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2 r5 r! Z+ P7 I8 [% {
- V+ ?& ]# U9 l! F! X, k% Y
开悟见性只有两种渠道,第一种是通过逻辑分析入手,第二种是通过上师的窍诀。
9 Y0 R3 D. V4 [0 M+ H0 H 9 D1 s+ ^( J+ w. f4 i$ n, ?
第一种情况,通过学因明的逻辑和中观的推理方式去推理,在相续中产生相似的定解,然后打坐安住趋入真实定解。刚开始时以观察为主,中间阶段观察和安住轮流进行,最后才是安住。这个窍诀是无价之宝。5 N) M: L4 A$ J# b7 x7 o( l; `
9 f/ T5 I0 v! Z0 r0 ^ 现在很多学佛人,有的认为不能不分析观察。其实,不能一味地分析观察,一定要明了,提起觉性,否则,怎么对治内在的烦恼和习气?而有的只安住不观察,认为所有善念恶念都要放下,自然安住就可以了。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D3 r8 s: N* k3 V; J8 S% X
( V$ d( A- f8 Z6 H+ v
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刚开始应该以观察为主,可以稍微安住一下,修炼到一定程度,观察和安住再轮流进行,不能离开观察分析。必须把明了、觉悟的状态修出来,然后保持这种信念,在这种状态当中安住一下,最后修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只安住就可以了,再也不用分析、观察了。因为此时明了、觉悟的状态在你的相续中已经根深蒂固,根本不会消失,这时才算大功告成了。所以,不懂就不要盲修瞎炼。
( d X, n$ V. k: r . x) M' {4 h: @# ], S2 m# j
现在的人不想修、不想学,就想见性,这是不可能的。想解脱、想成佛就要下功夫,哪有这么简单?我们通过逻辑分析还不算什么,分析、明白之后,要在相续中产生相似的定解。没有见解怎么安住?保持觉悟的状态,哪怕保持相似的觉悟状态也可以。通过安住,不断地修持,把相似的定解变成真实的定解。& _' W, E* s7 R: H U+ t
$ ^: M) I3 k7 H9 N/ F
第二种情况则比较难。有些相续趋入成熟——通过长期积累资粮、消除业障,相续即将成熟之人,上师会通过简单的窍诀令其见性。比如上师突然喊了一句:“心在哪里?心不生、不住、不灭……”他就见性了。但只有上上根基之人,才会发生这种奇迹,普通人则不会。
# Y1 I/ d) d4 n9 x r; x 2 {* @- Y. R) W7 T+ m
要通过长期消业积福,通过上师的窍诀,对此还没有丝毫怀疑,信念没有一点动摇。这样长久坚持,因缘和合的时候,上师喊你一下或打你一下,把你喊醒、打醒,“心在哪里?”“哦,心不可得。”$ s% l0 I! i5 `; Z
5 I! N3 l4 \/ s2 P5 ~& h
这是一种窍诀,一种能量。喊一下,你就醒悟了;打一下或敲一下,你就开悟了。但是在佛教弘扬的两千多年间,只有几个人发生过这种奇迹,但是你我不一定是这种根基,所以不要自欺欺人。6 E4 [7 o. e/ v
/ t; B- a1 R. m
|
|