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17)  鸡蛋( 15)
|
本帖最后由 架鸡棚 于 2011-10-8 23:02 编辑
) o m3 Y: b) E2 r7 H( ?: Y! A( C/ i
/ x& S; c7 |9 [( }( B6 p, d2 @% g4 M(ZT)中华工商时报
: g! q8 x, ?+ `4 |+ F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今后五年间,美国将新增200万至300万个工作岗位。7 q& L1 [1 r- A/ u
K. X2 \8 H" I% b# x& {4 x
拐点显现% u8 G! ~) c0 s
研究结果定于当地时间近日公布。报告主笔哈罗德·西尔金说:“大约10年前,我们开始外包器械、计算机等占美国制造业相当比例的诸多产品。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因为中国正快速涨薪,而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4倍。”
! x* z4 t1 @: T5 M/ _4 w% m9 B+ e+ b3 [! x
西尔金说,某些商品在美国制造可能更为经济,这一“临界点”已开始显现。4 i4 O2 Q. s; Z- [/ ^
他说:“回流过程仍然缓慢,但企业正从中国搬回美国。几天前,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
! U; q! a% ^: W3 Q. l2 ~& Z, w, B; _7 j: o; C$ L( l) u2 i% B2 l
研究发现,最可能回流美国的制造行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和器械、家具、塑料和橡胶制品、机械、金属制品和电脑。这些类别的商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将近70%,年均耗费美国消费者大约2万亿美元。
& e, {& X+ I- {" N5 O5 G0 w9 S T) k
美国权威行业研究机构供应管理协会(ISM)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26个月扩张,增速比上月略有提高。
1 y n+ w7 x' ~. Z, i7 K% Q" a/ i. m" M+ J! e( a9 O
成本考量
2 k n& g4 W& Y西尔金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美国制造”其实更为经济实惠。
~6 _2 ` s# `/ X- a1 r$ J- l! d& f4 ~# h" j% K3 C. T% F% A8 A# u
汽车配套产品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6日宣布,将在美国投资大约5亿美元兴建一座工厂,为美国市场生产轿车和卡车轮胎,预计新增1600个工作岗位。美国广播公司评论,对于过去十年间不断迁出美国的轮胎企业而言,这一抉择可谓重大行业转折。
/ N* D) k1 d2 y6 H* A/ F
8 J: q( ]/ [# e# S: g “如果你的产品距离消费者近,就不必守着那么多库存,”西尔金说,“随着成本越压越低,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w' e, c1 ^! ?6 } B! z
! b' A6 R' E( a他说,对于美国企业而言,“美国制造”已是一项经济考量,未必谈得上爱国举动。- H5 P+ c: y! W( B. n$ @. K
/ ^ M T% s) X- W% b, Z2 t; A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商学院院长W.P。凯里说:“随着中国日渐成熟,生产成本上涨,向中国行业转移(然后向美国出口)的吸引力将开始减退。”
3 d2 t0 m/ }1 S4 Q+ o! _( P* f( O: V. Z! |
关乎就业
6 k- t' G% d0 {" {上述研究结果将给白宫增添些许乐观气氛。在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提出的可持续经济复苏计划中,发展制造业是关键内容。研究显示,过去十年间,美国向全世界流失大约57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
% K. H8 B! V, x$ u: o" {' ~# f0 x3 O( U8 B6 e
西尔金认为,政府可借助多种手段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税率调节就是可行的刺激手段之一。
3 R$ b6 X8 v d* a$ i' }# J
, c! \# `* l6 S3 m 美国户外用品企业Outdoor Greatroom公司首席执行官丹·施梅克说,“多重因素”促使他把企业在美国的订单比例从4年前的20%提高到现在的50%,例如在美国改换设计的空间更大,物流同样更为便捷。
$ f$ I- S# E$ I1 e8 q
3 m0 C) g% \) K3 v8 j. d2 h- O 不过,施梅克认为,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趋势不会走得太远,“某些类别的产品再也不在美国生产,比如编织类户外用品和柳条家具,我们不得不在中国外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