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摆脱了英国脱欧带来的阴影,这几天来,加元从76美分的低点再次起飞。周四(7月14日)加元兑美元汇率一度攀升至77.64美分,接近英国脱欧前的水平。兑人民币汇率则为5.1905元,创出近期以来的新高。2 S5 t3 n& e: w- n0 t
加拿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美元兑加元跳水110点
6 o; u7 `0 U/ k) g" t; E6 K% Y( F: z w; T7 t
昨日(7月13日),加拿大央行宣布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并下调了经济成长预估。
, K6 r; M, n; Y: }, a' l! M* r
5 b0 P1 h4 l8 U. {) V$ Z, e 在中部大火、英国脱欧、出口疲软等因素对加拿大经济造成的冲击下,加拿大央行仍然决定稳把舵,不改变。央行认为,英国脱欧对加拿大经济可能造成相当于GDP降低0.1%的影响。央行表示,虽然今年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但情况会逐渐好转,预计加拿大经济将在2017年重归强劲增长。
' Z6 o, Z. c( }; _9 X( l, n3 w* v
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对加拿大经济的整理立场保持稳定乐观,短期内应该不会采取新的刺激措施,利好加元。受此影响,美元兑加元汇率急挫110点,创出4个交易日以来的新低1.2954。; z3 B9 m# w* M! \4 {$ c
4 m9 f/ U! ^/ {$ t' [/ T7 r9 L) }
周四,由于交易商们在昨日原油期货大跌后回补空头,国际油价反弹超过2%。- i. F$ _& z& D. }7 `" A8 a# _
) N6 R, \' B4 e( i! C& O 美元下跌也扶助油价上涨,在英国央行意外决定不减息后,英镑急升,美元走软。$ k9 L. L. R3 S" ~) C( Z# ~
至收市时,美国八月原油合约价上涨93美分,报每桶45.68美元。布兰特原油上涨1.11美元,报47.37美元。+ O7 T* N9 m$ K8 Q
6 ^$ f4 y2 X4 G8 O& v+ P 受此影响,加元也再度上涨,盘中一度触及77.64美分的高点。此外,由于银行股和能源股走势良好,加拿大主要股指周四也攀升至11个月新高。
. V+ G5 b& A2 E* h
: A# `# G. n8 K有点可怕!人民币要贬值20% 甚至40%
1 K5 w: \+ I, D6 ^! o6 j7 h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加元兑人民币汇率已逼近5.20,创出了近期的新高,今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则为6.689元。( O' Y3 ^" _7 X5 J! j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自5月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走贬,尤其自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事件以来,贬值加速。
! \/ Z# r8 K3 g7 j+ e2 J; Y* s7 h1 h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官媒首提20%-40%贬值幅度。7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人民币是负责任的国际货币》称,纵观发达国家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史,短期内出现20%甚至40%汇率波动的极端情形也并非罕见。
9 @6 K f+ Z( l+ k
' p" p+ I/ y" }: C9 K4 K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日、英、欧等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均启动了史无前例的非常规性货币政策,这种极端的量化宽松进一步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此类“以邻为壑”的政策清晰地暴露出部分国际货币的主权当局在维系全球金融稳定方面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D5 }- a a9 p% y- H8 X
& p( d5 {' u. _6 x' ^ 1997年东亚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时,不少国家纷纷大幅贬值本币以转嫁危机,部分国家货币贬值幅度甚至超过50%。( L2 i: O$ v, _
而相比之下,人民币才是负责任的国际货币。如以有效名义汇率考量,过去8年间大国货币中只有人民币没有相对任何一个主要货币出现剧烈的贬值,相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水平也基本保持了稳定。3 C r1 [& F5 n; m* h
2 `6 B, S# l% _4 q2 V- ~+ Y3 O
文章指出,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汇率波动区间,恰恰是近年来中国货币及汇率体系改革的政策导向所指。与历史上其他曾经历过由“盯住汇率”制退出的国家过程一样,市场各方未来也必将经历一段逐步适应人民币波动幅度加大的时期,世界也将迎来一个更加强大和更负责任的全球性货币。
: s+ p( `# C' p+ Q0 A L- _6 |, q, _6 G! `$ {5 J
事实上,自国际油价从147美元暴跌到26美元以来,加元最低已经贬值40%,目前仍在低汇率的泥潭中挣扎。, {8 w4 O. I0 _8 S; K+ U2 |
% t0 @7 V& `, O) w 看起来,我们现在的又要开始习惯一个人民币波动幅度加大的时期了?前方高能,请各位坐稳扶好。
) o$ i8 q/ h/ M- `1 J4 H) d"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