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9|回复: 1

[加国新闻] 美国死亡破百万! 专家得出惨烈结论: Omicron毒性被低估! 这类人死亡风险高20倍!

[复制链接]
鲜花(59) 鸡蛋(0)
发表于 2022-5-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总有人说,夏天到了疫情就会逐渐好转。: i1 m( s0 E: @- G8 z$ U% A
8 S0 u; ?5 U! I" X0 ?2 H
但现实却非常骨感——WHO在最新一份每周疫情简报中指出:除非洲被BA.4和BA.5两种可能逃避免疫的“抗体杀手级”病毒肆虐以外,刚经历第六波疫情高峰的美国,疫情再次死灰复燃。+ v( i. |2 f9 l& A$ E( e
; k6 h3 B$ R( ]) C4 o( k& U" y! I
很难说这是第六波高峰的反弹,还是全新的第七波高峰。但近两周以来,美国感染人数再次激增50%,全美50个州里只有3个州确诊下跌,其他的州都是一片“血红”。
* I/ C" R5 ~3 S: u0 S4 c, }# \: ]7 v5 _2 a
这是当之无愧的“血红”,因为数字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命。
( ?) ^1 s% a* [6 \2 O- r
, |) i: A$ @) k$ f8 O$ G截止5月4日,美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已累积超过100万人——这一数字全球第一。
$ h1 B* z# j0 P* N2 i7 P
( N# u2 Q/ h* t. v2 ^' [最近全美就堕胎问题又一次爆发大规模游行,从游行现场无人佩戴口罩就可一叶知秋——100万对美国绝不是终点,越多愚民不把新冠当回事,下场就会越发惨重。. ^) p# e( c5 X) W4 ~3 x( u
* P8 }3 y; `; ?
虽说这些群众仍对疫情不以为意,但美国的专家已经从100万条人命的惨重代价中总结出了一个道理——Omicron毒株的毒性从来都不比其他毒株要弱,那些“大号流感”、“不伤肺”的传言全都错了!- j7 |) @- O9 _1 z9 v

( Q, [" W1 i7 X( D; `* k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一大型研究发现,Omicron变种毒株的毒性和其他毒株几乎相同,并非此前传言的“传播力更强但毒性更弱”。
9 `9 z4 I9 q# r
3 ]5 w' f0 \/ {" H& k该研究共调取了超过13万名患者的病例。他们将Omicron主导时期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与两年来不同毒株主导时期的数据对比,发现住院和死亡风险几乎相同。' N# H* c) ?, n' _
1 ^, a. v- l* l$ O5 v/ u
最近英国一起病例恰巧可印证这个观点。* Z/ Y4 ?0 {* k0 g, h1 R$ K' E

, {! J2 }0 ?- D0 C- e一位2岁男童在去年10月感染新冠,起初的症状只是发烧和喉咙痛,看似“大号流感”,但染病就医数日后,孩子病情恶化,开始四肢发抖、高烧不下。几周之后烧退了,“流感”康复了,他出现了脑瘫和斗鸡眼的症状。! N* i/ i$ l7 m' ~3 V& M& a
- d7 \* Q) `! @4 m1 v$ N2 K
医生诊断为小脑性运动失调症,严重可导致视力恶化甚至失明,并且可能永远失去行走和语言能力。目前已经过去近半年,但男孩儿仍未完全恢复。' m9 G. Y8 W/ i8 f+ C  l

9 d: Q0 a' P3 R# M2 Z按照这一研究的推论,或许我们住院和死亡风险的降低,都是疫苗和防疫措施的功劳——病毒没有变弱,而是我们变强了,不再像最初时手无寸铁。
0 a4 l; V0 Y5 T& q* ~6 b  x6 z! Q5 }& H4 ]0 q+ N0 ~: r+ {- `
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统计,超过80%的死者都没有接种疫苗。没有打疫苗而染疫死亡的风险是完全接种和接种3针疫苗者的20倍。
* G$ |  J* v: n! |' j$ }( O6 o" B# V; G% o3 D! @
疫苗是肯定要打的,并且还要尽快打,打得晚效果可能会变差。
7 {+ U0 U2 x; w2 e) r$ H- f5 n+ I
《路透社》报道,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若患者已经感染新冠,接种第三针加强针时可能无法增加理想的、针对Omicron毒株的防护力。该研究由耶鲁大学主导。+ W' e( I* G% \  U

& f3 C2 p2 N1 z; v3 \5 h此外,加拿大一项研究也有类似发现:“对于曾经感染新冠的患者来说,接种2剂以上疫苗可能只有边际递增价值。”) {1 s) Q! m( L4 I' O

$ A+ A& p: E7 s当我们终于意识到Omicron真的不是“大号流感”时,另一个混合病毒又悄悄杀了过来——真是“疫”波未平,“疫”波又起。
( g, j0 o  X6 L0 }+ D
% T) `1 V9 K! Z. U+ y; E据《每日邮报》报道,在南半球即将入冬的澳洲最近进入了疫情高发季节。目前,澳大利亚境内已聚集有BA.4、BA.5、BA.2.12.1和BA.2,四个传染性强的“毒王”齐聚一堂,养蛊终将成灾。
% U8 s: j; P8 T" P! p8 D; b- n' d& ?3 w
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G# U9 K) }* b0 s
, I" e) Y; [4 \# S. F% N, d$ m# ]' W
研究人员在追溯病毒基因序列时,发现一名90岁的奶奶并非死于上述毒株——她竟然是死于流感和新冠的混合病毒“Flurona”。
, ]8 w5 K& d& m/ x- c0 ?6 z7 E
# M4 s* O8 |! F6 `6 C. W/ f* ~流感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的概念,最早在今年1月提出。当时在美国、以色列、巴西、菲律宾和匈牙利等国家都发现了病例。( L+ R# _- I, O- T+ }1 ~! a: R) y

/ C0 F5 s& h7 s0 E. V5 I尽管当时就有一名来自秘鲁的87岁男子感染“双重麻烦”后不幸身亡,但国际上始终认为流感+新冠病毒的双重感染变成大流行的可能性非常低。
- F$ j1 N9 \8 \$ i* B6 H# F! |: f5 t" r( p/ B* I; ~( _4 J/ [
但现在,同时感染流感和新冠的患者正在澳洲激增。# _, J9 I5 |) q3 \  w* H' k( k

7 t( m$ L8 y  |$ b上文提到的90岁因感染而死亡的奶奶来自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该州已经报告了6例同时感染的患者;除此之外,有35名来自昆士兰州的居民也被查出感染了“Flurona”,并且几乎一半以上的患者已经住院。2 L& u' q8 ]; L3 Q0 h

* B9 c/ {3 P. H0 y' k; E1 y又是“Flurona”、又是可能逃避免疫的BA.4和BA.5两种新变种,新的病毒接踵而来, 而旧的病毒也被证明威力不可小觑。# c, t, J! I+ p4 h0 l+ t) v9 ~

( v6 z8 t3 ]6 Y( i8 j: v8 I  H疫情真的没有结束,美国100万条人命的结论已经再清楚不过了——一定要做好防疫措施!
鲜花(0) 鸡蛋(1)
发表于 2022-5-6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75%新冠死亡都是80岁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7 13:19 , Processed in 0.10806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