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加拿大“双非婴” 在近8年内增长了两倍,而且一直呈增长趋势,其中大部分孩子的父母来自中国。
& d5 i* M4 b: U. z1 b# |% {: [! z T5 i/ U4 P4 m9 V
据一项新数据显示,加拿大“双非婴” 在近8年内增长了两倍,而且一直呈增长趋势,其中大部分孩子的父母来自中国。 N H6 G" u1 a& |9 C
( _! Q. _5 x! V
一项新数据显示:9 w& x/ n# K; A6 l5 s0 O3 F
5 y% A- `6 F: s2 E1 J# m0 F2 t
/ V1 x& W" u/ l% {% t$ r3 d9 \. l; z( w" i2017年至2018年,加拿大双非婴数量增加了13%。2010年至2018年,增加幅度超过200%,从1,354人增加到4,099人。
, T0 l, b' q6 X9 j3 m" m8 V! W! h D. X3 x) D
- f9 t( \' ~) v% X+ s. k( I
根据CIHI数据,2018年新增4,099名双非婴,是加拿大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1.4%。0 P# U+ i* D+ e1 |7 C: r1 z7 v
1 j) g% r& g1 t; Y3 F: g
( \* ~( w$ w+ X5 p3 j/ s7 V4 \( }
虽然有些双非婴的父母是在加拿大居住的国际留学生或外来劳工,但国际事务学会研究员Andrew Griffith说,他相信大多数双非婴是母亲有目的过来加拿大生的。" I- u7 p8 e" E
7 |: j: F6 R- o
' ?1 S4 C- K' p# Q; N% U# o( n2 a1 v0 H2 u) O8 u+ |" [: K
哪个省份迎来的双非婴最多?
) l, x8 w, _% ]- D+ o
+ }& E+ \' r; o+ T
/ w5 f# M) @6 m i4 ~3 @双非婴最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安省、BC省及阿尔伯塔省。: @$ m! Q( P$ k5 H: l! d
- z$ _2 c5 F& q) `8 F
1 J" A, J, l1 e% S, Y报告显示,
+ q$ u$ @5 Q% u/ k2 d8 [
?* k1 g8 x+ q0 D# v" N8 z2018年,安省有2917位双非婴出生,比一年前增长了15.6%,比2010年时翻了近三倍。
6 d5 O3 O' i2 {; W) y
0 }. W8 O5 i1 y# V6 h/ |' N( p. E, i6 q( c
2018年,BC省有712位双非婴出生,比一年前增长了3.3%。虽然增长率不高,但相较于2010年翻了5倍多。
' }7 m9 I# |: S3 n) ?, F , |- U! B. U# ^3 M* \, t% w: R
2018年,阿尔伯塔省有263位双非婴出生,比一年前增长了12.9%,比2010年翻了三倍多。
7 j# R2 v2 d& x
3 T& p6 k3 u! `而接待双非婴生产最多的10家医院,则几乎全部位于安大略省和B.C省。
3 f/ @* h) h {: ~$ X
# F+ f- Y) F( H4 ^8 D% p+ T5 ?
) o% t" a5 B! c( W+ i/ \1 t其中,BC省的The Richmond Hospital医院是全加拿大双非婴儿出生数量最多的地方。2018年,这里一共有454名双非婴儿出生,相当于全医院出生婴儿总数的23%。+ N2 J2 _) M, A6 ~* ?+ z
' P% \ w+ d2 y
1 p+ Z: U5 e/ ]& Z \# K T
安省列治文山的麦健时医院(Mackenzie Health)(359名,13.3%)位列第二;& m9 ~) H( U/ `$ I
$ P6 K! G+ I, ~6 U- m# p) [
0 B$ ~& L! V. ]- [6 F1 }
: o5 L* a6 R( ]! D* v: C! U安省士嘉堡的士嘉堡与红河谷医院(Scarborough and Rouge Hospital)(165名,10.4%)排名第三
+ {5 O) U$ b. q3 w2 M0 J+ _7 x" K7 h( U
; C& H2 L+ b) q+ X) ]0 T3 S. D% n" q
* h" k; R+ S7 u8 o
BC省圣保禄和圣若瑟山医院(St Paul’s and Mount Saint Joseph Hospital)(139名,10.3%)第四。
/ {. a q2 U: M, o9 e9 ?) A
9 h6 Z, ]7 T/ y' G0 |! U# D# r' P2 ?0 ~2 |* F1 ~, Z' w3 @
* t0 f3 R" F" h% P3 o5 J
双非婴剧增是什么原因?
( p( K2 ^8 K* I5 V c0 w% M" u* L% J4 y4 Z2 R
( n3 A! _( J: q: A5 v& e
来加拿大旅游生子的比例一年之内暴涨13%,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 C( B/ |! v P1 y @4 `' j1 c; ?% J- x* c* y
Andrew Griffith认为,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2 v/ m# Q2 f& J# E# N
6 t9 a# v9 E& Q1 T. m一、加拿大自身移民体系的漏洞。
* x( u! @7 v9 d, \ o; C
% ]) \$ V& M( \6 N5 F z9 \3 |因为本土出生即拿国籍这一规定,让很多想要移民加拿大的人动了歪心思,利用漏洞钻空子。
7 A! S; r: B: P2 n" T. i% e
/ e4 r! V [# @3 \1 t而移民局最近出台一项试点项目,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移民或公民)也可以赞助家属移民加拿大,让很多人更是担心旅游生子可能迎来暴涨。
( H( r! V, G$ ~ t6 R8 h% e# g0 L' U8 g ~, Z
( ?2 C+ @( p7 F: o8 s% Q二、移民经纪的鼓吹。; }/ W) [' d! M: H1 D( f' K+ d; A
: i8 I- Y# j* {! ^) ^
很多地方的移民经纪人都会向客户鼓吹加拿大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出生就可以拿国籍的发达国家。加拿大护照含金量高,儿童福利好,每月有可观的牛奶金,上大学之前的学校教育还是免费。在这种鼓吹之下,加拿大自然就成了旅游生子的天堂国。' B4 q4 X; g9 G- R
A5 q% A: S2 A. ?
, l# |5 R- k. P- H- u1 |三、其它几个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加强了双非婴的监管控制。
8 A3 ]) w4 r& Z9 ?8 [( m7 t8 p
9 _$ [; c+ M- J3 C
$ c5 V) m# y, p0 `$ Q. w4 g
- l' M* [- q6 `5 J' W7 [7 L美国总统川普已经放话称,要打击双非婴生子,取消落地拿国籍的规定。6 W: \) @2 Q' A6 W2 }+ ^
+ w& y# @" _9 a6 g g% e3 }, }. i) k: \1 u0 U9 D& @" g2 J
$ \! H2 C* a9 S. U/ {# T1 n( R4 Q) B澳大利亚也变更了法律,要求在该国出生的婴儿必须有父母一方至少是公民或者PR永居,并且孩子出生后还必须在澳大利亚住满10年后才可拿到护照。
, W/ @( `( y( U7 T+ i8 a# n3 Y% e& _; q; ]$ @$ W* T
* Y: J! O* \! E1 P3 U, w这种情况下,自然有不少人将旅游产子的目标转移到了加拿大。
& ]( d+ Q2 U3 b9 A/ l
" Q! A3 z+ _, [$ ]" m/ H# h5 ~绝大多数加拿大居民反对旅游生子双非婴
2 [1 L5 c: c$ N5 W8 h4 T* C' B( k( I) ?' s
( c$ A0 |4 A `( L% ~8 l1 L* V之前有机构做了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64%反对旅游生子双非婴。60%加拿大人希望政府改变“一出生落地拿国籍”的法律规定。
0 ?3 }6 F$ M6 b8 S. @+ K( H/ P6 ` D) S& H" I# y
4 d5 k( Q0 c* M$ U8 E
旅游生子对走正常移民途径的移民来说并不公平,这会给加拿大的免费医疗体系带来很大负担。
s; G5 z; u/ o: b" T5 s1 U. \; L3 v) f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是由国民纳税人缴税来支撑的,旅游生子必然给医疗系统带来额外负担。虽然有些医院为了阻止双非婴,要求非居民母亲生孩子要先交$15,000元预付款,用于产前和产后护理,但这一规定在很多时候并不现实。, f2 \' M! }- p* G. x
, G0 G( k. C# C ^! B8 O* d
) b1 c8 R T; `之前,就有不少双非婴因出生情况紧急,医院出于人道原因不得不接待,但孩子出生后,医院找父母结账时却发现人不见了踪影。一些医院被逼无奈只好雇请专业的要债机构来帮忙寻踪催债收钱。
8 t1 n$ m4 d2 I# m" U4 I2 e' X8 W8 u& [) a) T
国际事务学会认为,如果改善加拿大双非婴暴涨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政府对法规进行变更。
) D$ z8 u/ j( z( h( t* |% ^, q& N4 ^
目前,参与大选的保守党曾承诺,如果他们当选,将会取消双非婴拿国籍的规定。而自由党特鲁多在此问题上目前还没有任何表态。我们暂且拭目以待,看看后面是否会出台相关政策吧!/ v% {2 h- D" F- n
2 e) Z6 F( W1 t: m' r(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