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转6 w7 X6 p) U$ G1 G
& w2 q' J% i* `; _' u9 h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做许多的事情,诸如布施、供养、放生等等,但是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8 j1 m3 S9 _0 J
) e6 _" |1 A2 F0 y2 l也许有的人不断地修福,一直去印经或是做其它的事情,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或者有一天生了大病,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生这种病,便会对佛菩萨不满,没有照顾自己。' A: Z5 B6 P* U5 }& d
% ?4 {" y8 L' L3 Q( u& U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的实在是大有人在。
3 v4 E' p! r6 X0 |( y
2 i$ [0 w" T2 T- m, j3 m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是否有注意过我们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真正去观察到!+ V: ]) V/ v/ a9 ]
# E7 p* [" e+ T7 f
当我们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不屑,是否也曾去感受到别人的喜悦,也为他们祝福?而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是否在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会生气的倒掉,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又或者,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终于生了一场大病,自己是不是在想着,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兴灾乐祸之中了?
" Y- m. h8 Z5 R% R) B& e9 T E- ^* G% Y5 \/ Q$ ~. V
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我们知不知道呢?
, g3 ?! G( i2 I# S- z' X% \$ V, D+ U
可是,不得不清楚,在一念看到别人受灾而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了。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就像一个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却一直在流掉。" b) N9 u5 k$ ~+ n, }
; B5 V* C7 n- ~0 {# k
其实,末学目前感受到,惜福比造福更可贵啊,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一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自己更加地堕落。% R6 l' T& X, v
) G8 i3 U* h3 T5 d/ K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都是善的。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2 K$ B4 i8 U7 `
9 b7 z( G" A" t0 ]& A' G$ H
所以,要让自己幸福一些,还要注意,不要在点点滴滴处,折损自己的福分。2 Z, x' w0 g& f" `! r) I; S% {9 |
# e7 N: P3 G6 F2 R* X- O& x0 x
作为一个学生的,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结了婚的人,看到别人的妻子比自己家的漂亮会不会酸酸的?或者,已经离婚的人,看到也有人离婚了,心里一想,啊,也有人和我一样,稍有安慰。又或者,时常说一些酸寒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大谈别人的过失。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念念希望别人好。/ s" I2 E- q4 O+ m# H; _ G; z
9 v3 F2 K4 v7 a) w# Q2 [$ A4 ~
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n% f' t3 }% L) l1 b, [+ v
: J5 S% h. X9 Q# K% i: j
而反之,若要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看到别人好,我们高兴;看到别人不好,我们替他们难过,并且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哪怕与自己有过节,也义无反顾去帮助,这就是一颗仁厚之心,有此心,怎么会担心自己没有福报?量大福就大。3 Q) e, l. ~' D+ _. z: e- L0 K
7 O+ p- ~# j0 ]
而若能时时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有能力就尽心尽力,这本身就给我们积累了大福。; G* Z8 {7 { D5 v& L" S. L6 b1 H/ S
Z0 E, @& }6 w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地指责与辱骂,那不过是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进而,去安身边的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不一样的,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而并非只是多积了一些财富,仍旧在痛苦中,或者,自己的心恶行恶,苦心积的福还不够折损的,那也太不值了吧?- W4 \# L4 H) r1 n4 m' I
% F9 T( b! M2 G5 ]+ y$ j) Z/ l(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8 a! ?* I: I" t# J/ Q* H) d- Q- b8 n& L8 G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07-3-6 08:4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