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A) h) j/ S这里的学校教得好,母亲节时孩子们总会画张卡,做个小手工玩艺带回家给妈妈。每年大米都会问我,“妈妈你还想要什么?我用我自己的钱给你买礼物。” 只有这个时候我才想起来,我是两个孩子的娘了,这也是我的节日。然而我的母亲还健在,就很少想到自己。大米每次都在卡片上写:“Thanks for loving me and taking care of me. ( 感谢你爱我和照顾我。)”我总是说,我爱你和照顾你是本能的自然的,这还用感谢么? “Thanks for loving me back.”我感谢我的孩子们,给我机会锻炼我的心智毅力体格,给我的生活增添万般色彩,令我逐渐成长为一个Superwoman,迸发出无限能量。4 B u M8 ]$ h3 L
, X3 l) |8 a4 q
我个人不同意父母有恩论,不管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增加劳动力,养儿防老,还是继续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再或者是填补人生空白,生不生孩子完全是大人的选择,他们没有话事权。本来不需要完全没有责任和利益关系的事情,人家为你做了才是恩情,比如萍水相逢导师特别重用提拔你给了你好前途,或者是落难之时朋友挺身而助把你救出苦海。而对孩子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决定把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将他们抚养成人是天经地义不可推卸的责任,谈不上恩情。不是恩情,不等于我们对父母就不感激不爱护。我们对他们的爱护,除了照顾和满足他们的需要之外,最大的体现其实是在我们如何积极对待我们本人的生活,把父母和我们都珍视的一些传统和价值观,传承到下一代身上。这是我的父母,最希望在我的孩子身上看到的。$ B d4 O8 T) x
1 N. u3 X1 d. M: k3 y0 w7 z' s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现代人工作压力太大,营养过剩,同龄朋友里面至今不育的有好几对。从他们拿了文凭买了房,安定下工作,高高兴兴地说准备要孩子了,十年后眼见他们还是两个大人,两个老人,圈内朋友就再也不敢问孩子的情况。此后家庭式的聚会他们再也不参加了,因为家家至少两个孩子上窜下跳让他们心里难受。中午在公司餐厅里与这些同事同桌进餐时,我们几个妈妈也尽量不说孩子的事情。每次我看到关于人工和试管受孕的信息,转发给他们,我会收到一个简单的EMAIL道谢。我知道她们仍然在努力尝试中。那些非常想要孩子而无法通过自己的身体得到的女人们,这个节日是她们心中的隐痛。这种缺失的本能,在母亲节对伟大母爱铺天盖地的渲染里更令她们对自己产生难以言传的怀疑与否定。对这样处境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同情和敏感的心。; D' B5 j" I8 h/ S8 x
; r& }4 o& H9 ^7 A% D u. R3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