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闻正! v) S: G ?- p! q9 X
3 x# L- t) z, _0 a
最近,看到一篇“只生一个好,华人难认同”的文章,说出了华人传统的生育观念,他们比较赞成:生一个太少,生二个正好,即使生了三个也好。因为它有关家庭生活幸福与否,人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衰的大事。绝不能等闲视之。 ' n( A. I8 O" n. M1 N( V
+ @7 {# ?& S% B6 p! i
% d$ X! a! ]# W( ]9 j. u
对此,笔者把这个问题,带到小区与几位老朋友一起讨论过,多数朋友赞成生二个的观点,但现实是,在北美移民华人家庭中,多数生一个,这是因为,在国外打拼,限于经济条件,既要买车子、房子、又要养育孩子,实在没有票子。也有极少数人主张不生孩子,快快乐乐享受一辈子。大家认为,家庭婚姻,生男育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应该保留。他们说得好:不育不应该,育一个亏欠,育二个保本,育三个贡献力量!
/ E) N8 H# E: h) w2 j' E
# \$ }9 j" G# B
' h3 R9 y% O# @* c* L: F+ A笔者是赞成这个观点的,其理由是:一,从家庭幸福观看,育一个,待子女培育成才后,往往不在身边,出外学习创业。那时就会感到空巢期之苦。有位朋友举例说明:有一天,女儿的朋友来我家玩,女儿以高档糖果饼干、泡杯高级杭州龙井茶热情招待。可是,那位朋友却面带愁容,对摆在台上的招待食品,一点没有动。 ( @9 q2 V+ H( ?1 M l g. G
% X7 B0 i+ l3 ^" p, D+ b$ L+ z
2 I4 c( {! r2 h$ p
奇怪的却是,从侧面看到,她俩相对暗泣!为何?老伴对我说:“同病相怜!她俩都是生一子,我们的外甥和他的儿子都很优秀,工作都是在高层,工资都很丰厚,但我们的外甥在美国工作,她的儿子在德国工作,现在她俩都是空巢期,有寂寞感,同时在想儿子呀!”我听后说:“这一幕情景出现,绝不是她俩唯一,是带有代表性的。尤其是在中国大陆,更是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许多人还谈到,现在即使手里有钱,子女长时期不在身边,金钱不能代替亲情,生活并不幸福。
7 a+ O. F+ c/ a$ T7 ?4 p7 E/ }& m8 o8 r) }1 w* L7 M
7 m9 w9 J, h6 f5 }3 H ?更有甚者,他们不仅仅感到空巢期之苦,更是担心他们在国外的安全问题,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独怕发生意外。不是在加拿大媒体,看到连续报导,中国大陆男女留学生被杀的消息吗?当其父母亲听到不幸消息,犹似晴天天霹雳,哭哭啼啼来加处理后事。那时候,他们欲哭无泪,痛不欲生的悲痛情景,广大华人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这次我俩回沪探亲,大女儿告诉我们,有的人,中年痛失子女后,原来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理想,成了泡影,感到绝望,人生没有意义了,啥也不要了。在极端消极情绪支配下,走上了自杀之路,以求解脱。 ) Y/ f \3 `% e. D; C k
" c* w8 F5 u; g, e2 d2 u5 w7 B9 j! X7 Y! e0 L8 X0 y2 v
! v. y$ c- D8 c
如果育二个,就不会有空巢期寂寞感,即使迂上意外,也有回旋余地,得以缓冲。笔者一同事育二子,长子移民美国,次子在上海工作。丈夫病死后,她依靠二个儿子为生。她认为,长时期跟儿媳妇在一起生活,容易产生矛盾,于是她采取两头跑,在美国住得不开心时,就回沪与次子一起生活,在沪生活得不顺心时,就去美国跟长子一起生活。她说,跑来跑去的生活,倒也幸福安康。 - z4 {9 Z- ?6 `: ^5 T* S& g u# M
0 u4 v6 `, y$ o x8 H
1 D% [$ b8 ]0 k) Q, U移民多伦多的家庭中,都感到育二个的优势。在多伦多有些华人家庭,尤其是丈夫在国内发展,妻子在多伦多工作,丈夫虽不在身边,但时有儿女在身边,也会得到关心与温暖感。在上海,我的另一位同事,育一子一女,都很优秀,也都很孝道。离休干部的丈夫虽过早逝世,但跟孝道的儿子媳妇一起生活,尽享天伦之乐!但天有不测风云,宝贝儿子突发心梗死亡,老年丧子,心痛欲绝,此时女儿女婿十分关爱母亲,劝母节哀说:“虽然哥哥不在了,我会象哥哥一样待你好,热情请到自己家一起生活。这次我们回沪探亲,碰到这位同事,问及跟女儿女婿一起生活怎么样?她乐呵呵回答:很习惯,很幸福。
& ]0 o- @3 ?; r4 ]" ^7 P4 J/ A- P( V u! B% ^+ _$ \7 [8 H: V
, d$ a9 l0 f" {* |( Y+ u6 J l4 m育三个怎么样?做家长的当然有扶养儿女艰辛之感,但是含辛茹苦把子女培养成才,成家立业,经济富裕,且很孝道,那时候就会得到子女的回报,感到先苦后甜了。笔者育四个,个个很好,都要求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最后,我俩经过比较,认为多伦多,环境优美,安全感强,物价稳定。于是,跟着幼女生活。谈及在多生活美满幸福,亲友们羡慕说:你俩福气真好! 加国无忧
& k" {$ J9 p2 @/ v) V2 I7 m- Q. D, w& ^. n
育三个,在北美华人移民家庭,还是少教。其实,兄弟姐妹多了,也不是件坏事,比起独生子女,只有好,好才便于教育,他们接受生活艰苦,没有独生子女骄生怪养的坏脾气,长大了一般都生活俭朴,艰苦奋斗,事业有成。更好的是增强兄弟姐妹的竞争性,促使他们在竞争中,更好成长。2 P% r. e4 _4 }. u0 h+ R. _; G
/ q! X- q' M. l) }$ S+ T我的儿子生了一女二男,三个学习成绩都很优秀,都进入市精英中学,且一个比一个强,长女考入精英女中,全省排在15名前,长子考入精英男女混合中学,全省排在10名前,次子考入精英男子中学,全省排在5名前,在澳大利亚悉尼,他们居住区培育子女还是很受人称赞呢。去年年底,我俩回沪探亲,在澳大利亚复活节放假期间特地把二个孩子送到上海,给我们看看,我们看着越长越大,学习成绩优秀的二个孙儿,真是睡梦头里也笑醒。; p* M! U- O7 C$ s- I
, {8 v$ ] }$ s( o& Z' V生育子女多少,当然由各个家庭的自由选择,但鉴于当今世界在生育问题上,存在三个严重倾向:一是独居生活。许多人对婚姻家庭生活厌烦,响往“一个人住”自由自在的生活。且己演变为现代人类社会新型态。据2011年美国统计数据显示:当下有3300万人独居,平均不到四人中就有一人独居。瑞典、斯德哥尔摩有6成,巴黎则是50%,英、德、法和日本比率也比美国高。其严重性可见一斑。二是不生孩子。有人不想独居,但只结婚不生孩子。 9 c* P) m8 H [, K* \' g
+ Y# _ G- s! }( V$ H( l+ C
9 F# g8 I- p8 f& |/ T4 `* [0 R开始出自西方国度里,现在中国也在蔓延,在上海电视台“百里挑一”和湖南“我们约会吧!”的节目里有的女生公开提出,男生承诺不生孩子,才可恋爱婚娶,此类状况有上升趋势。三是只生一个。海外移民限于经济等实际情况,大多数生一个孩子。“只生一个”是中国国策,实施数十年,人口负增长,严重老龄化,劳动力了紧缺,还出现结婚费用高孩子教育难老人扶养难等许多社会问题,国策也开始动摇了,即便允许生二个,有人说:“只生一个,生二个物价高涨养不起。” - 多伦多 51 网 % t: d+ k3 m; g% f* N: t$ M7 D
* e! s/ Z' @/ N3 c三个倾向,如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影响保持和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会出现笔者该文开头所说,有关家庭幸,人类生存发展,国家兴衰大事。因而,从现在开始,就应引起各国领导人重视,采取鼓励婚姻生育的积极有效举措,提倡生二、三个孩子,显示其利国利民的重要性。7 G+ d4 Z# ^2 x3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