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7月1日,加拿大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游行,包括多伦多、渥太华在内的7大城市联动,抗议者集体呼吁:“夺回加拿大(Take Back Canada)”,现场画面相当震撼!6 D& T k' \5 z- f
4 P& G- W: t2 E( \
! m" o: P5 k g" M
5 b! J( @) g+ b! M. a) ^
简言之,这项名为“夺回加拿大”的活动主要基于民众们对于“大规模移民”的不满,包括吸引大量廉价外国劳动力对本地人造成的影响,移民导致日益昂贵的住房和生活开销,以及显著增加的犯罪率等等......
# [( u9 r" u0 c, L3 [0 p+ f7 k' i( a
2 @ _: g9 t* @这一切使得越来越多祖祖辈辈生活在加拿大的人们感到沮丧,他们住不起房子,甚至连养家糊口都困难,在这个国家挣扎着生存。
# d5 F" r% {; E4 \( c, J" C2 t. k2 h# d因此,大批人走上街头,抗议自由党政府的移民政策,他们希望能够重回之前那个充满公平和光明的加拿大。
/ `, M) j/ W8 k0 C# F' b抗议者们高举标语:“Take Back Canada!End Mass Immigration(夺回加拿大!终结大规模移民政策)”
. ~; f2 ?1 V$ A3 V. I9 ?. U( `' k c+ V+ J1 T3 F" o8 N: k
“流浪汉住帐篷,杜鲁多必须忏悔!”
- Z% Y' A: X6 D) y
+ W: A1 _, a+ A9 f这场集会从Queen's Park公园开始,人们挥舞着加拿大国旗。: m6 e' d+ Z. x
9 n9 F7 _6 j4 g- ?* x5 a
男女老少都加入了这场集会 ↓
& p1 l" d! O% V4 _: O) Z
0 _5 H5 c$ T" s& N紧接着,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走上了多伦多市中心的街头,高呼着反对杜鲁多和大规模移民的口号。6 {. V/ X; E/ q2 h t
& U3 f; n D Z: k* }/ @$ K
游行队伍朝着市政厅广场前进,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观看 ↓
8 ]" u W' W* Y; K+ `7 ?5 |2 `8 O4 C
标语上写着:We do not consent your rules(我们不同意你的规则)!3 E7 w& h% ]$ g3 o0 g
$ z5 r. ?5 o- Q% D5 w& X抗议者们高喊:“杜鲁多下台”和“自由加拿大”,现场有警察维持秩序。↓
/ y, x/ |$ `% @2 V. P
- V( I" B: l; [* L% f抗议者们身披国旗或挥舞旗帜,多伦多市中心变成了红白相间的海洋 ↓
: G% m- y" U8 s3 g! ?6 R) w3 H8 H( K6 V
( Y* q6 o) I% k% h$ s0 ~- e现场可谓是热闹又壮观!
$ A% T4 j$ k/ R3 l/ `2 p `8 P) [" g5 W3 u' u0 B I
不仅如此,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也聚集了一大波抗议人群。
$ a p$ W9 h3 @' B8 m+ Y) B( S) _2 G- @" M
人们扎堆在国会山前面的Wellington Street街道上,标语上写着“夺回加拿大!终结大规模移民,夺回属于我们的未来。”
: E& k# b; D8 ?0 S; P! X. g" a. K
还有人开着高尔夫球车,拿着喇叭喊话,可以说是相当吸睛了。
: L4 b: F" C7 G8 t; x3 \7 ^! y6 y9 c
+ I; X( ]8 f, ~/ s/ y0 D以国会山为背景的路边,还挂出了“WEF&Trudeau Must Go(WEF和杜鲁多必须下台)”的横幅。↓
+ [- V: _+ Y# t+ `& {" R
) g' c7 M& b* J8 b, G
( t4 s* F8 s) _" ]" u3 p6 @
% Z _( ?: ^4 I% Z现场还有人抗议联邦政府的碳税政策,挥舞着“砍掉碳税”的旗帜 ↓
- L7 L3 g8 r; p0 R$ J2 U& f
9 L) m' v7 i* _0 W3 a- {除此之外,根据之前的活动计划,加拿大共有7个城市相应号召,举行“夺回加拿大”抗议活动。
5 |- \$ ^6 J. ^! C7 c7 {" B, k6 i# R0 l7 x0 t0 _4 o; G
除了多伦多和渥太华外,还有安省Kitchener、蒙特利尔、埃德蒙顿、卡尔加里和温哥华。
& p! [' H$ k' t3 ]. W+ ]" d; d2 e" z- U, {
在卡尔加里,当地居民们聚在一起,举办了一场反对移民政策的小型集会。
4 v2 @! v5 ^( J% P& z' f5 W5 j ~8 e' `- j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标语上写着:加拿大欢迎任何种族,但我们不能接受每年200万新移民,我根本找不到家庭医生,甚至连一个工作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Q& G$ ^' v. ]# ~& Y9 w- S
9 {1 B5 t( V' ?# ~2 ]) F2 C目前,加拿大当地人对于政府的大规模移民的计划可谓是哀声载道,在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支持这次“夺回加拿大”抗议游行的声音。3 y: R3 ~; m$ t. `* H" I3 l# ]
6 O* I9 ~ _+ O% f: d' y' C5 ]“加拿大正在觉醒!”2 R0 q% C$ Y/ S: X5 z4 }6 \
9 }; z7 [/ t1 r* @1 |! h
“多希望我也能在现场参加!”4 g( w& u a- g4 V" t% h
% Y* }- }% g5 \& c* I' d* X/ `“为这些厌倦了加拿大资源枯竭的人们致敬。”
5 i# S2 m4 |+ q. S* q7 }* U; D) F" [6 f
“这只是一个开始,抗议人数会日渐壮大的。”2 y, |9 d/ K0 \) }
+ K; C0 X: H k$ n“是时候了,之前没人提过加拿大庞大的移民人数。”
8 t, J4 l$ W4 t) ^$ v; g8 n+ R3 w: i, \$ _/ s( E/ ]0 J
“喜欢这样的场景。”' C/ g/ z- z, ]+ ?5 b9 Y% V
6 d- m7 f/ S; E% u
“很好的开始...加拿大人开始反击了!!”( Q5 w1 G/ u( g
* e8 a# B- p: \7 k加拿大的移民系统出了问题
2 V0 c1 H% C, K0 B8 n8 I& w! i. ~
加拿大的移民系统正处于十字路口,在吸引移民和通过临时居民渠道填补移民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也出了问题。% g z$ S: @# d' \' V3 G
1 ~+ M! ~% x! F由于永久居留名额有限,越来越多的临时居民似乎变成了“永久的临时居民”,他们涌向大城市,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自立,并继续实现未完成的移民梦想。, j! R3 R$ P0 ~- v2 {7 Z
/ U9 \" F+ b: }+ Y* s1 O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临时居民占全国4100万人口的6.8%。* G5 a# o1 I* A7 D: u' C# b
* m4 ^/ r, B4 m4 J从2021年的不到100万人到今年4月的近280万人,这一迅猛增长引起了联邦政府的密切关注,促使今年严格限制接收国际学生和工人。渥太华还将首次把临时居民纳入11月发布的年度移民水平计划。
( f+ `& V7 A0 |4 |3 P0 D6 }/ Q7 Z! k; U" ?" M0 M) x# @
移民政策专家Naomi Alboim表示,加拿大一直难以将移民分散到全国各地,新移民,特别是临时居民的突然激增,加剧了分布不均的问题。
! u O2 M6 ?% o' ?4 _8 P! H O% M
! t3 M b2 b6 y联邦政府已经推出了吸引潜在永久居民到大西洋省份和较小偏远社区定居的激励措施。在蒙特利尔和大多伦多地区的寻求庇护者涌入后,渥太华已将新抵达者重新安置到大城市以外的酒店和避难所。- o$ i" d2 |! J0 \6 w3 U
/ t; M* q# x3 u# T. j' C( r/ G2 _' Q自从疫情恢复以来,大多伦多地区的永久居民和临时居民人口显著增长。2022-23年,定居在多伦多人口普查都市区的临时居民人数达到181,733人,比前一年增加了45,871人,而永久居民在同期从129,441人增加到154,679人。* I- |* j8 m- s" k/ \; Z
2 Y! c0 W6 H" g8 ^- U/ v“加拿大没有为人口涌入做好准备”$ w" D% ?( Z" [0 I# W' V9 d
# L' V/ j) A+ ~7 C
加拿大统计局首席研究员Feng Hou表示,此前20年临时居民增长150%,但是过去两年,临时人口翻了一番。
$ F2 v9 U' l1 @
% [8 a" x9 ?+ [$ u9 ?2 z过去大部分增长来自国际学生,但现在工作许可证持有人占非永久居民的近55%,其次是学习许可证持有人(约29%)和寻求庇护者(14%)及其他。: c6 E+ t9 }4 Y7 `
! O \4 P# \9 k; A+ y$ n随着人数激增和经济放缓,许多国际学生和外籍工人生活面临困境。越来越多的人转向食品银行,而其他人则住在过度拥挤和环境差的租住房屋中。- h$ z; c z8 D; L. C6 m. _) j
5 D. t! S; O+ a“加拿大没有为这些人的涌入做好准备,”多伦多Sai Dham食品银行的项目经理Sulabh Mahajan说,该食品银行今年的需求翻了一番,其中包括许多挣扎中的临时居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