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8|回复: 5

[国际新闻] 累死了蜜蜂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3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人民网5月3日讯 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美国的蜂农们损失了四分之一的蜜蜂,这个数字几乎达到正常年份冬季损耗数量的五倍。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为因疾病或者寄生虫引起的“蜂群灭绝症”。目前,这种神秘的疾病已经扩散到美国27个州。与此同时,加拿大、巴西和欧洲部分地区也发生了类似现象。
7 j  v% _& l/ B- h5 s3 X9 K- |5 L. C" W. p: U' T! b1 u2 P& T
  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类食物来自开花后须经昆虫授粉才能结果的植物。其中,80%的授粉任务都是由蜜蜂承担的。一些研究人员甚至悲观地预测,如果美国的蜜蜂数量继续大幅度下降,那么将给人类原本丰富的餐桌造成严重影响:早晚有一天,多数新鲜瓜果将消失,大家可能要用白开水就面包充饥了。7 y- d8 d1 R7 `  F
  q% s6 ?5 r9 L# C; \4 O
  其实,早在上述现象发生前,美国的蜂群就发生了数量就不断减少的现象。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由于美国蜜蜂的基因先天不足,他们无法抵抗有毒物质和疾病的侵扰。此外,蜜蜂是群居生活的昆虫,因此各类疾病的扩散非常迅速。今年夏天将成为美国蜜蜂能否顶住神秘杀手袭击并恢复生机的关键。0 Z' L* M- h9 j/ x. k7 O1 ^- b
1 C+ |  h+ e) U! K% J5 f' u
  鉴于绝大多数北美地区的农作物都需要蜜蜂进行授粉才能结果,所以蜜蜂们一天的辛勤工作能为美国农业创造高达150亿美元的价值。大量死亡的蜜蜂让美国各地的养蜂人和农场主们叫苦不迭。昆虫学家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可能充当“蜜蜂杀手”的包括如下三大嫌疑犯:病毒、真菌和杀虫剂。
, d' `% P7 Z5 Z0 W* `+ C6 T5 f6 ~$ ^  }% c( ?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分析从美国各州搜集的死亡蜜蜂的样本得出结论,“天敌作祟”不是造成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接着,科学家从病蜂体内找到多种不知名的微生物组织和真菌。令人惊奇的是,在人类艾滋病患者的体内同样也能发现这种真菌。此外,当空巢中蜜蜂大量死亡后,竟没有食腐昆虫前来“享受”。* |( b. k* J5 R# ~

# b/ {" n3 g- y* V( q# w  与此同时,科学家还从病蜂样本中找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踪迹。这种化合物能在植物体内畅行无阻,常被农民用其来灭杀农作物害虫。上世纪90年代末,法国科学家发现,吡虫啉虽然不会造成蜜蜂死亡,但会干扰蜜蜂的神经系统,结果是蜜蜂迷失方向、无法回巢,只能在寒冷的户外悄悄死去。8 W0 f) F: O7 ]1 D/ w

% S( {: d) y6 n: Y7 Z! `6 m' b9 H  养蜂人当时把上述蜜蜂大量死亡的现象称为“疯蜜蜂病”。 由于大量工蜂“找不到家”,留在巢内的蜂王和幼蜂最终也只能被统统饿死。为揭开蜜蜂死亡之谜,人们开始将转基因农作物、手机信号发射塔、高压电线都看作是潜在的蜜蜂“杀手”,有人甚至宣称,拉登正在通过“杀死蜜蜂”来摧毁美国农业。8 k* K" j# L, Z$ Z5 @' e1 ]

2 c' g# q3 F9 V$ K  专家指出,近几年来,美国蜂群一直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蜜蜂从传统的采蜜工转为授粉工,一年到头被蜂农装在大卡车上辗转各地进行有偿授粉,这让蜜蜂们疲累不堪。为了让蜜蜂有体力干活,养蜂人用人造养料、能量饮料和高能食品的混合物来喂养蜜蜂,这都可能对蜜蜂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v% e( m5 ?) l1 s) @$ J6 E* \$ v/ i3 |% j
  养蜂场还让蜜蜂吮吸多种抗生素以减少感染,此举干扰了蜜蜂体内协助发酵花粉的天然细菌群落。各类人造蜜蜂食品、转基因作物到底是不是杀死蜂群的真凶,还有待考证。美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称,必须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改变美国农业过于依赖蜜蜂的现象,从而确保人们餐桌上的蔬菜瓜果供应。(高轶军)2 P7 K- ?  s2 d2 q6 j7 x

* K3 u. ^0 R& u) P1 a1 n2 l[ 本帖最后由 cdyy 于 2007-5-4 17:45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3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7-5-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07-5-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7) 鸡蛋(1)
发表于 2007-5-4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8 13:46 , Processed in 0.11024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