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7|回复: 0

《金刚萨埵修法仪轨》核心内容讲解 ---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4日)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5-8-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金刚萨埵修法仪轨》核心内容讲解 * a. N! S. z9 u( |: W
8 |3 f6 v  ^- v" Y9 p
! H1 k; Q( a1 l, E8 h/ c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 {8 j* i' u+ h
0 h" r, i0 C6 ~. R: T7 T0 @0 O5 S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2 Q# N: s/ D8 \. d
5 s9 D1 g* A  |6 I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1 q( `/ m7 O8 M/ s0 n* S1 c3 e( d; G
; Y% j- E% L5 l- T+ E
- G0 ?  M( I5 `8 z; l' ]

9 }. g+ z5 C/ A3 Z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4日)
3 D  h4 X2 N9 v0 l5 P: x  f+ c9 A/ m) I; }* S; R3 V! T
  
5 i* I$ e! k0 F* Q- q) F3 q  s- W
# |' V% |9 \+ C1 q2 C; C8 M9 k  参加本届万盏法会的人都要轮流修法。法会期间主要修金刚萨垛佛。《金刚萨垛修法仪轨》分几个部分,前面有“传承上师祈祷文”,它属于前行。后面“会供”等部分属于后行。今天主要讲中间正行内容。
/ ~2 m+ ]8 q+ h8 Z1 w) q+ V" V
3 m' p3 K  Q( T# f( T  
6 C8 J3 u1 @( v' q
8 C1 D- Q9 Y$ f; o8 z1 ~6 B9 p7 R  正行也可以再分前行和正行,今天主要讲“观起本尊”以及“印持灌顶”这两个内容。0 R0 g) ^. l$ v- g
6 Y3 F" x2 {2 V! c% s/ i
  
- c9 y' s9 w0 }3 H0 e% W( P7 G9 M/ y/ c& v. ]; k; ^. e" Z
  仪轨正行之前行,主要包括皈依、发心、驱魔、修护轮、降福、加持供品。3 t. L) l- V' f7 P, B: b. J

- W7 j3 [' G( F  M/ h7 G  
1 b3 d. b# r* ?% |
. V' J  J' z* W! E/ b! n- i  皈依。金刚萨垛佛是三宝的总集,是一切坛城的主尊。皈依金刚萨垛佛相当于皈依三宝,皈依一切坛城的主尊。/ e" V& L, \; t9 m: t* J! N9 d

/ F- R- G5 R0 W* A0 _9 K  s: m1 u  ! V0 K6 O; x% o% w$ c& j

. e0 M1 H& J4 w  发心。为了众生,身口意精进,不离菩提妙道而利他。
5 U3 @9 Z. f# ?9 D( N' \1 K
1 X, E2 V8 v; {# w+ w  
& T3 X. c* B6 d% [5 i3 _6 {4 S4 g
' d; D# ^1 v0 \  z# Z  驱魔。魔有外在的魔,但主要是内在的魔,即我执以及一些分别念。, L( k! M( M- W" Q
& |; ~" H" m! {" h" x
  
  P3 y9 U- ]$ @4 e# ~' [4 _& ~" R2 P  z8 L  o* J4 b8 g* `% s
  修护轮。护轮有外在的护轮,也有内在的护轮。内在的护轮主要是空性见。对空性真理有一定的了解,有正确的见解,这是最好的护轮。若是你能在自性与空性中安住,这是最好的护轮,也是最好的保护方法。5 z' c5 A& i0 H; V% f

" I/ {) p$ q/ P/ S  C6 H: l  
6 ~+ ?* C% o/ m8 ~
$ x! c9 U$ W: H4 p& @2 K  比如,若今天遇到仇人或一些鬼魔,可以观空性。观空性特别好用。再如做恶梦的时候,若是能想起来空性义理,能提起这种念,恶梦就会消失。这只是一个例子。  T. i0 C4 ^+ _. |5 z8 v

2 _: j% L4 E+ F- U2 I0 R  \, J  
3 J/ @+ J+ [& x( w
" P6 z, Z+ @: K2 N  @, _/ @0 Z  若能真正有空性的见解,力量会更大。若是没有这样的见解,心里可以忆念“一切都是空性的”。比如,当遇到一些不清净的东西,诸如所谓的鬼,能提起空性正念,“鬼是空的,我是空的,都是空的”……这样想,这个鬼就会立刻消失,这是最好的护轮。
) F3 n0 V% a; o& b! G; V
0 k7 S  [  `9 i& v8 S  
) n: v. s5 i, N
9 \' O- l. f+ o  降福。仪轨中的标题是“祈请加持”,其实就是降福。通过降福,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变得清净。比如,寺院、大殿以及里面的人以及其他东西等,都可以获得加持,变得清净。
0 n! s! b2 D, ?) L( `5 t6 e5 M5 d2 t2 m; |
  
$ `$ l' D5 w+ i
. `1 e& Y: B3 ^$ m- U  其实,如果自己能以坚定的信念一心祈祷,佛的加持可以融入到所有的显现中。比如,以前有一个老妇人,把狗牙当作了佛牙,天天拜,天天祈祷,后来狗牙发光了,老妇人真正得到了佛的加持。她恭敬礼拜的对境本身是狗牙不是佛牙。她的儿子用狗牙冒充佛牙欺骗她,老妇人以为真的是佛牙,就一心地供养、祈祷,后来狗牙发光了,老妇人真正得到了佛的加持。同样的道理,我们若是一心祈祷,佛的加持无处不在。降福也是这个意思。8 Y/ z* H) A5 O- @
2 x% m5 _; d% p6 z8 L: i
  1 l3 _! k8 a6 x2 t/ d6 \" f! k1 x
7 w! Q' h0 M3 E7 s# A: F2 H
  从小范围讲,我们的实修中心是外器世界,参加法会的人是内情众生,这些都可以变清净,因为佛身口意的加持都融入其中,都是清净的,都是圆满的。这是简单地解释。
9 U! m7 u- L; X1 ^& S. V$ q
9 m' R( o" ]2 }, g5 @6 T; l  7 C! F. i8 _8 g  A5 U
2 I4 D# m* j3 N  `
  加持供品。供品是要加持的。) {$ p+ a8 m3 I4 D6 ?+ c: E% Y

: T; v0 S( F, B3 S: o8 L  " g$ ^" j" _0 u5 n/ n8 D; A
% q  ?" A5 p8 v
  仪轨正行之正行部分,共有八个内容。今天主要讲其中的两个内容,这两个内容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如果能明白这两个核心内容,其他部分可以慢慢来,不要紧。
- u# ]3 L% X; ?3 K. q" I. l5 q7 E7 T9 j
  
# F8 W! i) w2 U2 Z  I/ m+ d3 M, ]. y& D6 ~4 C2 I. b- @6 b
  仪轨中标题是“观起本尊”,也可以叫“生起本尊”,都是一个意思。这里主要应明白三等持,或称三种三摩地。“等持”“三摩地”是禅定的意思。
7 T; _1 @( ^8 `4 x/ ]# [) s
: \* \0 d( _9 V, {  
6 L; {- S7 {1 Q( z' F$ Z+ ~7 G
( g, z) I0 [/ x9 l) \  第一,真如等持。
+ Z6 M. M  }" [# d) g
: j2 V7 d  U5 s. H- m5 k  : ]  ?" A# `  D2 U# }
* A5 ~* u& p' I8 w3 M$ V
  现有之中一切法,本来安住大空性。4 U% l) k4 `( t. t/ F9 B9 M) V

6 a$ W* e4 |+ C3 e, g  $ T* a5 O* [/ G. I5 s7 \
( K. a/ R; O) j4 G+ D/ G. W
  “现”是显现,“有”是三有,即三界轮回。一切显现都不离空性,本来就是空性的。# m, |) e  h1 o# S
$ u- H: a+ Q, L' L
  
( [, }. X9 D6 g
' R5 o3 L- x& V9 U  f  “现有”可以包括轮涅一切法。“轮”是轮回,“涅”是涅槃。不清净的显现叫轮回,清净的显现叫涅槃。众生心不清净的时候,显现也是不清净的,这叫轮回。众生心清净的时候,显现也是清净的,这叫涅槃。
  h) y9 O9 F4 ^% V3 y$ Q# g
, x! r4 T3 u  \3 p2 F8 K' ?  
% M  Q9 p- G1 w- D! H2 M# h2 n9 ~: `1 @) }9 N) a, s
  “现”和“有”可以分开理解,也可以不分开理解。若不分开理解:“有”指三有,即轮回。轮回的就是显现,轮回之显现,它不包括涅槃。这里直接讲的是轮回,间接讲的是涅槃。也可以分开理解:“现”指涅槃,“有”指轮回。这里都是指轮涅一切法。% F4 }  q* {/ }7 T" O
: Z0 k2 d# \9 ^, _" ]
  2 p  n% d3 [* D# t4 w
, s0 K  Y* ]" b$ p* M0 C" Q
  从本体的角度来讲,轮回和涅槃都是空的。佛在《般若经》中讲:如果有比涅槃还殊胜的法,也是空的。意思是说,不可能有比涅槃更殊胜的法,即使有也是空的。从空性的角度讲,它强调涅槃也是空的。有的宗派认为涅槃是恒常的,不是空的。比如说,有些宗派认为如来藏是不空的。如来藏指的是涅槃。这些宗派认为,涅槃是不空的。但是从空性的角度,从诸法本体的角度分析,属于轮回的法是空的,属于涅槃的法也是空的,都是空的。正如佛所讲的,不可能有比涅槃更殊胜的法,即使有也是空的。这里主要讲涅槃是空的,轮涅一切法本来就是空的。
6 I: V  u- @0 y$ H+ z- Y
6 T0 e9 a0 n; E$ k4 y8 h! [  U  
% E5 Y0 c* O2 A. a& i# k5 x8 r) z: }7 A
  这里讲的主要是真如等持,就是空性。如果我们有空性见,就要保持这种见解。若是没有空性见,心里也要这样观想:“轮涅一切法都是空的。”
" X# `4 k1 c6 b  S7 @9 }' H2 D4 N* w' B4 o: M  h! v  _
  , @; ~0 r& d, J/ q1 \' f+ \8 b0 M
5 e( O8 z9 G; g3 a
  第二,显位等持。  X* [  @( W+ i5 r. R% a1 S
- U3 W( |8 v" u5 V8 s9 T
    q! k! l) J. o3 P" {
7 r/ _& v' V" t! l8 w6 w1 M' m4 D! @
  未证悟众有情,以大悲心普周遍。
" B" ~- E5 ?. h* K2 }4 _) H+ O& Q, M, M9 x
  6 m  e$ B$ Z  r8 T/ E+ N5 q. M
4 u" W  E: p. v' O' h) s8 _/ ^4 h
  这是讲发悲心。哪些众生?没有证悟空性、不明白空性的众生,对他们要生起大悲心。“周遍”是普遍的意思,即对所有的众生。( ]# G( @  f% g
7 Y- i' U7 G9 Q
  
0 v) Z: e+ d) r- j5 D# J. n( L$ ^
% N5 N2 B- S1 V6 F" |& F5 y  一个真正证悟空性的人,在明白真相以后,他对众生自然会生起大悲心。因为在一个证悟者、大成就者的眼里,我们这些凡夫就像不懂事的孩子,甚至像疯子。若是一个疯子,一切都是颠倒的,好心人就会可怜这个人。有时像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证悟空性的人,自然会对众生产生大悲心。' X5 l# ?! X5 s4 j0 s+ b- r
7 ]( M/ l- h6 k- ~* O# |/ ~$ R
  & W9 L# v' ?6 C0 G$ a) E

, [% }- G3 t7 V& Q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说自己开悟了,见性了……其实要看他们对众生是否有大悲心,若是对众生真正有大悲心,这个人有可能见性了,有可能有境界了。若是没有对众生生起大悲心,就是假的,没有证悟空性,也没有境界。
9 Q. b+ O+ u& N+ M1 N7 P+ M% n. r- l1 x- }7 T( }% j& f
  
- C6 [% t! L) v, s" k, a
* `! q) ^- [# t  H4 x- W# {  若是证悟了空性,有境界了,想到众生那么愚痴、颠倒,就像一群孩子,就像一群疯子,自然就会产生大悲心。, f" w, W& c9 N* d% G8 T. p

0 @' J3 A; i& @* c; y  @  / ^* h7 x" U( z3 s4 x2 P% z! l
- V0 L  J* j0 C" i0 g. q* f
  这是显位等持。对众生有大悲心了,这是很重要的。
3 R, p+ y7 |0 `" `8 N; u. p
" U( \# V2 N& H  ( x% Z  n1 W) Z- ~
! E) p. m; s5 S! T
  第三,因位等持
; O0 P0 N  h( k* O. F( u+ S  F' I1 j8 g
  2 a5 P1 q) e) b$ j( _: g

+ {" p( P$ S6 `/ G3 b$ k0 C  空性悲心无有别,自心白色之吽字。6 v3 j5 C2 ]5 e+ @( ^. y4 J
8 d7 v- R- m; `! u
    l8 D* r1 H+ a* j  \' w

( l. a' }( N1 G: }# {  空性与悲心没有区别,是一体的。大悲和空性是一体的。其中出现白色的“吽”字。
4 l) ?5 M: A1 J, H5 q
, e$ b$ A$ z' J2 Z* L8 L  - ^+ {( p* \! S0 o

3 C" `' M3 J3 w, ~, g8 v% k  我们要观想金刚萨垛佛,此处是自观。观想佛时,有自观和前观两种。前观是将佛观想在自己的前上方;自观是将自己观成佛。此处是自观。
  q$ Y0 A( S6 ]) \4 P1 r) W) Z& I' H  o$ B* B
  
8 o# \/ a& M+ }2 h& z" C4 S; c; u8 @( m  h9 T3 k/ r9 [( \
  第一段是讲空性,而后生起大悲心。我们讲的时候,二者看似有次第,而其实没有次第,空性和大悲是智悲双运。“智”指空性智;“悲”指大悲。智悲是双运的,空悲是双运的。“双运”是一体、无二无别的意思,也是远离言思的,是超越我们见闻觉知的范畴的。悲空双运中,出现白色的“吽”字。
7 I+ }  ]$ q& |6 U8 C6 }- c* B
: ]0 s5 `9 |) S0 K* T4 u$ n- f; H  
; z) G1 `" F, L/ Q$ P, ?( ], i6 y/ a' J; m
  每一尊佛都有自己的种子字,白色的“吽”字是金刚萨埵佛的种子字。白色的“吽”字是怎样出现的?以空性作为因,以大悲心作为缘,这样因缘和合的情况下产生的。但这个因缘是超越的,不是以分别念所安立的。如果要通过语言来讲,就必须用一种东西形容、描述一下,其实此处的“因缘”已经远离了我们言思。“思”指意识、思维。“言思”就是我们的表达。它是远离言思的,是不可言,不可思的境界。但是,给大家讲的时就要这样讲,没有办法。
6 a- ]. w- i; ~
- `: C) R: L( u# k1 x  
! M! S  b3 ?$ C$ D+ s# y, k' g& c! w7 l; G- B
  我以前讲过,讲法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现在用的方法叫补特伽罗耳传,就是口耳相传,是最差的、最低的一种沟通方法。“补特伽罗”是凡夫的意思。凡夫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去沟通、说明,否则无法交流。
, C; c  B& o8 k! Z6 ?! R! N" C. M7 S
  3 K) `8 i2 m& n$ P, I

% V# w1 s* q' ^8 y/ B  传法的方式还有持明表示传。“持明”是指即将要开悟、见性,相续即将成熟,快要瓜熟蒂落的人。只用一些表示就可以了,不用语言。比如,我们有时候用一个字“吽”,有时候弹一下指,有时候打法器,这些都是一种传法的方式,都属于持明表示传。若是相续真正成熟的人,藉此就能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理,一下子就能茅塞顿开,一下子就能见性,这是持明表示传。* g3 N" e& O- d( a: z( `+ }+ r

' P& V, h# K$ e7 X: O+ X. m6 i7 q5 Y  
- j2 ]1 |* R5 p4 a
. F5 z! H2 r8 ~1 D$ b" X  还有如来密意传。“如来”是佛的意思。佛和佛之间也传法,但是没有什么传的。这里说的主要是传法的对境,即八地菩萨,九地菩萨,尤其是十地菩萨,是快要成佛的人,他的境界和佛的境界基本相同。对十地菩萨传法,根本不用表示,一坐就可以了,心心相印,他就明白。& N% n7 Y- e' l9 K

& R/ x; ~9 B. p' {! L. V3 O  
. ?$ f2 I( d8 q4 M  W2 C8 s& o5 ^5 y
  传法有很多方法。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是最差的。其实能说的都不是真法,但是不说也不行。我们通过口耳相传,也能先让众生明白相似的,在相续中产生一些相似的定解,再慢慢地以此见解修炼,就能真正见到自性,真正能开悟,亲自体会到诸法的真谛。9 R- M; a" B( R2 \7 I

# T. x# F+ {7 n8 v+ p7 J6 V  
, b( p3 j2 C7 ^' A+ [& n# p; i( N, n( `; R0 p: m% p
  前面讲了,以空性作为因,大悲心作为缘,这样的因缘和合,出现了白色的“吽”字。在其他仪轨中,也可以出现诸如红色的“舍”字等(红色的“舍”字是阿弥陀佛的种子字)。若是我们观阿弥陀佛,出现的则是红色的“舍”字,红色的“舍”字变成了阿弥陀佛。现在我们修法中主要是观金刚萨埵佛,此处出现的是白色的“吽”字,这叫因位等持。
8 A+ b$ |2 _6 G9 r- w# U0 D; U9 F( y2 G7 t
    P3 w* G& D( f& ~! R5 J
; m2 |9 y1 x2 L) a4 b
  这是因。若是要显现什么,必须要有缘起,没有缘起不行,有缘起才可以显现。金刚萨埵佛要显现在我们的前上方,或者我们要变成金刚萨埵佛,要出现一个形象,就要有这样一个缘起,也就是要有这个种子字,即出现白色的“吽”字。- `9 n' O, c" p4 c
# |: ]2 i$ R. c- ^$ K
  ' m  X7 K0 ?- }: @5 E& I" k1 w

, [6 j: I  ]' I* j  降至晴空日月上,放射光芒行二利。) d% P  _* X- h, B

! h6 l( ]$ I0 ~$ h  f: d' C; |  . i. U5 }* F8 h; ?5 I

. F% _9 G- ?7 B, j! G  变成金刚萨垛师,洁白无垢明月色。+ h7 ~: n! K! u
8 E* I$ g4 y8 |
  
: H* ]5 z) U% A
/ a; i2 k) g' I/ I8 M3 `: X) e  白色的“吽”字出现在哪里呢?在莲花座垫上面有日轮和月轮。白色的“吽”字出现在日轮月轮上。( u# [5 s9 \/ k, t
& `( u7 s0 ~4 p7 e
  ! ?5 d3 p# K( X9 h! V' s7 G
% E9 E" s! I" B' \: n
  平时我们观金刚萨埵佛时,只有月轮没有日轮,但是这个仪轨里有日轮。在莲花坐垫上有日轮和月轮,是两个圆圈,月轮是白色的,日轮是红色的。白色的“吽”字出现在日轮月轮上,也可以说降临到日轮月轮上。
$ U* s; F, Z/ A1 ^" |
! |# N4 _9 p0 }6 l  0 \; N; g: G, f
, |: S1 A: ?+ r  v: m8 ^) w6 D" |$ {0 R
  仪轨中讲“自心白色之吽字”,可见这是自观。虽然也有观在前上方的,但就此处是自观,否则就不是“自心”了。自己的心变成了白色的“吽”字。6 N0 g& F  ?  Z1 G) x

8 Y  n" P9 m, X+ Q; B' X! e  . ]& F. ^4 @4 a7 b; H( Z: A) S8 y7 H
  N2 A% i4 G* L' Q, w& q; ]/ q
  这时要做“二利”。菩萨的一切行为、一切所做都包含在“二利”里。“二利”指自利圆满和他利圆满。我们经常说的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就是这个意思。自己的福慧圆满了,让众生的福慧也圆满了,这叫二利圆满。菩萨先让自己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圆满,然后让众生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二资圆满;自己也成佛,众生也成佛。他成佛的目的是什么?让众生成佛,这是他成佛的目的。若不成佛,他没有这个能力。成佛以后,他可以转XX,让众生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理并去修行,最终使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二资圆满,也就成佛了。
# h* F. T$ P$ W8 U# k+ S3 g. q1 K9 X6 o4 f
  : J$ q. E* j5 x$ z+ x: v: L3 e6 f

- G4 z4 j& z, j6 _  b  白色的“吽”字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心,白色的“吽”字出现了,降临到莲花座上,座上有日轮和月轮,“吽”字在日轮上发光。先向上发光,供养诸佛,得到诸佛的加持,自己的功德就会圆满。再向下发光,照耀众生,众生的业障消除了,众生也解脱成佛了。先向上发光,供养诸佛菩萨,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福德和智慧资粮圆满了;再向下发光,照耀众生,众生福德和智慧资粮也圆满了。然后收回光,变成上师金刚萨埵佛。  T  e7 S  y# Z/ l- \$ k

& x2 ]* Y0 O+ k; D( X  - S) e6 d# N4 F* t$ r4 B5 ~

* T' A7 _- q' w5 f6 o9 r  为什么说“上师金刚萨埵佛”呢?本体是上师,形象是金刚萨埵佛。在密法里,尤其是我们旧译宁玛派的仪轨里,将本尊和上师合在一起修的方法很多。白色的“吽”字变成了金刚萨埵佛,但本体是上师。这是指上师的法身,不是指上师的色身。形象是金刚萨埵佛,这是色身。所有的佛都有法身和色身。色身是能看到的;法身是不能看到的。9 D5 Q* U8 x3 T# M+ o. u# u

$ a. Z1 I; A  [; i7 l' k8 ], S  9 L) s, w8 o6 c- J0 }/ U8 y
  e5 q$ r, {' `
  报身装束跏趺坐,右手金刚持心间,
3 s4 ]/ b, c! G2 {$ H  [/ l; m1 r7 H7 Z3 V
  
  P  S& \0 |" C
" `$ `' L. q; @0 w  左手持铃于腰际,寂静神态妩媚姿,
5 L1 }, p$ I2 B& y3 b8 Q3 E0 T6 O: v9 a0 c( l4 D9 L" M) u
  5 T% {; e; n$ J: Q

3 q# v' c+ ~; u! @. |& E  智光遍及诸方所,幻化水月与彩虹,: G- ?4 X  m- F

' ], J6 q4 S( J+ h  
; B( P! |$ {- A, e. ~
+ W3 @" P5 a: t% B7 X+ t  观修现而无自性
0 E8 M0 B+ j* l0 C
! Y  V7 k. X# h7 v7 ]  V( V+ }: r$ v: t  
. l" r3 r6 j% g7 O. i& J& N
1 L7 ], m5 C, K  金刚萨埵是跏趺坐,以报身佛的装束严饰。有些佛菩萨的形象是三面六臂,而金刚萨埵佛是一面二臂,身色是白色的,看图片就能明白。金刚萨埵佛身上穿戴的是报身佛的服饰:耳环、项链……手里拿的是铃和杵,铃代表现空无二,杵代表明空无二。这些主要是表示一些意义。$ c7 d( M, }. B- M! g1 K

) B3 f5 K" }, X6 a7 D0 h6 G  ' m8 X/ S3 Q4 E; K# `" g

" E  z! M+ q7 p9 ?  金刚萨埵佛是现而无自性的。“现”,指显现。本体上是无自性的,犹如彩虹般,看似有而实际抓不到;犹如镜子里的影像,看似有而实际上没有;像看电视一样,电视里出现的人、房子看似真实存在,而事实上不存在。金刚萨埵佛在显现上有,本体上是空的。9 e: U8 T3 ^7 ]5 U, T5 l2 q& H* K
( d" s/ n  ?3 E0 g. p
  
) v3 D3 L7 l6 G( p5 k& g! k: d* V
1 D0 E% b9 E% E; m- m  前面讲的是“观起本尊”的内容,下面是“印持灌顶”。
  `3 H2 n5 x4 V( c7 y8 q" A9 t# k+ l; S* s: y% Z$ ?
    B. e% }) H# a; q
4 E, H" O/ g! w, \) k- g9 }
  三门嗡阿吽字中,放光十方诸刹土,
* m8 W: [: z8 e3 D2 @( P: M- o9 f" L( L
  
# B- w8 ]2 E' Q. ~
6 ]9 \( M4 C' c! w5 ]/ i5 \& y- C  一切身语意本尊,降临成为无二致,' s" ^0 @3 S) W, p% |% \
( C6 l$ V. z  Z" V! l* o9 j6 {; }
  
7 v& `  I/ v2 A- c
* l- o; k7 ^* G* g+ d& ]# n  金刚萨埵佛的三门——眉间、喉间、心间三处,分别有“嗡啊吽”三个字。白色的“嗡”字,红色的“阿”字,蓝色的“吽”字,三字放光,照耀十方一切刹土,迎请了身语意一切本尊降临,融入到金刚萨埵佛体内,和金刚萨埵佛无二无别。. v5 \2 W; M" K- z0 g

8 R8 X" Y1 u6 ?7 I9 J; l  
$ n( n, e, N& s6 R2 b
# ?7 T7 K8 \9 w, z  头顶五字咒文中,迎请灌顶本尊众,- X# g5 `. Z6 c/ j) p' K! E
/ t4 r  Q! I: I( v' j/ v
    R/ k& a' S9 ?' _! C+ [+ V; t

# \, @" i- L2 D6 [  灌顶净除身之障,水之剩余向上溢,  e4 s) u' M9 e

5 [2 k/ H/ V0 O$ c  q0 R! K2 [  / T3 f. M' ]# h0 Z

5 O1 C5 t  Y" x4 t0 j" q  顶上世尊释迦佛,化身装束作严饰。
1 I6 @1 g( ~4 p" A0 ?: N, N
$ C6 l$ n7 q" f1 }9 N  
6 K& k! D$ M: n! t& `) N0 b
: s; `  d6 |- G  j; a+ a$ j  金刚萨埵佛头戴五冠,五冠上有“嗡吽所昂哈”五个字。这五个字发光,又迎请了很多本尊众进行灌顶,水进入体内消除了病障、魔障、罪障等一切障碍。
( r6 z* q! F& z5 ?. o1 x+ \( C! ]7 |- ?: A: t
  
, s" u( s/ o9 V+ j  {
# z  T8 G2 @, {/ c4 M: Z  ^  前面讲了,先是金刚萨埵佛三门有三个字发光,迎请十方刹土中的身语意的本尊降临,融入金刚萨埵佛。此处讲,金刚萨埵佛头上戴有五冠,五冠上有五个字发光,迎请灌顶本尊众进行灌顶。通过灌顶,消除了业障、病障、魔障、罪障等一切障碍。
0 Z# {# O7 _/ `: y) V/ v& {* y+ t- @* ~) _
  
- }8 K' |8 _& }; z
# R  {' U- O% y- g! N) x  水往上溢,到梵净穴处,变成了释迦牟尼佛。此处是以释迦牟尼佛为部主。比如我们修观音时,观想观音菩萨头上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他的怙主。在此处,释迦牟尼佛是金刚萨埵佛的怙主。溢出的水变成了释迦牟尼佛。4 W. d( A$ h( W1 p) i6 v

9 u" A7 w; I' a/ N5 G  & m" y- W: i0 |9 r
/ C  H! K$ ]% _
  释迦牟尼佛的形象跟金刚萨埵佛不一样。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的装束做严饰的,金刚萨埵佛是报身佛的装束来严饰的。报身金刚萨埵佛穿戴的是项链、耳环、手镯、臂钏、飘带、裙子等,有些复杂。释迦牟尼佛也是一面二臂,身色金色、发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两手结定印,手上拿着钵,身上穿的三法衣(出家人穿的三法衣)。
5 c+ x  `5 t" \
5 ]" o4 \/ {+ r" Z+ o* Y- Z  
* ^) l& M4 N! Z# B) S
. o0 |+ H' s6 V6 }. @( ^" a  在仪轨正行之正行部分,这两段是最重要的,是整个仪轨的核心。修法仪轨分前行、正行和后行。我们今天讲的《金刚萨埵佛修法仪轨》也是如此。前面所讲的这些属于正行,而且是正行中的正行,核心中的核心。如果能够明白和掌握这些内容,就可以了,其他仪轨若是不明白或做不到,也不要紧。这两部分内容是最重要的。我们修法时,这是核心中的核心,是最主要的内容。把这些都观出来了,就可以说圆满了。$ l: v. i5 p, e: w8 P+ G( a) B

7 ]$ I/ \+ b# P5 }8 b. a' g' V  % A+ D  X; h. g) c/ j
% m# a! x# J+ W2 }
  后面还有“迎请降临”“真实降临”等内容。为什么要迎请降临,真实降临,祈请安住?我们刚才观想的叫誓言本尊,接下来还要迎请智慧本尊。将现喜刹土里真正的金刚萨垛佛迎请到这里,融入到誓言本尊里。像水融入水一般,二者本来就是一体的。7 {$ i  G$ |$ U. L& i

8 X) g6 o/ B7 B/ E* l( t2 z: ?) S  . p: \0 Y8 T. }
+ w; e; E% s/ ]3 E. h  g
  这是我们自己想象的:我们观想的是誓言本尊,迎请的是清净刹土里的金刚萨垛佛,是智慧本尊。我们将智慧本尊迎请过来,融入到了誓言本尊,最后智慧本尊和誓言本尊,融为了一体,像水融入水一般。也就是说,智慧本尊和誓言本尊,本来是一体的。誓言本尊,是自己,智慧本尊是安住于现喜刹土的金刚萨垛佛。其实自己和金刚萨垛佛本来就是一体的。这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引导。通过这种方法,通过这样引导,我们要明白或达到这样的境界,进入状态。就像催眠试验一样,通过引导,可以进入一些状态。同样,这也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引导。通过引导,让你明白真理,让你进入这样的境界,不退转。这也是一种引导方法。* H& {& \- w  ~1 Z6 G. X4 Y! ?

- z% O) |( K) S, T' f* |5 J9 _4 b  4 W" ]+ N# F% q$ h2 Q$ D. W' m/ e# z- I

2 Q5 I8 a' {* E) V7 r5 y! [# i# w  接下来进行供养(供品在前面已经加持过)、赞叹,接下来持咒念诵,这也是很重要的。, W1 ?6 l* K! D( ~& S- i9 ^# z2 W
' X6 M; [. ?  H( t& _/ J' l1 f
  
9 n( I! f2 \; S9 b" n. W. [! j- b1 E: p
  我们念咒的时候要这样观想:在金刚萨垛佛心间有一个白色的月轮,月轮是平放着,月轮上面有六字咒“嗡班扎萨垛吽”。中间是蓝色的“吽”字,其他几个字围绕着蓝色的“吽”字,竖立着。当念“嗡班扎萨垛吽”的时候,咒字就放光做二利。
  ^- c) b1 a7 y: H' N: [) d$ t5 u# t; r4 ]
  ) K% J; x0 z7 L; N6 e" _9 [5 Y

. a1 y+ W5 \8 D8 e! J/ \% b  前面讲因位等持的时候,讲过种子字做二利。此处这里是真正的二利修法。向上放光,供养佛菩萨、圣者;向下放光,遣除众生的障碍。发光向上照,光端上有很多供养天女,拿着各种供品供养佛菩萨。佛菩萨都很满意、很欢喜,自己得到了佛菩萨的加持,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都圆满了。发光向下,照耀众生,众生的业障消除了,资粮都圆满了,都变成了金刚萨埵佛。这时整个外器世界变成了现喜刹土,内情众生都变成了金刚萨垛佛,包括自己也成了金刚萨垛佛,都是清净的,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智慧,都是圆满的。在这样的境界中念咒,念多少遍都行,此处仪轨要求圆满40万遍。
& Y( R* q0 ~( E
0 b! N* O" v' l% H; S  5 H# v6 p7 P% h0 U( {( W
, A3 P4 J  z  Z; A  r
  然后念“字母咒”。刚才修法、持咒中一些不圆满的地方,通过念“字母咒”变得圆满。然后再进行供养和赞叹,就结束了。接下去再做会供等其他修法内容。1 ^/ B+ N2 A( v" K0 H
1 l) H3 C$ K" N5 g& H9 R  w
  ; X! D7 ~8 K$ k# y( X0 g2 j/ f

* T0 {  R% n1 |/ A, w& h6 ?  今天所讲的是核心里的核心,从明天开始念仪轨的时候就这样观想。这样念最如法,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j- ^# F$ A* H0 x) q9 v
5 |  t/ l/ @, @/ Q: M0 Q# {
  
0 _* n1 N. V* W" e" Q& S, b1 F1 H, o9 }5 A3 d- C! c0 U5 w
  我们现在念的是藏文仪轨,译文都附在上面,大家可以自己看。应该边念边思维、观想,不是很难的。今天的内容很有必要讲,很多人修法、念仪轨非常认真,但是不知道怎样观想,也不知道其含义,所以今天简单地给大家讲了一下,以后大家这样去思维、观想就可以了。
* w- R2 c% R! D5 u9 W4 O6 H$ ~0 [7 ]9 \5 g9 u2 G9 f' |
) \9 F% q/ k; ^2 O' X4 |/ T

! d% q( {9 l1 n) P! H, ]' H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 g- b. t# d* e0 Q" I# K
7 R6 M: A+ Z& R: L' [: k7 ^4 w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0 u0 W" h' q6 A. z$ d9 N, R
4 P+ q1 G8 w/ v  k/ @2 V
  
- A+ N1 z/ _7 u; m9 ~: U6 Z: L6 c, ~; d$ U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 b" G- i: D( |8 a
4 N) C0 s5 n3 |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4 |3 F* E  [2 W6 r4 q0 h, T8 W) r8 C- s  M: M0 ^
  / R, Q& f* @8 l3 G7 |2 @2 J

# e" P) k% {" p* r& Z6 q1 U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 {$ q+ C1 Y3 m% ^& q1 F7 i2 ]1 m* F
773f4e89haba45f20a43b&69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13 21:26 , Processed in 0.19630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