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备受折磨的投资者们,现在让我们庆祝一下吧。
; C; N$ q( \- J# }1 M& N, K, b
+ m8 F! T# F" J4 E; v 因为,企业的内线人士现在已经减缓了出售自己公司股票的速度,相反倒增加了买进的速度。
2 R1 H3 m5 z5 u" Z
+ I, U# r" ^3 Q# O 换言之,他们是将赌注押在了股市的迅速上涨上面。
# R% J( c2 T% X' e; z' h
% I K* ^: n p. f5 w% v4 U1 i 事实上,企业内线人士的态度八月底的时候可谓是牛气冲天,至少比去年三月底四月初——即牛市开始三周时——以来的任何时间都要更加乐观。: M, i7 F1 u/ S C
8 E5 v8 a6 B0 L! a1 J9 o' j" l( { 不消说,所谓企业内线人士,指的就是企业的官员、董事和那些大股东。我们之所以能够密切关注他们的行为,是因为按照相关法规,他们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自己企业的股票,都必须迅速向证监会递交备案文件。 P& S( x5 y% Y& w4 p, C# f" {
6 }. ~! P/ I3 p6 Y7 p2 t Argus Research就是一家搜集和分析证监会这方面数据的研究公司,他们将自己的发现发布在Vickers Weekly Insider Report投资通讯当中。每一周,Vickers都会计算出之前一周当中内线人士卖出股票和买进股票成交量的比率。/ S/ D8 m) \. f+ V6 h d
6 r$ y' X6 e4 k 根据周一下午发行的最新一期通讯,企业内线人士在截至上周五的一周当中每出售1.02股自己企业的股票,就要买进1股。换言之,眼下的内线人士卖出买进比率为1.02比1,而这一比率的历史长期平均水平为2到2.5比1,眼下的情况显然是一个明显的看涨信号。7 l" Y* `! U4 [1 m! L4 [" m
9 X2 m; B% P: ]" A. g7 V: v
事实上,Vickers还着重强调,最新一周的数据已经是这一比率连续三周降低了。
' S" o! x! G9 T6 t. w7 T9 N2 w7 R5 f( f
想要了解最近一周的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还需要将其和其他一些关键时间点进行比较。在今年七月上旬市场处于低点的时候,这一比率为1.58比1,而在六月上旬低点的时候,这一比率为1.26比1。
1 |" W; S) j: n- S$ u) z k4 e' j4 w& J: D" \
事实上,如果我们一定要寻找一个比最近的这1.02比1更低的比率,我们至少也要回溯到结束于今年4月3日的那一周。. \" @, z! s1 L5 ^
0 R8 |; i) z9 W0 N7 z; ]+ v
读者们或许已经注意到,今年六月和七月上旬时的比率虽然不及眼前这么低,但无疑也都是相当乐观的数字。只是,市场在那两个时间点之后并没有出现过特别可观的涨势。
$ c( F. h9 O1 M8 I3 b" F8 B& P
" l/ f! p3 `. g7 p9 i8 s 可是,如果我们仅仅因为这个就认为内线人士所传达的消息不值得理会,那就未免不够客观了。毕竟,我们应该明白,尽管股市的表现近期以来令人失望,但市场的点位毕竟是高于六月上旬和七月上旬时候的。
" V' r7 c2 S3 H& w a$ s8 v; V
' P' O I* r) G! U 此外,出于一系列理由——包括为了避开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麻烦,不敢在好消息或者坏消息传出的前夜进行交易的考虑——内线人士进行交易的时间总是要相对早一些。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明白,现在就判断他们夏季初期的预测是对是错,还未免早了一点。
4 @! G1 w; T' l' z9 a1 f4 z" D. w* [9 Y- D& u4 T, r) F
当然,我们都知道,内线人士也不总是正确的,比如说在2007年开始的熊市当中,他们曾经判断失误不止一次。
& I& b/ R4 h& W
9 p9 E. l3 Z$ ~5 z$ c; o 可是,如果我们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过去几十年,我们就会发现,内线人士正确的时候还是远多过错误的时候。(子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