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41)  鸡蛋( 13)
|
河南老人动车事故参与救援3天没睡觉 救出几十人(图)# l# A0 [0 D! g, B0 l
: g% P* F5 m# S/ F 文章来源: 郑州晚报 于 2011-07-27
2 l9 q, ^ @0 Q7 G
9 p1 b2 g1 H3 h. M4 y7 [7 g- `( v- L N! V3 l1 B: Y
3 `3 ~5 p6 r' Z7 A( N . N0 K/ Y9 V( u @! D! V
/ b2 e( P! t P1 b+ \! ~
徒手救出几十名乘客的农民工李冠卫 资料图片# A( c5 Z: t8 d
参加温州动车事故救援
3 G/ I+ B" ~, G$ {, N& k河南老乡李冠卫3天没睡觉
3 M' S* w; E* q还有一批河南人参与了救援' S: n7 j; T, E0 R) a/ w
其中两人是连夜从杭州赶来的
+ m" v. N2 e" {! ^/ E+ }; ]* z李冠卫从河南周口老家到温州打工已经多年了,附近住的农民工有许多是来自河南的。7月23日晚上动车出事的时候,他正和几个老乡坐在外面聊天,他们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在3天时间内,没有顾得上睡觉,回到家里才发现衣服上沾满了血迹。
6 Q" X% Y, u- i2 v. n在杭州萧山区还有一个民间消防队,16名队员中就有3名河南人。7月23日深夜,他们连夜从杭州奔赴温州,抢救3个小时后,又赶到温州中心血库献血。
( d S6 W/ P( |' S2 ?$ y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 k! C" @: x3 C) z. l“我们目击了灾难发生的那一幕”6 [( `9 H" j% ~' X: F
出事地点距离温州南站并不太远,附近一排排高高低低的房间内租住着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河南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R# Z# B5 V* ^6 |/ F6 a李冠卫他们住的是简易房,距离动车追尾地点最近。+ _8 _( J) X; s1 B4 O$ u
7月23日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他和几个老乡正在聊天,透过窗户,他们就看到一列动车停在了附近的铁路桥上,不走了。还没有顾得上站起身,看到又一列动车从后面冲了过来。只听高架桥上轰的一声巨响,两辆动车撞到了一起。
! W* Q* A- j* x, N1 R$ [3 X“两车相撞的地方,冒出很大的火花,足有两米多高。”更让他们感到惊悚的是:“后面一辆车撞上前面的车以后,蹦起来很高, 然后好几节车厢开始从高架桥上往下翻滚。”8 C8 k/ t( k0 H" W' T+ X- S
他和几位工友看到这场景,就冒着大雨向出事地点跑。- Z- W0 \# ^: [! G' @
在铁路桥下,他们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一座落差15米多的铁路高架桥上,两辆动车横卧在铁轨上。高架桥下,脱轨的3节车厢并排砸在地面上。还有一节车厢,一头悬挂在铁路高架桥上,一头着地,摇摇欲坠。天空中,不时有雷电闪过,风雨中,夹杂着唿喊声和哭闹声。
' H6 m- M) i) ]6 a, `: D) n) `& U他们是第一批赶到事故现场的1 f4 j6 U" e6 \% N7 C; K
李冠卫说,因为离出事地点比较近,他和几位老乡和其他一些工友是第一批赶到出事地点的。
7 f+ h; c3 j3 U1 o. _, L, q% f& R动车高架桥下,是一片坑洼不平的泥地,正在下着的暴雨让这里更加泥泞。
/ A' R: V! s S* p! T车厢里没有亮光,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李俊华和附近的一些村民又跑回自己的住处拿来了手电筒。% j8 E( N i! j) v: f
当时消防队员还没有赶到,他们拿着手电筒寻找伤员。
6 n" @& `, e( c( j; m4 g忽然人群中有一人高喊了一声:“先把车窗玻璃砸掉。”0 c: M, ~) p" a7 H- M- p
李冠卫和其他赶来救援的村民、农民工四处散开寻找石块。1 W) i5 O! F# J$ P
动车的车窗玻璃小石块儿根本砸不烂,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砸出一个小口子。李冠卫他们就纷纷钻进去,用木板抬出受伤的乘客。
; ~- X) @( d9 ~1 u附近的村民还开来了自己的面包车,但路比较泥泞,李冠卫他们就抬着木板向几百米外的停车处送伤员,把伤员送往离出事地点比较近的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0 w' q2 P' a6 |; H6 [% ?3 i9 w
少有唿救声,大多数乘客被摔晕
$ f+ T1 [2 Z, B0 T和以往灾难现场,受难者哭天抢地请求救援不同。事发当晚,跌落至桥下的D301次列车4节车厢内,却少有唿救声。% ?1 ^0 ?+ j7 N' u# _& k$ E. m
“先是跟前面的车那么快的速度撞上了,接着从那么高的桥上摔下来,中间还打了好几个滚,车厢里的人早就晕过去了。”一位同样参与了事发当晚救援的农民工解释说。' k4 T. {$ X0 [1 L1 S' p8 V
李冠卫说,自己在现场听到的最多的是一个孕妇的求救声,“其他的基本都没什么声音了。自己从车厢里抬到救护车上的乘客中,大部分都处于昏迷状态,“基本上没清醒的。”
. I) \; A5 I9 C: S& m1 J! K女乘客没了脚掌,大腿内侧被割了大血口
* K8 u$ |4 h+ e! H/ G# x1 u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官方和民间自发组织的救援队伍一度配合地十分融洽。“他们(消防队员)从里面扒拉出来一个,我们就赶紧接着把人抬到救护车上。”李冠卫说,由于担架一度不够用,他们就只好直接用双手抬伤员,或是直接放到背上,将伤员背到数百米外等候的救护车上。0 g5 r9 r4 a4 y, D t, \! {2 J8 L
事发当晚,温州当地遭遇暴雨,这使得原本就靠近荷塘的事发地变得更加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再拔出脚来很费劲。”尽管这样,李冠卫和其他农民工还是没有停止救援的步伐。“我自己前后抬了多少人,还真记不清了,几十个还是有的。” o+ C' i0 x( E* l$ q
他告诉记者,救援进行到最后,真的是没有力气了,“腿直打哆嗦,到今天我这两条腿还很疼。”- F9 c- e, @! l( v, w
回忆起从车厢背上救护车的一名女乘客的情形,李冠卫说“很惨”。他发现,这名女乘客的左脚脚掌已经大部分丢失不见,只剩下脚踝部分,“右腿大腿内侧还有一道很长很长的口子,一直流血。”* l( `' F9 R: k$ m
“估计救了几十人”- z; V+ s* F! R# r- q& C- a2 v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消防官兵、急救医疗人员和自发组织的救援队伍配合得十分融洽。3 @/ y9 Q* r/ t9 P9 V5 l
“消防队员从里面拉出来一个,我们就赶紧把人抬到救护车上。”李冠卫说,由于担架一度不够用,他们只好直接用双手抬伤员,或是直接放到背上,将伤员背到数百米外等候的救护车上。
0 T& G w, ]5 T“我自己前后抬了多少伤者,还真记不清了,几十个还是有的。”李冠卫有些自豪地说。
. i2 {; c' O; H% T; [ H' I z v# o李冠卫称,救援进行到最后,真的是没有力气了,“腿直打哆嗦,到今天我这两条腿还很疼。”8 I" q- G6 ]: k, B( o! b
7月25日,李冠卫去洗了个澡,“我的裤子、褂子和鞋上都是血。今天专门又去买了一身衣服、一双鞋。”: K& [7 m$ I- f& n2 B! k
“要是咱在上面,人家说不定也救咱,将心比心。”谈到事发当晚救援的原因,李冠卫轻描淡写地说。- {' w6 @! }! z& @% }
在救援现场,有记者看到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问他多长时间没有休息了。李冠卫说,从事故发生后,连续两晚上没有睡觉了。“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去医院看看,有没有需要做的。”
0 D2 h) R8 T+ g3 c4 V1 k两名河南人连夜从杭州奔赴温州参与救援
, M! x4 j- s% R%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有一支浦阳金利浦民办消防队,浙江省有大的救援行动,他们都会积极参与。& I; d( U2 o1 M2 N9 J! |7 d7 L
在这支16人的消防队中,有3名来自河南,7月23日,共有9名队员奔赴温州参与救援,来自河南开封通许的王亚飞和河南信阳的刘庆洋就在其中。" s( w) ?$ ?5 v9 |+ A6 b- T" B k' Z
王亚飞是这支消防队的副队长,参与过汶川大地震和杭州地铁事故救援,有着丰富的经验。; s3 E. G7 n; V) p! h
他说,23日晚上他获知温州发生事故后,民间消防队就连夜奔赴温州。
" {' i6 Y* ]2 ?* A& m6 o: D凌晨1点多,带着一路的舟车劳顿,9名消防队员终于赶到了事故现场。王亚飞、刘庆洋他们把摔倒在地上的几节车厢搜了个遍,还爬到挂在桥上的那节车厢去查看。救了多少人,他们也顾不上统计。
% L y) _3 D$ o; T8 s凌晨4点钟,王亚飞、刘庆洋他们又直奔献血点献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