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3)  鸡蛋( 12)
|
浏览协助链接直接跳到内容浏览协助" v8 p' w8 y* b* w% ?
0 r/ V0 p9 G) c& C, _; w8 g- h4 M
登录/ O9 S, j5 i1 n
7 u% T) @: K9 B1 M L# yBBC导航选项(英文)
8 w6 q) }) V3 z# b( U; K5 e7 K% c( c
5 F3 y' g' A" w; t: }检索BBC内容检索BBC内容) _& Q1 O3 ]4 }! y3 \
$ W" Y% z2 C, m7 g. @9 i
j3 q7 `" ~% M& O$ a
观点:三大因素铸就柳笑搏悲剧人生
. _# `7 w- p. Z+ E \) N
2 q8 F" ?$ ^% |* G" B8 X宋鲁郑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研究员
/ \5 }6 a; c, m9 k# E
, s, A: H( J6 n! ? c2017年 7月 13日
5 i" g4 ?2 f& S s$ w& v2 x: A+ z* [ E& `8 [: }
这是外部链接,浏览器将打开另一个窗口分享平台 Facebook 分享平台 Twitter 分享平台 Messenger 分享平台 电邮 分享
2 }8 S# M2 b! Y u1 n- M3 @1 q4 u. R( ~( P* J
柳笑搏是《零八宪章》的发起者和起草者。. z' P0 S5 U5 R
0 S; B) _8 k; ~9 d" l& D柳笑搏罹患极为凶险的肝癌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引发海外一股震惊、同情、悲愤、示威的声浪。西方主要国家法国、德国、欧洲议会和美国也罕见的一致表达关切。但不管如何,柳笑搏的悲剧人生即将以这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落幕。
7 h& W0 S5 H# G0 x D0 d8 r# n: Y6 V' s
柳笑搏"不合历史时宜"的一生
" ?! T* v/ S4 w+ \9 {( `/ I
4 s) [$ N9 [3 ?) }* ^柳笑搏一生有三个关键点。一是1989年学潮即将进入尾声时,他却"不合时宜"从国外返回北京投身其中。当然这并未能对学潮产生多大影响,但由于他和执行戒严的军队谈判,避免了TAM广场的流血,也使得清场和平进行。我们虽然无法说假如没有柳笑搏是否就一定会有其他结果,但历史事实是在他的参与下,中国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流的血更少。哪怕是今天的中国XX党也会意识到柳笑搏独特的贡献。2 k: @- j; O3 v
1 q; ?" D& n$ P- U1 ]0 o# V Q柳笑搏:"被遗忘"的诺贝尔奖得主英媒:柳笑搏狱中患癌引发愤怒、震惊和难过柳笑搏肝癌晚期获保外就医带出人权疑问
7 @8 a/ m7 ]% ?& i
( B7 Y* g9 \( }1989年柳笑搏的表现有两个特点:"不合时宜"与(温和)理性谈判。这一直体现在随后的两大关键点。( R$ Z8 |3 m* P& C3 t3 f
$ X( s8 [4 {$ A) {+ }2 [二是2008年发起零八宪章。2008年年底,恰逢西方经济危机达到顶峰,全球经济体系处于最危险的境地。各西方主要国家也都不得不把中国视为抵御危机的最重要力量。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在这个西方价值观正当性和合法性受到严重冲击和质疑、"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成为流行语时,柳笑搏反以西方普世价值为榜样发起零八宪章。这确实匪夷所思。这好比当苏联解体时,有人却号召要向苏联学习一样。所以不出意外的,这场运动根本没有起到推动者想达到的效果。空前的西方经济危机本身就是对零八宪章的某种否定,有求于中国的西方也无法再实质性的支持柳笑搏。不过假如他早一年这样做,结果将会有很大不同。"不合时宜"的特点再度体现。尽管一年后柳笑搏被重判11年,他仍然发表了《我没有敌人》的演说。其温和理性的特质也同样显现。
% m5 `- l1 q; J8 j: E. ]2 I! R' k8 i
当然柳笑搏也并非一无所获,判刑后,他被授与诺贝尔和平奖。如果说1989年"露丝"事件后,西方授与达赖喇嘛诺贝尔和平奖,哪么2008年经济危机后,又授与了柳笑搏诺贝尔和平奖。总之给人的感觉中国出事也好,西方出事也好,最后诺贝尔和平奖就要给一位中国异见人士。说这个奖没有政治性,一切只不过是巧合,恐怕难以服众。
4 h: \6 C4 a+ K5 @; ?* U/ v
8 x9 E, ^* s) h' `+ {7 r: w; u值的一提的是,当柳笑搏获得提名时,他的对手(XX)和盟友(海外民运)极其罕见的联手反对。一些异议人士更是向诺贝尔委员会联名上书进行阻挠。柳笑搏能让他的对手和盟友都一起反对他,显示他选择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和孤独,这恐怕也算是一种不合时宜吧。
, }1 @0 v( P% K' q7 l/ \& O- a* E8 W7 ~* Y
12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呼吁释放柳笑搏路透社:有XX太子党建议假释柳笑搏胡佳:柳笑搏之妻刘霞抑郁严重图片版权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西方主要国家法国、德国、欧洲议会和美国也罕见的一致表达关切/ i3 i& y. M. C1 W& x" t
; Y* V( j1 J; I7 F2 i7 E: T/ [8 \3 n% D三是他的人生最终章。假如他患病早一年,哪时的英国还没有退欧,美国也还没有选出特朗普,欧盟依然还能团结。整个西方是很自然的有意愿有能力共同向中国施加压力。但现在退欧后的英国自顾不暇,在欧盟坚决不让步的情况下,只能寻求中国的帮助。欧盟则由于英国的退出而实力大损,并不得不全面防范可能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得和中国联手应对来自美国在自由贸易和气候变化上的挑战。至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则对人权毫无兴趣,而且由于退出TPP、禁穆令、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等行为已经令自己四面楚歌。此时柳笑搏患病,西方的表态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英国甚至连形式都没有。 a7 }4 q7 x$ E. D7 O$ C& P
, X0 ~( B4 M o/ Y可以说,这场病来的也是如此的"不合时宜"。不过即使面临生命的最后关头,柳笑搏仍然表现出一如继往的温和。
3 _" w( P: `# I* {5 Z
( y' E0 @4 f) k {显然,柳笑搏的人生悲剧有其人个因素。在历史的最关键时刻,他都晚了一步。不管是主观上的选择还是客观上的突然发病。
+ I- \" Y) j' i e3 a1 @! s% J! l. V
中国的崛起是另一要因
% {" e) P% I1 g7 K v) f. y9 M7 [0 D3 x+ ~
我曾和海外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民运人士交谈过,他说1992年邓小平南巡是海外民运从盛到衰的转折点。这一见解确实非常深刻。中国由此开始的长期高速崛起,令海外民运失去了历史着力点,失去了介入中国历史的能力,没有了舞台,他们自然也开始被边缘化。同时也迫使西方不得不对中国一而再的全方面让步,这自然也包括人权话题。甚至人权沦为西方拿来和中国做交易谋求自己利益的筹码。! I. q1 K! s; o% P6 \1 p( Z' X
1 ^6 ]( Q7 Q, ?2 i/ V+ ^% f( [
我曾也说过,不管中国崛起是历史逆流还是顺流,但毕竟是一个流,任何个人在这个流面前都是渺小的,如果选择对抗,其结果必然是粉身碎骨。正是这个长期持续的历史潮流中,一代代民运凋零,历史舞台对他们就此关上大门。柳笑搏的悲剧也是一样。在中国巨大的成功面前,他的诉求和理念是如此的苍白,难以赢得中国主流社会的共鸣,他(们)也没有机会来实践其理想,成为不被理解的历史过客。可以说,哪种1989年自由派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至少在可见的未来,他们时代已经消失了。哪怕这个时期只是30年,40年,但对于短暂的人生来说,悲剧已是必然的结局。
; D6 a- \. L/ R5 Y8 p2 Z1 V. A4 A2 Z4 F1 r( j' G
图片版权AFPImage caption狱中的柳笑搏未能出席颁奖典礼,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在颁奖台上安排了一把空椅子。西方的失灵与衰败* B6 F P! S8 k& u" }& z
/ b$ Q F8 X4 K4 V' ^
应该说导致柳笑搏悲剧的最大原因还是西方。柳笑搏是西方普世价值的信奉者、追求者、鼓吹者,但西方冷战后的表现却一而再的对他进行釜底抽薪般的打击。两场反恐战争令美国由盛转衰,2008年经济危机令西方的合法性、正当性遭受严重削弱。2011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在西方有选择的介入下变成一场又一场灾难,直到2016年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民粹主义在欧美全面崛起。同时由于种族结构问题,西方也正面临文明的终结。
3 ]( a i( W9 T+ S& v8 ~- {3 l! H J7 `. Z9 [" s( F
可以说柳笑搏所信奉的东西正在崩塌。这对他的打击之严重可想而知。虽然他的病有家族遗传史,他本人也长期患有肝病,但只要他的信仰有着坚实的基础,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话,是不会恶化的这么快的。对于柳笑搏这样的人,个人、家庭利益的损益对他的影响并不是第一位的,精神的打击才更为重要。
3 e! B/ z' q4 x: K& U, L ]
# y: E- ?( B p1 {/ V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来说,肉体之死并不是终结,精神和理念之死才是真正的死亡。如果西方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柳笑搏死了他也能含笑九泉。但现在则恰恰相反。8 P% ~3 v4 ~ i9 G s9 @/ h! F' s) K
4 `' B4 c4 ~2 B- E. ^可以说,今天柳笑搏的人生悲剧,既有他个人的因素,也有中国以自己独创模式成功崛起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西方陷入困境难已自拔给了他以最致命的打击。中国的崛起只不过消除了他当下的舞台,但西方的困境则令其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正如历史所一再揭示的,悲剧不会仅仅是个人的,它往往是时代悲剧的写照。
: K3 T" b8 [* h, O, q
a- @4 q( o% E本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9 k/ }4 s: i+ r
. U& w0 @7 S9 Q- D0 X& n' x
/ L& L9 \! J: N" g" w6 k3 ?! f5 z" L$ f
% }* i4 V6 V' T
% j3 w, u3 m& Q5 _; p
! p* ^: j2 c* |; [$ Z8 n; t
/ k; p, O# _$ h" q" s3 ^9 [ w6 `; I3 c& ~
5 ^0 B4 P5 R* o$ G
C% l' B- q. v. O5 E7 i
0 Y4 H$ c/ Z( g' m3 x d. i) d5 F1 D: ]; \ K, b0 j
6 n& \0 N- a1 s* w: [7 T: m# u! Q0 t& r9 i* Y9 h
|
鲜花鸡蛋驻足闻香 在2017-7-16 17:33 砸了鸡蛋 并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砸个鸡蛋反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