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通常说来,成年的爸爸妈妈习惯了通过组织语言来鼓励孩子,可幼年的宝宝其实更喜欢父母们“手把手”地来教他们如何做勇敢的宝贝,因此,建议妈妈们教宝宝勇敢时要动口,更要动手,给与宝宝的肢体动作和身体接触是帮助他们勇敢的源泉。9 }. a, u6 Q7 |( q1 d' i! }
怕打针" o. c7 c2 V) P- Y+ M
看到医院的护士尖尖亮亮的针头就那样“毫不留情”地向自己的皮肤伸过来,宝宝们少有不大声嚎啕的……
, }2 Q# \, F( W专家动口:宝宝哭吧,哭吧,不是罪9 O! o! L, P, B7 a
孩子幼年时神经系统发育非常迅速,他们的触觉神经非常敏感,银针扎入皮肤的痛觉印象强烈,而且这种疼痛的确对年幼的宝宝来说很难承受,宝宝自有他们缓解疼痛的办法,那就是大哭。人在情绪消极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而眼泪会将这些毒物带走。所以当宝宝大声哭泣后,自然能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妈妈不要怕孩子哭。/ x6 Q" v* u e* _9 W; l* ?
妈妈动手:轻捏一下宝宝的小鼻子$ N/ V) B/ y! O. C5 Q
打针之前,妈妈可以轻轻捏一下宝宝的鼻子轻拍一下宝宝的脸蛋,目的是为了让宝宝感到稍稍的随意而放松,要知道,宝宝的肌肉越是绷紧打针时就越疼,接着,妈妈把宝宝他抱在怀里,深呼吸一口气紧紧地搂宝宝一下再呼气放松宝宝一下,这样也能起到减缓宝宝压力的作用,而且宝宝也会习惯通过深呼吸和通过收紧放松的动作,日后自己也能学会放松。" e5 R* e8 M2 s5 s3 @3 _
怕黑
- V, \& U- G D+ _ z; H! [每次睡觉前,只要爸爸去关灯,妈妈就能明显地感觉到宝宝身体在紧缩,并且向妈妈的身体靠拢,聪明慈爱的妈妈都知道,宝宝又开始怕黑了。+ i3 Y0 u' c4 a0 o7 h, \) B+ ]
专家动口:孩子有着还不完善的视觉补偿
- R( ?2 l, H+ N, d1 b很多宝宝在两三岁左右开始出现怕黑的情况,宝宝在这个时候视觉神经发育不完善,而黑夜的降临又使视线更加模糊,视觉的空虚让宝宝难以承受,于是他们会以丰富的想象力来补偿视觉的缺失,想象出强大的各种轮廓和形象的妖魔鬼怪吓唬自己。在渐渐懂事后,这样的视觉补偿会变得理智起来,孩子也就不会怕黑了。4 ~3 Y* d. Y, K9 o+ A: x) S4 M' X& I% K
妈妈动手:给我们的宝宝拽拽被角
7 l" x7 |/ k" R- @' J' ~! G* L我们尽量不要让宝宝看到许多恐怖的画面。这会给孩子造成了“黑夜魔鬼”“黑暗很可怕”的心理概念。平时早晚各拥抱孩子几次,在晚上孩子怕黑时,和孩子手拉着手睡觉,并不时紧握一下,并偶尔进入宝宝的房间给他们拽拽被角,让孩子感觉自己身体的真实存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真实存在,从而确定自己处在真实的世界中而不再害怕虚幻。
* p" o+ `1 j) O0 v2 G怕陌生人, n$ G9 P& z& L# w
有的孩子只要一见到有生人靠近,或被小朋友抢了玩具,或被突然发出的声音吓了一大跳,就会立刻放下手里的玩具,跑到妈妈身边,甚至依偎在妈妈怀里。' k' `8 |: t" E2 ]+ v' T
专家动口:怕生的宝宝很容易生闷气
( `) F# |; y+ P) G& i这种怕生的宝宝都非常敏感,安全意识比好奇心要强烈得多,由此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这类宝宝往往不会做出格的事情给自己惹麻烦,也不会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表现得退缩和谦让,但其实谦让之后他们心里并不舒服,所以很容易独自生闷气,可他们宁愿吃亏也不愿意通过闹纠纷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9 Y2 k) F6 Z% \% p& T妈妈动手:轻轻抚触宝宝的后背: I, T3 t, p/ Z" [- v
妈妈与其千言万语地劝宝宝别害怕,不如轻轻抚触宝宝的后背,让他感到妈妈手的抚摸所带来的抚慰,并拉着宝宝的手一起进入游戏场,拉着他的手去走独木桥,和宝宝一起挖沙子,一起堆城堡。宝宝受到妈妈的热情感染,并有着来自妈妈肢体触碰的支持,内心会安定下来,自由地进入游戏状态,自然而然地,宝宝会渐渐地松开妈妈的手去参加集体活动。6 u0 C i5 K5 u$ x6 D
怕小动物) y% ?8 `8 k" ~; [9 E
如果路边有一只小狗,胆子大的孩子就会凑上去盯着看,怕小动物的宝宝就会神情慌张地大叫,吓得脸色都变了……- B; O! ]1 J9 w) a9 A E: q
专家动口:妈妈首先要表现得从容和自在
0 |% g$ ?# G$ A% Z2 \4 B怕小动物的宝宝往往有怕小动物的父母,当妈妈的你别是先是跳起来,不是大叫:“宝宝,躲开!这条狗咬人!”就是大喊:“宝宝,快走!这狗多脏呀。”即使父母不怕小动物,也往往会在孩子怕小动物时表现得过于保护宝宝。比如将孩子抱起来,或者迅速走远,其实一条小狗也没什么可怕,宝宝要自己面对的人和事还多着呢,妈妈需要表现得从容和自然。
* ~% O: _: n: T3 ]' F妈妈动手:用你的大手拉着他的小手摸摸小狗
$ I0 D, }3 C0 @$ u4 c( y2 Q如果可以,拉着孩子不让他到自己的腿后去躲,而是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腿前,双手扶住孩子的肩膀,紧紧握一下孩子的肩膀给孩子以力量。妈妈也可以蹲下身来,把自己的脸和孩子的脸并列在一起看小动物,这样能增强孩子对战胜恐惧心理的信心。如果小动物比较温顺,你不妨用你的大手拉着宝宝的手一起摸摸小动物,让宝宝知道小动物是很可爱的呢!4 z. p3 ]/ x# \) O- z) i' a
宝贝胆小的四大原因" F- O$ S W/ Q$ O( O9 u
凡是会自我保护的孩子都会有胆小的表现 |; j$ Y2 X" m% D& r
为什么说宝贝天生都胆小呢?孩子到了5-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出现记忆储存能力,不仅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而且对陌生人还会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于是会出现哭闹、拒抱的怕生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婴儿的感知能力和识记能力在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正常过程。
% _! N; T" Q/ B- e" K敏感型的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非常强& R! ]1 r8 \: x- F+ @3 j9 w# f+ [
还有的孩子天生气质类型内向敏感型,他们天生就表现得谨小慎微,顾虑重重,在小朋友中间一起玩儿也不放松,总是很细心地观察周围人的表情和动作,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回到妈妈身边不再回到集体游戏中,因为过度敏感而产生过度的自我保护。
% U) z" K) M/ s) e: [宝宝运动量少和营养不良也会胆小
2 y6 l7 D- \8 l再有,如果宝宝运动量不够,营养吸收不足,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孩子挑食偏食,造成内分泌紊乱,吸收力弱,营养、氧气、血液无法从孩子的身体及进输入大脑,因此,大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活跃不起来,孩子也会造成孩子容易陷入胆怯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4 _ T; O) @$ j4 O7 b家长的表现让孩子越来越胆小
/ @7 Y$ u' F& A* O最后,如果妈妈表现得胆子小,没有给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会加深了孩子的胆小,要是父母心烦意乱时吓唬孩子说我不要你了,或者干脆把倔强的孩子推到到外面,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则是恐惧了。6 T0 O+ r; ^, @! ~! k$ A$ |+ o
宝贝不勇敢的3块绊脚石$ K% O; N# @% a* ^7 _1 D' k% A; C
1.失望的石头!
- z- c Y% H( z: T; j2 _3 e9 u如果宝宝受到了小朋友欺负时,妈妈流露出很失望的神情和语气,一味地去指责自己的宝宝是多么地无能,那么,宝宝将会更加退缩,更加胆小,而且还会产生自卑心理。
. b, m# E: `4 h4 B$ v4 j* |9 Y
0 R5 k3 B' r( s% w: |3 m
3 C+ r) a4 c9 S2.保护的石头' ~- Q$ n4 n! E9 j- o; S
如果宝宝胆子小寻求妈妈安慰和保护时,妈妈始终把宝宝搂在怀里,持久地护住孩子的身体不撒手,不去孩子尝试接触让他胆小的事物和活动,这种不明智的做法会让孩子更加依赖,更加胆小不独立,总也长不大。
0 o: k$ g# F! K( g4 B: |5 `3.安慰的石头!0 D* N M3 ~0 f3 g- _7 M
孩子胆小时需要安慰,可如果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妈妈抱在怀里安慰后仍然表现得胆子很小,妈妈就可以不再给予安慰,而直接、坚定地轻轻推开宝宝,但要给予鼓励:这真的没什么,你不用这样害怕,你可以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