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253)  鸡蛋( 32)
|
最近沸沸扬扬的抗日高潮,说是今天要去游行示威,而且这几天在花园酒店,人流也从未断过。
/ O) ?* a. u' f: C- E% @+ U/ F ~2 G0 P4 I
也想起,公司邮件也经常收到这些抗日的宣言,提到成都一家日资超市给人砸了,扫荡的人群高唱着国歌。
$ r: c' z8 ^: H/ _, _: a6 f' R1 E7 r1 P$ m Y7 ]: g" x6 D( H$ Q
对于日本,对于过去的一段历史,我是这样接受的。初中一位语文老师,是我文字的启蒙之师,她将两节语文课调到一起,对我们说,今天是抗日胜利四十周年,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我有义务要给你们讲一段我们家族亲身经历的历史,虽然我只是教语文的。) b3 V+ @8 Q8 b# b
8 n# }8 b4 l% \0 P
于是,随着她的讲述,将我们带到一个华北普通的小乡村,在抗日的八年里,承载了怎样的伤痛。# ]: w: E8 U: j2 e& i1 x4 c
3 D% z/ k* _% T0 \8 f1 b! r
课后我到图书馆借了很多历史书,知道有一个城市,叫南京,有一个时间,永远刻在她在心上,那就是一九三七。
! U& v0 T9 A' g/ g/ h" g- T
' s# P+ T: p7 A# c. }前几年有个机会出差南京,专程抽出半天去拜奠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士司机介绍我去著名的景点,什么陵的,但我只说了一句,作为一名中国人,都应该去那个地方看看。2 y% P' \, x1 L! N8 ]
+ H& f* T9 V3 \! R0 h这是历史,就以历史的态度去看待吧,书架上还有几本关于历史的书,比如日本慰安妇的研究专著。
' t/ V% J. P r, r, t3 {' d9 B C: _; q, v0 r9 Q4 I0 `: c V
看到现今的年轻人对日本满怀着仇恨,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仇恨,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任务。; p/ b& W2 s" ^) _; n
. @) [6 j% K, }% } m
上上一代人的使命是仇恨和立国,他们,才切身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国败民弱的悲惨苦难,用热血去回报仇恨,用生命去团结民族。
9 {$ Q9 B# u) Q- g* q9 ~3 H
, P3 S* k: C J上一代人的使命是激情和建国,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一张白纸的共和国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两弹双星、大庆油田、北大荒的麦穗就是他们的丰碑。6 k1 @, s- e0 A2 Y
! y3 m3 T' Z% f( X4 o/ b4 ]
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是理性和富国,历史,我们不会忘记,现实,我们理性面对,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生活,将上一代人失去的时间失去的机会抢回来,让自己生活的更加富足,让一个个的品牌代表中国。& c- ? ^% E; d/ d% ?3 ^
9 k& ?" n6 E" Y$ |4 v7 J2 V3 k' ?
下一代人的使命是道义和强国,重振华夏五千年的威名,让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标榜中国。
! S' w4 }1 s& Z$ {
* ]9 n. R0 U$ j, h3 |所以,我不去仇恨日本人,我也不去游行示威,更不去砸招牌冲击日资企业,人家来中国合法做生意,领了执照,不犯法不偷税,如果去砸去抢,再像网上有些号召说的那样强奸日本女人杀日本男人,那么,跟印尼的暴徒有什么两样?那些唱着国歌去砸日资超市的人们,在你们爱国的同时,请尊重自己本国的法律。/ N" e# S( M- ?) X4 s
2 r4 G$ o+ e5 V$ q& ]* H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去做什么?5 ^* Y! w" Z1 ]
* o6 Y/ s8 y5 ]6 Z8 S去欣赏日本人,去日资的企业打打工,看看人家是怎样管理企业,怎样创建松下电器、三菱重工,然后,再好好反思自己,十年、二十年,我们要造出世界最好的数码相机、最漂亮的汽车,而不是三更半夜将自己的DV丢到人工湖里去标榜着自尊。# F; m. y* q: V+ I; ], ~" i
" k! B6 k+ o& R# S) s N去学习日本人,在战败遣送的时候,没有哭泣,没有丧气,依旧如常开学上课,人家知道教育是民族兴旺的根本,而我们,却还在为乡村失学的儿童倜伥着,还在搞什么教育产业化让更多贫穷的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
- Y) G. O, p: P" H% o3 t
: v- z2 r* q+ g9 c) ^0 r; t去感谢日本人,是他们,激起一个民族的斗志,将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团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也是他们,让一个民族明确地意识到,强国,才能保证历史不再重演,于是一代又一代,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美国黄石公园为了提高羊群的质素,不是修个栅栏,而是引进大灰狼。
1 Q) ^% h4 O; ~8 A7 h- K% {; m) K3 }3 W
很庆幸我们身边有这只狼,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爱国、要强国、要不被吃掉,就要努力成长,长成一只虎、一只狮、一条可以腾飞的巨龙。# s1 @9 O+ r+ m% R
2 f3 v3 c( D8 W1 e
我没有时间去参加游行示威,广州的交通己经很拥挤,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也让自己的同胞忍受堵车之苦,日本人得到什么,什么也感受不到,人家没必要在乎你游不游街,数码相机,你还是得买他们的。7 k9 n# V% U& p( v ]) o* L; s
7 G/ c8 |) }& C3 l( K h
我也没有时间去讨论日本人的是是非非,他们的过去我己经读了很多历史书,他们不会因业奶致鄱谋涫裁矗牵贾帐抢恰?/P>
( L+ F* l/ ~3 ?, B我要做什么?/ f' W+ r4 k" L+ B' B- N
2 F( Y5 r9 F( A
我要带父母去效游,孝敬不是让他们生活无忧,而是让他们去感受时代的进步,去享受天伦之乐,我要让日本人的父母来羡慕我的父母。
4 _! o+ B! s; p2 @" ^* I( p( S
2 d: a2 |/ \/ X. ~- w我要带小侄女去大夫山放风筝,让她感受中国这一水一山的美妙,感受欢快的童年,感受长辈们的关爱,我要让她过得比日本人的孩子还要快乐。
; [3 M2 K/ m+ V0 }& c. ]% p
$ ?1 @8 e7 G: }我要努力工作,哪怕晚上接待到凌晨四点只睡三个小时也要去准时上班工作,日本人能敬业能创立世界企业,我为什么还要去偷懒。
0 j( @' u. D+ l0 ~4 {0 U. v6 p% j
8 i9 ^! M- d. l2 c' B我要努力挣钱,买了楼我还要去买车,生活要比他们过得更富足,我才会有他们现在对着我们的优越感!6 C* r. c% u: k; f9 W
. |/ |, e0 u5 J2 k6 X( d& b
我要努力生活,找一个比日本人更好的男儿结婚生仔,我要将我买的数码相机交给儿子,告诉他,他的使命就是要造一部比这更好的。我还要带他去南京,去拜奠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告诉他,这是历史,我们每一代人都要牢记的历史。
7 \+ t8 d+ F3 A6 C" H: B7 m7 o% L1 N- S1 b
我还要去学化妆、学打球。。。。。。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就是对上一代人的交待,也对日本人的交待!
' X$ i) I0 U1 x3 ?- ^
8 C/ A- Q' M# Q' T还有很多事我没去做,要找时间去做。2 f4 ~5 ?* ]( a" m( o0 n9 o
1 \/ ]; j' K! H7 q
去烈士陵园扫墓,不要政府来组织,尊重自己的先辈,这是我应该做的本份。: R9 e* b9 b. t
9 s' C d, g; R% Y! S5 L' \去北京出差的时候,去英雄纪念碑前默立五分钟,将周总理提写的碑文熟背于胸,我还要将这碑文背给儿子听。
2 V; d p3 H5 p
7 u& q) o7 e1 T; `去白云山上种一棵树,为这个城市添一抹绿,美化羊城,让日本人觉得我们的城市比他们的干净。
$ P6 Y( R+ r0 g0 K% X+ A: X; x5 @( F- X: U
去参加乐助会,资助一个失学的孩童,要他感受文化,学习历史。( K" j. s5 z7 ~
0 k) s! d) \3 S& w。。。。。。
' r* e2 J; S. G1 C. c6 W" E" E: I& F- _1 N8 R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这样,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是怎样?
8 } h2 G l7 Y: [/ z3 c) c, Y0 f. C+ |+ H! S- q: s7 q0 ^
当老师的,诲人不倦,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使命是强盛中华。
6 E o5 L: H$ g3 P9 ?! t4 W! {2 v7 `! I" j+ r3 I1 t7 [# Q
当警察的,扬善惩恶,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团结。5 ~0 _: P0 H% n5 V; C0 v
5 W5 e2 ?0 E0 u& \: Y9 r% N7 Z. g p当军人的,耀我国威,也许和平年代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让我们的国防强大,就没人敢小瞧中国。
& h! z( r2 t% u0 X( T, |
T* W7 ?) h* V: K1 ~/ x当公朴的,历精图治,政通人和,国家才有引领世界的希望。
! W _5 M' {1 Y9 P8 b# g' B# B ~0 s0 m! q* z4 p+ W
。。。。。。
* t: @7 {8 Z$ j$ o v* e
9 B' L8 ^, w7 F: @我,只是一介草民,没有政治领袖丰功伟绩,也没有年轻一代的激扬文字,我,只能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希望将来,碰到一个日本人,大家比比自己的生活,而我是骄傲的。
; i# L1 s! {1 o9 {) P( r, ~0 ^$ ~; j9 O- f- s
2005年4月11日星期一中午12点50分于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