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45)  鸡蛋( 4)
|
最近有几位朋友问起有关镜头的一些问题。 转篇色影无忌里有关镜头的文章吧, 感觉人家说的挺好的。$ ~* I' @3 A( t. I
+ f$ R9 k. r4 x& M3 w& y8 C
1 a+ r6 j5 H2 p' Z( V
[关于镜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 R7 g o) Z8 [- \& s7 d S
' Y e* {/ u N" i
“三大纪律”3 {9 e. H, o9 G- h
5 c4 t: i1 `1 z. q, a4 l E
1。镜头是用来摄影的,不是用来烧钱的。“器材派”使摄影变成镜头的鉴赏与收藏的艺术,本末倒置,不可取。然而,谈论器材,交流心得,也是一种乐趣。乐趣并非在于拥有。
7 N! E. |. u- m/ Y6 V$ e9 q4 l: x7 w* W; o) o y$ n
2。那怕有再好的镜头,最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那颗头。镜头是手段,不是目的。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如何用好镜头,拍出好片。这里有很多镜头使用上的讨论供参考。8 Q R/ n" x# w. c$ `) |9 a5 }, g
! z8 ~# t% E4 w t6 b6 O3。镜头的测试,见好就收。为了测试拍片,可以永无休止。砍柴磨刀,磨起来容易上瘾,但别误了砍柴的大事。
" I4 b: t) X% }/ g: E |
4 }& w& J- \) W5 y( T A“八项注意”/ H/ f; z: X1 l, k- B+ `4 X* w
5 I4 L* c' H" B* F. u' }
1。镜头比机身重要。有限的资金,应该投资到无限的镜头。最终镜头决定一切。镜头的成像,差别可是明显的。买机身的终极问题,是如何省下机身钱买好镜头。今天最低档的DSLR机身,已经足具专业摄影的基本要求,从品质上讲可拍出完全专业的图片。对于非专业人士,某些特殊功能以及全金属防水机身完全多余。机身发展太快,切不可当作耐用品。18个月推出一代,淘汰很快。在成像,打印,大屏幕显示技术的驱动下,要有三五年换机身的思想准备。好的镜头则不同,可用“一辈子”。此外,好的镜头在二手市场也比较保值。- Y" y! u$ T8 k$ [
, h/ e' |! u- D* n+ q: K- ^
2。Canon 18-55mm套头只是个入门用的过渡教练头,如有可能,最好借一个或买个二手的,能省就省。人们对它的持有期较短。如果还在频繁地使用,说明使用者尚未脱离DSLR入门阶段,没有充分了解镜头对摄影的重要性。
; V p$ G* j8 W" s! Z' Q" C% B D: V! A, e$ K$ ^, q
3。Canon 50mm/F1.8 II是个性价比优异的好头。成像质量可与专业L头比拟。省下套头的钱刚好可以买下这个标准镜头。如果手头不宽裕,暂时买不下较好的变焦头,用这个标头可以拍出DSLR味道十足,非常专业的好片。7 @$ I0 R7 c7 T
! N% f/ z5 K' A, f. M% E3 N& h- e
4。“一镜走天下”没有好结果。光学工艺限制了好镜头的变焦比为三到四倍。18-200mm用起来很方便,但出片很软(不清晰),尤其在长焦段。毕竟,DSLR的功能和乐趣也在于能够更换镜头。, w7 t' B9 P y) G' o
9 x$ M+ @/ [' N6 H* z! h5。光圈越大,镜头越贵。F2.8比F4价高一倍,但光圈开到F2.8时,镜头的成像不可能保证与F4一样出色。选择镜头要考虑特大光圈是否真的常用,以避免浪费。如果只是想过一把大光圈的瘾,廉价的50mm/F1.8比F2.8痛快!
) f: |. d9 {( D2 N6 W9 q$ D* e- m* ]% r" Q$ ?
6。相对便宜的镜头,光圈收小二到三档,通常在F8和F11,解像力会接近好镜头。但使用者失去了好镜头在较暗光线,较高运动速度,较小景深拍摄条件下的技术保障。即便好镜头,光圈收小二到三档,通常会有最佳表现。
/ Q1 e+ z8 o8 E) K7 A4 q3 x# f# x6 ^: ^
7。防抖的IS镜头很实用,没有它时,三脚架或独脚架则很实惠。9 s2 D) C# Z; x7 W2 _- w# B9 }
$ @3 ]' }+ O5 g* A2 e. h& @
8。慎重考虑价格较高的EF-S镜头(只能用于APS-C幅面)。如果要买,也不建议长期持有。机身过渡到5D那样的全幅是大势所趋。待到升级,EF-S就成了废物。看看今天,还有多少人在使用只能手动对焦的A-1和它的镜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