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7|回复: 5

目犍連-神通第一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7-4-2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佛陀最初的侍從
% P' n! _" J7 N4 }- s1 k+ y+ `" q' O8 S& f) X- w8 j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寶殿的中央,蓮座上佛陀聖像的旁邊,總是左面站著大迦葉,右面站著阿難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時候,卻不是這樣。
7 N( D$ c5 h  @- Q  佛陀成道的最初兩年中,舍利弗和目犍連就皈依佛陀,從他們皈依佛陀起,目犍連就站在佛陀的左面,舍利弗則站在佛陀的右面。除去他們到別的地方去弘化,就一直不曾離開過佛陀。+ O! E3 T3 a5 `2 I4 f4 r+ n# T7 |9 G
  舍利弗隨佛陀出家半個月後才盡諸結漏,斷除煩惱,而目犍連只有七天的時間,即盡結漏,現神通力,證得阿羅漢的神通智波羅蜜。' \% U3 k0 ]* D" m
  目犍連,身材頎長,方臉大耳,面容表現出堅毅的神情,他很樂觀,很勇敢,常為正義的事打抱不平。. o+ S  K2 w6 y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連被推為神通第一,就是因為他在教化中常顯神通,佛陀雖不許弟子顯異惑眾,但對目犍連的神通卻常常稱許。
$ y2 M. i9 e8 T
5 S- E7 n/ w) ?  ^+ N9 X. b因中發願求神通 ! g' ^% U/ z+ o* ?/ @
, S, D  p. x% X0 w$ y
  目犍連為什麼會有神通?關於這點,是他過去生中有著一段微妙的因緣。1 V1 V* q' G% K! U: }
  目犍連過去生中本是一個以捕魚為業的漁夫,常在海邊捕捉魚蝦出賣,以這樣的方法來求財生活,日復一日,終於天良發現,覺得這種求財的方法是大苦業。他覺得一個人今生應作來生的功德,由於這一念向善之心,他就決意改業為生。沒有多久,他見到城中有一位辟支佛,每次走在街上,那進止安然的行為,威儀庠序的風度,他見到以後,很是恭敬。因此就把這位辟支佛請到家中供養膳餚。可是這位辟支佛雖然外現威儀,遺憾的是不善於說法。唯有用神通化世,不用其他的法門。食後就躍身升入空中,或左或右,或前或後,上下自如。他一見,生大歡喜,發願來生,要求得神通。% x/ F3 C& p9 `% o
  有志者事竟成,目犍連尊者就因為這樣的因緣,今生能皈依佛陀,在佛陀的弟子中被譽為神通第一!
4 X; v9 z4 j+ a1 O2 a) V
: Y) L/ Z# J9 A( K寶橋渡佛陀 + R  f4 [- F- w% H, u, J& v1 B  n
/ Z0 F" d" }% X( X
  目犍連的神通,耳朵聽聲音,不論遠近都能聽到;眼睛看東西不受物體的阻礙,都能看到;無論多遠的路程,剎那間即至;他更常常顯些神通變異,助佛宣揚。
5 f) t- P& _$ _( ~$ ^6 [$ X  有一次,舍衛城全城的人民,聯合公宴供養九十六種出家的宗教徒,並請波斯匿王和太子群臣作陪,宴席設在阿耆河對岸的大廣場上,目犍連是第一個先到的上賓。
# o- n$ v& _: w( g: g) t- q7 Y- }8 R  過了一會,眾多的外道,都紛紛前來受供,他們大家都想先到以便取得第一席位,但因河水忽然暴漲,無法過去。正在這時,目犍連從遠遠的地方,望見佛陀帶領諸弟子威儀安詳的走來,他即刻在河水的上面,化作一座寶橋,用香花綢緞,種種七寶嚴飾,等候佛陀從上面走過。
0 s* J- `; s$ ]* U, y; [  當佛陀的聖駕還沒有光臨的時候,那些外道見了這一片汪洋的大水,心中都在想:「今天河水忽然高漲,我們不能渡河受供,等一會佛陀和他的弟子們來,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正在這樣想時,目犍連所化的寶橋展現在河面上,他們一見,非常歡喜,即刻嘈雜的爭相說道:+ f+ ^* y! G( q
  「沙門來遲來,天意造橋給我們先過,我們作為宴會的上賓,首席的座位應由我們來坐。」. N( D/ C6 }9 i* h" j
  諸外道說後,都爭著從橋上走過,走到橋的中心,忽然嘩啦一聲,橋樑折斷,大家都墮入水中,一片哀呼求救之聲,震動了原野。; i' J; R& u5 c, b# {
  佛陀到達時,寶橋仍然恢復如常,佛陀和諸比丘走在橋上,見到橋下諸外道隨波逐流的在水中掙扎,大生慈悲,即刻運用神通之力,把外道一個個的從水中救起,叫外道跟隨身邊,然後才次第安詳的走過,寶橋隨後即隱沒。
! f& M* i1 h. K& C& X* c  當佛陀和諸弟子在受供時,諸外道因衣服潮濕,每個人都向著太陽而蹲,希望快點把衣服曬乾。
; J( Z; m+ m. N% Y! w/ l$ A! p$ a  這一次舍衛城聯合供養的公宴,使諸外道都覺得自己微弱的燈光,實不足與那如日月之光的佛陀和其弟子相比。# `& N1 a4 T9 {8 F0 ?; M3 a/ @+ z

, X- v8 U# T$ ?; b- F- N* x定中問佛陀 - v9 ?/ \2 K- @6 C. |! C0 P
8 b+ S8 M& C  _% E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目犍連和舍利弗奉佛陀的慈命,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領導諸比丘並向社會施行教化,他二人共住在一間禪房中。0 Y9 ]9 m) M# \* l4 c
  夜是靜靜的,大地沒有一點聲響,禪房中有一盞燈光,與明月的光輝相映。# X3 S/ f4 F3 _# Z
  初夜過去了,中夜也過去了,到了後夜的時候,舍利弗打破了沈靜的空氣,對目犍連說道:
; o4 T2 E- k( G9 b* H* v, i4 |  「尊者目犍連!請原諒我問話的唐突,你今夜是不是又住在寂滅正定中了?」
2 @1 X, @& [9 X1 _  「你為什麼要這樣問我?」目犍連輕聲的反問。
+ v  S0 z+ W+ [9 K8 v% _4 I  「尊者目犍連!因為我好久都聽不到你喘息呼吸的聲音,你一動也不動,房中就好像沒有你這個人一樣。」舍利弗解釋著說。
6 i3 ^; _/ R0 c  h- o! e  「尊者舍利弗!我今夜因想起一個修行上勤奮精進的問題,特去請示佛陀指導。剛才你覺得我無聲無息,是我在和佛陀共語。」
7 q: [) g( D* h' i3 u* t8 n( o  「尊者目犍連!你說的話叫人真難以了解,佛陀現時住在北方的祇樹給孤獨園,我們則是住在南方的迦蘭陀竹園,兩地的距離,非常遙遠,你怎麼可以和佛陀共語呢?你是用神足通到佛陀的座前去過了嗎?還是佛陀用神足通來過了這裏呢?」
. o- s6 l0 N: w  {2 t4 B/ u  「不,都不是這樣,」目犍連回答道:「我沒有用神足通到佛陀的座前去,佛陀也不曾用神足通到我們這裏來。」0 h7 b+ K! m" i& w' [2 R$ g% U+ ^
  「那麼,尊者目犍連!你究竟怎樣能和佛陀共語呢?」
# H, e! Y' y3 ?  「尊者舍利弗!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佛陀有天眼通和天耳通,像你也早就證得這些神通,所以只要加以運用,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和佛陀共語。」4 o! M8 d5 q3 T- n5 z" b
  舍利弗不是不知道,而是他一向都喜歡帶著謙卑的態度和人共處。$ n9 x  R9 W) f; U8 e# s
  目犍連說後,舍利弗很歡喜,當即讚歎道:
* X) q1 X$ L- S  「尊者目犍連!你有大神通力,大功德力,我能和你共師共學,實在感到無上的光榮。你好比是巍峨的高山,有人將我這小石子投在你的身旁,和你同座而坐,真是難得的因緣,世間上如果有人和你交遊往來,恭敬供養,一定獲得大的善利。」4 {# U2 ]) Q# \( x% G9 C! o  \* L
  目犍連尊者聽後微笑著說道:
% g$ Z7 c8 K# E! S" {, u: \, c  「尊者舍利弗!我今得與你大智大德的長老同座而坐,也正如以小石投向大山,獲得很大的安穩,我也是感到榮幸極了。」9 ~7 T6 b* B9 J6 S* H$ F
  舍利弗和目犍連是老同學老道友,他們互相尊敬,互相稱讚,自始至終,道情友愛就過於常人。2 ~2 Q& W6 ^& I9 e9 I

0 `* s9 p. ^" g8 o誰是神通第一
- I2 H+ I5 s0 u! {, B& p
( {' g3 g& b0 `/ i# h6 S8 y  說起目犍連的老朋友舍利弗,不但有大智慧,也有大神通,他初到舍衛城監督祇園精舍的工程時,就曾向外道的首領勞度差顯過十八變神通,贏得最後的勝利。所以舍利弗留給舍衛城人民的影響,也是一位有大智慧大神通的尊者。: `0 S9 O: D* s
  有一次,佛陀在月之十五日,於阿耨達池邊為諸比丘說戒,座中少了舍利弗,佛陀就對目犍連說道:
8 k/ P8 [3 D! G3 z+ X; \( d5 B  「目犍連!你去舍衛城把舍利弗請來,你就說是我的意思。」
7 B2 o( _& _% l7 m' [% r  目犍連應聲而去,他到了舍利弗座前,即說道:
# \6 A1 i& x  q% z3 ^' V  「尊者舍利弗!佛陀叫我來請你到阿耨達池邊說戒的地方去。」
0 \' Y  v2 y* m" W$ `- R  舍利弗聽後,滿面慈和的答道:/ E' I! c2 q6 e# T; e; j) F
  「尊者目犍連!謝謝你把佛陀的聖意傳達給我,我們馬上就去,不過現在我和你來作一場遊戲。」
$ x! n, _) K5 x  「什麼遊戲呢?」目犍連懷疑的眼光望著舍利弗。& a. `+ f" }9 d1 m
  「尊者目犍連!你是有大神通的長老,這裏有一條衣帶,希望你把它結成閻浮提樹!」
$ N- f$ b8 d: X4 d% L* N. l  舍利弗說後,即把衣帶放下,目犍連就用手去拿,但不能移動,他就顯用神通,盡力舉起,大地震勳。舍利弗趕緊以帶纏縛須彌山,目犍連很快的把須彌山舉起;舍利弗隨即把衣帶纏縛在佛陀的獅子座上,目犍連再用盡神力,也不能動了,舍利弗笑著對目犍連說道:/ a9 ~, l' A5 o4 E- W* ~
  「尊者目犍連!我們所學與所證,和萬德萬能的佛陀相比,實有天地的懸殊。我們的神力即使可以搖動須彌,震撼天地,但佛陀的法座是不能搖動分毫的。我對我的神通力發生懷疑,所以才請你試試。現在我們趕快去拜見佛陀,你先走,我隨後就來。」' t: _- M. J2 E6 K
  目犍連很佩服舍利弗的話,他點頭以後即運用神足來到阿耨達池,當他到達時,已經見到舍利弗結跏趺坐的坐在佛陀的身旁,他頂禮佛陀以後,就滿懷疑情的問道:" v0 h1 y$ b  X+ Y3 c) V
  「佛陀!難道我失去神足通了嗎?我從祇園精舍回此,是走在尊者舍利弗之前,怎麼他會先我而至?佛陀常說我神通第一,這尊號我想稱於尊者舍利弗才恰當。」
' p# V2 i7 v2 M. A  佛陀慈和的安慰他道:( D8 m( d- P) C9 V3 x2 R9 p1 Q- k
  「目犍連!你有大神通,除佛陀外,不亞於別人,你並沒有退失神通,但你要知道,舍利弗比丘是有大智慧哩!」7 k7 H& n& c8 C% J- X9 d1 x
  佛陀在阿耨達池邊說戒後,帶領諸子回到舍衛城,舍衛城的信眾知道這件事以後,大家都紛紛議論的說舍利弗的神通勝過目犍連。
& a8 z! Q/ j; `5 }9 g) N* @  目犍連耳聞到這些風評以後,沒有一點不平之感。他闊達的胸懷中,很謙卑的覺得舍利弗是應該勝過他的。人家稱讚舍利弗,這一分光榮好像稱讚他一樣。+ o6 j6 e7 g, b: b, U- q  ^: N
  可是舍利弗的心中很不安,他以為這是委屈了目犍連,他對佛陀稟告道:
) t5 R3 ?' V: n4 d  「佛陀!尊者目犍連有大神通力,大功德力,前次我先到阿耨達池,實因我急於聽佛陀說戒,尊者目犍連雖然運用神力,但他並未想爭取時間,珇在大家都紛紛議論,說我的神通勝過尊者目犍連,這是我不敢當的,希望佛陀方便除去眾人不公正的批評。」2 i1 ^! n, E4 F
  佛陀聽舍利弗的稟告以後,慈和的笑笑,點點頭,佛陀知道他二人都非常謙虛友愛。! b3 [+ g7 p$ a
  有一天,佛陀在講完一部經後,就對目犍連說道:0 |3 I' G% r9 M
  「目犍連!你是我比丘弟子中神通無比的弟子,現在你可以於大眾之中現其神通威力,啟發初學者的信心。」
1 }+ Q0 b0 y" Y: M  目犍連就遵佛陀的慈命,即於座起,以一足踏著此地球,另一足則踏上梵天,使大地六次震動,並於空中以梵音說偈,座中有六十比丘因此漏盡意解。" w1 o$ ^5 C+ w  s
  從此,大家又都異口同聲的讚歎目犍連是神通第一了。- r3 g" H% _9 Z

7 U. `' R4 X. F; e6 @/ T! g移山度梵志
/ c8 e9 x7 W$ R# T5 [5 g" P+ e$ ]0 [
  在佛陀住世時的印度,不信奉佛法的外道,證得五通的為數也不少。可惜他們不明白究竟的真理,不修智慧慈悲的德行,所以不能了脫生死,仍然沈淪在六道輪迴之中。
  [5 i# l9 E  v: p5 a  對於這些有神通的外道,以牙還牙的作風,佛陀往往都是叫目犍連去度化他們。
( Y. m+ I# }9 e1 y, `  有一天,佛陀對目犍連說道:
+ D9 M6 Q1 H& ^/ p  T) K  「目犍連!在印度的邊境,有一個大國,國王及臣民不解佛法,都奉侍梵志外道,很多的梵志,均有神通,能移山住流,分身變化。你可以方便運用威神德力,使其信奉佛法,回邪向正,改往修來。」7 |6 M( l0 X8 l# ^+ X% }
  目犍連即刻遵照佛陀的意旨,飛騰空中,只見甚多外道,繞山而坐,看那情形,像要用道力移動大山的樣子。
5 Z* Q- G" M5 F+ W/ D  目犍連就在大山的頂上,高懸虛空,大山就絲毫不動。眾外道大驚說道:
" O- }7 z$ [1 i0 Z  「此山已起,是誰使其不動,難道我道之中,有了不淨的人嗎?」
3 f9 p, c# i6 R* A' d2 L9 R) h  眾外道聽梵志說後,忽見山頂之上目犍連高橫虛空,他們就大聲呼喝道:
+ T" g1 D. T2 ]  「你是何人?敢在這裏放肆!此山阻塞交通,國王命令我等移去此山,為民除患,你為何壓住此山,不讓其移動。」
9 M2 {- a* H" L  r& R  目犍連笑著說道:
  I4 w! f( ^) l; l) T* }  「我明明是懸在虛空之中,誰來壓你的山呢?」
: c) w. G* @7 W; c  外道梵志,又再發動道力,三次欲令山移,但是高大的山岳,依然如故。
* d3 P3 k3 m: r' ~+ b, g; C  正當諸外道感到無法而驚慌時,目犍連高聲叫道:
/ K2 M7 L! z' [* X$ k$ R  「眾梵志留神注意,你看大山去了。」
- N( o$ P6 Z- |9 q  目犍連說話時,那巍巍高聳的大山,頓時就成為平地。( z) C( k- h- t
  諸外道梵志都稽首說道:
% j- b* b% s; w1 J2 L% E, W3 U  「大德何方而來?如果不是智慧明達,道德深厚,斷定不能如此,請收我等作你座下的弟子,指示我們迷津。」
1 D9 h* y2 @9 C; r  目犍連從空中而下,對大家說道:/ ?- |$ L; ^' h) D
  「你們虔誠悔改的心,我知道不是虛假欺人,不過,我忠實的告訴你們,你們果真欲去暗求明,除惡趨善的話,我有尊師,名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佛陀是天中之天,聖中之聖,俱一切智,萬德萬能,你們都隨我到佛陀的座前皈依,佛陀一定會慈悲的接受。」& L! J( ~6 [* @) f8 x: i  Q3 @
  諸梵志歡喜踴躍的問道:0 e9 X4 d- a, l2 E& q
  「佛陀的教化難道還要超過你嗎?」# }& i8 G# G( W% ~( ~' {0 f# l
  目犍連莊嚴的說:1 Y+ a, Q) N. Y% V
  「佛陀如須彌,我等如芥子,芥子不能比須彌;佛陀如大海,我等如河流,河流也不能比大海;佛世難遇,你們皈依佛陀,才能得度!」
# _1 n9 l/ m7 }/ q  諸梵志聞言歡喜,都跟隨目犍連至佛陀的座前皈依受教。. o+ C0 u$ W2 F4 N8 p% V# ~
  目犍連尊者,就是常常用神通降伏外道,使其投向佛法的懷抱之中,他對於降服外道,是佛陀弟子中最有能力的人。
6 q+ Z2 a4 b% o! u" F+ H0 w9 B, e# _
, v0 W$ l  Y8 f+ }, \% ^降伏弊魔# M1 _: b1 v. b, y
- z  n/ t- B* }+ E- v
  目犍連尊者雖然能降伏惡魔外道,但惡魔外道也常常找他的麻煩。
6 r0 u* E- L# j  有一次目犍連奉佛陀的慈命,單獨在跋伽國佈教的時候,一個叫弊魔的惡鬼,見目犍連在路上散步,他就以神通力進入目犍連的腹中,目犍連覺得一陣腹痛,忽然腹部有一塊像碗大的東西隆起來,並且像雷鳴一樣。目犍連隨即停止散步,回到室中靜坐思維,知道是弊魔向他挑戰,他就說道:
2 X* Q- D$ X+ l- W7 V2 t  「弊魔!趕快出來,不要侵犯佛陀的弟子。佛陀和佛陀的弟子,你是不能擾害的。除非業力未完的弟子,否則,你是永遠無可奈何!」
' M) t* E6 A7 _) I2 z' s, A) D- l0 Q  弊魔心中想道:「奇怪!我是什麼樣子,佛陀都不知道,目犍連雖有神通,怎麼會知道呢?」
% ~$ c" N* L  V% c  F3 D2 W  目犍連又再說道:0 v$ I# X5 ~- i6 O
  「弊魔!你不要感到奇怪,你這時心中想著佛陀都不知道你是什麼樣子,目犍連雖有神通怎麼會知道呢!」5 }# F. X2 q- _
  弊魔一聽大驚,趕快化作唾沫出來,從此再也不敢向目犍連挑戰了!, o0 t, r7 @/ F8 ?
  目犍連的神通,永遠使佛法的信者敬仰,使外魔畏懼!
2 D7 V% ^7 X5 t$ o
% d! B9 c3 t2 \6 H: f5 C& i美色敵不過神通
) O6 ^; p0 W5 J$ S( G' M( T1 ]. ^$ n8 J, i# i) Y
  有神通力的目犍連尊者,非但不會給有魔力的弊魔所害,就是美色也動搖不了他的道心。* P8 K4 L) z  f! {% m8 V8 I
  有一次,目犍連在托缽歸來的途中,經過一座園林,園林中有一位中年的女子在等著他。這個女子,雖然已有三十多歲,但年齡掩飾不了她的美麗。她嬌媚的眼珠,輕盈的體態,很能吸引一般男子的心。
6 b! \& K: E. q1 Z6 {  她見到目犍連走近她身旁的時候,就站起來微笑著向目犍連說道:
7 B/ j! [% ?5 g9 O( J! G5 h; y% z6 i2 Y  「尊者!你忙著到哪裏去?你有時間和我談談嗎?」
# P3 W) P/ Y: x. Z% k& P6 j. D  目犍連停下腳步,注意一看,這不但看清楚了她的面貌,而且也看透了她的心,她的心中有什麼企圖,目犍連完全知道。
2 Z1 \, x: Z2 }' G  目犍連尊者不動聲色,但很威嚴的說道:* ^6 a  e' t; ^* k
  「可憐的女子!妳的身體已經污穢不堪,現在拿了很少的金錢,又昧著良心,聽信外道的指使,想在我的面前有非法的企圖!」! h5 K+ ~4 q) x
  女子一聽大驚,囁嚅著說道:$ c& t8 U4 e! e/ r$ p) t
  「尊者!你……你怎麼說這樣的話?」
9 j: C0 e: W9 S+ k$ R; V# {! ?, ^  目犍連像不動的高山,莊嚴的教訓道:
5 X* S, v9 Y7 P3 l( v  x  「妳不要隱藏你的罪惡,你的來意是什麼,我一見到妳就知道。你迷於虛幻的美色,美色又助長你造罪的機會,好比老象沈溺於污泥,越陷越深!」
, H) w/ o; f+ c' @& {7 F2 D  「尊者!你既然知道我的來意,我也曉得瞞不過你。我早聽說你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我不信你的神通不會被美色打敗。現在,我已知道我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我也想向善,無奈世間上的一切,叫人太灰心。我想我是一個不能得到救度的人,我有不堪的過去,我將來一定會被可怕的因果所纏。」女子的感情終是脆弱的,她說到最後幾句,眼淚都流下來。& Q# Q( m# S/ }! w4 }! j
  目犍連尊者又安慰她道:6 D7 A: [, a  W
  「妳不要難過,更不要灰心失望,不管過去的罪業如何深重,只要肯懺悔前愆,是沒有不可救的,衣服骯髒的時候可以用水洗,身體污穢的時候,也可以用水洗,心裏不清淨時,可以用佛陀的教法來洗。再污濁的百川,只要能流到大海裏去,大海中的水總會洗清百川所流入的那些水。我的老師救世主大聖佛陀的教示,能夠洗淨污穢的人心,能夠懺悔往昔的罪業。」
% R3 c/ ]! ~, L5 s  目犍連的話,使她非常歡喜,她的眼中充滿了希望的光彩。她對目犍連說道:6 w- @' |! n8 q; I/ H
  「尊者!佛陀的教示真是這麼慈悲偉大嗎?我的過去實在是太罪惡了,我的遭遇都是不幸的,我說出來,尊者一定要掩耳避面。」
+ ~: ^3 q; u  d: E$ o  「沒有關係的,你說出來給我聽聽也好。你叫什麼名字?」
* r. c4 N) W3 ?  「尊者!我的名字叫蓮花色,是德叉尸羅城中長者的女兒,我十六歲的時候,父母為我招贅夫婦。不久,父親不幸去世,失去父親的寡母,就和我的丈夫私通,我知道時,真是肝腸寸斷。我那時已和我的丈夫生養一個女兒,我一氣之下,就拋下了女兒出走。離家後,我又重新改嫁一個丈夫。有一次我改嫁的丈夫出外經商,他從德叉尸羅城回來時,瞞著我以數千黃金購買一個小妾。他起初守著秘密,不讓我知道,把那個小妾藏在朋友的家中,後來我知道時,哭鬧著要看看那位姑娘長得究竟是怎樣的人,她為什麼要奪去我丈夫的愛情。可是,尊者!我不看則已,一看差點兒使我悶絕倒地,原來那個小姑娘就是我和前夫所生養的女兒。」
6 F, F0 k1 ^- q2 Q5 x4 q* n5 F  蓮華色說到這裏的時候,已經泣不成聲。目犍連很同情的安慰她道:
; Y: ?$ ?" }. R  ]! E, [5 U- U  「蓮華色!你不要這麼傷心,明白過去現在未來的人,知道這些因果輪迴的事相,實在說,人生就是罪惡的淵藪。你後來呢?」& C0 h! s, a3 b3 g5 t
  「我後來怎麼能忍受這樣的打擊呢?想到當初,我的母親奪去了我的丈夫,現在,我的女兒又和我合爭著一個丈夫。我還有什麼面目見人呢?從此我又離家出走了。我厭惡世間,厭惡人類,我做了賣笑的淫女,我要玩弄世間,玩弄人類,我就這樣打發著我罪惡的生活。5 d3 x$ E% L4 W3 p: b
  「尊者!只要有錢,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不用說,尊者已經知道我為什麼要來此向你的戒行挑戰,幸而尊者有大神通力,但我該如何向尊者懺悔才好?」
% B% X; z  n3 g8 M# s5 c0 O) t  目犍連聽完了蓮花色坦白的敘述以後,一點也沒有輕視她的念頭,反而此刻看到蓮華色的心很真、很善、很美。他用慈和的口氣,走向蓮華色說道:
4 N' i6 R6 W( m* {9 S7 w  「蓮華色!你的身世的確是一段可怕的因緣,但能依著佛陀的教示而行,這樣的因緣會有結束的時候。你現在就跟我去見佛陀吧!」- z. I* `3 a% _5 L% c1 R
  蓮華色很歡喜,她所以能夠得救,能夠因禍得福,都因為目犍連尊者有大神通,有度生的善巧與方便。+ d: J* I  {1 C* A7 U8 o% P# c% ^; }
: l0 `5 x% r' h( x8 @
試聽佛音遠近2 I2 K5 u# G! N; B' u' U9 E
- X& m* W7 a- r7 P
  目犍連尊者,在佛陀的僧團中,是最活躍的人物,別人做不到的,他都能做到;別人所不能到的地方,他都能到。& P, t- Q5 W& J: f8 q$ M/ ^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的講堂中說法,目犍連坐在禪室中沒有去聽講,但佛陀說法的音聲,在他耳中像雷鳴一樣。他很驚奇在離佛陀很遠的地方還能聽到佛陀的音聲。他為了要試驗佛陀的法音究竟能聽多遠,就運用神足通,來到數十億佛土之外的一個佛國,這一個佛國,正是世自在王如來的國土。, Q* i7 o7 Q; N4 R) n; ^
  目犍連常常遊行在其他的佛土,他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旅行家,到了什麼地方,他總是看成和在自己的國土,自己的家鄉一樣。. N2 L( x. F0 p% D; p
  現在,他到了數十億佛土之外的佛國,正見到彼佛國土的世自在王如來也在說法,他很歡喜,就輕手輕腳的向前找了個座位,聽聽世自在王如來的說法。- N8 c6 z4 z) i4 S8 B( w: }
  但不可思議的是,目犍連除了聽著世自在王如來的說法外,娑婆世界上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音聲,仍然在他的耳中響著。
2 G: T9 |' W8 D9 V$ i  正在這時,世自在王如來的法音停下來了,有一位菩薩向前頂禮世自在王如來後,指著目犍連說道:
8 P7 T" v0 b% ^. d+ N  「如來!在您說法的時候,不知什麼地方爬來一條大蟲,看他像是怪可憐似的,我們還是把他趕走吧!」
: Q  u! F7 f6 |; g; s- b' C  世自在王如來趕快阻止著說道:
1 g: X) J5 E- c  「別這麼說!他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座下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連哩!」& u- X# R9 Z/ P, q+ M9 u
  「他長得怎麼這樣矮小呢?」眾菩薩都這樣的發問。原來,世自在王如來的國土裏,所有的菩薩和眾生,身體都長得比娑婆世界上的人高大數百倍,難怪他們見到目犍連要這樣說了。
8 [. `. f7 `2 w4 Q  世自在王如來解釋道:" `! o' D/ u( ^, |
  「你們不可輕視這位尊者,他有大神通,大威德,他能行化自在,遊諸國土。至於身體矮小,這是各個國土眾生不同的業力所感。」
% K' Z  J( X& F2 {  世自在王如來說後,慈和的對目犍連說道:「尊者!你從他方國土,可於我的弟子菩薩眾中,現其神化,除卻眾人對你的疑惑!」
: c8 j6 K+ @6 L; n( F: n) m& V% o- Y$ W  目犍連即乘佛神力,現種種神通變化,諸菩薩見了都生起恭敬之心。
) l( x/ C- m* o( L- p  目犍連變現神通後,還復本位,世自在王如來就問他道:
+ m! s! L4 B' T  「尊者!你來到我們的國土,是要試聽釋迦如來說法的音聲的遠近嗎?」
* N4 K% n$ O& u  「是的!弟子確實是有如此的用心。」目犍連恭敬頂禮的回答。& p  m3 g2 v; l
  「尊者!你不可以這麼想,諸方佛陀的威力,不是凡夫二乘所能完全了知的,諸方佛陀說法的聲音,是遍一切虛空的。眾生諸根攀緣的境界有遠近,以分別心不可以試聽佛陀的音聲。」9 G# j& N8 y- W: U) n/ m+ M
  世自在王如來開示目犍連的話,目犍連聽了很慚愧,他後來在佛陀的僧團中雖然活躍,但從此再也不敢試探佛德和佛的音聲了。& y9 ~% n% d/ f, {4 ]! e

- y5 c7 N$ O( `5 W6 r% z7 r2 M眾鬼問業報因緣9 K& a- k  ]- o, C* E% `. v% Z
+ c$ \. o  {$ F7 E+ s
  目犍連尊者不但常遊諸國,並且也常乘神通到地獄中觀察眾生受善惡的果報。- l* u- U7 S$ z  @% U
  有一天,目犍連行腳在恒河的岸邊,時光像河水一樣,不停的在向前奔流,是暮色蒼茫的黃昏,目犍連想到夜晚行化不便,他就靜坐在恒河的岸邊。( p$ j' b2 x! N9 f
  晚風輕輕的吹動,天空閃著點點的繁星。+ Y6 g4 y) d$ I! W0 W' V
  不一會,恒河的邊上聚集來很多的餓鬼,想取水來解除饑渴,但另有一個兇惡的守水鬼,手執鐵杖前來驅馳,眾鬼因此不敢走近水邊。目犍連端身正坐,見諸餓鬼受罪不同,就把他們叫來,眾鬼也向他一一請問其罪業因緣。
# M+ c5 g4 A: w( d# }: U. U3 g  第一個鬼問道:
5 h. l8 t& R( _) Y3 A4 i+ J  「尊者!我們先世為人,現在墮入餓鬼道中的餓鬼之身,常患饑渴,聽說恒河水味清涼,但來取食的時候,水又沸熱,只要飲上一口,五臟六腑都會焦爛,而且有守水鬼,以鐵杖追打驅逐,請問尊者,我們是何罪業,才受如此苦報?」
0 Z; E& B$ S6 |7 m! t$ C  目犍連以神通定力觀察三世因果,即刻告訴餓鬼說道:
+ R; W# h" B7 x& h5 M" D7 j' z) g  「你先世所作的職業,是算命之人,在相人吉凶時,虛言多於實語,毀譽隨心而談,自稱明白,實是欺誑,為了求得利養,不惜迷惑眾生,所以才有如此業報。」
+ G/ h5 {0 T% o4 J  第二個鬼問道:& \3 a( z3 I6 v
  「尊者!我常常被一些兇猛的大狗,噉食我的身體,肉吃盡時,風吹骨頭,又再復生。不知是何因緣,使我受如此苦報?」. Z+ w. l+ c7 ]( G  h8 R$ s  _
  「因為你先世殺害雞鴨豬羊,祭神拜天,所以受此報應。」
* Z: `/ C+ \" n$ j  「尊者!」第三個鬼問道:「我的腹大如甕,而咽喉卻細如針,見到珍餚美味的飲食,不能進食,不知是什麼因緣,受此苦報?」2 [9 v, |0 ~+ F3 B; F8 [! r) t% G
  「你先世為官作宰,自恃豪強,恣情縱樂,輕欺他人,別人的血汗所得,你是恃強占有,故今受此苦報。」* a  L# f3 x/ F4 f* P2 F
  第四個鬼又向前問道:$ S3 ?* g- k  @" Y. j. N
  「尊者!我的身上長滿口舌,而血液常從身下湧上,使頭如斗大。血管每要破裂,命如遊絲,不知是何因緣,受此苦報?」9 k; Z; |* O7 V, \3 e7 l
  「你先世喜歡談論是非,說人長短,出言吐語,不想利樂眾生,所有語言,都是增人苦惱,故今方受此報。」, r6 S6 I/ W/ p$ |8 X2 M
  許多的餓鬼,都一一問往昔造作罪業,今生受報的因緣,目犍連都一一的回答,目犍連的神通,就是這麼一位天上地下來去自如的人!- {$ A1 M+ I. b7 p& a" m6 G- c; [
* w# q4 Z4 D+ ~# U( h# c) U# ~
盂蘭盆會的由來( m; t: C: N" X7 w9 }

) }, b" N# S8 R# O! l  目犍連尊者用天眼通,能夠知道眾鬼的罪業報應因緣,他忽然想起他死去的母親,他運用神通力見到自己的亡母也墮在餓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針縫似的細小,皮骨連結在一起,目犍連見狀,孝心油然而生,不禁傷感萬分,他即刻用缽盛裝了飯菜,藉神通力量往饗老母,但是他母親取飯尚未入口,飯食在手中即化為火炭,不能飲食,目犍連悲號涕泣,不能自己。他能知道眾鬼的因緣業報,但不知道母親究竟以什麼罪業因緣受著如此苦楚。他帶著沉重的心情,趕快前去請示佛陀,目犍連尊者稟告道:9 ~' \0 ^$ d: p) D' N0 Y
  「佛陀!弟子今日以神通力見到我此生的母親,墮在餓鬼道中受苦,取食成火,不知是何因緣?弟子的神通,能夠觀察眾鬼的罪業因緣,何以對生身之母,竟不知情?墾求佛陀慈悲開導!」9 R' b( `' D/ H. l# a0 G
  佛陀面上流露出憐愍的慈光,回答道:
  E4 h$ f5 @, E9 g7 ~  「目犍連!你的母親因為在生之時,謗佛謗僧,不信因果正法,貪瞋邪惡,戲弄眾生,所以受此苦報。你因母子情深,神通為親情所掩,所以不知母親罪業!」
$ G6 C- ]- }! ^9 m$ p& x  「佛陀!有什麼妙法能使弟子的母親脫離餓鬼的苦楚呢?」目犍連向佛陀哀求。
0 D* m% N4 I0 i  「目犍連!你母親的罪根深結,不是你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救拔,你的孝心雖然感動天地,但天地神祇對毀謗三寶而墮落的人也無可奈何。你現在唯有仗十方僧眾威神之力,方能令你母親離餓鬼之苦。
" C& z7 e' R% B$ k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是十方僧眾的解居自恣日,於此日,做子女的人,應當為七世父母以及現在父母於危難之中者,設百味珍餚飯食,新鮮果品,盡世甘美,放置盆中,供養十方大德僧眾。因為七月十五日的僧自恣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水邊禪定,或得四阿羅漢果,或在樹下經行,或是六通自在教化。甚至更有十方菩薩大人權現比丘,皆同一心受食,所有聖眾,均具清淨戒行,其德如汪洋大海,不可思議,如能供養此等自恣僧眾,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定能出離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尚健在者,福樂百年,萬事吉祥順利。這就是真正的超薦拔度的妙法!」
1 D# ?% O: ^) r  ^9 T* w0 ?  目犍連聽佛陀說後,歡喜奉行,在僧自恣日供養聖僧大眾以後,其母即於是日脫離餓鬼之苦。
# H# X: z. x; L$ r  目犍連知道母親脫離了餓鬼道中,他很感激佛陀。並讚歎三寶功德,奉勸世間應行盂蘭盆之法,供佛及僧,以報父母生養撫育慈愛的恩惠。
7 u" e) O5 v+ f4 ~2 k9 C  奉勸舉行盂蘭盆法會,這本是受益的目犍連利人的苦心,但現在每逢七月十五日,盂蘭盆訛為拜神祭鬼之日,真是辜負佛陀及目犍連的慈悲了。: y) p0 }+ f3 k. T; y
  目犍連尊者不但神通第一,大慈大悲更是聞名!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4-2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講說七佛通戒  U, D, q$ K+ C9 ~
$ I8 m! I  {) J& b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可以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事情,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們要求佛陀講說釋迦族往昔的本生因緣,佛陀想到這個問題,講到好的地方難免像是自我宣傳,佛陀考慮以後,就叫目犍連代為宣說。
5 z3 n/ e7 x4 d, e  目犍連運用宿命通,觀察久遠劫來的事跡,歷歷如繪。他把釋迦族的歷史,很詳細的敘述出來,大家聽後都感到佛陀降誕於釋迦族中成就正覺,不是沒有因緣。6 P" _! U: `' t" z+ t; `
  目犍連尊者,就是常常為佛陀代座說法的人。$ C* \" j8 i( b( H0 ]
  又有一次,比丘們像開座談會似的集合在一起,大家都報告對修學佛陀教法的心得,目犍連尊者說出七佛通偈,偈云:6 j& w  f; R6 ^/ n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D* L4 \/ W  \$ a) _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q* M6 r, j. o1 X3 {* k
  什是是諸佛的教示?從目犍連尊者簡單的偈語中,使初學者很明白的知道佛教的義理,這首偈語,和尊者目犍連一樣,大家都把他時時記在心中。1 f6 s' ]/ N% E$ R, `8 a
. ?% K4 Z: x# i# `/ U
神通敵不過業力+ S" a; e! x2 }7 k+ K
2 A) A! t  F7 y+ {9 G" |( D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為凡事運用神通是沒有不成的。
; z$ c5 _8 L, T' g& O# S6 U  神通的運用,確是便於接引眾生,可是神通不能違背因果法則,不能勝過業報,不能解脫生死煩惱,也是事實。
& p0 e. B4 n, \' M$ `5 e- K5 M  有一次,佛陀的祖國迦毘羅衛城,遭到憍薩彌羅國的琉璃王的侵略,佛陀起初也曾為愛國的熱忱所動,想為祖國出力幫忙,佛陀曾三次坐在路上阻攔琉璃王的大軍,但琉璃王逢到佛陀,雖然每次回軍,但報仇和侵略的恨心紿終沒有息滅,佛陀知道因果業報的道理,應該要把它完結,佛陀盡了愛國的心後,就只有由他去。/ v# D# l1 a; ~0 T( U1 Q: r
  可是,目犍連尊者的神通還不能了解到無盡的業報,他得悉琉璃王大軍包圍了迦毘羅衛城的消息以後,很激動的對佛陀稟告道:7 U5 |- ?2 K1 T( i3 M! v, Y" E  u
  「佛陀!迦毘羅衛城受到琉璃王的侵略,我們為了營救全城的人民,應該要出力幫忙。」$ Z: x6 h' i- z$ f: H
  佛陀注視了目犍連一會,就用慈和的口吻回答道:
: \' \) i  d( l7 e  「目犍連!釋迦族中受宿世的罪業之報,這是共業所感,你不能為他們代受!他們不懺悔罪業,一味驕橫,不改往修來,腐蝕了的房屋,終要倒下來的!」
) U3 r0 L. W. j8 z& A" Q  目犍連尊者聽了佛陀的話後,他雖然知道這是事實,但他又想到他的神通,他要以神通來營救城中的人民。
* E8 @7 O7 }: Q5 \2 w* u# `  琉璃王用百萬大軍圍困迦毘羅衛城,水洩不通,什麼人都無法通行。唯有目犍連能用神通騰空飛入城中。, _1 p/ p! E1 U0 y+ N
  目犍連進入城內,在釋迦族中找了五百位優秀的人,他升空用缽把他們攝裝起來,再由空中飛出。- A, h. t+ P# ~" L1 f7 `: e
  出城後,到了平安地帶,目犍連打開手中捧著的缽,想放出五百位的釋迦族,哪知不看則已,一看之下,目犍連大驚起來,原來缽中藏著的五百人都化為血水了!
) A* _0 C" ]# s  目犍連尊者到這時候,才完全覺悟到佛陀所說的因果法則不可違背,就算是有神通,也敵不過業力。# g: A. m8 V/ a, h7 e
) |1 `; Y; A; C- J, h8 d# g
殉教第一人
0 [2 x* l9 }8 |+ E3 I
( U) [7 [; j7 Q. j' x7 c# v  目犍連依仗著他上天入地的神通,幫助佛法的宣揚,其功甚偉。但佛陀早就說過,神通不是究竟的法門,長眉羅漢,本是優填王的大臣,名叫賓頭羅波羅墮,跟隨佛陀出家後,得到神通,曾在白衣前炫燿,佛陀很不客氣的呵斥過他一次,並且命令他和僧團隔開,獨自到西瞿耶尼州去教化。唯有目犍連的神通,佛陀非但沒有斥責,而且常常加以讚揚。
- }% M: M/ M7 {  佛陀不是偏心,佛陀知道一個事實,以目犍連的神通助其宣化固好,但目犍連運用神通的結果,不能勝過業報,個人所造作的業力要了,就是有神通,也不會不死。佛陀就想以這個事實可以教誡後人。
' o  S' x$ J5 J0 S% Y5 U! f/ B; i/ A  目犍連年齡雖然漸漸的接近老的邊緣,但像行雲流水的佈教生活,他是越來越有精神。他不知道正因為他對佛陀的教法熱心宣揚,才更遭到嫉妒。外道對於佛陀沒有辦法,但他們等待機會要暗殺目犍連。  s" H' d3 W; D7 m
  目犍連荷擔弘法利生的責任,有一次在宣揚真理的途中,經過伊私闍梨山下,被當時的裸形外道看到,他們就從山上推下亂石想要擊殺目犍連,亂石像雨點一般的落下,目犍連無常的肉身被打成肉醬,但裸形外道兩三天內不敢走近目犍連亡身的地方,他們懼怕著他的神通力。可是目犍連為了傳播佛法的菩提種子,遭遇外道的迫害,為了給後世做個為法犧牲的榜樣,他的肉身真的與世長辭了。目犍連的鮮血不是白流的,為了弘法利生,多少先賢聖哲,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踏著目犍連尊者的足跡,獻出了生命,獻出了一切,真理之光,能不滅於世間,這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w# g2 i0 C# ^2 y: g
  目犍連尊者被外道暗害的消息傳到阿闍世王耳中,震怒非常,下令逮捕兇手,數千的裸形外道,在阿闍世王的激怒之下,都被投進火坑!
/ C0 g! ~+ N" @, j$ A( W% Y% d  外道被阿闍世王的處死,消除不了比丘們對目犍連殉教的悲哀,大家唉聲嘆氣,他們都感到世間上的事太不公平,以目犍連那麼大的神通威力,為什麼不能避免外道的襲擊!4 Y5 l' ~  g( ^
  比丘們心有不甘,大家集合起來請問佛陀,他們問道:「佛陀!目犍連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同是佛陀上座的弟子,他是一位那麼了不起的人,佛陀到天宮為母說法,他曾受我們請求,到天宮去探望佛陀;他的母親因毀謗三寶墮入地獄受苦,他曾到地獄救母。他是這麼一位轟轟烈烈有大神通的尊者,為什麼不用神通和外道對抗呢?至少,他為什麼不躲避外道的暗算呢?」
- n  Y9 n3 Z$ B' S- i  佛陀是體證到宇宙的真理,世間上所要發生的一切,佛陀大智覺海中早有所知,佛陀沒有像諸比丘那麼激動,佛陀很安詳的告訴大家道:「目犍連是我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他不是不能同外道對抗,而是因為有一次琉璃王侵略迦毘羅衛國時,他用神通救不了城中的人民,他知道神通敵不過業力,肉體是無常的,業報是要了結的,目犍連過去生中,以捕魚為業,不知有多少生命為他冤屈而死。你們不要難過,目犍連雖然辭世了,但真理是不會滅的!」
( o) m: g2 ]+ e4 Z; T( B4 E$ c& I" o  「不過,佛陀!」放不下的比丘們說:「我們終覺得目犍連尊者被害的遭遇太悽慘了!」
2 I: v/ G" {5 |) }8 p1 v  「諸比丘!你們不要這麼想,生死的問題,在覺悟者之前是不成問題的。有生就有死,死是不必驚慌懼怕的,要緊的是對於死時有無把握。只有目犍連尊者,亡身的時候並不迷,而進入涅槃才真正可貴,唯有目犍連尊者為了宣傳佛陀的教法而犧牲,這才是無限之美!」
& q% U" D6 o9 ^- f  e  諸比丘中,仍然還有些放不下的人,他們嘆息搖頭,無限傷感的對佛陀說道:. }: h/ l; o+ b0 e
  「佛陀!我們也知道應該要有為教犧牲的精神,但目犍連尊者現在就犧牲了,實在嫌早了些,有許多弘化的事業,都需要他來領導著去做。佛陀!他的這次遭遇,您怎麼不早些告訴他,讓他有個預防?」' v6 y. v4 d; x% d9 ?  ~
  從這些比丘對佛陀的問話,就可知道他們對目犍連殉教的激動,也可以知道諸比丘對目犍連的敬仰,佛陀又再用安慰鼓勵的口氣對大家說道:' M0 h: X4 |3 R& }* j- ~. _: E* }
  「諸比丘!目犍連殉教的時候,並不是他不知道預防,他有大神通力,他可以保衛自己不死,但這不是究竟的辦法,修行人不可違背因果法則,目犍連在因中補魚,殺生的業要了結。而且,目犍連早就發願要把他的生命獻給真理,現在滿了他的願望,他很歡喜入滅,我的弟子都能有目犍連犧牲殉教的精神,佛法就更加發揚廣大,諸比丘!你們應該效法目犍連尊者!」
& R# v) q* g; }- u2 y  佛陀開示的法語,比丘和比丘尼們聽了非常感動,一個目犍連的色身死亡,將有無數的目犍連為了宣揚佛陀的真理,為了聖教的流傳,自願而歡喜的踏著殉教者的足跡向前邁進!+ b3 Q) f  j5 D
  我們應該為目犍連尊者的殉教而歡呼!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4-27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知这个臭皮囊不是自己,但是要真放下也不容易啊。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7-4-2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小时候听过目健连救母的故事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有十大弟子。我之所以仅仅转来此贴--目健连尊者,只是为了提醒大家和我自己,不要一味地追求神通。因为:
# G  e4 u3 ?" K  Q$ [
& |8 A. Y# ?' S: j' a2 S( `神通敌不过业力!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7-5-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rockylily 的帖子

神通有限
: ?: q: r& z" Z4 s$ x, Q佛法无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0 23:11 , Processed in 0.17802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