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又考: a+ S9 l6 A; p: P
《木兰花》一词,在唐五代中便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和五十五字三体,名称相同而自成格局。与《玉楼春》相混后又有五十六字体。后减至四十四字者名《减字木兰花》,减至五十字者名《偷声木兰花》,增至一百零一字者又名《木兰花慢》。
! @5 l- R* W1 ^) b5 b+ w ^, w9 d2 ^: J% _% J# M9 I' K2 k
又如钱惟演的《玉楼春》词:
8 h8 G( |0 f7 V! F
6 u; T& y, ^8 m" Y7 X/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 g6 G" J" t8 w, m
情怀渐变成哀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h! d- ~$ z' v, j% w) I% U
. j6 L1 j& V8 d( z, H5 {. D此词七言八句,全是律句,貌似仄起七律,但它用的是仄声韵,分上下两片;其中五个句子的平仄全同,末两字皆仄声;因此声韵低沉,音节急促单一,适于表达压抑悲咽的情感。从以上所举两例,可见词是每调自成格律,虽然也用律句却造成非常独特声韵效应。其它许多词调不用律句,甚至多用怪异的拗句,更具词的声韵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