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5)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白莲花 于 2013-12-21 09:52 编辑 8 M5 T$ ~" y$ ?5 _6 }
( z( L+ \7 P5 @8 Y* b7 C x
, \+ u6 K( a* n% ]
( R' ^9 H. V$ V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 5:16 ( g% N/ }' k" R7 R/ ?! g# t( U
+ P6 z- T1 p* |' K s, \! Y 你知道吗?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许多动人的一幕, 都是沉船的那一晚,在船上许多基督徒们馨香且美好的见证.....
' }3 Z. s0 q! a: D8 E, I$ D$ s6 N* x/ b4 M# s* F4 U5 u4 `
泰坦尼克号这一轰动全球的沉船事件,造成1502人死亡,仅有705人获救。当这些生还者到达纽约后,亲眼目睹沉船上那一群基督徒的见证,生命有了不一样的选择。而生还者多是妇女儿童,也安慰了英美两国人民的伤痛。
! m, Y [6 u: n6 H6 B" o9 V! B- ~- L9 s( C
1912年4月10日晚上,世上最大的邮轮「泰坦尼克号」(Titanic),满载二千二百零七名搭客,由英国首航前往美国的纽约。
9 q9 z9 Y6 U7 ~% B5 h3 C" W$ p, ^& a1 P, B7 n3 F
泰坦尼克号被誉为「不沉的方舟」,救生艇当然不会太多。不料启航后四天,就在大西洋的黑夜里误碰冰山。当时建造该船的工程师也在船上,经他详细的检查后,失望的告诉船长,船舱损毁严重,不久船将下沉。由于船上人多而救生艇不足,登时秩序大乱。
- E& q9 \( l- {9 e; y' D& @/ ~9 S- @% @
这时一位乘客约翰.侯伯牧师(Rev. John Harper),应邀到美国芝加哥慕迪教会(Moody Memorial Church)布道。他眼见这紧急情况,就呼吁全船的基督徒到甲板集合。当时有几十位基督徒陆续前来,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侯伯牧师庄严的宣告说:
& @; [3 Z# t) ^$ N「弟兄姊妹们,我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我们已相信了耶稣,有了永活的盼望,不用惧怕;
9 L5 n0 F4 `; F: l# g, K" }' g+ ]0 |( Y @5 k. U9 ~* r/ B
不过,船上还有不少未信的人,他们还未得救,若此刻失去生命,必永远沉沦灭亡,倘若我们现在不跟他们争用逃生设备,让未信者有更多人获救,以后他们仍有机会听闻福音,相信耶稣得永远的生命。」2 S4 ^& D/ k2 a R3 J, _% t
( {+ q0 n/ x1 _. u+ z
那一群基督徒听后,大受感动,产生了一致的响应,他们继续手牵手,一同唱着诗歌「耶稣我爱这名」。庄严的诗歌感动了船上的其他乘客,大家秩序井然的接受船上工作人员安排,让妇女儿童先登上救生艇。
+ w) w- t2 ?6 n6 x# C" |+ D
" t8 p7 B# N# m6 [乐队领班亨利.哈特利和其他的乐手,也穿着燕尾服走上甲板,为这群基督徒伴奏。在诗歌『那时我们见你,我们就要像你,并要永远偕你,耶稣我主』的歌声中,锅炉爆炸、电力中断、船身断为两截,直到海水把这些基督徒与乐师的生命和歌声,一起带进大西洋底.....
# `. i$ v6 V% u6 i! O
! ` Z, }) |5 H侯伯牧师掉到海里时,抓住了一块浮木,在海面上漂流时,碰到另一个什么也没抓到的年轻人。牧师问青年人:「年轻人,您得救没有?」青年回答道:「没有。- v, g9 C. `1 i3 O7 ?% @/ {
2 x2 G# A. C# g* m7 [( b2 P
一个海浪把他们分开了。数分钟后,他们又靠近了,牧师再问他:「您与神和好没有?」他还是回答:「没有!」一个海浪又把他们分开。- A* r, |/ A- d
* ^2 d$ Y9 s+ ]* J. c
最后一次,他们再靠近时,在海中时间久了,青年已经疲倦了,想放弃挣扎时。牧师却告诉年轻人:「年轻人,耶稣要救你!」说着他就把手中的木板,送给那个年轻人,自己沉入海中。+ b' F& ~8 `& D) B: v2 W0 Y& f% T
4 V/ \6 N8 \7 I天亮之前,赶来救援的船只捞起了许多尸体,只有六位不在救生艇上的乘客生还,这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那位年轻人一到纽约,立刻赶到芝加哥慕迪教会,向大家见证:
9 ^! K* H0 [$ k6 h4 d# J" L% Q6 f
8 f p5 k# [/ T「侯伯牧师原本今天要站在这里,向各位说话,但却因为我的缘故,他做了一次『不一样的选择』。我因此也认识了他所认识的那位神,从今以后,我也要继续侯伯牧师他『不一样的选择』。」
9 w) d" C0 m" R6 q! x' X8 g
3 y5 \2 l/ M! F几天以后,在侯伯牧师的家乡,英国的格拉斯哥,也举行了一场追思仪式,当场也有一千多人站起来,像在芝加哥那里的几千位听众一样,宣示要继续侯伯牧师那「不一样的选择」......
. h: h* C1 u% L
) f# g# ^ Z" k, @67岁的头等舱乘客、全球最大的美斯百货公司创办人斯特劳斯,别人劝他:「保证不会有人会反对像您这样大年纪的人上救生艇」时,这位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在还有女人没上救生艇之前,我绝不会上。」
# o( d1 G/ _2 @' U; |" w+ Z2 Y% m% Q3 \, o. d9 i1 h
世界著名的银行世家大亨古根海姆,穿上了最华丽的晚礼服说:「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着:「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 z9 A" {7 x. K8 c: T2 @- |2 t1 A
; u$ C! L/ M" h4 a/ y2 _4 N, E/ O8 s这些死难的男性乘客中,还有亿万富翁阿斯德、资深报人斯特德,炮兵少校巴特,著名工程师罗布尔等,他们都呼应侯伯牧师,把自己在救生艇里的位置让出来,给那些来自欧洲,脚穿木鞋、头戴方巾、目不识丁、身无分文的农家妇女。
$ e0 E* _+ W6 u: U- E, E& {' ~) p4 f8 v3 U% i
另外像消防员法尔曼.卡维尔,感到自己可能离开早了点,又回到四号锅炉室,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锅炉工困在那里。
8 I" f- X7 }: }4 k6 ^5 r) `
% R2 E' G5 d5 h; O5 d被分配到救生艇做划浆员的锅炉工亨明,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自己留在甲板上,到最后的时刻还在放卸帆布小艇。 1 u" v8 v, l: W |
: E1 X6 Y* }( a! A/ k( ~; \
信号员罗恩一直在甲板上发射信号弹,摇动摩斯信号灯,不管看起来是多么没有希望。而报务员菲利普斯和布赖德,在报务室坚守到最后一分钟,即使船长史密斯告诉他们可以弃船了,他们仍然不走,继续敲击键盘,敲击着生命终结的秒数,发送电讯和最后的希望.......
7 x8 ~) _+ v5 b- d5 F& q+ q2 g# a, Y% _. O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这些知名的、受过教育的、有创造性的人,和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对世界极少贡献的农妇相比,到底谁更应该上救生艇?谁对这个世界更有价值?但是...% Q0 |5 m7 F; T m/ G. H0 x& ^
|2 [6 n7 O! H6 m' K6 U4 u) R
他们因着信仰有了「不一样的选择」8 `/ e r. n( e5 q. o. s
( {' K3 L i0 |! E# W9 O
而你呢?
3 C' J( a" a" a. Z: K6 z6 P7 u- I0 @% n- I
闲语: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带给我们多少的伤痛和震撼。面对生死抉择,基督徒们用他们美好的见证,向世人彰显了上帝的爱,实在令人敬佩。求神怜悯我们这些软弱的器皿,使我们真知道,我们的信,并不只在言语上,更重要的是活出基督的丰盛,叫人看见我们的好行为,归荣耀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神。
. b6 l4 a- w+ I9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