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进化论——本次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丑闻 , n4 y3 B7 z5 h* b
一
6 P+ f) [0 |2 U9 Y# o; L
) O# S( k5 I. N+ y4 O- M9 l东方文明只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传承宇宙久远的开端和人类沧桑的起源。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传说都只是神话故事,人们只是把它们当作奇异的幻想,决不会用挑剔的眼光来大肆批判它们。
" y; r/ k$ L4 t
1 a& P9 D; t5 I$ ^, J; f$ j西方文明则以《圣经》的形式记载了上帝创世造人的故事。《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用六天的时间创造了这个世界,又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从此,人类开始在这个地球上生息繁衍……经典不同于神话,虔诚的信徒们竭力把心中的真理向全世界传播,到了近代,终于引来信仰科学的人们的种种质问和反驳。尤其是进化论推出以后,信仰科学的人们说:任何事物都要通过进化产生,人是进化产生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3 P6 y. d+ W, k6 }, z" R
m( `! |3 y; G# A信仰宗教的人们面对进化论发起的进攻不知如何反驳,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信仰科学的人们又说:既然上帝造人不可信,那么上帝创世也是不可信的。这是一个连环推导,信仰宗教的人们既然不能驳倒进化论,自然也难驳倒其进一步的推论,只能作出一些勉强的辩解。好在科学虽有所昌明,但对宇宙、人类的起源还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破而不立,也显无力。
) x! L$ Z! l8 c4 ^5 q9 W4 y( l9 b/ h7 M: x
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休。时至今日,科学与宗教的争论仍在继续。 1 A! o% W R1 G1 n! b2 v
0 K* }9 t: b. {$ ^% w
二
$ M. Z# N+ P0 U4 F# @% A4 M$ R% ?8 L/ @' a
其实,种种事实都在证明着进化论是错误的,进化现象根本就不存在。 ' h' ?$ |" E2 p+ z5 o3 ~! g& R0 R
$ T" Z' ^& u7 W/ P' Z一八五九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根据一些零散的事实,提出了进化的观点,认为今天复杂的生物界是从简单的原始生物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但是,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昔日被进化论“解决”了的很多问题又重新被人提起,许多人发现了进化论存在的众多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从理论上证明进化论并不能成立。 1 T5 S1 P3 K& r1 r0 O5 v, h! M
1
6 y1 r3 |: j8 z2 @0 O进化论乍一看似乎很对,实际上问题重重。进化论的形成是这样的,达尔文看到不同物种之间有其相似性,就提出这样一种假设:一个物种可以进化成另一个物种,而另一个物种还可以进化成第三个物种。复杂的生物界就是从简单的原始生物一步步进化而来的。 ! B! I9 K' y) L' s: L, Q3 I. s
( G& L3 K0 K. n1 g/ S5 h: ^
但是相似就一定是进化来的吗?答案是不一定。它可能是进化来的,也可能不同物种在各自产生时就是相似的。进化论其实犯了个循环论证的错误。让我们来看看进化论的论证逻辑。用比较解剖学来论证进化论,形象地说就是:“如果人是猿进化来的,人和猿就会有许多相近的特征。因为人和猿有许多近似之处,所以人就是猿进化来的。”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前一句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当然,逻辑上没问题不等于合乎事实),后一句就是狡辩了。换一个通俗的说法更清楚些:“如果甲是乙的弟弟,甲就比乙小。因为甲比乙小,甲就一定是乙的弟弟。”一听后面就不对,因为甲比乙小,可能甲乙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还可能甲是乙的叔叔呢(如果甲辈份大)。
% ?; p7 |' F2 `/ X+ M' u3 s8 o& x4 p/ q* i# c" Y# z
循环论证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科学上,如果一个理论的证明违背逻辑,这个理论就不能成立。但是人们对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却不予深究,也是因为深究起来,就没有证据可言了。似是而非的“循环论证”贯穿了整个进化论,人们似乎都对此习以为常了。然而当我们严格地分析起来,都会大吃一惊!即便不十分懂逻辑的人也能发现这种证明是在诡辩。
, k! B/ @9 w$ k% E, w
* W* J7 w: F9 a5 D$ J4 I) [其次,进化论如果成立,那么物种与物种之间的连续状态为什么不存在呢?进化论说人是猿猴进化来的,那么人与猿之间的中间状态为什么没有呢?照理说每一个物种都在进化,不同物种中的每一个体也在进化。不同个体的进化阶段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进化在先,有的进化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每一个进化阶段的物种都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可以看到任何两个物种之间的存在细微差别的生物群的存在,人与猿之间有细微变化的不同阶段猿人也应该存在。然而我们却看不到。& x& Z# C4 v. I! e3 ]9 t U
. m: K: [$ v; G- g5 s6 ^举个例子来说,猴子与人的一个很大的形象差别就是猴子的吻非常突出,而人的吻则不突出。假设猴子的吻是刻度尺上的零点处,那么人的吻则往内缩了5cm或6cm。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话:“别看他人五人六的,……”意思是“别看他象个人样……”然后再说些贬低他人的话。假设猴子的吻往内缩了5cm或6cm,就进化成人了,让我们来想像一下这个进化过程。
$ V! g$ Z" w! W# n/ n" y% D0 n$ _, E5 G9 S+ j) x/ r/ F
假设有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猴子都在进化,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其进化程度可能也不同。当第一个地区的猴子的吻往内缩了1cm,可能另一个地区的猴子的吻还处在零点处。当第一个地区猴子的吻往内缩到2cm的时候,可能第二区猴子的吻往内缩了1cm。当2cm缩到3cm,1cm缩到2cm的时候,可能第三个地区的猴子才缩了1cm……以此类推。当第一个地区的猴子终于完成全部进化过程,其他地区的猴子可能还处在4cm、3cm、2cm、 1cm的中间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猴子进化成人,但是也不断有新的猴子加入进化过程,人与猴之间的中间状态不会突然中断。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过程始终在进行着,那么在人类的进化史上,除了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人与猴的中间状态,吻内缩了4cm、3cm、2cm、1cm的猿人都应该始终存在,为什么找不到呢?
; M! |3 o' @* N' w) U! ^" X* C, D3 |2 u% l2 U)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詹腓力(Phillip Johnson)被誉为是最有资格批判进化论的人。他曾任美国大法官华伦(Warren)的助手,专长是分析明辨律师在辩论时所用的词藻和逻辑。当他读到进化论的文献时,随及意识到里面充满着许多逻辑上有问题的“雄辩”与遁辞。在《审判达尔文》(Darwin on Trial)一书中,他多次质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进化论’是真实的?确凿的证据何在?”他在书中做了这样的总结:“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迹象……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变了,哪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环境如何变化。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成立,这些条件本应该引起物种的巨大变化。”
! a, h* o' j, q3 G! Q1 p+ Y; W: W: R' q( l, U
现今所发现的生物化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欠缺了生物进化的中间过程,生命的出现往往是突然间发生的。在长达三十八亿年的化石记录中,最令人费解的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Life's Explosion)或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炸”(Cambrian Life's Big Bang,指绝大多数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就像“爆炸”般地突然出现)。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纽惟恭的报导<澄江化石生物群研究成果瞩目>。他指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是全球生命演化史上突发性重大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动摇传统的进化论。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又发表<向进化论挑战的澄江化石>一文。作者丁邦杰指出,进化论的中心论点是:生物物种是逐渐变异的。但是距今五亿三千万年的寒武纪早期,地球的生命存在形式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到多样性的飞跃。 $ Y" [/ w# c' j# U: q
j# e7 K3 S8 r9 i4 a“中国澄江化石群”的考古发现引起世界媒体的强烈关注,震惊考古、生物学界。澄江化石群属于早寒武世化石(五亿五千万年前),此外在加拿大布林吉斯发现中寒武世的叶岩(五亿三千万年前),其中也有生命“爆发”的大量地质资料。可见,在寒武纪(约五亿七千万~五亿年前),几乎所有的已知动物门类都有了各自的代表。而在寒武纪之前,不仅多细胞生物化石非常稀少,而且在以埃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迄今所发现的新元古代(十亿~五亿七千万年前)的各种化石中,尚无一种可以确认为已知动物门类的祖先。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动物门类是在寒武纪突然出现的。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寒武纪出现多细胞动物之前必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然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这个中间演变过程的任何证据。是化石记录不完全吗?但是化石记录是随机的,为什么单单就漏掉了中间环节呢? & e* V. k( c2 K, n, A
# P* G1 J. k1 F3 ^有人说进化论是突变进行的,基因的突变导致物种性状的突变,所以没有中间过程。猴子们经过基因突变,就能越过“不三不四”,直接进化到“人五人六”,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事实上,“基因突变说”也是不成立的。就让我们用现代遗传学与现代数学概率论来审视一下这个“基因突变说”。 / Z, z! p% {, L! O* G
2 X" j! v; V: S0 B, @1 Y
达尔文时代,近代西方科学正处于奠基阶段,对生命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那时的人看到了家养动物的诸多杂种变异,就认为物种也能这样变成其他种,这就是进化。由此,“基因突变”就成了现代进化论的核心了,这是现代所有的进化论者所公认的。这里,我们就集中分析这个核心理论。 . ?$ J p! K2 E: R- f" i4 T
1 V; f3 b% S1 Y9 z( L' A& a! t物种基因的稳定性极难逾越
9 t' @" Y9 ^) S! l" a3 s0 E3 B+ ~- Q8 [; u6 N* a
基因的稳定性是物种保持自身稳定所必须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基因交流,并不能使此物种变成其他物种。动植物育种专家都知道,一个物种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最终,培育出的品种不是不育,就是又变成原来的亲本。哈佛大学的梅尔教授称之为基因体内平衡。最常见的就是狗再怎么杂交育种还是狗。/ T. I( l& R5 n9 ?' Q/ b
; M9 J/ u' ]( o5 x- V) q! P这说明进化论有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如果基因不发生根本的变化,不管后代与祖先表面有什么差异,并没有进化意义。然而基因又是极其稳定的,只有不正常的“基因突变”才能使之发生改变。因此,人们把突破这个障碍的可能性寄望于基因突变,这是唯一的可能了。 3 f* q8 l! {- m6 n! N, G
% W e% L$ n! V0 d4 ]理论和实际上,基因突变产生高级性状的机率几乎是零 % a- a2 v, d! a$ T7 N% X: O8 s4 d
; u4 l3 L3 [( X( n0 H7 c
基因突变,是一种在基因复制或修复损伤等过程中发生的随机错误,所以又叫随机突变。基因突变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现象,它发生的机率非常低,大约在万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之间。低等原核生物的突变率较高,大约为千分之一,而高等类型的生物中,许多基因的突变率是十万分之一到一亿分之一。
4 r( f$ N' d6 Y% u- C% d4 g# t, ^% g4 h7 Y% H* ~0 H: \0 Y) |4 c% `( u
基因突变能否产生高级特征(性状)呢?对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极低。我们知道一个基因的核心是由几百到几千个堿基排列而成,四种不同的堿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不同的排列顺序形成了非常复杂精密的遗传密码。既然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差错,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一个复杂精密的电脑程式,随意的改动一两个字元能够产生更高级的程式吗?当然不能。; v' o* @! m; x- R
0 B% r& y" C! z5 n3 H N$ R! Y' `& o
基因突变也是这样。差错造成的突变一般是单个堿基的变化,这种变化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各种畸形、缺陷、致死,在自然条件下具有生存优势的没有发现一例。为了增加突变率用于研究,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增加突变的机率,制造了大量的突变体,也没发现向高等方向进化的类型。
3 O! |; ^" }+ N3 R" `- \2 c
: X2 u. ?5 _% j; W[ 本帖最后由 一路山雨 于 2008-12-7 10:5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