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前不久,我们报道过,一位81岁的中国老人回国探亲,当她再次返回加拿大并申请永久居民旅行证件(PRTD)时,被加拿大移民部拒绝,原因是她没有在加拿大居住足够的时间。
' X, B) ^) X% @
. t4 `) G, p# e0 M: d# h L无独有偶,多伦多一对60多岁的中国夫妇也面临相似的情况。2 r- v5 J1 @3 K- u0 Q' W0 F/ r
7 J3 X( j! U' r他们于2017年成为加拿大的永久居民。随后,丈夫邢先生确诊患病,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他们决定回国养病。然而,当他们再次想要返回加拿大时,却被拒绝入境。; I. t$ a1 |7 B3 ?! U O j
% a) W, \: P: O! i如今,他们以人道主义和同情理由提起上诉,但是所有理由均被驳回。
4 `! r- Z+ v, W% E- ~/ q- e4 u9 y7 _4 M- ?8 c8 x" S1 [% m
据法律文件显示,尚女士和邢先生夫妇是中国公民,他们于2017年7月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并登陆,随后于2017年11月20日离开加拿大。从那时起,他们就一直居住在中国。, _0 ?1 u4 ~* z7 O7 S1 [0 Y3 E
7 ]8 O& n8 E% D3 t ?8 v
之后,他们于2022年9月申请前往加拿大的永久居民旅行证件(PRTD),但是被拒绝入境。签证官称这对夫妇没有遵守居留义务,即要求永久居民在五年内至少在加拿大实际居住730天。% i8 y, h. X" y* a4 ^
/ s# J1 d% [0 p" Y& M$ }6 }; _5 h
然而,对于尚女士和邢先生来说,他们在2017年9月至2022年9月的5年期间,只在加拿大居住了69天。" c) {/ w" V+ Y* Q7 K( Z
S# T2 K, B3 R- w
医生曾建议回中国养病
: ~; Z( P, ]2 S9 g: L
( { A T0 R7 E邢先生表示,他在第一次来到加拿大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患有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疾病。虽然他之前在国内的时候也出现过健康问题,但始终没有确诊,直至入境加拿大一个月后,他才被诊断出患病。
2 \+ J% J! ^# x# E. h
, k* T8 b# X' [$ p. ^0 o; u& L) F随后,医生给他开了药,并开具了护理计划,包括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f4 a: g( @0 o/ o
+ E; N' U2 A" U2 Z! w0 X
然而,在他生病期间,体重下降了很多,医生口头建议他返回中国养病,因为那里的食物更有助于他增重,对于他的健康也更有帮助。$ n, l7 J( L5 v0 b' I
t, E: H2 I- ~在加拿大的时候,邢先生和尚女士居住在安省多伦多的一个华人社区。因为刚落地人生地不熟,他们虽然知道这里有中餐馆,但却不知道能在哪些店里买到食物。
# {0 G% q- x" j2 v5 l) l# d& p( w/ p: ^
邢先生的女儿和女婿称:“父亲在中国比在加拿大吃中餐更方便。他们在加拿大的家人工作很忙,不能经常去购物。”因此,他们在中国更容易买到所需的食物。
2 A1 W) X$ m8 D$ {+ x: p! {1 K7 y4 O% f
紧接着,又过了一个月,邢先生和付女士决定一起离开加拿大。
, q" Z$ B; P/ R$ J5 o
$ F l& l H- n' g! Q7 n. ~但是法官认为,他们并非出于“被迫”的原因离开加拿大,返回中国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在加拿大居住的义务。0 k5 j: h$ \' a1 ? K
8 m" `, G4 C7 N4 G. Y/ z3 B# u. U7 O
“因疫情无法及时返回加拿大”2 h, t8 |0 J( \% T, e
! i% @9 J2 i' ^8 ]' u. C& _* Z7 |
邢先生称自己回国后不久,大概是2019年的时候,感觉自己病情好些了,以为可以返回加拿大了。然而,新冠疫情却给他们的返加计划带来了新的阻碍。之后,他还在2022年7月和8月接受了两次肾结石手术。
9 r& \2 W7 i* J+ s x
% ^* t# \3 S* D ]据称,邢先生女婿的母亲曾于2020年底来到加拿大,不幸感染了肺炎,并于2020年11月去世。也就是这件事情给全家人带来的创伤,让邢先生的女儿和女婿决定劝阻父母在疫情期间返回加拿大的决定。* d6 G/ J( a7 e
1 C8 I: q% A$ w: O
法官对子女出于疫情原因不希望父母长途旅行的理由表示理解,特别是考虑到邢先生的健康问题,以及夫妇俩都已经60多岁了。
& d# f7 S$ Y& T9 f1 Z3 f3 W, L& L, s1 M) G
但同时也指出:邢先生女婿的母亲去世时,他们已经在加拿大境外待了大约三年,没有第一时间返回加拿大才是事情的关键。6 U& q$ T5 b. h+ J7 t7 C; p
( Y7 J) W1 X. A; K }
在中国和加拿大均有子女照应但退休金不够生活开支
1 _; c, ]; H2 a' @, ^3 i# w. B ?1 }+ x5 p M% i. O% p6 k' |
法官指出,邢先生夫妇在中国和加拿大都有密切家庭关系。他们居住在北京,在中国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住的离他们很近;女儿已婚住在农村,但他们经常互相探望。此外,邢先生在中国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P; K+ s# i# C f- [
6 E; d4 ~/ M3 p0 |3 g: m
这对夫妇还有两个女儿在加拿大,均已结婚生子。其中一个女儿有两个孩子,分别为9岁和2岁;另一个女儿有一个13岁的孩子。! v1 r0 ]3 [/ t- F# l6 ^
7 g6 g5 E1 o2 {# |5 ^法官认为,他们跟这两个国家都有密切的家庭联系,因此即便是失去了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他们也不会遭受困难和无家可归。0 G! B7 s6 Q$ ~! G7 X
3 K+ b3 d3 v, K5 d$ m) N% i
但是邢先生却表示,如果失去了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他们夫妇的生活会很困难。因为他们每月只有600元人民币的退休金,不足以支付生活开支,尤其是还要吃药治疗的情况下。即便是加拿大的两个女儿每月贴补1000元人民币也不够。0 @9 z( {& |7 G5 j
0 j( G2 t, [ ^7 c5 d此外,邢先生女儿还指出,她跟丈夫都有全职工作,希望父母能够在加拿大帮他们照顾孩子,尤其是当孩子生病时,夫妻俩必须有一个人请假照料孩子。
3 n5 Y$ m2 x+ Q- E8 V5 S
& I$ q" Q8 X3 y" t/ w对于这些说法,法官也做出了反驳:
4 L; E! }1 B# R% l, H9 j
I7 R: W& x" {" J, n- J- m* ~" S首先,邢先生和尚女士在中国拥有房产,他们也没有办法证明每月1200元人民币的数额不够生活开支。! G5 Q9 e) _# W; E# W+ @
4 f+ x' n4 `5 X: H- a其次,他们也未能证明如果失去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他们的女儿和女婿将在抚养孩子方面遭受任何困难,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孩子们现在过的不好。
+ g3 o; O) R; S$ ]+ Y& c: m- M: _3 v& |3 Y6 V7 @
与此同时,法官指出,基于人道主义和同情理由给予特殊豁免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K% _' r! p/ k( j) C7 w
1 T0 m% E6 ^. H8 n. k" R未遵守居住义务的程度
+ Q8 _% o4 a* d; r, O( B5 i3 P- N& s1 F
离开和长期逗留国外的原因
2 @. ^' v: U8 x" B" {) Z$ j" f) r+ W5 u& z T$ q8 E
在加拿大的根基程度
" E- x7 h3 I1 t" C4 `2 O2 H0 E& b! g# w* {7 O/ g
在加拿大的家庭人员关系( x1 }: G' J' M
2 v* A3 p: @% ^9 ]5 ~是否在第一时间努力返回加拿大) m$ ^# e. a4 L. \6 ^
$ i' A3 j) U' C% k3 d/ r6 K
如果上诉人及其家庭成员失去永居身份,是否将面临困难和无家可归8 S s4 }' ~4 e$ \6 C
8 F$ y G9 \4 D# o1 Z
是否存在特殊情况需要救济" T1 Z, z' |3 R6 s O6 L
, ?8 d$ _- e5 j+ H$ z
综上所述,法官不认为这对夫妇目前遭受困难,也不认为他们无法继续维持目前的状况,因此驳回了上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