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耶稣是主 于 2025-11-13 00:03 编辑 : m# J9 c' i; Z6 }
. b! g0 E+ y/ @; F8 O! `1 i论“但《圣经》却没有记载邻居的一言一行,因为邻居都是要被淘汰的垃圾,不值得神浪费一笔一画!
& `: B* }& e; V$ X6 M* ?
* y' @+ I5 v1 |5 L! C' D% H7 h4 o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诺亚的邻居”以及神对“被审判之人”的态度的解读。这个解读在神学上存在严重的偏差。
* ?/ a5 b8 N6 O3 ~1 R: m- ?3 K& O4 P: o( C$ Z7 w" B% M
一、 核心错误:对神本性的错误描述+ `% f- ], u9 S' ^- D9 ]) @+ x; N
错误宣称:将未得救的人(诺亚的邻居)描述为“垃圾”,并认为他们“不值得神浪费一笔一画”。2 q' F& c, X' @
《圣经》的回应与真理:& Z! m$ k7 x$ V4 T; J
神爱世人,甚至不愿一人沉沦:1 h) v" b2 ^& J
这是最根本的真理。“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 3:16)这里的“世人”指的是整个堕落的人类世界,当然包括了诺亚时代的所有人。
( }* X- p1 Z2 }4 {' c, n' v神并非视他们为“垃圾”而轻易抛弃。彼得后书 3:9 明确指出:“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v) m) @+ j7 G* a
3 J `) {1 O- L0 q8 m在诺亚的故事中,神的审判并非突然降临。诺亚在建造方舟的漫长岁月里(可能长达120年),他同时也是一个“传义道的”(彼后2:5)。这意味着神给了那个世代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悔改,但他们拒绝了。神审判的公正在于祂给了机会,而非视人为无物的“垃圾”。
" A g1 l7 T; _. x2 i& D# s人是按神的形象所造:
d+ z0 L4 ?! j/ B9 y( |创世记 1:27 宣告:“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每一个人,无论其多么罪恶、多么刚硬,都承载着神的形象。这正是人类生命具有神圣价值和尊严的根基。将人称为“垃圾”,是直接亵渎了人所承载的神圣形象,也侮辱了造物的主。
6 C- @8 q! m; ^! {% W, D/ K. v b" @/ T
神对罪人的心肠:( K) @5 m- c* S9 R+ \! H
神的态度并非轻蔑的丢弃,而是痛心的审判。“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以西结书 33:11)2 c/ `$ [4 L. q. U) p: S
即使在执行最严厉的审判时,神的心意依然是希望人“活”,而非视其为“垃圾”。. ] Y: x" y, H- q" U
/ i: J2 y9 S- [! f4 P5 b
二、 对圣经记载目的的误解
4 j" D d- u; c D6 p3 @错误宣称:圣经不记载邻居的言行是因为他们“不值得”。
8 f* \+ W* p/ v' s* Q; a; x《圣经》的回应与真理:1 {$ K! F% A8 d5 n; Q
圣经的记载是精炼且有目的的:
$ S: h/ Q! S" Y6 T圣经不是一本事无巨细的史书,而是一部救赎历史。它的每一笔记载都有其神学目的:为了启示神自己、显明人的罪与救恩的需要,并指引信靠神的人。
% _9 O( T/ R/ Y- ~不记载邻居的具体言行,不是因为“不值得”,而是因为与救赎历史的“主线”无关。圣经的重点是突出诺亚的“义”与“与神同行”(创6:9),以及神的公义审判与信实救赎(通过方舟预表)。记录下所有世人的对话,会模糊这个核心信息。
9 @" a$ q* [8 ^6 i9 e& ~. l
$ p( a% D; V2 i* j( E, g沉默不等于蔑视:
( P0 A: f0 _& D W/ ]圣经对许多人和事保持沉默,但这沉默不能被解读为神认为他们“不值得”。相反,圣经已经给出了对那个世代整体的、结论性的评价:“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6:5)这已经足够解释审判的原因。详细的对话记录对于证明这一点并非必要。9 x. V- W/ |; B3 d6 D: c- V
+ v% L0 @5 c$ H; v
三、 总结与严重的属灵危害
6 @' e! P2 E& B3 t这句话虽然短,但暴露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心态:4 J3 g" G! A; U, F, m2 P
失去爱灵魂的心:这种将未得救之人视为“垃圾”的心态,与基督“爱仇敌”、“为逼迫他的人祷告”的榜样(太5:44)完全相悖。它会导致属灵的骄傲和对他人的冷漠,彻底失去传福音的负担。7 L4 {1 I- C+ t, @ Q
扭曲了神的形象:它将一位“不愿一人沉沦”、满有怜悯和忍耐的神,扭曲成一位冷酷、蔑视受造物的神。) \3 L/ t8 o# C, x; j
为自己论断他人提供了“属灵借口”:当一个人在思想上将反对者或未信者标签为“垃圾”时,他就在为自己一切的苦毒、不饶恕和论断找到了一个“神圣”的理由,从而在罪中自我感觉良好。3 j# m' i; h% d
' {) S& r& w, J) n9 H0 G2 m
合乎圣经的视角应当是:
: |0 \& d7 y; {$ `' w' |4 i" j我们看到诺亚时代的人因自己的刚硬不信而灭亡,我们的反应不应是轻蔑地称其为“垃圾”,而应当是 “战兢”和“自省” ,正如彼得所劝诫的:“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但现在的天地还是凭着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在主前安然见主。”(彼得后书 3:6-7, 14)3 d& o0 D1 a/ G+ o* `
我们当为今天仍在神恩典中存留、尚有悔改机会的每一个灵魂代求,而不是在想象中将自己放在审判官的位置上,去定他们的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