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5|回复: 19

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ZT)

[复制链接]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5-2-1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5-2-1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之后,心情很沉重.
: y' O/ J' W- q: e也庆幸自己从小到大,幸福无比.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1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过年的,怎么让看这么悲惨的故事呀?这个女儿太可怜了!这样的母亲太失败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19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up
鲜花(634) 鸡蛋(5)
 楼主| 发表于 2005-2-2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故事上传后,很轰动,因为激发了一代人的共鸣。那一代人的童年里,很多父母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压力和不平,他们不懂得教育和爱,把自己的压力释放在孩子身上,我记得那时候“把孩子当作出气筒“是个经常提的词语。
4 u- a+ H9 i( v: W2 Y/ M0 m2 Z* p9 x& a$ Z) v, z; Y! H1 s
这一代人长大了,在他们的长大的日子里,都有着各自的挣扎,这些经历过特殊年代的人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灵魂也需要抚慰。所以一波抚慰灵魂的作品出现,打破了父母的神话,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什么是父母之爱。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0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偶现在没小孩, 不敢去想!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0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662) 鸡蛋(1)
发表于 2005-2-21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三思 at 2005-2-20 17:15:
0 I! E, z& C6 R, I$ ^这个故事上传后,很轰动,因为激发了一代人的共鸣。那一代人的童年里,很多父母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压力和不平,他们不懂得教育和爱,把自己的压力释放在孩子身上,我记得那时候“把孩子当作出气筒“是个经常提的词语 ...

# U4 e5 {  b9 F% [
& W% f. r* z( G- h不止两代人被毁了。那伤痛真的如梦魇。。。。。!!!!
鲜花(634) 鸡蛋(5)
 楼主| 发表于 2005-2-2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navy at 2005-2-21 04:22 AM:
% i1 o, u; k" c* }0 D% B3 j4 p不止两代人被毁了。那伤痛真的如梦魇。。。。。!!!!
% W! B% x* E0 G* ], C
看过李南央的《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吗?那个时代这样的母亲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鲜花(53)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终于看完了. 如此为人和为人父母,简直不可思议.
鲜花(18)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3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我从小认识的一个邻居和同学,女同学,她小的时候,就经常挨她爸爸的打,经常是抱着头到处逃窜,哭声和尖叫声周围的邻居都能听到,当时,我眼里,她父亲就是个恶魔,我心里痕不得杀了他,为我同学报仇。# x* _6 _; K6 H' Y; ]0 S) A

6 F5 @- h+ ]2 }- t( A8 Z) o现在,我们都成人了,她的父亲也没再打过她,倒是经常依靠她决定家里的事物和处理其他家庭大事,但是,我对小的时候他对女儿的做法,依然无法释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喜欢这样的文章。

看了这个帖子, 我不觉得感人, 相反,我认为记忆是会有夸大和缩小的功能的。
, w9 ^* H# ^! ?; \+ [我也记得小的时候我妈妈打过我, 骂过我, 我也记得我小时候也曾发誓要早早离开家。成人后也常和妈妈发生口角, 但是我不会这样说自己的父母亲。哪个年代的压力是大家都知道的。经济上的压力而带来的体力上的压力。" u" O. e6 v& \7 c2 T$ n
首先我不喜欢她对记忆的表述, 如此细节我难以想象她记了至少三十年。 她怎么就没有记得一点好的地方?性格上有没有可能有问题?每天都在想这样的是, 有没有可能变本加厉地加深自己已经偏差的记忆?
0 V3 D0 z" y& l$ l" w. z9 E6 h7 n其次, 最后讲到父母来帮她带孩子, 更让我怒不可遏。如果不喜欢父母, 我不相信没有她的申请,她的父母会自己飞到美国去?那么大的年纪替你带孩子, 时候却说他们带来了噩梦。自己的成见, 做法是不是会有不当的地方?
# X; F4 ~* x% n/ d1 A9 B特别不能接受她说父母要移民时的面部表情(想象她龇牙咧嘴)。有没有可能你在开心的时候曾经暗示过你们姐妹两想帮他们办移民呢?退一万步讲, 不做就算了, 不必要用你现在的人生态度苛刻地用在父母身上。* o0 y- Q4 G0 A$ f
我从来没有说妈妈和我关系如何的好, 儿时的经历确实在影响着我俩之间的亲密程度, 但我能体谅她当时的心情和当时在对外面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的行为。
. [- ^+ B/ f- l- L7 K' P再聊, 女儿醒了。
鲜花(634) 鸡蛋(5)
 楼主| 发表于 2005-2-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Originally posted by 木兰 at 2005-2-23 05:42 PM:3 i* z$ `$ y( r1 v6 F
看了这个帖子, 我不觉得感人, 相反,我认为记忆是会有夸大和缩小的功能的。4 q+ I& c& @0 _; I& }  m
我也记得小的时候我妈妈打过我, 骂过我, 我也记得我小时候也曾发誓要早早离开家。成人后也常和妈妈发生口角, 但是我不会这样说自 ...

: T# e' E. y' e) q( ?
" d' g; U6 e2 b+ [/ ]" K9 a文章里的妈妈是比较极端的。+ Y0 m" S2 i% u& G7 V! t
: Y5 `& i7 P. s8 L% i( ]' m
我看过的评论文章里,有一些观点令我比较感触,我转贴一些来给你看
鲜花(634) 鸡蛋(5)
 楼主| 发表于 2005-2-24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最喜欢下面的一句话:
* s8 c& I( M1 w
1 F: @5 u+ @8 j2 j9 w其实,中国人要成熟谈何容易?千年的封建家长制以及大家庭的群居方式,何曾给人留一点自己成长,独立成熟的空间?当这样成长起来的拥有孩童心理的成年人,面对社会的风雨的时候,其处理能力可想而知。
5 h: J4 G) b7 W4 ]: m3 W* e
7 \: q+ d, q1 y1 \0 V. q: S) S而洁雨的父母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那一批父母,以不甚成熟的心理面对异常复杂,混乱,有极大压力的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软弱与恶劣,是那么的可怕,也是那么的让人同情。这些表现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该允许这种是非颠倒,混乱不堪,释放人性最丑恶的部分的时代重现!这样的时代毁掉的不是一代人,它毁掉了许多根基的东西,直接让人类走向疯狂。从这点来说,洁雨的帖子又有了另一个更深远的意义。
) X* P9 J+ F& \1 f0 c1 J( x( z" l
************) w, o# l0 J& }! T" R
原文如下4 E/ S& s5 ]3 z8 @4 p& {9 o5 b
2 T: m( l6 m1 C; r5 {
作者:壮咪0 [5 W3 D; e7 I( o0 T
2 C+ e6 p& ?- J
洁雨曾写过,她写那篇文章的初衷除让自己超越过去之外,更重要的是关注未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仅从对孩子教育关注的角度看,她的文章已经有了很难得的高度和深度了。
8 N# a9 e' j6 F  R: z" y) r( T2 t. n! F2 {# G: A& y
中国的孩子们何曾有过真正合适的地位,以前是“天下无过错的父母” ,孝顺孝顺,一定要顺了才算孝。现在是家中小皇帝。孩子们从来没有被真正作为 平 等 的 独 立 的人来尊重过。根源在哪里呢? 6 ~  d5 a* U$ b, H6 U7 r1 E& I
2 S& P% r' b, z
我第一次听到张教授提出依恋这个观点时,觉得五雷轰顶般愣住了。是呀,父母要孩子不应该是因为任何其他原因,而应是那来自内心的最深的渴望---因为爱!有了这份爱,父母才会对孩子产生依恋,有了依恋父母才能成熟的爱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才不会出现洁雨父母这样受制于环境而失控变态的举动。 4 o8 e. C! Z3 C* Q

) Q8 F  i& v; i7 g可是做父母的有很多要孩子的理由,其中又有多少是完全来自一份对新生命的爱与渴望的成熟的感情呢?
2 Y: {2 m! ]# w  y( r' `3 Y2 _2 L: O' D  @2 T
其实,中国人要成熟谈何容易?千年的封建家长制以及大家庭的群居方式,何曾给人留一点自己成长,独立成熟的空间?当这样成长起来的拥有孩童心理的成年人,面对社会的风雨的时候,其处理能力可想而知。 ) C+ c3 r! ~, Q1 n. \5 v/ P- a( Y
+ w  i4 H) o! F! Q( S% I$ m3 L
而洁雨的父母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那一批父母,以不甚成熟的心理面对异常复杂,混乱,有极大压力的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软弱与恶劣,是那么的可怕,也是那么的让人同情。这些表现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该允许这种是非颠倒,混乱不堪,释放人性最丑恶的部分的时代重现!这样的时代毁掉的不是一代人,它毁掉了许多根基的东西,直接让人类走向疯狂。从这点来说,洁雨的帖子又有了另一个更深远的意义。 9 q. k0 c% P& Z1 O

5 R8 z1 Q9 L7 S0 q" s) d前几天给好好开家长会,有位心理专家给大家讲幼年生活对人的一生的影响。他提到一种有可能伴随人一生的疾病,叫NO-END-SEARCH-FOR-LOVE,他说,当孩子在幼年时缺少来自父母的爱,这个孩子就可能终其一生来寻求这份爱,永无止境,永不满足。在幼年时,胆小萎缩或貌似听话乖巧,在青少年时,这种疾病表现为用各种出格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在成年后,频繁更换情人,或总在婚姻中出现问题等等,都是一些寻求这种爱的表现,即使得到了一份真爱,有这种疾病的人也不会相信,他们会在伤害与被伤害之中一直寻找下去。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行为,是一种病态。得这种病,并一定是儿时受到父母虐待,其他的忽略以及关注不当,也有可能导致。
9 @* ^% H4 H6 b3 D/ ^0 P+ k+ ^% x, b4 @! z
我不知道现在中国出现的很多家庭问题,是否跟这种疾病有关,是否跟现在的三四十岁的人都是在那个疯狂年代长大,并且是由在那时代中飘摇的父母养育而成有关,只是知道带有这种隐性疾病的人,在中国当代的成年人中应该不是少数。 8 Y9 j- H! V, }9 Y' C" F
) b. Z) C- K2 U, ~" i7 r& K4 ]$ z
所以我觉得洁雨的帖子,李南央的文章,以及那些以爱的名义记下这些让人痛心细节的人的呼吁,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不在於抨击或者是 批 评,报 复那些多灾多难的父母,而在於让更多的人从中思考,思考爱,思考教育子女,思考社会。在这些思考中,洁雨们才能终於缓慢修复心灵创伤,对爱信任,对生活忠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走好自己的一生。而且这种理性的记录,对於父母们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在有生之年终於听到孩子的真心话,也一定不全是痛苦和愤怒。
4 {1 f$ q( d3 Z4 h9 J% S7 S) z4 E3 d, e
教育孩子成熟而独立,是我们家长责无旁贷的重任,监督社会成熟而理智,是我们民众无法逃避的义务,让我们从我做起,从我开始吧。
鲜花(634) 鸡蛋(5)
 楼主| 发表于 2005-2-24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篇,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 m+ n, m8 Q, e**********************( X$ V" ?8 W  ^* F+ X8 {7 E) `
作者,琦琦; |; ^' u) i& y, Z$ G

, u$ B$ [4 m( ?' J5 F- k我不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比洁雨父母那代人更理智更成熟, 我也不觉得
$ ~1 V! \1 `$ [$ k我们比洁雨的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 洁雨的父母没有错, 根本的错在于那个病态的社 会。 在那种压抑人性的大环境下, 不光是亲情被扭曲被践踏, 友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温情都被撕裂被毁灭了。 , j0 N+ ^: z& k7 u/ S1 u# e9 h
& [8 y) B% x  i
我同情洁雨, 但我更同情洁雨的父母。 他们承受的冲击压力以及思 想道 德上的混乱
% t* T+ O, U1 e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如果我们的生存环境象他们那样充满猜疑和危机, 如果我们
6 R+ e: F% V! i. [6 x: h/ G的生存空间象他们那么狭小绝望, 如果我们被灌输的道 德观 念象他们那样紊乱混沌, + B* N# d8 F' I& a1 ~, V. Q. K5 {( I
我实在不觉得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会比他们做得更好。我们在童年都受到了或多或 : W4 w( ]3 r' v  N/ w) _/ b1 f8 y
少的创伤, 但我们有时间有机会有条件去抚平这些伤痕, 而社 会给我们的父辈留下的伤痕却是很难平复的。 7 H5 j7 b8 Y3 n. ?. a1 s

8 f0 {+ A, t* G  ]: h洁雨的文章我看了很久很久, 心情复杂,震惊, 怜悯,释然, 欣喜,因为我有太多太多的共鸣, 她的文章里有太多太多我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子。 我和妈妈的关系一直是 % k$ W8 a; R9 W- D! J
我心中的一个结, 是我心中永永远远的痛, 我几次试图把它写出来, 但我实在不能够, 因为太痛太痛, 太琐碎太复杂, 有些事情我一想起来就浑身发抖。
% p; j) @4 p" e8 s
6 ]( i3 |0 p+ |. Z/ i洁雨的文章却又使我最终原谅了我的妈妈, 我忽然了解到我所受的每一份伤害,
+ V0 [+ u" [  g* p( R% i我妈妈受的都比我深一倍。我明白我和我的母亲本质上是一样的人, ! E( u' S% Q2 ?& \0 v, Q: q# F4 F
我们会犯同样的错误, 有同样的人性上的美好和丑恶, 只是我比我的母亲幸运,
/ X/ L2 w; B% @4 o我有机会把自己人性中比较美好的一面展现给自己的孩子, 自己的家庭。母子之情是
5 R# z- X% B" ]+ f人性中最美好的感情, 我的母亲没有最大程度地享受到, 实在是太遗憾了。 这是
4 @: k4 A* j( a$ G. v2 G我的遗憾, 但更是我母亲的遗憾。 & f' U% H3 T5 y* a  j/ [7 A
1 P4 [4 _4 A3 X! H
希望我们都能以宽容怜悯的心去对待自己的上一辈, 尽量淡忘他们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 v: Q" [; N$ h2 l而多去感激她们的养育之情, 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这点我又是赞同D妈和通维妈的。 但这种宽容和释然是需要时间和机源的。
- e: c% O6 f( ?1 _, k) M6 n( x1 r; d2 K! ~
让我们更重视家庭,更重视人性, 更重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世界所有美好的感情。 让 , U+ b1 H6 q* A8 i' i2 L1 Q
我们把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爱来尊重, 由此才会有美好健康的家庭, 也由此才会有美好健康的社 会。
鲜花(634) 鸡蛋(5)
 楼主| 发表于 2005-2-24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还有一个男人的发言  k6 l9 h4 m: f9 {9 n; l

4 v- T, h4 x2 W3 y8 ~$ |**********
$ U3 u" i8 Z3 z7 i7 O作者:笨豆& N) q9 ?3 _% K6 J! I
# c* Y8 g% M6 W' {8 r
父母之间合不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夫妻同心同德才能撑起一个家。社会大环境任何时代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结雨有个该死的臭妈妈,真可怜!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6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Originally posted by 三思 at 2005-2-24 01:24 PM:
9 f; s* T* c; w# F: {# Z文章里的妈妈是比较极端的。
, |( O+ }6 H" I/ }- x& L8 M& W$ U7 [& o8 t
我看过的评论文章里,有一些观点令我比较感触,我转贴一些来给你看
) T5 x2 T* l. ]
我喜欢崎崎的观点。 自叹为什么自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鲜花(634) 鸡蛋(5)
 楼主| 发表于 2005-2-26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木兰 at 2005-2-26 01:05 AM:
; ]# d( @  X0 W1 r( r5 o3 Z我喜欢崎崎的观点。 自叹为什么自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我也很喜欢她。看得清楚,说得明白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着聊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Originally posted by 三思 at 2005-2-26 03:37 PM:
& T( G9 G8 X' }3 K我也很喜欢她。看得清楚,说得明白

% J0 ?+ P! Z- ]. U& o; K其实文章作者的性格, 态度有问题。她想通过叙述不堪回忆的往事来警世?还是想谴责父母, 发泄一下埋在心里多少年的不快?前者可能是会得到别人的支持的。
7 P. M* f, [( L+ C* P0 c但她的叙述方法却适得其反。 我不禁怀疑她多年的国内国外教育怎么没有教给她一个理智的态度去看问题, 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我想如果她还生活在那个年代, 她的行为可能还不相上下, 甚至更恶。' w2 f, m! }3 G/ P5 a/ i- \
不能再想这个话题了。生活应该积极, 态度应该乐观, 过去就让它过去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9 09:47 , Processed in 0.19959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