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琳达: S1 i. ^5 J' c- l6 B) Y! R- J% m# \0 _
6 x7 T$ [4 C3 T& U我的朋友琼到多伦多半年多,才找到一份收入不是很高,却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专业工作,但是在另一个城市,考虑再三,她还是狠狠心留下读高中的儿子独自住在多伦多租来的地下室的一个房间里,自己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儿子,奔波在两个城市之间。于是儿子浑浑噩噩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两个星期妈妈回来看看他。 ( h2 _: U6 ^* g Z
6 C: V. l, E" e- r对于每次回来看儿子,琼都感觉是噩梦般的难过。每次开几个小时的车回来只能呆一天一夜,琼都是一边给儿子收拾两个星期积攒下来的脏衣服,脏炊具,一边给好朋友打电话抱怨儿子这么大还不自立,不体谅妈妈独自抚养他的辛苦,每次回来用一团糟的一切来迎接她。有时她伤心的流泪,一方面是为自己的生活的奔波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孩子的不自立也感到心力交瘁。 5 ?9 x0 X$ h4 z6 L% c
8 Y1 x, r& v) q; N. r4 I' }而儿子这边,在国内父母离婚对他已经是很大的困扰,妈妈执意带他出国,除了为他的学业考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要让爸爸尝尽骨肉分离的滋味,来惩罚那个搞婚外情的丈夫,对此儿子也都理解妈妈。
: r( F* }+ P! Q3 i: m/ [6 S& f$ f# A0 P+ f: ^8 \- P
3 S& c0 S3 V2 W& a- t他们出国后,爸爸很快跟那个女人结婚,不久就听说生了小弟弟。儿子知道自己早已在爸爸那里失宠,庆幸自己可以不用经常看到那一切,伤心那一切,并试着接受小弟弟,每次在与爸爸视频聊天时,让自己建立喜爱小弟弟的感觉,并跟朋友们说自己的小弟弟真的很可爱。朋友们都知道他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我们这些家长也感觉这孩子真是心地善良,对爸爸也可以说是宽宏体贴。同时也因为自己有个小弟弟,使他感觉比别人多了一点自豪。0 M, s8 L7 O0 X9 ~3 _
( W% R4 z. y- r7 m, O不久,妈妈找到这份专业工作,娘俩经济上宽裕一些,但却是在另外一个城市,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不想转学,不想离开好不容易结识的几个好朋友,这样也就注定要与妈妈分开,自己要独自在多伦多生活。$ t; K1 J# O- R$ V0 J
; R7 c; c: B& h- W+ ]5 J* V
儿子对妈妈不在身边的生活厌恶至极,十六岁的孩子自己煮饭还是很打醋的。而且每次妈妈回来给他留的那点零花钱也让他无语,不是生活困难到没钱给他吃饭,是妈妈认为这样锻炼他的自理能力,希望他能早点自立。可他一直没有锻炼出妈妈期望的那样自理能力,如果有几次懒得自己煮饭出去吃点快餐,马上就会捉襟见肘。有时还要跟好朋友借钱吃饭,只为吃饭,身边的好朋友都被他借过钱,而且统统的有借无还,虽然朋友们都理解他,但这让这个以前在国内家境还算不错的男孩感觉很伤自尊。 ( ]7 J2 _, ?) o
6 m. {- w2 E' S3 [! x. u0 K
) D% q& K; t! ~3 s; k v! m C$ w
2 w8 y4 X7 C9 ~2 E儿子的日子在地下室的阴郁和在朋友们面前的强颜欢笑里,靠着几个好朋友的支撑熬着。孩子心中的怨不知道该怨谁,而且他有什么权利去怨任何人呢,他仍是一个需要吃人家喝人家的孩子啊。于是生活里的萎靡不振,懒散无助都留在那间地下室的小屋里,朋友们都知道他那阴暗的地下室小屋只适合睡觉,有时他也甚至不愿意上学窝在床上睡大觉,几个好朋友就赶紧跑去把他拖起来,逼他上学。上学是他最开心的时光,放学也不回那间屋子,能黏在同学家最好,也正好蹭点饭,这是他周围好朋友的家长都知道的,这些妈妈也都乐意帮他。* t, Q4 x( l1 q% L$ }
8 k0 C+ k( |. l" x: N这样的处境使娘俩每次难得的相聚,往往在激烈的争吵里开始,又在冷冰冰的告别里分离。琼平时牵挂的电话也变成形式上的问寒问暖,儿子那边也话越来越少,就嗯嗯啊啊的敷衍。
! D( w" m7 v0 h) Z, H ^6 Q, ^3 o8 {
两年下来,琼在那边找了一个男朋友,也算有了自己的归宿,但对于她的男朋友,儿子很是抵触,毕竟很陌生,几乎见不到面。琼也感到分身乏术,于是牵挂儿子也变成一个月回来一次,母子更加疏远。 \9 h' G$ z* T. A' _: P# X
1 ?1 L3 B* K) H4 s. h
临近申报大学了,儿子自己操作了一切,没有与母亲商讨,琼也有些伤心,这么大的事都不与她商量,母子交流更加少了。 ! } E& I5 @3 [! J5 |" R3 A2 v
% W' s: ]3 K6 k# g9 |2 I& J, Q
而孩子一直憋足了一口气,虽然生活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里,但他知道他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学习,上大学,来证明自己。他要在爸爸那里证明自己这个孩子不赖,是值得他宠爱的,在妈妈这里,可以证明自己不像她抱怨的那么差。无论怎样,他在做着想挽回自己失去的一切的努力。
5 t# A, Y, y1 [$ D! u" _' a- j& s
- k+ J3 D# i i5 I3 W$ n" {: L
0 U& F) e. y0 y; r( a/ ?6 h0 ?, n去年三月份,孩子大学的offer如愿来到,这孩子真是不赖,这是我们这些家长都赞不绝口的,因为人家可是一个人努力的,相对于父母相伴,在家里衣食无忧的这几个朋友,他真是最棒的。 6 [ m A8 U2 u, o
5 i+ _4 X& q _# U# @
可是这并没得到妈妈多少惊喜的赞许,因为妈妈认为这是应该的结果。自己异国独自打拼,又与孩子异地奋斗,不就是要多挣几个钱,好好把儿子抚养成人,学业有成吗,现在终于让她舒了一口气了。而且在学费的问题上,妈妈说她已经抚养到他这么大,没有多少钱供他读书,要靠他自己。其实对于父母多年关于抚养他的经济拉锯战,孩子心里明白,妈妈还在执著的痛恨着爸爸,她在逼儿子向爸爸要钱。
) h3 @* T' {0 U/ L, k! t5 v& E, k" ?. O( j
这对儿子有点感到意外和为难,他以为考上大学能看到妈妈爸爸喜气洋洋的夸奖,没想到接踵而至的是学费的窘迫。爸爸有了新家庭,称经济负担重,拿不出多少钱,而且人民币换成加元简直成了杯水车薪。妈妈气愤难当称爸爸在撒谎,是他娶的那个女人在掌控他的一切,连亲生儿子都不顾。父母的拉锯战继续进行,儿子早已深恶痛绝,后来他不得不放弃著名的大学,选了一个二流学校,只为拿到多一点奖学金和助学金先维系第一年的生活。 * Q7 O- Q/ d1 b3 M* M
5 c, l4 ?# ]7 d" ~ Q# H
随着儿子上大学,琼也就几乎不回多伦多了,消息也就没有了。
+ v" x# m. G% `7 `3 f; u4 G8 A$ a" o+ d' }0 ?( z
九月开学前几天,琼的儿子回来看大家,他看起来好瘦,几个好朋友相聚了,却得知那孩子得了抑郁症。一年多,妈妈很少来看他,母子疏远更加严重,他也习惯了自己应对学业和生活的压力,而且还在为这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难过,父母不主动给他钱,他也不好意思张口要,房子还没租,暂时挤在朋友那里,虽然可以贷款,但租房和生活费还是要筹措点的。几个好朋友都为他的处境唉声叹气,孩子们能说什么呢,别人家那本难念的经谁能懂呢。
! S; X1 r5 a. o( l
. }! n( |) J1 K+ i* O/ w! o1 y/ ]2 z! c' J8 h I
也许生活让我们看到,执著的追求总是会有结果,而且一般的结局都会在自己的预料和掌控之下。 4 X* W; X4 v3 ]6 q
. |7 s/ t9 }; U% p& _琼执著的为自己奋斗,咬着牙要活的好一点跟那个负心汉丈夫叫着劲,同时也尽力的养育孩子长大成人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现在孩子上了大学,自己有了自己的家,这个结局使自己终于争了这口气,而且是自己努力做到了。 7 l; n/ X2 g5 o) r
/ g4 \; \4 E. P5 ]3 U6 p, K
1 c! b& T W. `爸爸也执著于那个女人,而且最终娶回来成家生子,心满意足了。; F- ]) Y% j9 o
* W$ I4 X) K7 [2 W( w* u1 n4 c可是,对于一个孩子,他是过了十八岁了,长大成人了,可在他该被扶一把的时候,他的帮助在哪里?父母在各自的生活里,真的得到心满意足的结果了吗?真的可以因为这个孩子已经成人就不用关心他过得好不好嘛?在自己执著于自己的追求时,能不能多为孩子考虑考虑,他毕竟是自己生的,你执著的那些东西建立在孩子的伤害和痛苦上,那些东西真的还能令你满足一生快乐一辈子吗?自己生的孩子过得不好,自己还能快乐下去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