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2 )   鸡蛋(0 ) | 
 
| + n: U, S( c+ t  R6 h" F4 E$ \% o/ G6 ^2 f
 不要以爲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爲自己無足輕重。無論是在家居士還是出家人,我們每個人都是佛法、大圓滿法、上師的代言人。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代表著佛法、代表著大圓滿法、代表著上師。很多人都是通過我們的行爲去看佛法、看大圓滿法、看上師的。我們都是一顆能將佛法,能將大圓滿法傳播開來,能將大圓滿法之火燃遍大地的火種。盡管我們還是凡夫,我們還不能像諸佛菩薩一樣具足圓滿的慈悲與智慧來救度衆生,但是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如理如法地修行。打鐵還須自身硬。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翻天覆地的改變,通過自己溫和善巧的言行,通過自己高尚的品德,讓他人去了解佛法,認識佛法,走近佛法,接受佛法,最後修持佛法。這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這也是救度衆生。0 v$ i6 U) X1 N: x( U  F
 
 6 ?8 }: E: J3 V( M! O. P9 g      有些人錯誤地理解了救度衆生的含義。他們對佛法的了解及自己本身的修持都有偏差,言行也不如法,卻以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去進行所謂的“救度衆生”,結果是到處造業,到處傷害衆生。有的將他人引向歧途;有的沒等救度他人,卻先被他人影響,偏離了修行的正道。
 + s( x/ r! L( k/ o! F0 `& ?; r+ a5 z' E * h( M# O* ]; u, C" L1 i1 q+ }& _
 在末法時期修行,會有無數的違緣與障礙,我們周圍的環境,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正知正見,這種強大的力量足以將我們好不容易對佛法、對修行生起的一點點信心摧毀或淹沒。所以修行的初期,不要妄想去救度衆生,只要把自己修持好,就是救度衆生了。3 C: O6 D8 J' t# v, x3 t
 
 B4 E9 @* O/ G; P5 \      我無數次地說過,修行是修正自己——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與行爲。要將佛法當鏡子,但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別人。業不重不生娑婆,無始劫以來,在輾轉輪回的過程中,我們造下了無數的惡業,積累了無數的惡習,其中的一個習氣就是讓我們習慣于將目光向外,習慣于去看他人的缺點與過失。其實,無論我們自認爲修行有多麽好,我們依然有惡劣的習慣與習氣,在這一點上,我們同其他人沒有區別。我們自己——所謂的修行者尚且煩惱習氣深重,很多事情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我們連戰勝自己都很難,爲什麽還要用種種的標准去要求他人呢?我們連控制自己都很難,還能要求那些不修行的凡夫怎麽樣呢?
 9 K! S7 c% j( q  A8 T8 z2 \
 6 a0 ]- q) c) W) O. B' o      所以無論我們自認爲修行有多好,我們畢竟還是凡夫,無法像諸佛菩薩那樣洞察、測量與了解他人的心。我們無法確定自己所看到的,在他人身上所顯現的善與惡、對與錯是實質性的,還是表面上的;是因緣果報還是業障煩惱;是上師三寶、諸佛菩薩的化現,還是上師三寶對他人的加持而成爲我們修行的對境。如果我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標准與喜好,去妄加觀察、評論、修正甚至指責他人的過失,是極容易造業的。! I$ e3 X% h; H, H
 
 # ?6 f2 P" m% q* k; G8 e8 K      觀察、評論他人的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J( Q8 b" _% Q) q# v1 K% O! R
 
 % d1 Z  W& A1 E1 C9 M* h8 c      眼睛沒有錯,外境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心。當我們能夠看到他人的所謂的缺點與過失的時候,說明我們的心與行爲已經不純正了。能夠看到別人的缺點與過失,就是我們自己的業障,就像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髒臉。如果對此不加以警覺和修正,我們的修行就會與正法背道而馳。這一切不僅讓我們的修行沒有任何功德,相反還會造下無邊的罪業。8 |& x  x( R$ K2 |. _6 ~% Z
 ! b  W( _/ h/ a0 Q& r  U
 
 ) H4 c2 ]) h# q, c      所以我們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品質,善于去觀察、發現、欣賞生活與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後將之變爲一種習慣。這樣我們在思想與行爲上才能逐漸變得高尚與純粹,這樣才能真正與佛法相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