以不去听吗??2 [) H4 J) ]  M, \
1 O9 @7 [2 }+ S& w  I$ U" U7 u- ^
《广论》里谈到的一个众生学佛特别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学到一点,就当成全部,觉得就是它了,其他的都是没用的了。《华严经》里善才童子五十三参, 他所参学的什麽样的人都有,甚至有外道。这在告诉我们什麽?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去学习佛法呢? 我们可以好好参参《华严经》!(我也还没学过,敬仰啊!) & _3 p/ h) H9 i6 w
4 n9 u, D7 D( y  s. `
以印光大师的一句话与君共勉:“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份恭敬,则消一份罪业,增一分福德;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这里的恭敬想来,不光是恭敬佛,恭敬佛经,也是恭敬所有的僧宝及他们代佛讲的法,以及所有的众生含灵。2 P* _6 F3 k& z5 P8 g% e+ b( A
" o5 l; ~" a% C
阿弥陀佛!- f5 v6 M' C% _! {2 |+ A! z/ o! J/ _

9 s' \# B9 ]; _: u  {" g  Z6 F[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2-25 10:40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学到一点,就当成全部”是毛病,但是也有一定道理。比如,有人问“绿荷家怎么去?”你可以给出几条信息:# z% n1 _! m5 o, d1 B
# m7 `( \% }' v  g
1 什么街什么路多少号3 `' B7 v) W4 o3 z' A  x
2 在某个有名的建筑物的哪个方向,多远,房子的颜色、特点。
( t1 d* p* G& k) l5 z4 B3 坐几路车,几站下车,然后朝哪个方向走多远5 d4 Q+ U; q2 Z& a& ^1 m
42 n! G: l" k; _( F; |; \6 O0 K2 R) I
5
) O- t2 q3 T, d+ c) F0 J6 H% z6
& D  {! b, m; V7 d$ J还可以说出很多条。你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比如,男人,对数字记忆比较清楚,女人,对形象方向更加敏感,有人自己开车,有人要坐公共汽车。一方面,这些信息都是有用的,而且每条信息对理解其他各条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如果真正的理解了其中一条,其他条也的确没用了。如果对每一条都记得模模糊糊,还真不如确切明白记住了其中一条。如果你是在电话里说,时间关系,不可能每一条都记得很清楚,那,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做法,要是我,我会忽略你说的别的话,赶紧找个笔,把第一条明白准确记下来。# r4 C: ~6 r" ^- N

% E2 ~& i2 J- s" k# h[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8-2-25 17:31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有理!

但毛病在这里:盲人摸象的故事可能您听过,盲人摸到的是象,没错,但不是全部。学佛是要不当盲人,要知道象的全部。
2 u, x- v& v# y0 P! c- B1 s! v: ~
; F% D7 w" g9 J) C大乘佛法讲成佛是为了渡众生。只学到一个方法,比如,只知道门牌号码,如果有人问乘车怎麽去?怎麽办? 如果不知道,就不回答了吗?
2 n- S6 c  V2 m. C+ h! p/ v+ f0 {1 {! i6 G4 e
尤其碰到象扁舟兄这样的好探究者,恐怕一种方法绝对不行的!
! E- }" a! Y3 ?0 G2 T% |3 A. a, K4 J( l4 o+ ?$ T
看来佛早有先见之明了!哈哈!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8-2-25 16:09 发表
$ e3 b* V9 m  c% r* X8 K  ?& @+ X但毛病在这里:盲人摸象的故事可能您听过,盲人摸到的是象,没错,但不是全部。学佛是要不当盲人,要知道象的全部。
0 G$ z. m1 g. r8 {6 q1 f6 h2 v  C! T0 l) }3 T
大乘佛法讲成佛是为了渡众生。只学到一个方法,比如,只知道门牌号码,如果有人问乘车怎麽去? ...

: h. V# X2 \5 N* q4 M  O% `, `0 A: H7 n- G, O% G
我觉得我和绿荷师傅在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佛讲了那么多经,是为了普度无数众生。而对于一个具体的众生,你,或者我,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也不能说是错的。0 f1 ?) a% I% I9 y
6 p2 D3 t7 N. T( k" v
盲人摸象的故事哲理很深,一方面,摸到部分少的,要向摸得多的人请教,另一方面,摸的多的也还是盲人,他也没有摸到象的颜色。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8-2-25 16:09 发表
, W9 D/ o* d8 k% q7 c7 O4 x1 d但毛病在这里:盲人摸象的故事可能您听过,盲人摸到的是象,没错,但不是全部。学佛是要不当盲人,要知道象的全部。
0 s) `7 I& O( v8 c* a! n, {2 Q) E  [6 I& D, N" S$ \! _" m
大乘佛法讲成佛是为了渡众生。只学到一个方法,比如,只知道门牌号码,如果有人问乘车怎麽去? ...
+ c" H4 m) h7 m! F
" L  X8 R! A; S* k9 B7 F0 C6 a
如果您要写一部“绿荷家去法指南”,包括世界每一个角落到您家的去法,那这个指南可能几座藏经楼都装不下。您写这么多,是您的大慈大悲,希望您的每一个粉丝都能一睹美女偶像芳容。但是,对于我来说,只要找到从当堂坐几路车就足够了。找到了这一条,我不会再去研究您那个指南的其他部分,而是赶紧沐浴熏香,西服革履,直奔车站。因为我的目的是要拜见我的美女师傅,而不是那个指南。( q9 t0 {- w: L2 |5 T* `" C& g

) u- E$ h, R* C( D  s! ?; r每个众生都有不同的因缘业果,所以需要种种成佛途径,所以,才有那么多佛经。佛用手指出月亮,是让我们顺着手指看月亮,而不是研究那个手指头。) k5 x8 F: }% u2 R" o+ q* L

# s& X$ k) w2 {( k: J+ j7 S5 v[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8-2-25 17:22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难道佛没能让我们明白的话你(指主讲人、师傅或师父)能说明白?如果佛已经说明白了还用得着你再说吗?”% O: x/ C) U  _: G$ D$ {" o0 J
+ W% Q* T# R: [; [& |1 h
青云居士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在下面的帖子说过对这个问题的看法。3 H/ ]# R1 d& d9 L
http://www.edmontonchina.cn/view ... ght=%2B%B1%E2%D6%DB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荷师傅举的盲人摸象例子,对我很有启发,再说几句. O2 ?( `( B! X% \

. C6 L6 r) L8 o6 V4 n- ~; s$ h如果一个盲人,有幸拜了一个眼睛好的人为师,结果又是怎么样呢?眼睛好的人告诉盲人,大象的颜色是灰的,他说的正确。但是,能保证他的话在盲人心中形成的“相”是正确的吗?* b7 F  }4 w3 P

  D3 w: Y( e& N眼好:大象的颜色是灰的
. X% @1 |  \% e, S盲人:多谢师傅,我明白了,大象的颜色,有一种粉末的感觉
$ K3 l+ ?. Y6 V& A眼好:我说的灰,并不是灰,只是取了灰这样的一个名字" ~( d/ c  X, J, I
盲人:糊涂了,什么叫灰并不是灰?不是为什么要这样的名字?6 [# t0 H  k: I
眼好:我说的,不是大象的颜色,大象的颜色是不能用话说的,如果你说我说过大象的颜色,就是诽谤我。- R& ]( B7 `" _! l: G
* X; L5 L# q, x  [3 N( ^
佛法,和其他学问的根本不同,就是要找到的佛性,是众生的自性,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这就是青云居士强调“悟”的道理。就算你有化身佛做师傅,他也没有办法把佛法给你。
  [" v  c  |+ E% x5 @! l" Q$ U1 Q4 S* R$ ^& x  |3 c: F! \
这个我说不明白,还是看看佛是怎么说的吧,学习几段金刚经:! d. A+ z: D: Q' l/ B* h$ Y
0 p& Y, w5 ^1 f& b1 J
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Q; ^+ Y0 t+ H+ e  R1 \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x* f; Q$ l# n6 c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16 08:09 , Processed in 0.23956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